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後,房子是「大白菜」還是「真黃金」?經濟學家「6字」說破

2020-12-11 專聊房君

長期以來,購房群體中,除了剛需外,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把房子作為一種金融產品,作為一種保值增值的工具載體,早期買房的一些人因此而嘗到了甜頭。

不過,隨著樓市調控不斷深入,人們對樓市的態度和預期也逐漸發生了變化,由積極入市到觀望,以前經常出沒樓市的民間炒房團,比如溫州炒房團、上海炒房團已難見蹤影。

道理很簡單,國家提出房住不炒後,加大了抑制買房投資的力度,比如限購、限售、限貸等措施都是非常有針對性的,對於剛需影響不大,但對炒房客來說,「進不來,也出不去」,無疑加大了資金風險,遠離樓市才是明智之舉。

對樓市的觀念變化是多方面的,除了炒房團和購房者,一些專家學者也「變」了。比如以「看多」觀點為主的北師大鐘偉教授就表示,從2018年對房價預期徹底改變了。不過,也有專家表達了不同看法,比如中國人民銀行原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在演講時表示,未來半年到1年後,一二線城市房價可能再上漲。

對此,購房者就犯迷糊了,房子到底還能不能買呢?如果買了後,房子會不會變成有些大佬所說的「大白菜」呢?,如果不買,萬一以後更買不起怎麼辦?那麼,10年後,房子是「大白菜」還是「真黃金」?來看看經濟學家怎麼說。

先來看看當下的房地產面對的3大形勢

1.國家不再用房地產刺激經濟,房地產經濟大幅增長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在過去,房地產一直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存在,對經濟貢獻重大。不過,這種形勢已發生了逆轉,社科院報告認為,2018年是中國房地產對經濟貢獻的「轉折年」,由正轉負,國家在2019年中首次提出了「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手段」,這充分說明國家對樓市調控的決心,不以樓市繁榮換取短期經濟增長。日前央媒經濟參考報刊發中國住房總報告再次提及,樓市調控進入關鍵時期,應保持定力。從國家統計部門發布的2019年前11月數據來看,各項房地產數據平穩,在這樣的一種大環境下,房地產經濟失去了大幅增長可能。

2.新房建造減少,住房進入存量房時代。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是城市化率已經達到60%,真實城市化率可能更高,未來城市化將進入低速增長期,按照官方的說法是:進入城市化下半場,意味著農村轉移到城市人口減少,以後主要是城市之間的人口流動,人口從小城市到大城市、到城市群的轉移。

二是老齡化社會到來,人口負增長或提前到來。按照統計部分數據顯示,目前我國60周歲以上老人達到2.4億,佔總人口17.3%,按國際通用標準,一個國家老年人口達到10%以上就屬於老年社會。此外,社科院發布的綠皮書預計,中國人口負增長可能在2028年出現,但這都是基於1.6的總和生育率計算,而最近兩年總和生育是低於1.6這個數字的,也就是說如果在既定政策下,人口負增長可能會提前。

三是城市土地大開發進入後期,住房增量減少,二手房市場將成為主導。在城市邊界和耕地紅線既定的前提下,大拆大建的時代真逐步過去。正如日前國家高層會議所說,「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開發商孫宏斌也曾表示,過去大家在搶增量,以後就是搶存量,這是一個特別大的變化。

3.貨幣供應M2增速趨緩,貨幣貶值驅動力減小。經濟學家任澤平說,除去「豬」的因素,其實是通縮的。這說明了一個現象,貨幣供應降速還是挺明顯的,這在統計數據上也可以得到體現:在2016年之前的10多年裡,M2大都保持在11%增速,而從2017年後,已經降至8%左右,2019年大概也在百分之8點幾。很明顯,經濟增速趨緩,貨幣供應也不可能保持高增速,從歷年看,他們兩者是保持高度一致的,如此的話,未來10年,貨幣貶值壓力顯然沒有過去那麼大了。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決定房地產趨勢的主要因素:政策、供需以及金融都發生了「逆轉」,10年後,房子的形勢也逐漸明朗,在經濟學家任澤平看來,「房地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核心意思就集中在「人口、土地、金融」6個字上。如何理解這句話呢?來看看三點簡要分析。

