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島人,集合!!

2020-12-18 人民前線

文 | 範駿

圖 | 葉麗君、沈兵武、範駿

在延綿的海岸線上

駐紮著一群可愛的人

他們來自五湖四海

因為熱愛著這片大好山河

把自己的青春年華

留在了祖國的最北海防線上

他們遠離家鄉

用奉獻紮根海島,築夢綠色軍營

他們遠離親人

用忠誠守島戍邊,安心奉獻海防

他們遠離大陸

用豁達戰天鬥海,建設美麗故鄉

艱苦,是小島的真實寫照

舟山大多偏遠海島

環境艱苦、遠離大陸

戰士們堅守在這一方

深感其氣候條件之苦

信息閉塞之苦

交通不便之苦

寂寞孤獨之苦

生病看病之苦

吃水用電之苦

守島官兵衣食住行來自坑道水

凍瘡,小島人特有。

戰士們飲用的是坑道水

基本的夥食保障

依賴於每日限班的客輪運輸

但凡遇到大風雨雪天氣

就連日常給養也不能保證每日一送

島上醫療設施缺乏

戰士看病幾經輾轉

官兵等待船隻上島

以往島上信號常常不好

守島人,他們共同的名字

他們雖然來自不同的地方

堅守在不一樣的崗位上

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

——守島人

守島人,他們的生活並不單調

誰不嚮往豪華都市,霓虹閃爍

守島人說:艱苦不怕苦,勤勞建家園

雖然海島環境惡劣

官兵們常年又以孤獨與艱苦為伴

以海風與雲霧為友

但官兵始終不等不靠、主動作為

大力開展軍工自建

先後移植草皮和各種花草樹木

使沙石地變為綠草坪和防護林

從海邊搬來礁石

刻上字塗上漆成為「礪志石」

……

一茬茬官兵如海上鋼釘一般

把海島荒山改造成了海上花園

將第二故鄉建設得愈發美麗富饒

官兵自建軍營文化

「祖國在我心中」

誰不嚮往人山人海,車水馬龍!

守島人說:人少情不少,軍民心貼心

愛島一家人,守島一連兵

島上蔬菜稀缺

官兵將自己種的蔬菜與老百姓分享

幫助孤寡老人打掃院舍

為居民義務巡診

「兵媽媽」們為官兵縫補衣物

教官兵舞龍、包粽子

軍民共建同心路

共同防抗颱風、撲滅山火、植樹造林……

自從部隊駐防海島以來

官兵們與百姓同守一座山

同飲一口井、同耕一丘田

用實際行動共同守護著這片藍色的海洋

島上居民向官兵送來捕獲的新鮮海產

官兵學習舞龍

誰不嚮往燈紅酒綠、歌舞昇平!

守島人說:苦中求樂,自有樂趣

戰士們有的自學吉他、竹笛、快板、口琴

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

雖然每天喝著鹹水,吹著海風

可海島官兵卻始終唱著甜歌

手舞足蹈間使這枯燥無味的海島生活

有了另一番色彩

官兵們時刻保持著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

用自己的熱汗揮灑在海島這片沃土

書寫著無悔的青春年華

島礁上的文藝小分隊

揮起紅綢敲起鼓

沙灘上的「晴空霹靂」

沙灘拔河比賽

面對艱苦的環境和條件

廣大官兵憑著一顆紅心戰天鬥地

用自己的雙手把昔日荒無人煙的孤島

變成了革命熔爐和戰鬥堡壘

變成了育才學校和生活樂園

駐守廟子湖島的連長陳攀

一番話至今難忘

3.28平方公裡的小島

留下他十幾年的青春

他說:我不後悔!

守島人,他們的信念永遠堅定

「千島第一哨」位於嵊泗列島最高峰奇坑頂

王偉班長長年駐守在這裡

今年是他的第16個年頭

面對島上惡劣的自然環境

以及孤獨的守島生活

王偉班長無怨無悔

王偉班長胸前掛滿了軍功章。

這一守就是十幾年

也因此練就了僅憑耳朵聽船的霧號聲

就能辨別船的方向、噸位的看家本領

擔任哨所所長以來

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4次

榮獲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三等獎1次

優秀學員、優秀士官多次

當問他有沒有後悔時

他回答:我不後悔!

