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裡的中國》溫暖再現守島人的相伴相守

2020-12-20 國際在線

在長山列島上,隨著一聲汽笛的轟鳴,一位守島軍人和他的未婚妻舉辦了一場特殊的婚禮。三對相守半個多世紀的守島夫妻,通過大屏幕向兩個年輕的新人送上美好祝福。多年以前,這三對夫妻也曾帶著家人踏上這片散落在海岸線上的島嶼,鋪展開屬於他們的生活長卷,用一生相伴在上面綴著炊煙嫋嫋、細水長情。

11月28日晚8點檔,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聯合央視創造傳媒、中國國家話劇院共同推出的大型文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將在第六期節目中走進一代守島人的愛情故事,重溫老一輩那些關于堅守和愛的溫暖記憶,向他們平凡而偉大的愛情致敬。

「你守家國,我守你」

追火車、搬42次家,他們是夫妻更是「戰友」

從1954年10月開始,數十萬軍人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一代又一代駐守在長山列島,在渤海咽喉守衛國門。與此同時,這片島嶼,也不斷見證著守島夫妻的愛情故事。

原長山要塞區參謀長、副司令劉佐將軍和他的妻子翟作峰女士,都是在當年離開了家鄉,進駐海島,守島戍邊20年。劉佐將軍的長子劉敬和次子劉軍來到節目現場,講述他們記憶中的「父母愛情」。

在駐守海島前,同樣身為軍人的翟作峰就曾一路追趕劉佐所在的部隊,奔赴朝鮮作戰,其中有一個細節讓劉敬十分動容,「我母親當時跟我講,一扒火車那個把手,手上的兩張皮全部都粘在那個把手上,天就那麼冷,途中又遇上了轟炸,經過千難萬險,終於找到了我父親。我父親挺驚奇說你怎麼也上來了,我媽媽說我也是軍人,我爬也要爬到朝鮮來,也要和你並肩戰鬥。」

因為工作調動和部隊換防比較頻繁,劉佐和翟作峰幾乎是四海為家,全部家當就是一隻帆布箱子。「據我媽媽後來回憶,從她和我爸爸結婚到過完這一輩子,一共搬了大概42次家」,劉敬說。但無論走到哪兒,他們總會栽一棵樹。

「在我們家院子裡,有一棵我父親和我母親一起種下的五色海棠,每年在海棠花盛開的時候,我媽媽都到這個花前去聞聞花,念叨念叨我父親,回憶當時他們種這棵樹的情景。」在劉軍印象中,這是母親在父親2007年去世後一直保持的習慣。

董潔李光潔演繹平凡生活

致敬被柴米油鹽包裹的「父母愛情」

2014年春節,電視劇《父母愛情》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隨後又陸續在60多個國家熱播。這部以守島軍人為原型的作品,講述了海軍軍官江德福和愛人安傑共同走過風風雨雨的幾十年,讓我們看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守島夫妻在四面朝海中相濡以沫,在柴米油鹽裡彼此相守……那麼,幾十年後,海島之外的年輕一代,又該如何接力講好父輩的愛情故事呢?

本期《故事裡的中國》通過重現歷史場景的逼真復刻,激發出戲劇表演環節的真實感和生活感。本次戲劇呈現由董潔飾演安傑,李光潔飾演江德福。節目戲劇舞臺部分採用倒敘手法,在老年江德福和子女們的回憶中,緩緩揭開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溫情歲月。

經過一次次排練,董潔逐漸接近安傑,「安傑結婚之後獨立溫柔,變成母親之後,能看到她的堅強,而且慢慢習慣江德福的生活方式,然後愛上這個人,愛上他的一切,最後相伴一生。」

戲劇總導演田沁鑫也希望在這樣的作品裡,展現一種平淡中的詩意,在跌宕起伏的歷史環境裡,生活永遠繁瑣而平常的繼續著。「家和萬事興這樣的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銘記在中國人的心靈中,融入在中國人的血液裡。它在這部戲裡用家常裡短、柴米油鹽的生活包裹起來,所以更加動人,我想用這部戲劇致敬奉獻奮鬥的父輩,致敬溫暖的父母愛情」。