第一、部分地方可能會存在「有價無市」。這類城市主要指的是人口淨流出城市,一般以資源型城市、遠離大都市圈的三四線邊遠城市為主。這在過去10多年已經有所提前,全國600多個城市,大概有80多個,佔比10%的城市出現類似情況,比如鶴崗、盤錦、石嘴山等等城市,看看他們的房價,多年來並無明顯變化,未來隨著城市群和大都市圈建設,這種情況還會延續,會有更多類似城市,有點類似美國的「鐵鏽地帶」。說房子是大白菜可能有些誇張,但若這些地方房子多、人口少,其實價值也不會有多大了。

第二、房子總量不會無止境增長下去,好地段、好房子仍然會吃香。一般來說,當一個城市二手房交易量超過新房,那麼這個市場就屬於存量房市場。文章前面已經分析:隨著新房增量減少,進入存量房時代,比如北京、上海已提前進入「二手房」交易主導的市場,但是,這些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子仍然非常有價值,此外,品質好的房子也非常受購房者歡迎,往往是市場的標杆。

第三、對於購房者來說,閉著眼買房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李嘉誠曾提出了著名的「地段」理論,對這個「地段」理解,不僅僅是第二點提到的位置,還有城市選擇、區域選擇。當然,國家今年多次提及房住不炒,建立樓市管控的長效機制,包括房地產稅在內的長效機制出來也是早晚的事,對於期望通過房子保值增值的人來說,房子過多也不一定是好事,利用業內的一句話,「房子在精不在多」或是未來對待房產的正確態度。