選擇了海島就選擇了更大的付出,

軍旅也將成為我人生中一筆偉大的財富

雖然一直與寂寞與艱苦同行

但軍人的責任定能把艱苦演繹得更加輝煌

班長指導學兵訓練一絲不苟

默默奉獻30餘載

死前要求妻子繳納最後一筆黨費

他說:作為黨員就要履行好一名黨員的責任!

臥病在床的張信偉繳納了最後一筆黨費

島上職工張信偉參加工作三十多年來

以對黨的無限忠誠

對工作的無限熱愛

對別人的無私幫助

在平凡的崗位上幹出了不平凡的工作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

他仍然不忘讓妻子替自己把黨費交清

把工作交接好

完成了「一生跟黨走」的使命

張信偉生前熱愛學習

作為黨員

他把對黨的深情融進血脈

忠誠一輩子

作為職工

他將崗位的熱愛化為鬥志

奮鬥一輩子

作為朋友

他把對他人的關心當成分內事

奉獻一輩子

「我是一名黨員,

只要還活著,

就要盡好一名黨員的義務,

履行好一名黨員的責任。」

病床上,他向身邊的人輕聲說道

守島人,他們的兵味兒從未斷過

誰不嚮往風平浪靜的生活?

守島人卻說:

一座小島一國門,精武強能當尖兵!

誰說和平年代沒有硝煙?

誰說守島駐礁沒有戰鬥?

一次次敵情警報拉響

讓官兵時刻繃緊戰備之弦

一次次與風浪搏擊較量

讓他們懂得什麼叫生死考驗

分隊模擬海島地形作戰

戰備演練,提高警惕。

守島就是守江山

新時期下

守島官兵任務艱巨、責任重大

唯有不辱使命當尖兵

才能護好國家一寸土

他們立下豪情壯志打造「海上鋼釘」

鑄造海上的銅牆鐵壁

島上長途行軍

迎著海浪,官兵在海邊巡邏。

黨旗下,官兵隆重宣誓。

他們自我加壓、苦練精兵

主動加大訓練強度和難度

一次次紅藍對抗演習

苦練打贏尖兵的捷報頻傳

一場場惡劣氣象條件下的實戰訓練

有效提高了複雜情況下

遂行作戰任務的能力

一枚枚閃亮的軍功章

展現「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的風採

三伏天,官兵組織刺殺操訓練。

組織海上搶灘登陸訓練

特戰技能訓練

千裏海防線連著祖國的安寧、人民的幸福

強軍興軍的號角召喚著他們不能退卻半步

這就是當代守島人的兵味兒

守島人,他們的愛情值得點讚

誰不嚮往愛情的溫馨甜蜜?

守島人卻說:

島把根扎在海裡,我把根扎在島上!

(向上滑動查看內容)

親愛的俊仔!

這是我給你寫的第二十一封信,也不曉得之前幾封信寄到了哪裡,難道郵遞員都不上島的嗎?好傷心,信裡面可寄託著我五年的思念呢!

天氣變暖了,但晝夜溫差較大,還是希望你能夠照顧好自己,別感冒了。你工作忙,但再忙也要記得好好休息,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嘛!

最近給你發信息,都不見你回我。你工作忙,我能理解,但也希望你在休息的時候能給我回個信息,讓我知道你一切安好,我便滿足了。

又是一個沒你在身邊的情人節,但想著我們之間的美好回憶,想著你為夢想的堅持執著,想著你為他人的付出堅守,我的心也暖了。不過,我還是希望下個情人節能夠有你的陪伴。

愛你的小宇宙

「小宇宙」寫給守島男友的信

這是駐地戰士小範的女朋友「小宇宙」寫給他的信。兩人相愛長達七年之久,回憶起他們的愛情,小範說道:「我們在初中、高中、大學都是同學,更湊巧的是,我們是同年同月同月生的,我相信這就是緣分吧。當初毅然選擇入伍,她並沒有反對,但我知道她心裡肯定是不願意的。感謝她當初支持我的選擇,如果可以,我願將這欠她的幾年化為對她一輩子的照顧。」

