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海島精神」紮根大竹山 幾代守島人魂鑄「四無島」

2020-12-18 中華網新聞

原標題:【網絡媒體國防行】「老海島精神」紮根大竹山 幾代守島人魂鑄「四無島」 [ 圖片故事 ]

大竹山島位於我國北方海防戰略重地渤海海峽,是一座荒蕪的「四無島」——  無居民、無淡水、無耕地、無航班  。幾代海島官兵在這裡艱苦奮鬥,用青春和熱血把大竹山島澆鑄成了一塊牢固的堡壘,也建設成了一片美麗的家園。  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

北部戰區陸軍某海防旅海防五連在大竹山島駐守,每天他們都會不固定時間和路線巡邏。渤海海峽作為進出渤海的咽喉要道,京津冀的海上門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

北部戰區陸軍某海防旅海防五連在海灘碎石上做偵察訓練,以「海島為家、艱苦為榮、祖國為重、奉獻為本」為基本內涵的「老海島精神」深植這支海防部隊。  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

相關焦點

  • 「海上鋼釘」營鎮守「四無島」(國防視線·來自邊海防一線的報告(6))
    船艇在大海中顛簸了2個多小時,大竹山島漸漸進入了記者的視野,鐫刻在巨大海巖上的「大竹山」三個大字赫然醒目。   在這片土地上,一群年輕的士兵日夜守護著祖國的海防線,用青春和汗水詮釋著軍人的榮譽與崇高。該海防團政委張鑫告訴記者,這裡的戰士,常常入伍進島來一呆就是幾年,出島的時候已是退伍的時候了。
  • 紮根海島,艱苦守島,(部編)五年級語文上冊《小島》知識點概括
    《小島》這篇課文寫的是一位將軍到我國南海一個小島視察的故事,展現我國海防前哨守島部隊的生活。將軍在視察小島時,意外地發現了守島戰士居然在寸草難生的小島上種了一塊中國地圖形狀的菜地,吃晚飯時,戰士們特意為將軍準備了一盤小白菜,將軍捨不得吃,專門將菜倒進湯裡和戰士們一起分享。故事表現了駐守在小島的戰士們紮根海島、艱苦守島的精神和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懷。
  • 守島人,集合!!
    ——守島人守島人,他們的生活並不單調誰不嚮往豪華都市,霓虹閃爍守島人說:艱苦不怕苦,勤勞建家園雖然海島環境惡劣官兵們常年又以孤獨與艱苦為伴守島人說:人少情不少,軍民心貼心愛島一家人,守島一連兵島上蔬菜稀缺官兵將自己種的蔬菜與老百姓分享幫助孤寡老人打掃院舍為居民義務巡診
  • 這就是守島兵的人生!
    文丨晉強、戴旭驊、黃浩倫 圖丨羅燦、塗萬俊、蔡清龍 視頻丨卿誠 一座島 一群人
  • 情系車由島
    一年四季,成千上萬的海鳥在島上或落腳停留,或繁殖安家。為此,車由島素有「萬鳥樂園」之稱。守島官兵們不僅以島為家,守島建島,而且以鳥為友,愛鳥護鳥。常言道,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多少年來,車由島像主人一樣,送走一批又一批退伍還鄉的老戰士,迎來一隊又一隊四面八方的新軍人,偏僻的小島成為海防軍人的第二故鄉,雲集的海鷗成為守島官兵的忠實朋友。
  • 半月補給一次、回營登"百步梯"……長門巖島有這樣一群守島官兵
    當天上午,記者徵得部隊同意,有幸跟隨補給船登上這座無淡水、無居民、無航運、無耕地的「四無小島」,近距離感受這群守島官兵的艱苦生活。這群平均年齡不到25歲的硬漢,懷揣著一顆報國的赤子之心,像島上的耐冬花一樣,深深紮根孤島,時刻守衛著海島的安全。
  • 海島為家,孤獨為伴,他32年守島衛國感動無數國人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迎接他的將是一片廣闊的海域和枯燥單調的守島生活。最長的13天,最短的3天。這是王繼才前四任「島主」的任期,很多人抱著懷疑態度想看他到底能堅持多久,令人意外的是,在這個崗位上,他一呆就是32年。
  • 一營守島絕對可靠
