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學的發展歷程中,創立階段有許多重要的人物為教育學學科的創立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今天我就介紹一位為教育學理論做出傑出的教育學家——赫爾巴特,他的教育學觀點。
赫爾巴特是19世紀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在近代教育史上,沒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與之比肩,他的教育思想對當時乃至之後百年來的學校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的發展產生了非常巨大、廣泛而又深遠的影響。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譽為"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稱為"教育科學之父",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學》則被公認為第一部具有科學體系的教育學著作。
赫爾巴特提出了著名的教育性教學原則,把教育和教學融為一體,統一在整個教育活動中,認為智育是培養道德的基礎,因理性、情感和意志都源於觀念,道德意識和行為應以掌握一定知識為基礎。雖然他僅把教學看成德育手段有失片面,但其教育性教學理論對教學論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反映了教育過程的客觀規律。
在教育心理學化的進程中,赫爾巴特的貢獻具有分水嶺的作用,他為教育科學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成為之後一百多年教育學繁榮的源頭。19世紀初,裴斯泰洛齊承襲了自然主義教育傳統,強調觀察和實驗,重視兒童心理發展規律與教育工作的結合,首次提出「欲使教育心理學化」的主張。這一主張實質是文藝復興以來人性與自由傳統在教育中的進一步實踐,也是教育科學發展的必然環節。之後,赫爾巴特是最早將心理學與哲學、生理學分開,並明確宣稱心理學是一門科學的人;他也是最早明確強調教育學必須以心理學為基礎的教育家;他還試圖依據心理學的知識來揭示教育和教學的規律。赫爾巴特強調科學的體系化與準確性,對準確性的執著使之完成了誇美紐斯和裴斯泰洛齊嚮往的目標,把教育從初級的某種思想與實踐制度發展成一門學術性學科,他發展的心理過程理論,雖只是某一方面的智力成果,卻成為整個系統教育方法論的基礎。赫爾巴特將心理學知識的運用擴展到學校教育系統,並滲透進全部教育理論的建構中,成為繼裴斯泰洛齊之後真正教育心理學化的典型代表。
此外,赫爾巴特是傳統教育思想的典型代表,他的「傳統三中心」論即教師中心,課堂中心以及教材中心。赫爾巴特在《普通教育學》之中,曾提到教育不能僅僅建立在經驗之上,在實際教學中,有人「抱怨學生太難教,使教書先生失敗」,他認為這只是從個人經驗而論的,只要我們仔細想一想,便會明白,每個人只能獲得他所嘗試取得的經驗,但是他並不否認在教學中經驗所扮演的角色,並且他認為教學是作為經驗與交際的補充。
赫爾巴特還提出了四段教學步驟,第一階段是明了,第二階段是聯想,第三階段是系統,第四階段是方法。其中,明了是指清楚、明確地感知新教材;聯想是指學生通過一定形式的練習與作業;系統是知識系統化的過程;方法是把系統化了得知識運用於實際,檢查是否正確理解和掌握了所學的新知識。
因此,赫爾巴特的觀點總結為:
一原則:教育性教學原則
二理論:倫理學、心理學
三中心: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教師拿著教材在課堂上講課)
四階段:明了、聯想、系統、方法
大家可以根據口訣進行記憶:一二三四
以上介紹了赫爾巴特教育學理論,希望能對考生有所幫助!更多教師招聘教育學考點,可查看中公教師網-教育學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