揭開《父母愛情》原型主人公真實故事

一塊完好保存六十年的方巾成為守島人的真情見證

《父母愛情》中江德福和安傑相識、相知、相愛、相守的50年愛情生活,細緻入微又真實鮮活。這是因為《父母愛情》並非完全來自創作者的想像,而是原著作者劉靜把自己父母的生活經歷融入了進去。

和劉佐將軍一樣,劉靜的父親劉兆貴也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來到長山列島駐守。劉兆貴的大女兒劉軍回憶道:「海島生活比較不方便,有的島上淡水都是船上送,我記得我媽媽當時就跟安傑似的挑水。」

平淡甚至艱苦的海島生活並沒有衝淡父母之間的感情,反而讓那種樸實無華的愛,深深地印刻在劉軍的腦海裡,「我記得我爸爸有一次從上海出差回來,給我媽媽帶了一個方巾,我知道我媽媽心裡特別喜歡,因為她平時都不太捨得戴,過年過節她才戴一戴。」六十年過去了,這塊方巾如今依然被完好無損地保存著,連上面標籤上的字跡都清晰可見。

回憶起母親在病重彌留之際的情景,劉軍幾度哽咽,「我媽媽昏迷之後醒過來的時候,她在我跟前說話說了兩次,她說得非常不清楚,最後我反應過來,她那個口形是我要回家,她想要回到我爸爸身邊。」有愛人的地方就是家,劉軍動情道:「聽到我爸爸來了,她的眼睛都出淚了。我爸爸握著她的手說『老馬,老馬,我來看你了』,當時我看爸爸也在落淚。」

斯人已逝,在《父母愛情》裡,劉靜用手中的筆超越時空和生死,讓母親再次甦醒過來。「那是她的希望,也是我的希望。我看到那一幕的時候就有那個感覺,我們都希望當時能把我媽媽搶救回來」,劉軍眼泛淚光地說道。

正如《父母愛情》裡母親從昏迷中醒過來一樣,上一輩樸素而動人的愛情也在這部作品裡得以延續、生長。

什麼是父母愛情最美的模樣?在劉兆貴的女兒劉軍眼裡,父親對母親的愛是不動聲色、卻深刻在骨子裡的深情;在劉佐的長子劉敬心中,父母並肩戰鬥的身影就是他們的愛情,也是那代軍人的家國情懷。

如同主持人撒貝寧在節目中所說,從《父母愛情》封面上那張模糊的父母合影,到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半個多世紀前的父輩守島人開始有了清晰的影像。他們的愛情故事正是「你守家國,我守你」的生動寫照。

今晚,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那段平淡而溫暖的歲月,在《故事裡的中國》裡聆聽不曾褪色的父母愛情!

