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見了叫老師,法國近代炮兵體系創始人到底是誰

2021-01-15 網易新聞

2018-09-02 10:05:29 來源: 冷兵器研究所

舉報

法國大革命後,拿破崙引領著法國炮兵成了歐陸的主宰。「昔日的君王將火炮視為愛好,拿破崙則是以廢立君王為嗜好的炮手」,是對拿破崙軍事生涯的評價。要想擊敗拿破崙,首先要有超過他的火炮和炮兵,也成了當時人們的共識。普魯士把炮兵出身的沙恩霍斯特捧上了總參謀長的寶座,驕傲的容克貴族們不得不對農民的兒子俯首帖耳。就連驃騎兵出身的布呂歇爾也大喊,「別和我扯你的驃騎兵,面對那混蛋(拿破崙),我們要炮,足夠的炮!」然而在大多數戰役中,驕傲的法國炮兵總是可以擊敗自己的同行,讓拿破崙贏得先手。但和人們的印象相反,拿破崙並不是自家炮兵體系的創始人。


拿破崙炮兵體系的真正創始人是大革命前的炮兵總監格利包佛爾。他才是法國近代炮兵的開山祖師。和拿破崙一樣,格利包佛爾出身中產家庭,從小就有數學天賦。和弟子拿破崙不同,格利包佛爾大器晚成。1757年,42歲的格利包佛爾才剛被派往奧地利擔任中校炮兵聯絡官。在奧地利,他學習了奧地利炮兵的先進經驗並很快付諸實踐。史威德尼茲堡攻防戰中,他給奧地利軍隊助拳,在進攻戰中打出了1比7的交換,成了18世紀炮兵攻城戰的經典教學案例。此戰過後,特蕾莎女王送上了中將軍銜,腓特烈也想挖他到普魯士軍中效勞。水漲船高的行情下,格利包佛爾在1763年在法軍中擔任了炮兵總監,開始了大規模炮兵改革。

格利包佛爾並不像腓特烈大帝那樣把炮兵當成是配角,他的職位要求炮兵必須是戰場上的明星。當時的炮兵很「隨意」,因為給炮兵馭手都是臨時徵召的民眾,在戰場上經常故意「偷懶」。格利包佛爾建立了專門的炮騎兵和馭手隊伍,並把炮兵集中起來使用。


為了讓大炮更好的動起來,格利包佛爾通過縮短炮管的長度,減輕了炮管和炮架的重量,使法國炮具備了很強的機動性。他又給炮車架裝上了鐵製軸杆和結實的大直徑車輪,因此可以在崎嶇不平的地形上行進。他指導法國軍火業造出了更加精密的正球體和直徑精確的炮彈,因此保證了炮的射程和精確性,並減少了炮的裝藥量,結果又進一步減輕了炮管的重量。

他用預製好的彈藥筒代替了過去的彈藥和彈筒分開的狀況,提高了炮彈發射的速率。法軍火炮的牽引馬分成了雙行而不是過去的單行,這樣6—8匹馬足以牽引一門12磅炮彈的炮,而8磅、4磅炮彈的炮和新式6英寸榴彈炮等只需4—6匹馬就夠了。


此外他還炮手們裝備了「當牛做馬」更方便的肩具(方便拉出大炮),用分層標尺和炮身調節裝置提高了法軍炮手的射擊速度。由于格利包佛爾本人擁有十分優秀的數學才能,他也喜歡把數學家請到炮兵學校中給年輕的炮兵軍官們上課,拉格朗日就給拿破崙當過數學老師。而拿破崙也是他最看中的弟子。

這些技術上的改革都處於嚴格保密狀態,拿破崙作為他最優秀的學生,也和眾多的同門一起默默學到了制勝的技術,他們將在隨後的戰爭中震撼世界。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頭條號籤約作者。主編原廓、作者李從嘉,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本文來源:冷兵器研究所 作者:李從嘉 責任編輯: 安梁_NN2061

