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數記概覽

2021-02-18 好好學習天天往上

      

                               民  數  記

序  言

在舊約聖經中,民數記這一卷書原來的名字是「在曠野中」,因為它記錄著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後,在曠野裡飄流了前後四十年的歷史;又因為在這書內,也記錄了神在他們中間兩次數點百姓的數目,所以後來又把它稱作民數記;不管它的名字作什麼稱呼,內容都是說出神的百姓在揀選神的道路上的失敗。

神不是單要他們出埃及,而是要他們進迦南,他們一天沒有進到迦南,神的心意在他們身上就一天沒有完成;由此可見,在曠野中飄流就不是神的本意,而是他們愚昧的結果。

以色列人在曠野中飄流,是發生在什麼時候呢?是發生在接受了律法和建造會幕以後;律法是神的管理,會幕是神的同在;在進入神應許的路程上,有了神的管理和同在,應當是不會有什麼理由可以產生飄流的難處;然而神的百姓確實是飄流了。希伯來書三章19節正指出了這個問題的癥結所在:「不信」——就是不承認神的所是,也是拒絕神的所作。人會失敗,但神卻不會失信。不信的那一代以色列人雖是全部倒斃在曠野,但神興起了新的一代,他們還是以信心奔向神所應許的迦南,神的心意在他的百姓中間還是成就了。

我們不要把民數記簡單地作為歷史去讀,而要將它看作奔跑天路的指導和參考,叫我們這些受神的榮耀豐富吸引的人,在跟隨主的路上有所警醒(林前10:11),知道拒絕那些該拒絕的,也知道揀選所該揀選的,更知道持守所該持守的。

 

本書概覽

一、本書名稱

民數記一名來自希臘文譯本,其焦點是放在兩次核點民數上(1:26);而希伯來文則以本書首節的「在曠野」定為書名,其焦點是放在四十年百姓的飄流生涯上。二名各具其優。

二、本書作者

 本書作者為摩西(33:2)。因他親自帶領選民經歷四十年之飄流生活,對於曠野的生活,地理的形勢,地名、人名均仔細而入微,只有親自經歷的當事者才能有這樣的記錄。

三、寫作時間

本書的寫作日期是在摩西晚年之時。在曠野飄流三十八年即將結束的時候,約在主前1406年間,摩西寫下了此書。

四、寫作地點

以色列人從西乃山起程,在風沙中繞行,飄流了三十八年之久。幾經艱困,最後抵達外約旦的摩押平原。在這裡摩西寫下了以色列人在此期間可歌可泣的全部史料。

五、本書背景

當時摩西帶領百姓出埃及走曠野,來到約旦河東的摩押平原。那時他快要離世歸主(申27:3)。他在離世前把神的啟示,以色列人在曠野所受的試煉,一一寫下,成為後世的律例和鑑戒。

六、歷史流程

本書記載以色列民出埃及以後第二年二月初一日(約主前1445年),在西乃曠野數點民數。兩旬後他們開始向巴蘭曠野邁進,途經加低斯,歷時三十八年的曠野飄流,終達迦南邊境(約旦河東的摩押平原)的靈程經過。

七、本書體裁

本書以多元化的文筆,把記敘文、法則、詩歌、宗教、禮儀、歷史、預言等融為一體,將神的啟示充分表達出來。

八、本書特色

1.本書是一卷「曠野飄流記」,清楚地揭示了以色列人離開西乃山之後,未能很快得到應許之地的原因,以及隨後他們在曠野漫無目的地飄流三十八年之久的艱難旅程。

2.本書兩次記載數點選民之事,表明神看重屬他的子民。神要親自組織這群無縛不羈,一盤散沙的無數民眾,使他們能規範化(眾歸各纛)、系統化(軍事組織)、靈性化(曠野訓練),使其成為一支特訓的天國大軍——耶和華的軍隊,好贏得迦南豐富佳美的戰果(得地為業)。

3.本書詳記拿細耳人離俗歸耶和華的聖例,成為世世代代一切徹底奉獻給主之人的生活參考。

4.本書又是一卷「怨言書」,反覆記載以色列人對神及神所施的管教的不滿和苦毒的抱怨。

5.本書生動的體現了人若沒有信心就不能蒙神喜悅的聖經原則(來11:6)。它使我們看到只有當神子民堅定不移地依靠、相信他的應許,且仰賴神作他們的生命和希望的源泉時,他們才能在神的計劃中不斷地前進。