相關焦點

  • 《故事裡的中國》再現守島人的相伴相守
    在長山列島上,隨著一聲汽笛的轟鳴,一位守島軍人和他的未婚妻舉辦了一場特殊的婚禮。三對相守半個多世紀的守島夫妻,通過大屏幕向兩個年輕的新人送上美好祝福。多年以前,這三對夫妻也曾帶著家人踏上這片散落在海岸線上的島嶼,鋪展開屬於他們的生活長卷,用一生相伴在上面綴著炊煙嫋嫋、細水長情。
  • 演員劉曉曄CCTV-1《故事裡的中國》走近「父母愛情」,再現守島人的...
    而這樣的好日子,在電視劇《父母愛情》裡,我們時常能看到。《父母愛情》由導演孔笙執導,劉靜編劇,郭濤、梅婷等等人主演的家庭情感大戲。是國產劇裡重播次數最多的電視劇之一,該片講述郭濤飾演的海軍軍官江德福和梅婷飾演的資本家小姐安傑相識、相知、相愛、相守的50年愛情生活。
  • 跟隨CCTV1《故事裡的中國》回味長山列島上的《父母愛情》
    有人說浪漫是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但對於「守島人」來說還有一種浪漫叫四面朝大海 身邊有你在>《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1128父母愛情篇 溫暖再現守島人的相伴相守現場連線駐島軍人婚禮見證這場特別的婚禮在長山列島上,隨著一聲汽笛的轟鳴,一位守島軍人和他的未婚妻舉辦了一場特殊的婚禮
  • 演員劉曉曄CCTV-1《故事裡的中國》走近「父母愛情」
    而這樣的好日子,在電視劇《父母愛情》裡,我們時常能看到。《父母愛情》由導演孔笙執導,劉靜編劇,郭濤、梅婷等等人主演的家庭情感大戲。是國產劇裡重播次數最多的電視劇之一,該片講述郭濤飾演的海軍軍官江德福和梅婷飾演的資本家小姐安傑相識、相知、相愛、相守的50年愛情生活。
  • 這就是守島兵的人生!
    文丨晉強、戴旭驊、黃浩倫 圖丨羅燦、塗萬俊、蔡清龍 視頻丨卿誠 一座島 一群人
  • 《故事裡的中國2》:「當下」是最好素材,「精神」是最佳源泉
    其實答案早已在《故事裡的中國2》之《鍾南山》裡了,從人物訪談到戲劇演繹,再到實地採訪,一個立體全面的「國士無雙」的故事娓娓道來,而英雄逆行背後勇於擔當、積極奉獻的時代精神也如接力棒一樣感染了更多人。故事不僅有文本與戲劇之間的聯動,過去與現實之間的聯動,重要的是有不同時空不同年齡人與人之間的聯動。節目現場,三對相守半個多世紀的守島夫妻,通過大屏幕向兩個年輕的新人送上美好祝福:「我們這些老海島非常榮幸,為你們這一對新人見證婚禮。島再小也是國土,家未立也要國先安,願你們守好島,建好家,譜寫父母愛情新的篇章。」
  • 守島一條心 建島一家人——記新中國第一批西沙人守島建島的事跡
    他曾同我談起他在西沙守島建島那些動人的故事。我建議他把革命的一生,特別是在西沙守島建島的經歷,寫成一本書出版。後來他果然寫成一本書,書名叫《紅色革命人生》,我覺得他在西沙守島建島的經歷有相當史料價值,我特以他提供的素材,並參考他書中許些資料,以「守島一條心,建島一家人」為題,寫成一篇訪問記,獻給讀者,也算是給社會留下一筆西沙文化的財富。
  • 守島人,集合!!
    ——守島人守島人,他們的生活並不單調誰不嚮往豪華都市,霓虹閃爍守島人說:艱苦不怕苦,勤勞建家園雖然海島環境惡劣官兵們常年又以孤獨與艱苦為伴守島人說:人少情不少,軍民心貼心愛島一家人,守島一連兵島上蔬菜稀缺官兵將自己種的蔬菜與老百姓分享幫助孤寡老人打掃院舍為居民義務巡診
  • 《故事裡的中國》:把握時代跳動脈搏,奮力描繪新時代的精神圖譜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聯合央視創造傳媒、中國國家話劇院共同推出的大型文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正在熱播。節目運用「戲劇+影視+綜藝」的綜合表達方式,明方向、正導向、樹新風,出精品,在正本清源上展現新擔當,在守正創新上實現新作為,走心演繹新中國經典作品的高潮片段,著力講好新時代動人心弦的中國故事,用心、用情、用功抒寫偉大時代。
  •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就在這些相伴到老的故事裡
    經歷了歲月無常,懂得了生活本質,卻依舊能相伴到老,這種幸福難以言喻。愛情似乎真的到了霜染青絲、時光流逝時,才更加珍貴。1雪山下的告白自幼相識,少年相知青年相愛,中年相守唐壽鴻和施麗金結婚37載琴瑟和弦,是別人眼中的神仙眷侶殊不知,施麗金如花般笑容背後曾因被丈夫忽視而患重度憂鬱症
