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王諍
2019-07-31 14:33 來源:澎湃新聞
「在中國,複雜的地形和氣候條件,使得大多古老植被在這裡生存下來……中國為什麼能被稱為植物天堂,它如何被世界發現?中國植物在世界範圍內如何完成遷徙,在異域的它們又有著怎樣的命運?」在北京世園會開園三個月之際,由北京世園局發起拍攝、北京木子合成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作的國內第一部植物類紀錄片《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經過歷時近三年的拍攝,即將給出自己的答案。7月29日下午,該片在世園會植物館內舉行發布會,不日也將與公眾見面。
本草塔黃《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共分十集,每集50分鐘,它是國內目前時長最長的一部4K紀錄片。該片用自然的鏡頭語言,人文的切入視角呈現了21科28種植物的生命旅程,並講述它們如何影響世界的故事。據統計,僅參與創作的人員約有200多位。8個主要拍攝團隊,133位攝影師除了遍訪國內27省市自治區的93個地區,更踏遍包括美國、日本、印度、馬達加斯加等在內7個國家的30多個地區。
攝製團隊使用最先進的4K超高清攝影機、大型航拍無人機等設備,採用了延時攝影、定格動畫、高速攝影、水下攝影、顯微攝影等多種拍攝方式,只為記錄和呈現出一幅完整的中國植物版圖。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攝製組還進行了17種植物的棚內拍攝,攝製了32個不同植物在不同時期的生長視頻,在延時鏡頭下,人們可以觀察這些植物的動態,感受這些植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普者黑荷花(水下)另據悉,在影片製作過程中,以黃宏文、莊平、管開雲、史軍、馮廣平等為代表的230多位植物界專家深度參與了創作。這些專家多來自於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等多個機構。此外,英國邱園、愛丁堡皇家植物園、美國阿諾德植物園、印度加爾各答國家植物園等機構工作人員,也對紀錄片的創作給予了極大的協助和支持。
北京世園會植物館榮譽館長王石中國植物科學畫第一人曾孝濂在發布會上,主辦方發布了紀錄片三個版本的宣傳片。北京世園會形象大使董卿配音版宣傳片、北京世園會植物館榮譽館長王石版宣傳片以及北京世園會中國館巨幅植物科學畫作《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作者、中國植物科學畫第一人曾孝濂版宣傳片。三部宣傳片都以植物為絕對的主角,以驚豔的視覺效果帶領觀眾進入不可思議的植物世界。
紀錄片《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總導演李成才紀錄片《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總導演李成才在發布會上表示,對於習慣了「人」作為拍攝對象的紀錄片導演來說,把植物作為主角,是一次對自己的挑戰,更是對生命的重新審視和思考。「兩年間,我們用鏡頭記錄植物的行為,講述植物的故事,用影像建立起植物的生命檔案,最終,我們收穫了對生命的敬畏之心。」李成才說。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