6.本書向我們深刻地啟示了另外一條聖經原則:當一代人失敗後,神將興起另一代人成就他的應許並擔負他的使命。

7.本書包括豐富的神學和預表,所以新約(林前、希伯來書)的作者喜愛引用它的內容。例如:本書充分彰顯神慈愛和公義的屬性;他是立約施慈愛的神,借雲柱火柱帶領選民的旅程;從天降嗎哪和鵪鶉供應他們的需要,又為他們打敗敵人。另一方面,他是公義的神,在百姓埋怨他,因探子的報告失去信心時,嚴厲地懲罰他們,使反叛的一代在曠野四十年飄流中死去。領袖不順服神,所得的待遇也是一樣,可拉黨被地活埋,米利暗、亞倫和摩西都相繼死去。在律法的光照下,人的罪性顯露無遺。本書也有充分的預表,例如:大祭司預表基督;圍繞帳幕居住的百姓預表新約的教會;曠野的經歷預表基督徒在世上的生活等。

8.本書所記的「律法」與「利未記」、「申命記」都不同。本書提到的律法是在歷史事件中頒下的,作用有如耶穌的比喻,借日常生活的實例顯出屬靈的真理,在此充分顯出律法的貼切和實用。

九、本書地位

1.本書是在《利未記》之後,《申命記》之前,按時間順序緊密銜接。《出埃及記》的末章與《民數記》首章時間只相差一月而已,本書排列第四卷正合時間順序。《創世記》的主要內容是「起初」與「敗壞」;《出埃及記》的主要內容是「救贖」;《利未記》的內容是「事奉」;《民數記》是講「靈程」,這正是顯明人類犯罪敗壞極需救贖。被救贖的目的是為事奉神,事奉神與神交通才能走好靈程。

2.我們在《創世記》裡,看見獨一的神,即創造萬物的主宰;在《出埃及記》裡是看見聖子,代人受死流血的救主;在《利未記》裡就看見聖靈,借著他的靈感,使信徒得與神交通,並有成聖的生活;在本書裡即看見信徒在世界曠野所奔走的道路。

十、鑰字鑰節  

聖程與教訓 33:1

十一、本書主題  

曠野流蕩的經歷

十二、本書目的

本書記載以色列民飄流曠野三十幾年的歷史,因百姓悖逆不信神的大能和應許,不但失去了應享受的安息,且遭受了神公義的懲治。神借摩西寫下本書,要叫歷世歷代神的百姓牢記他們祖先的教訓,以前人之轍為後人之鑑,使後代學會認識自己,認識神。在屬靈的道路上憑信心支取神的應許,進入他的安息。

十三、顯示基督 

雅各之星  24:17

十四、中心內容

本書記述兩次數點民數。第一次在西乃曠野,第二次在摩押平原。在西乃曠野所數點的都是從埃及出來抗拒神、不信神的老一代以色列人。他們經過曠野流浪生活,受到神對他們三十八年的嚴峻考驗,最後都倒斃曠野,曠野竟成了埋葬他們的墓地。可哀!但神一面借著審判煉淨選民,將舊的一代除去;一面培植、訓練新的一代。在他們幾經輾轉最後抵達摩押平原,將入迦南以前,神又命摩西數點民數。這次被數的全是新一代的以色列民。他們已在風沙中成長,身體心靈飽經鍛鍊。他們的信心如山,成為敵人眼中無法抗拒的一群。全民載歌載奔,來到外約旦河紮營,準備自東揮戈,徑撲迦南的心臟。

十五、中心教訓  

勿在曠野飄流

 