  • 無電無網但景色壯麗,多國網友競聘愛爾蘭小島守島人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愛爾蘭的大布拉斯基特島日前招聘守島人,這裡幾乎沒有電,也沒有網際網路Wi-Fi,只有海風相伴,生活條件相對原始。但是,由於「這裡的每一天都是不一樣的」,吸引了從阿拉斯加到南非的眾多求職者。
  • 鄭晉鳴:王繼才守島精神的價值取向
    2019年的今天,我們來到開山島上,再次講述王繼才守島的故事。  王繼才為什麼要守島   王繼才生前說過兩句話:「我可以不上島,就是說不出口。」「答應了就要做到。」  開山島是怎樣一個島?  每天兩次巡島,觀天象、護航標、寫日誌……這是島上每一天的生活。和平年代,看似枯燥乏味的堅守,恰恰是對祖國的忠誠。32年裡,王繼才不是沒有猶豫過、掙扎過,和所有平凡人一樣,他也害怕黑夜,害怕狂風暴雨,害怕孤獨無助,放不下親人,放不下原本熱鬧的生活,但再難也要守下去。
  • 中國第一部「相守」公益微電影《紅指甲》首發首倡關愛留守兒童
    每個人左手大拇指上的一點紅色,和會場紅色的主背景相映,溫暖有愛。《紅指甲》主要演員為與會嘉賓塗紅指甲10分鐘的微電影《紅指甲》,訴說著一個動人的故事。25歲的小艾老師家住縣城,師範畢業後繼承父業,來到鄉村小學任教,成了一名留守老師。
  • 最長情的告白不是陪伴,最溫暖的承諾也不是相守!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相守是最溫暖的承諾。這是很多人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感動了別人也感動了自己。可是真正走過一生的人也許並不這麼認為,比如說老李頭……老李頭今年68,頭髮花白。他有一所大房子,房子裡滿滿的全是些花花草草。窗臺門口地上到處都是,夏天老李頭總是費勁吧啦的把這些東西哼哧哼哧的挪出去曬太陽,中午挪回去。傍晚澆澆水,如此反覆日子過得一成不變。
  • 從婚戀贈答詩,看唐人「相逢相識、相知相思、相伴相守」的婚戀觀
    每一首贈答詩背後,都有一段動人的愛情故事:有「願作雙仙鳧,飛來入閨裡」的相逢相識;也有「此夜相思不成夢,空懷一夢到天明」的相知相思;>還有「黃鶯遷古木,朱履從清塵」的相伴相守。03 黃鶯遷古木,朱履從清塵——相伴相守,同甘苦、共進退唐朝的男子即便在婚後,為了謀生或入仕,大多會離家遠行。妻子們則不得不留在家中侍奉老人,養育孩子。
  • 一營守島絕對可靠
    天剛蒙蒙亮,霧氣還未散盡,南隍城島、北隍城島的寧靜就被官兵們震天的口號聲劃破。晨霧中,兩座小島就像渤海上的兩個鋼鐵堡壘。濟南軍區某海防團炮兵一營就駐防在這裡,守護著京津海上的東大門。    在炮兵一營三連的宿舍樓前,有一棵「不老松」,它是55年前的守島官兵種下的。
  • 疫情面前,那些溫暖人心的故事,感恩溫暖相伴
    疫情的不斷傳播,給我們帶來了恐慌,但同樣的,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溫暖和希望。大家還記得央視元宵晚會現場,由陳道明、濮存昕、徐帆、宋春麗等老師們帶來的抗擊肺炎情景報告《相信》嗎,看的時候真的淚流不止。感動我們的不僅僅是幾位老師朗誦的內容,更是內容背後那一幕幕鮮活的故事。"你在哪,你在哪,你要去哪?
  • 組圖:南沙守島守礁部隊的昨日與今天
    原標題:組圖:南沙守島守礁部隊的昨日與今天 南沙第一代高腳屋。  原標題:組圖:南沙守島守礁部隊的昨日與今天南沙第二代高腳屋。  原標題:組圖:南沙守島守礁部隊的昨日與今天南沙第二代高腳屋。
  • 9天後,燦若星辰,喜事臨門,舊愛知返,曙光再現,白首相伴明天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在十二星座中,9天後,燦若星辰,喜事臨門,舊愛知返,曙光再現,白首相伴明天。這樣的愛情是可以變得更加幸福的,許多的事情也是會得到一個非常好的化解,我們都知道金牛座的人心特別軟,對於甜言蜜語完全沒有抵抗力,看似灑脫的金牛座,分手之後的痛苦也只有自己知道,與前任的回憶會一直時時刻刻都在腦海裡盤旋,對舊情念念不忘很容易舊情復燃。9天後,燦若星辰,喜事臨門,金牛座舊愛知返,曙光再現,白首相伴明天。
  • 相守計劃:有你就有我
    來源:環球網一張全家福引發的故事8月16日,在「相守計劃」重慶第七期總結交流暨第八期啟動培訓班上,我們又見到了劉龍泉老師。但劉老師的故事,還得從4年前說起。「大家把自己的全家福作品交上來。」江西省興國縣隆坪鄉隆坪中心小學劉龍泉老師一一接過孩子們的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