這個荷蘭人用6集紀錄片 尋訪驚豔世界的「中國美」

2020-12-12 封面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什麼是中國美?在中華這片廣闊繁茂的土地上,數千年的燦爛文明,孕育了中國之美的氣壯山河、包含萬物。在水稻田野裡盡情舞蹈的舞蹈家、在西方大學校園講述《紅樓夢》的作家、把漢字與西方拼音文字糅合在一起的當代藝術家……這些人和物,都在向世人闡述著中國美在當下的不同形態。

近日,六集大型人文紀錄片《中國美》上線網絡播出。該片選取了一批在世界範圍內都享有盛譽的中國藝術家,展示了多項流行於當代國際藝術界的中國藝術門類及代表作品,不僅捕捉了民族藝術在中國大地上的熠熠光輝,還追蹤了中國作品在世界舞臺中的廣泛影響。

無論是蜚聲海內外的舞蹈藝術家林懷民,還是創造出無數經典影視形象的美術指導葉錦添,抑或是有著中國「崑曲王子」之美譽的崑曲演員張軍。在鏡頭之下,這些藝術大家如同老友一般,輕柔而緩慢地說出獨屬於他們的創作故事。

美術指導葉錦添

以朋友的視角走近藝術大家

談論中國藝術之美,實在是一個太過寬泛的話題。於是,紀錄片以中國美學的重要範疇為參照,提煉出「天工」「虛實」「識途」「夢回」「東西」「弘傳」等主題詞,並圍繞這六大主題逐層展開。用每集講述一位或多位藝術家故事的形式,涉及種類包括書法、香道、舞蹈、太極、傳統戲曲等。

紀錄片中,能夠看到美國加州大學的課堂上,作家白先勇嘶啞著嗓子仍孜孜不倦地向中外學子講述《牡丹亭》和《紅樓夢》的故事;書法家雷珍民一筆一划地為弟子指點書法作品,並送其「修持十年」的叮嚀;作為梅派男旦第三代傳人胡文閣,他認真耐心地為梅派接班人示範一招一式……這一批鮮活生動的中國藝術家群像,盡情釋放著中國藝術之美。

梅派男旦第三代傳人胡文閣

此外,《中國美》沒有使用任何解說詞,而是選擇了以藝術家及其身邊人的採訪貫穿全篇。當即使成名多年的舞蹈大師林懷民,表示母親依舊會擔心自己是是否會挨餓時,原本人們以為高不可攀的藝術大師,卻以平易近人的姿態向觀眾吐露心聲。片中隨處可見此類短小卻動人的生活片段,真實又令人產生共鳴。

舞蹈藝術家林懷民

「《中國美》一定不是依靠循規蹈矩地展示藝術家的地位,或枯燥的羅列他們的成就來打動你。」《中國美》的製作人巴斯說到:「相反縱覽全片,觀眾能夠以朋友的視角,來走近這些藝術大家。」

勾勒「中國之美」的藝術群像

怎樣去定義「中國之美」?為了探尋中國文化的真諦,製作團隊曾深入到藝術家的工作和生活中去,捕捉藝術家們技藝的支點與創作的源泉。攝製組從大洋彼岸的校園去傾聽白先勇暢談教學心得;到田間地頭裡去拍攝林懷民帶領舞者排練及表演的過程;再到大雁塔所在地大慈恩寺的神秘地宮中去觀摩雷珍民的書法作品。

著名作家白先勇

此外,紀錄片中也隨處可見東方文化與西方思想的碰撞與交流。譬如,崑曲演員張軍將傳統戲曲與現代搖滾融為一體摩擦出全新的藝術火花,服裝設計師郭培用自己的慧心巧思讓中國刺繡藝術在世界時裝舞臺上大放異彩等。

值得一提的是,該片的製作人巴斯正是一名外國人,作為荷蘭國家文化基金的獲得者,其曾收攬歐洲紀錄片獎在內的三十多個國際重大獎項。以他的目光來看「中國之美」,也正意味著東西方對於美的概念的交融。「大家都覺得我是個『老外』,一個局外人。但是在這部紀錄片中,我希望通過一個局外人的視角,為紀錄片增加平衡和客觀的獨特色彩,帶來耳目一新的角度和觀點。」

