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革命後,拿破崙引領著法國炮兵成了歐陸的主宰。「昔日的君王將火炮視為愛好,拿破崙則是以廢立君王為嗜好的炮手」,是對拿破崙軍事生涯的評價。要想擊敗拿破崙,首先要有超過他的火炮和炮兵,也成了當時人們的共識。普魯士把炮兵出身的沙恩霍斯特捧上了總參謀長的寶座,驕傲的容克貴族們不得不對農民的兒子俯首帖耳。就連驃騎兵出身的布呂歇爾也大喊,「別和我扯你的驃騎兵,面對那混蛋(拿破崙),我們要炮,足夠的炮!」然而在大多數戰役中,驕傲的法國炮兵總是可以擊敗自己的同行,讓拿破崙贏得先手。但和人們的印象相反,拿破崙並不是自家炮兵體系的創始人。
拿破崙炮兵體系的真正創始人是大革命前的炮兵總監格利包佛爾。他才是法國近代炮兵的開山祖師。和拿破崙一樣,格利包佛爾出身中產家庭,從小就有數學天賦。和弟子拿破崙不同,格利包佛爾大器晚成。1757年,42歲的格利包佛爾才剛被派往奧地利擔任中校炮兵聯絡官。在奧地利,他學習了奧地利炮兵的先進經驗並很快付諸實踐。史威德尼茲堡攻防戰中,他給奧地利軍隊助拳,在進攻戰中打出了1比7的交換,成了18世紀炮兵攻城戰的經典教學案例。此戰過後,特蕾莎女王送上了中將軍銜,腓特烈也想挖他到普魯士軍中效勞。水漲船高的行情下,格利包佛爾在1763年在法軍中擔任了炮兵總監,開始了大規模炮兵改革。
格利包佛爾並不像腓特烈大帝那樣把炮兵當成是配角,他的職位要求炮兵必須是戰場上的明星。當時的炮兵很「隨意」,因為給炮兵馭手都是臨時徵召的民眾,在戰場上經常故意「偷懶」。格利包佛爾建立了專門的炮騎兵和馭手隊伍,並把炮兵集中起來使用。
為了讓大炮更好的動起來,格利包佛爾通過縮短炮管的長度,減輕了炮管和炮架的重量,使法國炮具備了很強的機動性。他又給炮車架裝上了鐵製軸杆和結實的大直徑車輪,因此可以在崎嶇不平的地形上行進。他指導法國軍火業造出了更加精密的正球體和直徑精確的炮彈,因此保證了炮的射程和精確性,並減少了炮的裝藥量,結果又進一步減輕了炮管的重量。
他用預製好的彈藥筒代替了過去的彈藥和彈筒分開的狀況,提高了炮彈發射的速率。法軍火炮的牽引馬分成了雙行而不是過去的單行,這樣6—8匹馬足以牽引一門12磅炮彈的炮,而8磅、4磅炮彈的炮和新式6英寸榴彈炮等只需4—6匹馬就夠了。
此外他還炮手們裝備了「當牛做馬」更方便的肩具(方便拉出大炮),用分層標尺和炮身調節裝置提高了法軍炮手的射擊速度。由于格利包佛爾本人擁有十分優秀的數學才能,他也喜歡把數學家請到炮兵學校中給年輕的炮兵軍官們上課,拉格朗日就給拿破崙當過數學老師。而拿破崙也是他最看中的弟子。
這些技術上的改革都處於嚴格保密狀態,拿破崙作為他最優秀的學生,也和眾多的同門一起默默學到了制勝的技術,他們將在隨後的戰爭中震撼世界。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頭條號籤約作者。主編原廓、作者李從嘉,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本文來源:冷兵器研究所 作者:李從嘉 責任編輯: 安梁_NN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