學習更多房產和買房知識,歡迎關注本號

相關焦點

  • 10年後,房子真會進入「大白菜」時代嗎?經濟學家「一句話」道破
    實事求是說,即使有那個眼光,能借足首付款,但房價低的時候,收入也低,除去基本生活開銷,基本都沒什麼錢還月供了。當然,也有網友調侃說,要不你現在買啊,別再過N年又發出同樣的感慨。那麼,現在還能買嗎?這個時候,大家就比較猶豫了,如果現在咬牙買了房,背負巨額債務,萬一到時房子真的不值錢了,豈不悲催?但同時又擔心如果不買房,手中的閒錢又有貶值風險,畢竟眼下難找到適合普通老百姓的保值標的。相信很多人在此時都有些暈,到底買房子,還是存錢,或者放在其他東西上面?房子有沒有可能變成大佬口中的「大白菜」呢?
  • 70後愛畫破磚,一塊破磚賣28萬,90後更牛,畫破房子一舉成名
    本文由長篇名家傳記《徐芒耀的油畫世界》作者陳洪標撰寫70後愛畫破磚,一塊破磚賣28萬,90後更牛,愛畫破房子,畫了兩幅破房子,成為最年輕中國美協會員,入展辦個展一舉成名……▲圖為70後和90後油畫家。有很多事情的變化,在改變大家的觀念。
  • 5年後全國房價漲到2萬?官方9字回應,買房早打算
    經濟學家吳曉波說到,過去20年,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房價上漲了12倍,而同時期的紐約房價才上漲2.6倍左右。 也就是說,如果張三於20年前分別在這3個城市都購買一套100萬元的房子,北京和上海的房子漲到了1200萬元左右;而紐約的房子才漲到260萬元。
  •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黃金市場就像一座「活火山」
    8月6日,金價盤中創下每盎司2050美元歷史新高。不到5個月時間裡,金價從年內低點每盎司1451.1美元大漲近600美元。 這讓一直在證券領域深耕的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副理事長李迅雷「坐」不住了——他參加了「變局時代的黃金市場研討會」,還在不少公開場合頻頻點評金價。
  • 銀行行長:5年後,國內房子或不再稀罕,手握這2樣才是安全感
    再看看近5年來,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到2015年時,全國新建商品房的均價約為6700元/平方米,到2020年時,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萬元,幾乎每年都會增長近10%。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更不用說,一套房子至少要好幾百萬,一年就能增加幾十萬的財富,這是不可能的。老實說,如果把錢存在銀行裡的收益只有3-4個點,這就是為什麼有很多人寧可買房子也不儲蓄的原因。
  • 銀行行長透露:5年後,國內房子或不再稀罕,手握2樣才是安全感
    遠的不說,就拿近5年時間來看,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2015年時,全國新建商品房均價在6700元/平米左右,到2020年,這一數字已過萬元,差不多平均每年增幅近10%。在北、上、深等大城市,就更不用說了,一套房子起碼也要好幾百萬,一年就有好幾十萬的財富增長。
  • 未來10年,「持有現金」還是「持有房子」?手把手算帳給你看
    過去20年裡,現金、黃金、期貨、基金、國債、股票等等,除了極少數的一些品類之外,房子可能是成長性最高的存在了。房子作為城鎮居住、戶籍、教育的必須品,同時作為大宗資產,其價格在20年的快速城鎮化進程下,獲得了十足的增長。
  • 未來3年,三四線城市的房子走勢如何?經濟學家馬光遠早有預測
    過去的二十年,是樓市蓬勃發展的二十年,在政策,人口紅利,棚改等多重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我國的房地產市場朝氣蓬勃,房價更是翻了幾十倍。這也給人們形成了一種錯誤的觀念,即:房價是不可能跌的,房價會一直上漲!2020年開年,我國遭遇」黑天鵝事件」,樓市瞬間被按下了暫停鍵。現如今已經到6月底了,回顧整個上半年的樓市狀況,不免讓人有些傷感。受疫情的影響,全國的樓市都進入到一個暫停狀態,部分城市商品房交易量幾乎沒有,導致各大開發商的神經一直緊繃著,生怕一不小心就破產了。
  • 現貨黃金突破高點 國內現貨和黃金期貨雙破420元/克
    (原標題:刷新紀錄 「瘋狂黃金」能否衝上2000美元)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吳限)黃金暴漲勁頭銳不可當,時隔九年創下歷史新高。7月27日,倫敦現貨黃金漲勢凌厲,從低點1899.92美元/盎司直線飆升,一度衝高至1944.68美元/盎司,突破了2011年9月6日創造的每盎司1921.15美元的歷史高點。
  • 我們喝的大白菜是老班章嗎?
