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湖北成人高考網權威發布《2015年湖北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教育學知識點精講:教育學發展中逐漸形成的理論派別》,由胡老師整理髮布,更多2015年湖北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教育學知識點精講:教育學發展中逐漸形成的理論派別 相關信息請訪問湖北成人高考教育理論頻道。
湖北2015年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教育學知識點精講:教育學發展中逐漸形成的理論派別
2015年湖北成人高考將於10月24、25日舉行,湖北成人高考網整理了2015年湖北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教育學知識點精講,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教育學發展中逐漸形成的理論派別
1.實驗教育學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德國教育家梅伊曼的《實驗教育學綱要》和拉伊的《實驗教育學》。
實驗教育學的主要觀點:實驗教育學研究的對象應是通過對事實的實驗研究、分析結果,從中推導出各種教育原則,用以指導並接受實踐的檢驗。
2.文化教育學(又稱精神科學教育學)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德國教育家狄爾泰的《關於普遍妥當的教育學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與文化》,利特的《職業陶冶、專業教育、人的陶冶》。
文化教育學的主要觀點:教育是一個歷史文化的過程,教育的目的是促使社會歷史的客觀文化向個體的主觀文化轉變,培養完整的人格;
培養的主要途徑是陶冶和喚醒,強調師生的對話。
3.實用主義教育學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美國教育家杜威的《民本主義與教育》、克伯屈的《設計教學法》。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主要觀點:崇尚改良主義教育哲學觀,批判傳統教育理論,強調兒童中心主
義,主張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注重「做中學」,倡導實驗精神和行動研究。
4.批判教育學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美國鮑爾斯與金蒂斯的《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布厄迪爾的《教育、社會和文化的再生產》、阿普爾的《教育與權力》、吉魯的《批判教育學、國家與文化鬥爭》。
批判教育學的主要觀點:當代資本主義的學校教育不是一種民主的建制和解放的力量,而是再生產著社會不平等的工具;
教育受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制約,教育學的目的就是幫助分析教育背後的利益關係,達到意識的啟蒙和解放,從而尋找克服不公正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