這就是兩地有情人單純的幸福

前不久,連長鄭競超新婚燕爾

愛人漂洋過海

帶著對丈夫的無盡思念來到島上探望

內陸到邊海2000多公裡的路程

她面對著暈船不適

以及可能會遇到颱風擱置等突發情況

依舊決然上島

哪怕只是短短的幾天相處

船上,她受不了大浪顛簸

在甲板上吐了一次又一次

連長和愛人同框留影

對於島上已婚官兵而言

對自己的妻兒有說不完的內疚

他們隔海相望

他護著國,她守著家!

以島為家,以苦為榮

艱苦創業,無私奉獻

散落在大海深處的海島

如點點明珠點綴著祖國遼闊的海域

守島官兵不畏艱苦、忍耐寂寞

堅守在海防最前線

不是為了祖國

誰願用青春和生命來守護蒼涼與寂寞

就是因為有這麼一群赤膽忠心的海防官兵

才令這片乾涸貧瘠的土地為之動容

也正是這樣一批無私奉獻的海防官兵

把使命責任舉過頭頂

將思念親人的情愫融入海島部隊建設之中

才保證了我們邊防鞏固、國家安寧

向守島官兵致敬!

感恩回饋

為了回饋廣大粉絲

前線哥特意準備了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提供的

暢銷書籍《觀領袖 品黨史

贈予「人民前線」的忠實粉絲。

每天送出3本

作者:《黨的文獻》編輯部

簡介:本書匯集了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一批青年編研工作者運用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的文獻來解讀黨史上的一些重大決策的文章。透過書中的各篇文章,讀者可以領略和學習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等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以及他們對新中國發展的一些重大問題的深刻思考;可以重溫新中國一些重大決策的來龍去脈,增強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可以更清楚地了解黨的一些重要理論和重要實踐是如何演進和發展的。

趕快行動吧!

找好友點讚更有可能獲得圖書哦!

(書目將在15個工作日內寄出)