相關焦點

  • 牧者靈修丨《民數記》:《民數記》概論
    六、特點:記載以色列人在曠野的靈程經歷,有兩次數點民數【第四部分】摩押平原(22-36章)我們要開始看《民數記》,《民數記》是摩西五經的第四卷。《民數記》顧名思義,因為他們在曠野有兩次數點民數。他們在曠野四十年,人口並沒有什麼增長,因為他們在曠野一直犯罪,不像在埃及生養眾多、強盛。我們先簡單看一下概論。作者是摩西,時間是公元前一千五百年。
  • 《民數記》——摩西的一生
    讀經內容:民數記8-民數記17讀經感悟: 摩西其人摩西的身份:俊美的埃及王子,經歷曠野四十年的孤寂熬練。曾經力勝勇者,盼望著憑藉一己之力,拯救自己的族人於困厄,但卻在被呼召之際,信心軟弱且推脫再三。(民數記 16:3,15 和合本)看摩西的辯白:我並沒有奪過他們一匹驢或害過一個人。就是摩西為自己辯白的點在於,我是全然沒有個人任意妄為,肆意揮霍地濫用權柄的。我所言所行,都是遵從了主的旨意,並沒有對眾人行不義。可拉一黨的理由其實是,他們內心的驕傲嫉妒,並非真的摩西自高,而是他們被權柄的光環所迷惑。
  • 《聖經》民數記中的人物-可拉
    可拉聖經中有很多名字叫可拉的人,這個可拉的故事是發生在聖經民數記16章。民數記可拉是十二支派首領利未的曾孫,他和摩西是叔伯兄弟,他們的爺爺是哥轄。民數記聖經民數記中的留給我們的警示:不到對別人的東西有非分之想,而對自己所擁有的感到不滿足。不要以攻擊別人來抬高自己。
  • 《舊約.民數記》:困難可以擊倒一個人,也可以讓人變得更堅強
    此外,還有《聖經》學者從地理意義上把《民數記》分為三部分:一,以色列百姓在西奈曠野流浪;二,以色列人抵達加低斯地區;三,以色列人從加低斯向摩押地區挺進。歸納《民數記》的主題思想,可以概括為:在以色列救贖史上,曠野流浪是一段極其重要的歷史,隨著第一代以色列人的離去,更加聖潔的第二代人能否進到迦南福地?
  • 看《民數記》裡的12個探子,論真實與虛假
    民數記13:1以色列12個支派每支派選擇一個首領過去窺探迦南地,一共就是12人。這12人被選出來後進入到了迦南地,在迦南地一共停留了40天,40天後12人回到了摩西身邊,把他們窺探的結果告訴了以色列眾人。
  • 讀《民數記》,懂得愛不完美的人,要付出的代價是什麼?
    夜讀《民數記》,不覺驚嘆,以色列民的怨憤之氣,與他們所得到的恩典是那麼不相符。參見經文:「這些人雖看見我的榮耀和我在埃及與曠野所行的神跡,仍然試探我這十次,不聽從我的話,(民數記 14:22 和合本)」注意這裡的「十次」是一個虛數,就是無數次的意思,就如同雅各自己被拉班「十次改了工價」一樣,是很多次的意思。細數一下以色列民都承受了哪些恩典?
  • 民數記1章-《陪你讀聖經》曠野裡 上帝的軍隊出發了
    (民數記1:2)【讀經小指南】民數記是摩西五經中的第四卷書,主要講述了以色列百姓在出埃及兩年後,上帝將各支派組織為軍隊,並引領著他們從西奈曠野走到迦南地邊境的歷史。整卷書的時間軸橫跨了超過三十八年,百姓們已換了一個世代。
  • 牧者靈修丨《民數記》:《民數記》三十章
    【第四部分】摩押平原(22-36章)[伍]許願的條例(30章)一、引言(30:1-2)二、處女的許願(30:3-5)三、婦人的許願(30:6-8,10-15)四、寡婦的和被休的婦人許願(30:9)五、結論(30:16)民數記三十章
  • 舊約民數記十二探子窺探迦南
    民數記14:37百姓的結果百姓相信的是多數探子的話語,他們接受的是消極的信息。他們發怨言,甚至有計劃回埃及,同時,他們也咒詛自己死在曠野。最後他們真的死在了曠野(從二十歲以外發怨言的)。
  • 聖經沙畫系列 | 民數記——人靠神奔走靈程道路(內附大綱和重點內容)
    本書論述:民數記是聖經的第四卷,本卷書記述了以色列人出埃及脫離為奴之地後發生的事,神把他們帶到西乃山
  • 「摩西五經」第22課: 民數記的大綱與神學