    天剛蒙蒙亮,霧氣還未散盡,南隍城島、北隍城島的寧靜就被官兵們震天的口號聲劃破。晨霧中,兩座小島就像渤海上的兩個鋼鐵堡壘。濟南軍區某海防團炮兵一營就駐防在這裡,守護著京津海上的東大門。    在炮兵一營三連的宿舍樓前,有一棵「不老松」,它是55年前的守島官兵種下的。
  • 大陳島守島戰士:我守海島 請黨放心
    他是安徽人,習慣陸地生活的他第一次來到海島上長期生活。跨省調配又使得他在語言交流上也並不是那麼順暢。於是他走來走去揣著一個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當地的方言。從不適應到不想走更早一些的時候,出一個警是要步行的,來回可能需要好幾個小時。王家發每天五點起床,然後值班備勤、巡邏周邊,進行安全檢查。他不遺餘力地為這個島付出著。
  • 在寂寞的海島上,觸摸守島兵的詩與遠方
    海島不大,卻充盈著士兵的夢想;這裡雖然環境艱苦,但戰士心中充滿陽光。今天,讓我們來認識幾位武警福建省總隊的守島兵,一起感悟他們眼中的詩與遠方。
  • 《故事裡的中國》再現守島人的相伴相守
    在長山列島上,隨著一聲汽笛的轟鳴,一位守島軍人和他的未婚妻舉辦了一場特殊的婚禮。三對相守半個多世紀的守島夫妻,通過大屏幕向兩個年輕的新人送上美好祝福。多年以前,這三對夫妻也曾帶著家人踏上這片散落在海岸線上的島嶼,鋪展開屬於他們的生活長卷,用一生相伴在上面綴著炊煙嫋嫋、細水長情。
  • 那島·那人·那青春——讀《我們的長島歲月》
    聽的第一個報告,是「老海島」守島建島事跡報告。最早的老一輩在雜草叢生,沒營房、沒道路、沒淡水的荒涼環境下,牢記「鎖鑰京津、固千裏海防」的神聖使命,住帳篷、點油燈、坐木船,一幹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有的「一家三代守島人,人人都戴軍功章」。一茬茬守島官兵靠「吃苦不說苦、知難不怕難、流血流汗不流淚」的艱苦創業精神,踏出了一串串閃光的足印。
  • 情系國防 電靚海島—青島市發揮雙擁優勢使長門巖島58年不通電成為...
    黃海深處,有一座面積僅為0.16平方公裡的小島,《聊齋志異》載:「東海古蹟島,有五色耐冬花,四時不凋,而島中古無居人,人亦罕到之
  • 人在七月的海島上
    許是明天就要歸家,又在海島上遇到椒江人,叔叔略顯激動,拉著我們聊了半個小時——從大陳島的發展變化聊到他在島上一個星期的生活,從他的工作內容說到自己的教育方法……他還告訴我們 他這幾天的消遣,就是在碼頭邊看大陳島上的阿婆們釣魚。「島上的生活還是有些單調的,不過看阿婆們釣魚很有意思。」叔叔推薦我們可以去看看,「她們會用手電筒照海面來吸引魚群。」
  • 《故事裡的中國》溫暖再現守島人的相伴相守
    在長山列島上,隨著一聲汽笛的轟鳴,一位守島軍人和他的未婚妻舉辦了一場特殊的婚禮。三對相守半個多世紀的守島夫妻,通過大屏幕向兩個年輕的新人送上美好祝福。多年以前,這三對夫妻也曾帶著家人踏上這片散落在海岸線上的島嶼,鋪展開屬於他們的生活長卷,用一生相伴在上面綴著炊煙嫋嫋、細水長情。
  • 資料:美麗海島南麂列島的忠實守護者
    經過半年多時間的努力,邊防派出所協助島上居民建成了草坪帳篷基地,為海島增添了一個新的旅遊創收項目;同時在該所的積極爭取下,由地方政府斥資3萬元,在南麂辦事處後隆村建成了健身文化廣場,並配置了一整套的體育健身設施,在豐富居民文化娛樂活動的同時,也促進了南麂島的新農村文化建設。
  • 鄭晉鳴:王繼才守島精神的價值取向
    2018年8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王繼才同志守島衛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我們要大力倡導這種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鬥者的價值追求。
  • 寧波守塔人__中國交通新聞網
    寧波守塔人,在無邊的大海上默默地守護著燈塔,為過往的千船萬艦指引航向。他們也把守望光明的精神一代代傳承,照亮了浮世間人們的心靈航道。寧波守塔人:百年傳承 燈塔世家  五代燈塔工,百年傳承,老葉,他做到了……  葉中央一家五代燈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