活動參與方式

在本篇評論區留言,截至次日12:00,留言點讚數最多的3名粉絲,我們將聯繫您贈書。

更多推薦

監 制 | 吳 迪

主 編 | 王軍華

編 輯 | 吳榮鑫 彭 強

刊 期 | 2284期

感覺精彩,點擊「在看」支持一下唄↓↓↓

相關焦點

  • 守島一條心 建島一家人——記新中國第一批西沙人守島建島的事跡
    1959年3月,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工委、辦事處成立,32歲的黃亞俊,奉命赴西沙,擔任西沙人民武裝部負責人,主管一個武裝民兵基幹連,成為西沙第一批守島建島者。他在西沙守島建島十年,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西沙。他對西沙懷有深厚的感情。在西沙守島建島中發生的每件事,都歷歷在目,記憶深刻,難以忘懷。
  • 組圖:南沙守島守礁部隊的昨日與今天
    原標題:組圖:南沙守島守礁部隊的昨日與今天 南沙第一代高腳屋。  原標題:組圖:南沙守島守礁部隊的昨日與今天南沙第二代高腳屋。  原標題:組圖:南沙守島守礁部隊的昨日與今天南沙第二代高腳屋。
  • 《故事裡的中國》再現守島人的相伴相守
    在長山列島上,隨著一聲汽笛的轟鳴,一位守島軍人和他的未婚妻舉辦了一場特殊的婚禮。三對相守半個多世紀的守島夫妻,通過大屏幕向兩個年輕的新人送上美好祝福。多年以前,這三對夫妻也曾帶著家人踏上這片散落在海岸線上的島嶼,鋪展開屬於他們的生活長卷,用一生相伴在上面綴著炊煙嫋嫋、細水長情。
  • 鄭晉鳴:王繼才守島精神的價值取向
    每天兩次巡島,觀天象、護航標、寫日誌……這是島上每一天的生活。和平年代,看似枯燥乏味的堅守,恰恰是對祖國的忠誠。32年裡,王繼才不是沒有猶豫過、掙扎過,和所有平凡人一樣,他也害怕黑夜,害怕狂風暴雨,害怕孤獨無助,放不下親人,放不下原本熱鬧的生活,但再難也要守下去。
  • 《故事裡的中國》溫暖再現守島人的相伴相守
    在長山列島上,隨著一聲汽笛的轟鳴,一位守島軍人和他的未婚妻舉辦了一場特殊的婚禮。三對相守半個多世紀的守島夫妻,通過大屏幕向兩個年輕的新人送上美好祝福。多年以前,這三對夫妻也曾帶著家人踏上這片散落在海岸線上的島嶼,鋪展開屬於他們的生活長卷,用一生相伴在上面綴著炊煙嫋嫋、細水長情。
  • 這就是守島兵的人生!
    文丨晉強、戴旭驊、黃浩倫 圖丨羅燦、塗萬俊、蔡清龍 視頻丨卿誠 一座島 一群人
  • 一營守島絕對可靠
    天剛蒙蒙亮,霧氣還未散盡,南隍城島、北隍城島的寧靜就被官兵們震天的口號聲劃破。晨霧中,兩座小島就像渤海上的兩個鋼鐵堡壘。濟南軍區某海防團炮兵一營就駐防在這裡,守護著京津海上的東大門。    在炮兵一營三連的宿舍樓前,有一棵「不老松」,它是55年前的守島官兵種下的。
  • 夫妻倆在沒淡水、沒電的「水牢」守了34年:守島就是守國門
    1986年,她追隨著丈夫的腳步來到毫無人煙的開山島,成為孤獨的守島人。一座島、兩個人,守著一座塔、幾排房。一輩子毫無怨言的捍衛著祖國神聖尊嚴。在我國的黃海前哨,有一個叫開山島的地方,自從1985年部隊撤防後,組織上共派來10多位民兵守島。
  • 無電無網但景色壯麗,多國網友競聘愛爾蘭小島守島人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愛爾蘭的大布拉斯基特島日前招聘守島人,這裡幾乎沒有電,也沒有網際網路Wi-Fi,只有海風相伴,生活條件相對原始。但是,由於「這裡的每一天都是不一樣的」,吸引了從阿拉斯加到南非的眾多求職者。
  • 47名高中生體驗守島官兵的生活
    東方網8月2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昨天上午9時,一場特殊的出徵儀式在上海市人民英雄紀念塔廣場舉行,上海青少年國防教育訓練營首批47名營員身著迷彩服,從黃浦江畔啟程,奔赴東海前哨部隊實地踏訪,體驗守島官兵的一線生活。
  • 【你好,小島】三沙七連嶼守島人:只為天更藍、水更清、島更綠
    黃德潔是三沙市七連嶼西沙洲的一名守島植樹者。西沙洲原是一片大海中的沙洲,除了白茫茫的沙地,島上空無一物。近些年來,三沙市政府在西沙洲實施植樹計劃,一批又一批的守島人和三沙建設者,用自己的汗水,在0.22平方公裡的小島上栽培出了一片森林:木麻黃、草海桐、椰子樹迎風飄揚,昔日「不施粉黛」的荒蕪沙洲,變成了綠意盎然的美麗綠洲。
