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內容:
民數記8-民數記17
讀經感悟:
摩西其人
摩西的身份:俊美的埃及王子,經歷曠野四十年的孤寂熬練。曾經力勝勇者,盼望著憑藉一己之力,拯救自己的族人於困厄,但卻在被呼召之際,信心軟弱且推脫再三。
這樣一位八十多歲的摩西,經常為百姓祈求的摩西,經歷親人的嫉妒,眾民的怨懟,神的發怒,兩造之間的信息管道,他的內心充滿了憐憫,溫柔和謙卑。
然而,這樣一位謙遜的摩西,卻有一次發怒和不信。
摩西想以色列人男人就有六十萬,神如何讓他們吃肉得飽呢?何況連續吃一個月?摩西也因為眾百姓的抱怨,吃不上肉,而心內煩躁,想要把牧養的責任推給神。
可見,牧養真的非常不容易。一位在神與人之間的牧者,像摩西這樣的領袖都難以承受之重,那些真正被揀選的傳道人,也必然經歷類似的深切的心靈考驗。
追隨真理的道路,艱辛與榮耀同樣存在。
人沒有義恩典不是靠人的行動成就的。恩典也不能隨意犯罪揮霍來使恩典顯多。
恩典是出自神的寶貴的饋贈,是需要珍視,感恩和捨棄自我為義的固執,重新找回自己的價值的回歸之路。
摩西所遭遇的最大的紛爭:摩西作為領袖,可拉一黨起來攻擊摩西亞倫的紛爭事件,到了新約的林前也提及,你們要合二為一,不是屬保羅,不是屬亞伯羅的,而是在基督裡合二為一。
可拉一黨的攻擊的理由聽起來,堂而皇之,人人都聖潔,莫非只有摩西自高……超過其他會眾呢?
參見經文:
聚集攻擊摩西、亞倫,說:「你們擅自專權!全會眾個個既是聖潔,耶和華也在他們中間,你們為什麼自高,超過耶和華的會眾呢?」 ……摩西就甚發怒,對耶和華說:「求你不要享受他們的供物。我並沒有奪過他們一匹驢,也沒有害過他們一個人。」 (民數記 16:3,15 和合本)
看摩西的辯白:我並沒有奪過他們一匹驢或害過一個人。
就是摩西為自己辯白的點在於,我是全然沒有個人任意妄為,肆意揮霍地濫用權柄的。我所言所行,都是遵從了主的旨意,並沒有對眾人行不義。
可拉一黨的理由其實是,他們內心的驕傲嫉妒,並非真的摩西自高,而是他們被權柄的光環所迷惑。
權柄來自於上帝,一切掌權的,執政的,權柄都是神所賜予的,他們要向上帝交帳。
紛爭自古皆然,還是安於本位,不要攀比,制止內心的嫉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