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始善終、善做善成」

2020-12-20 求是網

  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有豐富的論述,其中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既有貫通,又各有側重。從工作方法的角度來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種實幹精神和效果導向,強調「善始善終、善做善成」。可以說,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的工作方法的重要特徵和根本要求。

  1、「善始善終、善做善成」:實幹興邦之道

  「善始善終、善做善成」,是習近平總書記的個性話語,是他多次強調的方法原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這一點。

  2013年1月22日,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善始善終、善做善成,防止虎頭蛇尾」。6月28日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他又指出,好幹部必須「敢於旗幟鮮明,敢於較真碰硬,對工作任勞任怨、盡心竭力、善始善終、善作善成」。7月11日至12日在河北省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他強調要推動深入查擺和解決作風上存在的突出問題,保證活動善始善終、善做善成。7月29日,在視察北京軍區機關時,他指出,要持之以恆、鍥而不捨,善始善終、善做善成,不斷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11月28日,在視察濟南軍區時,他提出,「要乘勢而上、乘勝追擊,善始善終、善作善成,努力實現作風根本好轉」。12月9日,在聽取河北省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體情況匯報時,他要求確保整個活動善始善終、善作善成。

  2014年3月9日,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安徽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發揚釘釘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韌勁,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斷取得作風建設新成效。5月9日,在指導蘭考縣委常委班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時,他指出,要在改進作風上講認真,做到善始善終、善作善成。10月8日,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他要求精心組織、確保實效,做到善始善終、善作善成。

  2015年1月12日,同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定下來的工作部署,要一抓到底、善始善終。後來,習近平總書記還在不同場合表達過類似提法和意思。

  2、「善始」與「善做」:優化工作起點

  我們通常在講「善始善終」的時候,往往只是著眼於「善終」,而對「善始」關注不夠。其實,「善始」和「善終」是一個緊密聯繫的整體,只有善始,才能真正做到善終。事實表明,並不是每一個開始都是「善始」,並不是每一次著手都是最佳位置。因此,「善始善終」要從「善始」起步。

  堅持問題導向。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任何一項工作都是為了解決問題,因此堅持問題導向是開展工作的起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個時代總有屬於它自己的問題,只要科學地認識、準確地把握、正確地解決這些問題,就能夠把我們的社會不斷推向前進。」堅持問題導向,包括發現問題、直面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諸多方面,而作為工作起始階段來說,則主要是發現問題、直面問題和分析問題。要及時發現問題,當一種矛盾有可能激化或已經開始趨向尖銳時,我們就要及時地發現它。發現之後,要勇於直面問題。有的問題特別是一些嚴峻的問題,會引起我們畏懼,如果缺乏直視的勇氣,就可能迴避問題,甚至自欺欺人地掩飾問題,從而釀成大禍。在正視問題的基礎上,還要善於分析問題,對問題的程度、範圍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進行全面評估,並通過對問題的全面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

  善抓主要矛盾。工作千頭萬緒,問題五花八門。在一定時期往往同時存在和面臨著多種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要善於抓主要矛盾,以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因此,各項工作的安排要有急有緩,有先有後,形成最優順序。為此,要認真研究,究竟哪一個矛盾是主要矛盾,決定性地影響著其他矛盾的解決。要全面觀察和深入分析,找到主要矛盾所在。要緊盯主要矛盾,把解決這一矛盾作為解決所有矛盾的總抓手,予以優先解決。而在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的時候,也要適當關注其他矛盾的變化,統籌其他問題的解決。要把辯證法的「兩點論」和「重點論」統一起來,既要抓重點,又要帶全面。

  精心組織實施。當著手一項工作時,要有準備、有計劃、有安排,精心地組織實施,不能隨意為之。首先,在平時要有心理準備,對一些可能出現的常規性問題,事先要有解決問題的思路。對於一些可能出現的突發性問題,要有應急預案。一旦問題發生,就能夠儘快加以應對,並著手解決。其次,在發現問題之後,要儘可能地先對問題進行考察和評估,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設計工作方案。最後,根據工作方案對工作實施精心布置。包括對人員、資源的調配等,因為所要解決的問題往往不是一個人就能勝任的,而是需要許多人共同努力去解決。