相關焦點

  • 法國大革命時勢造英雄,拿破崙嶄露頭角之戰
    1793年9 月中旬,國民議會的薩利希蒂特派員驚喜地發現,自己的同鄉和老朋友、多馬爾坦上尉的校友、法國最傑出炮兵專家杜特將軍的得意門生,年僅24歲的拿破崙·波拿巴上尉來到了奧利烏爾。就這樣,在命運之神的雙重垂青下,共和國在危急的時刻,獲得了她最需要的優秀炮兵軍官。拿破崙也在最合適的時機出現在了他最該出現的崗位上。 指揮一支臨時拼湊起來的炮兵部隊,去對抗擁有堅固工事和艦炮支援的優勢敵軍。換誰都會對此聳聳肩膀,可拿破崙卻一口答應下來。
  • 拿破崙時代的炮兵究竟數學要多好?
    ↑↑↑點擊上方藍字,回復資料,10個G的驚喜如果一個拿破崙時代的青年想當上炮兵軍官首先看教材,和當今一樣,當時法軍各學校各時期使用教材都有差異,例如拿破崙·波拿巴待過的歐索訥(Auxonne)炮兵團,其炮兵學校教材是一半皮熱(Puget)和隆巴爾(Lombard)版教材、一半裴蜀(Bézout)版教材。拿破崙本人使用過的1781年版裴蜀教材後被收藏家買走。
  • 在拿破崙9歲的時候,夏爾把約瑟夫和拿破崙送到法國學習法語
    在拿破崙9歲的時候,夏爾把約瑟夫和拿破崙送到法國奧頓中學學習法語。拿破崙生長在科西嘉島,法語基礎極差,但他以科西嘉人永不服輸的性格頑強地戰勝了困難。3個月下來,儘管拿破崙講起法語來還帶有科西嘉口音,但對法語的基本知識已經可以熟練應用起來。
  • 為了打破維也納體系對法國的圍堵,拿破崙三世卻促成了德國的統一
    1、維也納體系的建立為了圍堵法國,「反法同盟」的戰勝國們齊聚維也納,重畫了歐洲各國版圖,重建了歐洲的國際體系,這便是「維也納體系」。會後,英國、普魯士、奧地利和俄羅斯組成了「四國同盟」。擊敗拿破崙後建立的維也納國際體系,其目的是為了限制法國。二戰擊敗德國建立的聯合國,其目的是為了限制德國(還有日本),而美國的地位與當年的大英帝國如出一轍。只不過四強的成員由英、普、奧、俄變成了美、蘇、英、中。
  • 法國近代教育體系的發展歷程
    中世紀之後,法國的教育體系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啟蒙思想運動(法國大革命)時期、拿破崙時期以及現代時期三個階段。17~18世紀的法國,思想啟蒙運動剛剛開始的時候,法國的思想文化依舊處於中世紀後期類似的階段。
  • 拿破崙是被誰打敗的?拿破崙為什麼會失敗?
    拿破崙可以說是世界上赫赫有名的軍事家,他建立了強大的法蘭西帝國,使得法國一度稱霸歐洲大陸,成為歐洲最強的國家,並將英國的勢力驅逐出歐洲大陸,五次擊敗反法聯盟。可是這位卓越的法國皇帝最終也難免一敗,那麼究竟是誰擊敗了拿破崙,拿破崙又為什麼會失敗呢?
  • 拿破崙死了30年,其侄子還憑藉他的威望成為法國皇帝
    拿破崙雖然已經死了,但法國人依然對他尊崇有加。1840年12月,當拿破崙的靈柩從聖赫倫那島運回到巴黎時,有90萬巴黎市民冒著刺骨的寒風,前來迎接他回家。拿破崙有哪些後代呢?根據記載,拿破崙的兒子叫弗朗索瓦·約瑟夫·夏爾·波拿巴,即我們熟知的拿破崙二世。
  • 拿破崙橫掃歐洲,為什麼兩次敗戰都是被流放,而沒有被殺?
    19世紀的法國是屬於拿破崙的,19世紀的歐洲也是屬於拿破崙的。這是當時歐洲人深受拿破崙滅國戰爭時發出的怒吼。在那個時候拿破崙可以說就是勝利的代言詞。他能夠率領法國一個國家的軍隊和整個歐洲抗衡,為此,法國和德國也在長期拉鋸戰爭之中變成了死仇。
  • 拿破崙的時與運
    到1793年,他就已經180度大轉彎,認為雅各賓法國必須摧毀科西嘉獨立力量。從少年科西嘉民族主義到青年主張鎮壓科西嘉民族主義,這中間隔著一場盧梭思想在法國落地的大實驗。當然,終其一生,拿破崙熱愛家鄉,照顧家庭,哪怕這在後來給他帶來了大麻煩。老師原本認為拿破崙在海軍會大有前途,但數學成績優異給他打開了更好前途的通道,進炮兵。
  • 拿破崙為什麼要不停地打仗?
    拿破崙不停地打仗,主要為了鞏固龐大的拿破崙帝國體系和一系列軍政奇蹟,由於相關條約讓法國回歸革命前的領土權,解放周圍的附庸國,而拿破崙不接受議和條件,他寧願不做皇帝,也不要一個只有舊界的帝國。他創造了無比燦爛的輝煌,瞬間即逝。
  • 拿破崙:滑鐵盧戰役勝利者本該是我!
    不過拿破崙變防禦為進攻,以圖各個擊破敵軍、掌握主動權的計劃是非常出色的,這個冒險很可能會成功。 但戰爭中的風雲都是多變的,而且戰鬥中有兩個因素也制約了法國炮兵,第一是當天下雨了,在那個時期法國炮兵基本都是實心彈,是靠在地上的彈跳殺傷敵人的。