相關焦點

  • 4K紀錄片《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即將播出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海報「在中國,複雜的地形和氣候條件,使得大多古老植被在這裡生存下來……中國為什麼能被稱為植物天堂,它如何被世界發現
  • 大型紀錄片《與世界同行》英文版全球首播
    五集大型紀錄片《與世界同行—70年的中國與世界》(英文片名:Common Destiny——China and the world in the last 70 years)即將在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面向全球重磅推出,首播時間為:北京時間2019年12月27至12月31日,每日11:08分;格林威治時間2019年12月27
  • 如何增強孩子對世界的理解力?這6部紀錄片做到了
    在紀錄片的鏡頭裡,有著廣闊而真實的世界。對於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孩子來說,通過紀錄片,探察未曾涉足的地方,感受不曾見過的場景,了解尚未想過的問題,追問生活的意義,無疑是他們成長過程中,學習和思考的一種好方法。
  • 「PAGE Collection」你絕對想不到的自然,這部紀錄片驚豔了世界
    動物的世界似乎天然就對我們有種莫名的吸引,還記得小時候最喜歡看的就是趙忠祥老師主持的《動物世界》,「春天來了,萬物復甦……」這段話也成了永遠的經典。這些我們平日接觸不到的野性世界,有著巨大的誘惑力,於是關於動物生活的紀錄片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 驚豔!2019年BBC新出的8部紀錄片,激發孩子探索世界的熱情!
    在2018年初,筆者曾經向爸媽們推薦過《最適合親子觀看的16部BBC紀錄片(建議收藏)!》,過去兩年了,BBC又給我們帶來哪些驚豔的作品呢?這個世界上,每個生命都是一部史詩!,採用了令人驚豔的攝影技術,並以前所未有的拍攝方式,探尋了地球上尚存的野生區域和那裡的動物居民,來探索自然世界的獨特又寶貴的奇蹟。
  • 從事紀錄片創作廿多年,他讓世界知道「美在中國」
    2020年未,中國紀錄片導演田文作品再傳捷報。由他導演的《美在牡丹江》獲歐洲電影節「最佳攝影大獎」及歐洲電影攝影獎的「最佳自然/旅遊/環境影片大獎」「最佳紀錄片攝影大獎」「最佳航空攝影大獎」。圖說:「美在中國系列」紀錄片截圖 受訪人供圖從事紀錄片創作20多年,田文執導的「美在中國系列」已經成為中國紀錄片形象片領域的「金字招牌」。他的每一部作品幾乎都在國際電影節有所斬獲,先後獲得了33項國際大獎。
  • BBC給孩子的6部高分藝術紀錄片,讓每個孩子學會思辨、大開眼界!
    一直都非常喜歡帶著孩子看藝術展和藝術紀錄片。熱愛藝術、熱愛美學是一個因素,我相信這也是每個人骨子裡都具有的天性或者說天賦。希望孩子從小浸潤在藝術氛圍中擁有更廣闊的視野、從藝術這個無邊界的領域裡去觸摸歷史文明的線索、去感受美和創造力的神奇是另一個因素。
  • 紀錄片《你好,AI》第二集,科大訊飛用AI為世界留下多彩鄉音
    為了了解全球的AI進程,由陳怡和劉藝樂執導的大型紀錄片《你好,AI》現已在優酷上映,它是中國第一部從社會人文角度呈現人工智慧(AI)的紀錄片,也是中國第一部8K全畫幅變形寬銀幕紀錄片。紀錄片共5集,每集約18分鐘,呈現AI融入世界方方面面的多個應用場景和真實案例,並且攝錄採訪到諸多稀缺資源,展現了全球當前AI應用的風貌。在剛剛更新的第二集《我用AI修文物 人工智慧復活千年歷史》中,令人震驚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在世界範圍內,每兩周就有一種語言從地球上消失。語言不僅僅是一種交流方式,更是一種歷史文化與精神的傳承方式,保護語言的形勢已經刻不容緩。
  • 20部口碑燃炸的中國紀錄片,請為孩子收藏吧
    《舌尖上的中國》系列豆瓣評分9.4近兩年爆火的紀錄片,不僅通過畫面講述了中國的美食文化變遷,也在勾起人們食慾的同時,調動起大眾視野重新關注紀錄片這個領域。《我在故宮修文物》豆瓣評分7.6看海報都能美哭我的紀錄片!影片用一種年輕的視角望進古老故宮深處,通過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廟堂」與「江湖」的互動,近距離展示了稀世珍寶的「復活」技術、文物修復師的日常生活與修身哲學。
  • 中國的紀錄片要讓世界知道
    在2020「金熊貓」國際傳播高峰論壇上,行業高管、國際資深製作人與專家學者齊聚紀錄片分論壇,圍繞「中國紀錄片『出海』如何破局」「怎樣用中國語態講好中國故事」展開觀點交鋒,金句頻出。「中國視聽大數據」調查顯示,今年上半年有23部紀錄片的單集收視率超過1%,諸如《記住鄉愁(第6季)》《航拍中國(第3季)》《蔚藍之境》《人生第一次》《風味人間(第2季)》《古墓派》等作品都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 宅家也能看世界,6部超適合孩子看的高分紀錄片推薦