    你說的大白菜,和芳村茶商或茶人嘴裡的「大白菜」,價格一個地上一個天上。 今天說的老班章「大白菜」,是一個偶然事件造就的商業傳奇。 說點實話,老班章古樹春茶,一年也就25噸,最多不過30噸,市場上5000噸到10000噸,只有包裝上印著的「老班章」三個字是真的。 1 一、是白菜價,還是天價茶?
  • 遊客第一次去香港旅遊,看到香港的街道表示:房子確實有點「破」
    說到香港相信大家都不會覺得陌生,其實在我們大部分人的眼中香港都是比較「高大上」,特別是上個世紀的時候。那時大部分人都覺得香港就是一個遍地黃金的地方,所以很多人都想去那邊工作。因為我們從香港的人均GDP就能夠看出來,36萬港元差不多也是三十多萬人民幣所以說他們的這個收入,肯定也是非常高的,收入高的話那城市肯定也會建設的非常好。而且在我們的印象當中一般有錢的大城市,都是高樓大廈非常多的。而且房子都是非常嶄新的,好比如上海深圳,這些地方的高樓還是非常多的,而且很多地方都會給人一種非常舒服的感覺!
  • 10年後,這3類房子將被視為「香餑餑」,行家已提前入手
    要問現階段在大家的生活中什麼東西最貴,想必很多人也會說房子最貴,確實現階段房子是很貴,如果按照普通人的收入想在城市全款買套房,估計要奮鬥20年才能實現。因此目前很多家庭會通過貸款買房。如今許多人已把房子看作奢侈品,同時房子也代表一個家庭的財富。
  • 紫色大白菜夏季栽培管理
    2.1 選地做床選擇距離移栽地較近、地勢較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且近 2 年未種過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塊。每平方米摻入腐熟的優質農家肥 10~15kg、硫酸銨及過磷酸鈣各 50~75g,混合均勻,整平耙細,做成1~1.2m寬的苗床,準備育苗播種。
  • 聽起來很健康淮山大白菜湯,真好吃
    所以我總是想找各種各樣的湯湯水水粥在那些寒冷的日子裡喝家裡的土豆和鐵棒淮山讓我目不轉睛我把他們都扔掉煮粥,哈哈哈實際上,味道不錯不要錯過那些喜歡保健的人#健康系列淮山大白菜湯在鍋裡蒸淮山/深土豆切段蒸完後去皮;這次我用的是比較容易氧化的深土豆。
  • 美國2020財年10月預算赤字創新高!黃金TD小幅上漲
    在美國財政部最新公布的數據中顯示,2020年10月美國的預算赤字再創新高,值得注意的是,還打破了2019年財年解救金融危機時的舊記錄。  黃金TD走勢概述  周五(11月13日),歐市盤,黃金TD小幅上漲。截止發稿,黃金TD報395.7元/克,漲幅0.34%。本交易日,最高上探至395.36元/克,最低觸及393.63元/克。
  • 未來10年,有3類房子或將成為「鴿子籠」?專家用2個詞指明方向
    文/諸葛找房中國的房子越蓋越多,本來是為了解決老百姓的居住問題,沒想到卻成了一道令人糾結的選擇難題。買房還是租房?要買多大的?蝸居太小要不要換大的?針對這樣的問題,有專家就給出答案:有能力「一步到位」就買,否則還是租房好。
  • 大白菜變個色,身價就翻了6倍!
    提到大白菜,我們就會想到它白白胖胖的樣子。可以說,大白菜是我們最熟悉的一種蔬菜了,但在萊西市店埠鎮的李仙莊村,卻有一種「發紫」的白菜。這就是當地種植戶今年嘗試的新品——紫白菜。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它有著白菜的形狀和紫甘藍的顏色。
  • 大白菜栽培歷史悠久,還是青菜與蘿蔔的「混血精英」?
    營養豐富、口味清淡的大白菜,在國人心目中不僅是冬季餐桌必備的當家菜,還是追求自然生活情趣的象徵。無論王公貴族還是布衣平民,都對白菜情有獨鍾。資料圖,新華社供圖1 具有松樹品質的本土菜我國是白菜的故鄉。更通俗地說,大白菜由早期的青菜和早期的蘿蔔雜交而來,可以看作是青菜或蘿蔔的一個變種。魏晉以前,菘主要產於南方,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菘」才開始在洛陽周邊的我國北方栽培。到了唐代,菘開始出現分化。《唐本草》曰:「菘菜,不生北土。其菘有三種:有牛肚菘,葉最大厚,味甘;紫菘,葉薄細,味小苦;白菘,似蔓青也。」
  • 東北酸菜,用大白菜做的酸菜,味道還是很不錯的
    酸菜機基本發酵時間75小時,倒計時結束後沒功夫讓它及時出世,耽誤了一兩天之後又趕上這不同尋常的日子。好在酸菜一般不會胎死腹中,總有見天日的時候。用大白菜做的酸菜,說實在的,還真不知道該怎麼吃。。。。原料:大白菜、酸菜乳酸菌、涼開水、鹽、糖。
  • 未來10年,房子離這3處越近越「值錢」?內行:實打實的黃金地段
    受到城鎮紅利、人口流入、政策調控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未來10年,房產業依然會出現分化的特徵。在這樣的樓市行情下,閉眼買房已經越來越不現實了,否則一不小心就會成為接盤俠。此外,靠著抄房積累財富的時代也已經過去了,一旦房價處於一個不漲不跌的態勢,考慮到折舊虧損等問題,擁有大量的房產顯然等同於虧本。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的房子都可以輕鬆變現或是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