    您如果需要更多的學習請在訂閱號裡回復三位數字點播以下神學課程(例如:在訂閱號的對話框裡輸入001三位數字發送後就可以點播到《教會歷史》的課程):001《教會歷史》002《解經與研經》003《婚姻輔導》004《初信造就》005《基本信仰》006《異端與極端》007《禱告生活》008《舊約綜覽》009《釋經與講道》010《教會論》011《教牧輔導》012《認識聖經-創世記A》013《認識聖經-創世記B》
  • 讀《民數記》4-6章:願耶和華使祂的臉光照你,賜恩給你!
    在聖經裡有三處提到利未人工作的歲數,一是在民數記4:3「從三十歲直到五十歲,凡前來任職在會幕裡辦事的,全都計算。」第二處是民數記8:24「利末人是這樣,從二十五歲以外,他們要前來任職,辦會幕的事。」
  • 牧者靈修丨《民數記》:《民數記》三章(1/2)
    20節)(三)數點革順族(21-26節)(四)數點哥轄族(27-32節)(五)數點米拉利族(33-37節)(六)摩西、亞倫的職責(38節)(七)數點的總數(39節)四、利未人代替以色列頭生的(3:40-51)(一)神的吩咐(40-41節)(二)摩西的順服(42-43節)(三)交多餘之人的贖銀(44-51節)民數記三章
  • 民數記11章-《陪你讀聖經》有上帝的愛 超級滿足!
    (民數記11:23)【讀經小指南】離開埃及後,以色列百姓們紮營在西奈山腳下過了一段順服神、信靠神的日子,但這一章我們會看到,百姓們卻在拔營起行走入曠野的第三天,就開始大發怨言,他們抱怨早就吃膩了上帝每天供應的食物,甚至指稱以前在埃及為奴時所吃的食物更豐盛美味。以色列人雖然離開埃及了,但「埃及」真的離開以色列了嗎?
  • 牧者靈修丨《民數記》:《民數記》二十六章
    【第四部分】摩押平原(22-36章)[貳]第二次數點民數(26章)一、數點民數的吩咐(26:1-4)二、數點民數的過程(26:5-51)三、數點民數的目的(26:52-56)四、數點祭司利未人(26:57-62)五、數點民數的備註(26:63-65)民數記二十六章
  • 基督教刊|約書亞、迦勒是逆流而上的人(民數記十三至十六章)
    金句:民數記十四章八至九節14:8耶和華若喜悅我們,就必將我們領進那地,把地賜給我們。那地原是流奶與蜜之地。14:9但你們不可背叛耶和華,也不要怕那地的居民,因為他們是我們的食物,並且蔭庇他們的已經離開他們。
  • 上交所推出科創板公司英文概覽欄目
    上交所推出科創板公司英文概覽欄目 時間: 2019-11-06   為便於國際投資者了解科創板公司
  • 香港發布2018-2019學年幼稚園概覽網絡版
    人民網香港10月9日電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9日發布《幼稚園及幼稚園暨幼兒中心概覽2018-2019學年》網絡版,提供全港約一千間幼稚園、幼稚園暨幼兒中心的基本資料,增加學校透明度,方便家長選校。概覽列明香港各幼稚園本學年的核准學費、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名單及其扣減特區政府資助後的核准學費。各幼稚園校長、教師人數及其學歷、學生人數、師生比例、課程資料、主要代辦項目及參考價目、報名費、註冊費、入學申請資料等也列載其中。
  • 兼具便覽性、全面性、權威性,《山東概覽》百科全書式的展示山東
    四大特色,概覽山東山東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刁仕軍表示,《山東概覽》的第一個特色是便覽性。本書的定位是置於案頭的省情工具書,可以放到辦公桌或書架或床頭,既可供查閱,又在閒時翻閱。讀者對象主要是首次來山東的黨政領導幹部、外地客商以及其他希望了解山東的人士。通過閱讀本書,可以概覽山東。
  • 民數記6章-《陪你讀聖經》現在還有「拿細耳人」嗎?
    (民數記6:2)【讀經小指南】聖經中有一群上帝特別看重的人,叫做「拿細耳人」,意思就是指「歸給耶和華的人」。他們遠離一般人的生活,將眼目專注在上帝的身上。對於「拿細耳人」還有一些特別的規定,像是不可以喝酒、不可以剃頭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