  • 西沙守島戰士來京分享守衛南海傳奇經歷
    7月31日,部分獲得「西沙十佳天涯哨兵」稱號的南海守島戰士和他們的父母在活動現場。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1日訊(記者 趙晶)「上島就是上前線,守島就是守陣地。」在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前夕,10位獲得第五屆西沙十佳天涯哨兵的南海守島戰士,帶著他們的父母一起來北京,與首都青年分享他們在惡劣環境下守島的傳奇經歷。  「我上島見過的最大颱風能把腰粗的大樹連根拔起。」
  • 在南海上駐島、守島,最需要的是什麼?
    一座座島礁星羅棋布,猶如一顆顆珍珠,鑲嵌在碧波之上。登海島、逛沙灘、吹海風……行走在這些島嶼,感受著南海島礁悄然發生的嬗變,也品味著南海人特有的情懷。「在南海上駐島、守島,最需要的就是情懷。」三沙海事局局長鄒先芝說。2015年底任現職的她,經常帶領隊伍衝鋒在南海執法維權一線。
  • 守島兵的詩與遠方
    今天,讓我們來認識幾位武警福建省總隊的守島兵,一起感悟他們眼中的詩與遠方。筋 骨「60%淘汰率?」下連考核結束,劉柏強看著成績單,咧開嘴笑,心想:「憑這分數,肯定能進特戰排……」班長拍拍他肩膀說,恭喜分到平潭島。平潭島海風大,民居形如碉堡,名為「石頭厝」。守島的日子就像色彩斑駁的石頭厝,被呼啦啦的海風吹得筋骨堅硬。
  • 西沙守島官兵側記:生活有「料」,戰備繁忙
    中新社三沙永興島1月23日電 題:西沙守島官兵側記:生活有「料」,戰備繁忙  作者 蔣濤 高毅  春節前夕,中新社記者登上海南三沙市永興島,遇上一群前來島上探親的軍嫂。  「春節期間能和老公團聚很高興。」軍嫂楊佩佩告訴記者,上次登島探親還是2011年,結婚4年多,這樣的機會很是難得。
  • 「你好,小島」三沙七連嶼守島人:只為天更藍、水更清、島更綠
    黃德潔是三沙市七連嶼西沙洲的一名守島植樹者。西沙洲原是一片大海中的沙洲,除了白茫茫的沙地,島上空無一物。近些年來,三沙市政府在西沙洲實施植樹計劃,一批又一批的守島人和三沙建設者,用自己的汗水,在0.22平方公裡的小島上栽培出了一片森林:木麻黃、草海桐、椰子樹迎風飄揚,昔日「不施粉黛」的荒蕪沙洲,變成了綠意盎然的美麗綠洲。
  • 「守島日記」中的王繼才:生命刻度書寫忠誠、責任和擔當
    他們從風華正茂走到了鬢髮花白……王繼才夫婦守島32年,寫了有一麻袋的工作日記,記錄著每天島上發生的主要情況和夫妻倆當天的主要工作。不過,王仕花從臥室抽屜裡小心翼翼地,卻只翻撿出5本封面泛黃的守島日記,「之前有一些已經捐贈給了軍事博物館和市革命紀念館,這是僅存的幾本了。」仔細看了一下,大抵是近3年的守島日記。
  • 在寂寞的海島上,觸摸守島兵的詩與遠方
    今天,讓我們來認識幾位武警福建省總隊的守島兵,一起感悟他們眼中的詩與遠方。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導——守島兵的詩與遠方■吳敏 田棟筋骨仲夏時節,福建某訓練基地,氣溫高得人頭暈眼花,但渾身汗溼的特戰精英們聽到這個數據,還是倒吸一口冷氣。劉柏強甩掉臉上的汗珠子,暗自思忖:「這次集訓,還要挑戰多少不可能?」劉柏強像彈簧,壓力越大,跳得越高。這個湖南伢,吃飯「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訓練「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越是看似不可能,他越喜歡挑戰。
  • 「老海島精神」紮根大竹山 幾代守島人魂鑄「四無島」
    原標題:【網絡媒體國防行】「老海島精神」紮根大竹山 幾代守島人魂鑄「四無島」 [ 圖片故事 ]北部戰區陸軍某海防旅海防五連在大竹山島駐守,每天他們都會不固定時間和路線巡邏。渤海海峽作為進出渤海的咽喉要道,京津冀的海上門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
  • 走進舟山邊檢站的守島戰士
    錢江晚報見習記者 趙崢琳綿延1000多公裡的海岸線上,浙江公安邊防總隊舟山邊防檢查站的邊檢戰士們常年駐守孤島,肩負著國門的邊防檢查和監管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