  3、「善終」與「善成」:務求工作實效

  「善始」固然不易,但「善終」更為困難。一項工作開展起來後,可能會遇到各種情況,做不到「善終」會導致工作半途而廢,或功虧一簣。例如許多地方的「爛尾工程」,以及不了了之的事項,就是如此。這是十分可惜的。正因如此,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要「善始善終、善做善成」。

  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2013年1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進行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按照客觀規律辦事,一張藍圖抓到底,抓好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在12月12日召開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他又強調「要一張藍圖幹到底」。「藍圖」原指工廠裡的藍色設計圖紙,後被借用到其他領域中。任何一項工作,特別是比較重大的工作,都應該有其藍圖。它是目標,也是方案,代表著工作的計劃性。要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一方面要把藍圖繪好,通過進行長時期的調查研究,制定出科學的工作規劃,為此後的工作提供指導;另一方面,要堅持藍圖,努力一步步地把藍圖變為現實。一張好的藍圖,只要是科學的、切合實際的、符合人民願望的,就要一茬一茬接著幹,幹出實績來。雖然實踐是發展的,我們的認識和工作也要與時俱進,看準了的要及時調整和完善,但不是換一屆領導就兜底翻,更不要為了顯示自己的政績去另搞一套。

  發揚釘釘子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在工作中發揚釘釘子精神。這種說法看起來簡單,其實內涵很豐富。首先,在釘木板的時候要重視錘子的作用,釘子不會自己鑽進木板裡,它需要錘子的敲打。在這裡,錘子代表著發力和加力,代表著落實工作的力度。如果工作不發力,缺乏力度,就不可能達到目的。其次,錘子的敲打要精準,要向一處敲,而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地亂敲。做工作也是這樣,要盯住一個任務不斷加力,而不能左顧右盼,分散力量。再次,錘子敲打是連續的。釘釘子往往不是一錘子就能釘好的,而是一錘一錘接著敲,直到把釘子釘牢。工作也並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好的,而需要不斷發力。最後,釘完一顆釘子後,還要接著釘第二顆、第三顆釘子,直到把木板釘好。這表明,發揚釘釘子精神不在一時一地,而在於長期堅持並發揚光大。

  打通「最後一公裡」。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鮮明話語,包含著深刻的生活道理。一項工作的完成是一個過程,而且有可能是一個長期過程。這個過程的每一個階段和環節無疑都是重要的,但「最後一公裡」這個階段和環節尤其重要。當一項工作已經進行了許久的時候,人們往往精疲力竭,甚至感覺到了強弩之末,很容易產生懈怠情緒。而且,由於已經看到目標即將實現,似乎已經唾手可得,也容易掉以輕心,不再像從前那樣謹慎和全神貫注。但是,差一步也不是勝利,而且很容易最後栽跟頭,甚至功虧一簣而前功盡棄。正因為如此,在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行百裡者半九十」,正是這個意思。為了打通「最後一公裡」,必須保持昂揚鬥志,全力以赴把最後的任務完成,只有這樣才能把勝利握在手中。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 執筆:劉建軍)