    小鹿老師一直覺得,除了動畫片,優質的紀錄片最值得和孩子一起品味。它比電影更接近真實世界,從不同的角度看世界。好的紀錄片,解說、畫面、音樂等方面都值得細品,是孩子開拓眼界、培養審美認知的精神食糧。今天小鹿老師分享6部不同主題的高分紀錄片,希望總有一部適合你家孩子。
  • 5集紀錄片《農村的遠見》深度探訪世界各地的農村典範,探索農村永續發展的無限可能
    臺灣公共電視《農村的遠見 / The Eternal Farm Villages》系列紀錄片,將帶領觀眾走入世界各地的農村典範。製作團隊造訪了德國、荷蘭、美國、日本、印尼、臺灣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藉由這些國家和地區的農村經典典範,啟發觀眾對自己農村更多的想像,並從這些心懷遠見的農民、居民與經營者打拼的故事中,看見農村永續發展的無限可能。
  • 6部文史類高分紀錄片,暑假必看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如在家陪著孩子看幾部紀錄片,通過影像去觸摸歷史,細細品味中國文化之美。這些文化瑰寶的奇妙與韻味,就讓孩子在紀錄片裡體會一下吧。這是故宮90周年的獻禮紀錄片,3集的劇情設置也是圍繞著故宮工匠們為了準備大慶而修文物的故事。
  • 有了這6部紀錄片,還怕孩子學不好語文?
    這6部歷史紀錄片,值得孩子刷N遍!》。總共有6集,每集30分鐘左右,從仕途、文學、藝術、美食、情感等角度,完整呈現了蘇東坡的一生。,採訪了64位專家學者,勘查了外景地58個,尋訪了大量的唐詩現場和歷史遺存,特別用心,真正是把詩歌和旅行相結合。
  • 大型紀錄片《大漠綠色夢》英文版全球播出,為世界治沙提供「中國...
    中國是世界上受荒漠化、沙化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境內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而2000年以來,中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連續三個監測期保持「雙減少」,那麼,是什麼讓中國創造了世界為之驚嘆的「治沙奇蹟」? 大型紀錄片《大漠綠色夢》英文版的全球播出,就以真實生動的案例,向西方受眾解答了上述疑問。
  • 十部風景園林人必看的紀錄片!
    今天陳老師給大家帶來了讓下面幾部紀錄片帶你在園林世界中雲漫遊吧!給你的複習之路添點色彩!平臺:bilibili簡介:又名《世界八十處園林》,攝製組用十八個月環遊世界走訪各處園林,最終將這一切以十集紀錄片的方式呈現。精美的畫面加上專業級別的園林特色講解,無論是吃瓜群眾還是園林人士,都可以從中收穫良多。
  • 探索《中國美》,Discovery攜中國藝術家向世界樹立文化新標杆
    系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視頻讓中國姑娘李子柒席捲全球,她所演繹的中國日常生活之「美」得到全球觀眾的關注與熱議,也激發了國內外對中國之「美」的探索之熱。  6月23日起,紀錄片《中國美》在優酷獨家播出,聚焦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固定於每周二0:00與中國觀眾見面。未來,該節目將在Discovery全球電視網絡播出,覆蓋全球超過30多個國家的觀眾。
  • 聽大藝術家細述《中國美》,Discovery讓世界看見中國美學魅力
    系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視頻讓中國姑娘李子柒席捲全球,她所演繹的中國日常生活之「美」得到全球觀眾的關注與熱議,也激發了國內外對中國之「美」的探索之熱。  6月23日起,紀錄片《中國美》在優酷獨家播出,聚焦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固定於每周二0:00與中國觀眾見面。
  • 騰訊大閩網原創華人華僑紀錄片《我來自中國》上線
    所有這一切,皆源於父母之邦的一生烙印——我來自中國……》海外華人華僑生活紀錄片第一季宣傳片觀看正片:第一集,點擊觀看>>為積極助力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充分展示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融合的成果,騰訊大閩網近期精心策劃實施的原創《我來自中國》海外華人華僑生活紀錄片第一季將從8月24日起上線,用輕鬆、活潑、跳躍的敘事節奏
  • 推薦 | 6部紀錄片和孩子一起品味傳統文化魅力
    因此很多家庭都有和孩子一起閱讀或者看知識性紀錄片的習慣。不同於說教式教育,和孩子一起沉浸在圖書或影音的世界裡,收穫可能要比上一堂課還多。首次用文物講文物,用文物梳理文明。紀錄片沒有渲染獵奇和神秘的曲折表述,也避免了高冷的學術性敘事。在每集5分鐘的時間裡,文物用通 俗易懂的語言與觀眾平等對話,「訴說」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