  • 滑鐵盧戰役,拿破崙到底輸給了誰?答案也許是「錢」
    站在高臺之上,我心中有個疑問——拿破崙到底輸給了誰?這並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因為直到今天,滑鐵盧戰役仍是個謎。一生英明神武的拿破崙,在他人生的最後一戰中居然昏招迭出,在每個環節都選擇錯誤。戰役過程中的各種偶發事件,也讓人感慨世事弄人。關於這場戰役,各種著作和文獻早已車載鬥量,其中有一個角度,認為拿破崙輸給了錢。
  • 法國近代的教育概況及教育思想
    在客觀上指出了法國教育的發展方向和推動了近代法國教育的發展 。1799年,拿破崙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 ,對教育進行改革 ,建立了中央集權領導體制 。在教育改革方面,拿破崙的一個重要指導思想是 要求教育為國家服務 ,為國家提供受過訓練的的忠誠的行政官員,使教育與帝國的社會會秩序和專制性質一致 。
  • 波旁王朝留下的最後財富:起源於專科學校的法國高等教育
    法國炮兵5年後又在此基礎上建成了炮兵學校,值得一提的是畢業於該校的拿破崙在二十多年後吸取對奧地利作戰失利的教訓成立起法國最早的工兵專科學校,即著名的梅齊埃爾工兵學校。三、拿破崙執政建立起法國高等專科教育的完善體系霧月政變是拿破崙發跡的開始,1799年11月拿破崙開始執政,一方面穩定國內局勢,密切聯絡教皇穩固民心,另一方面繼續對外戰爭開疆拓土。
  • 拿破崙為什麼會在滑鐵盧戰役中失敗
    十九世紀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在位11年。拿破崙頒布了《拿破崙法典》,奠基了法蘭西法律體系,拿破崙無疑是世界最傑出的軍事家。率軍五破英、普、奧、俄等國組成的反法聯盟,三皇會戰是他軍事生涯的巔峰,使他成為了義大利國王、萊茵邦聯的保護者、瑞士聯邦的仲裁者、法蘭西帝國在最輝煌時期,歐洲除英國外,其餘各國均臣服於拿破崙帝國。創造了一系列軍政奇蹟和成就。
  • 法國大革命造就拿破崙?
    法國大革命是歐洲歷史上,最重要的歷史事件之一。其率先拉開了歐洲反對王權的民主化進程,震驚了當時還普遍採用君主制的西方世界。而在這場震驚世界的革命中,有一個人脫穎而出。他就是後世著名的戰神拿破崙,法蘭西人的皇帝。然而法國大革命造就了拿破崙,那沒有法國大革命,拿破崙的命運又會如何呢?
  • 拿破崙靠什麼取得法蘭西的至高權利?
    確實,在這樣一場全巴黎乃至全法國的革命浪潮中,無數人為了自由與人權奔走呼喊,凡爾賽與巴黎城中的掌權者換了一撥又一撥。在無數革命者拋頭顱灑熱血的政變中,最後出場的拿破崙成為了真正的法國贏家。他究竟憑藉著什麼力量讓這個高貴的民族為之瘋狂呢?01 炮兵行家拿破崙用自己的切身經歷證明了掌握一門技術的重要性。
  • 拿破崙的皇后是誰 拿破崙和路易十六有什麼關係
    拿破崙全名是拿破崙·波拿馬,而他本來的名字是拿破崙·布宛納,拿破崙出生在一個比較尷尬的時期,當時科西嘉島剛剛才成為法國的領土,但是拿破崙的家庭原本卻是不屬於法國的,他們家也算是一個貴族家庭了,後來法國承認了他們家族的地位,但是拿破崙卻並不覺得自己是個法國人。
  • 論國民士氣12章25節:拿破崙窮追猛打重創俄軍,法國威震歐洲
    戰鬥中方才發現,俄軍的炮兵比法軍炮兵多得多,法軍元帥沒有按拿破崙指定時間進入戰鬥。奧熱羅軍團幾乎全部被俄軍炮兵消滅。拿破崙自己站在艾勞墓地旁也幾乎被俄軍炮火擊斃。法軍以重大代價消滅了本尼格森軍的三分之一,這是拿破崙戰爭中流血最多的戰役之一,也是拿破崙在順風順水中的一次不能算作勝利的勝利。6月14日,12萬法軍與8萬俄軍在東普魯士的弗裡德蘭決戰,俄軍大敗。
  • 拿破崙傳奇的一生:拿破崙的軍校生涯1779—1784
    誰也沒有預料到的是,這便是父親和兒子最後的一次見面了。畢業前,學校對拿破崙做了如下評述:「拿破崙·波拿巴,生於1769年8月15日,身高4英尺10英寸,體格強壯,生性直爽,思維敏捷。擅長數學,通曉地理、歷史,音樂、繪畫,缺乏優雅辭令。可以成為一名出色的軍官,應該送往巴黎學校。」有一位教員則說他「好為人師,獨斷專行,固執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