相關焦點

  • Haystack創始人:我所提倡的創業精神,是「善作善成、善始善終」
    買賣不成,仁義還在。只有站好最後一班崗,才能展開漫漫人生路上新的徵程。本文編譯自Semil Shah在Haystack公司博客上發表的題為「「Finishing The Work」」的文章。 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勞無益的——當然不是,其中一些收到了來自知名企業的收購報價。 注視著這些創始人——我將他們視為朋友——做好善後工作,我實在於心不忍。整個過程耗時極長。他們不僅需要考慮到股東的利益,還要妥善安頓員工、同事的家庭,分心乏術。並且,在大公司內「安家」絕非易事。實際上,這一過程可能會變得十分殘酷,並且大公司通常是以逸待勞的一方。
  • 盡銳出戰 善作善成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劉同華要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見效,今年尤其要聚焦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任務加強監督,推動各級黨組織盡銳出戰、善作善成。「善作善成」,常見與善始善終連用,出於《史記》所載戰國時代名將樂毅撰寫的《報燕王書》,後來多指處理重大事務自始至終都堅持不懈,直至取得好的成績和結果。善始善終、善作善成向來是人們所推崇的君子之德,是中國人為人、做事要貫徹始終的認真態度。
  • 習近平: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現在脫貧攻堅到了最後階段,各級黨委和政府務必保持攻堅態勢,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習近平指出,各地區各部門要總結脫貧攻堅經驗,發揮脫貧攻堅體制機製作用,接續推進鞏固拓展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總體穩定,多措並舉鞏固脫貧成果。要激發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內生動力,激勵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勤勞致富,向著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繼續前進。
  • 人民日報評論員:善作善成,發揮好能力
    全面深化改革,開弓沒有回頭箭,必須善作善成、善始善終,這是推動改革的必備能力。   正確處理改革進程中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唯一的途徑就是增強我們自己的本領。「推進改革既要管宏觀,也要統籌好中觀、微觀」,領導幹部要「成為善於駕馭政府和市場關係的行家裡手」,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提高推動改革能力的重要性、緊迫性。
  • 善化,輸贏
    不用非要執著於輸贏,以善而行,從善如流,善始善終。皆善,又何必非分一輸贏呢?善者,何也?我們可以組詞理解,善良、完善……但我們不要錯誤地認為善就是善良,就是軟弱可欺。如果善真的只是善良,亦或軟弱可欺,如此缺憾,不又和以善組詞的完善相違背嗎?
  • 司法部要求:善始善終 善作善成 確保兩個安全 答好兩張試卷 認真組織實施2020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要應想盡想、應做盡做,善始善終,善作善成,完善工作預案,加強考點管理服務,做好輿情監測導控,及時疏導考生心理,做到組織更加精細,措施更加落實,工作更加到位,確保考試圓滿順利。三是進一步抓好疫情防控。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堅持考試安全不放鬆,全力保障考試順利、有序,讓更多考生實現自己的法律夢想。在考試現場,唐一軍與考生進行了親切交流,鼓勵他們以良好心態和狀態努力考出好成績。
  • 先行先試 善作善成
    對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廣大軍民來說,不負眾望,有所作為,就是要圍繞這八個字積極行動起來:先行先試,善作善成。行動起來,就要敢闖敢試。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說過:「有欲望而無行動等於把嬰兒扼殺在搖籃中。」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從初步融合到深度融合,理所當然也要經過一個正常發育生長的「嬰兒」階段。
  • 主題教育要善作善成、久久為功
    主題教育雖然已經接近尾聲,但收尾不收場,決不能搞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曲終人散,而要堅持善作善成、久久為功。理論武裝要善作善成、久久為功。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強化理論武裝是主題教育第一要務。主題教育中,不少黨員幹部感到理論學習收穫不淺,但也有人覺得自己「學得淺」「學得散」。
  • 唯實惟先 善作善成 勇當建設「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塊的生力軍
    張兵指出,省委書記袁家軍在省委黨校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發出了「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的動員令,強調要營造「唯實惟先、善作善成」的團隊文化。「唯實惟先、善作善成」充分體現了「八八戰略」蘊含的價值觀、實踐觀、辯證觀、使命觀,同時也是打造「重要窗口」的必然要求。
  • 人保財險原副總裁、中國精算師協會副會長王和:保險科技的「善」思
    我經常講一個觀點「把握根本,把握未來」,而這個根本就包含的「善」,所以, 「善」對創業者來講,不僅要學會「思善」,還要「善思」。特別是在你選擇和確定創業領域和方向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未來。我常用一個例子來說明,BB機(傳呼機)曾經像今天的手機一樣普及,但當手機出現了之後,再好的BB機也成為過往。就今天而言,創業者一定不要選擇做一個「超級的點鈔機」,因為,當鈔票退出之後,再好的點鈔機也將成為過往。
  • 鬼谷子謀略,人生有「三善」,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他認為,人非生來聖賢,但人生亦有「三善」,且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是需要自己苦心修煉的。臨淵羨魚,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體會「三善」呢?善始善終,作為一種聖賢君子之德,是指做一件事有始有終,不虎頭蛇尾,辦事認認真真,而不是草草了事。
  • 唯實惟先 善作善成!南湖區今天啟動這項專項行動
    唯實惟先才能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善作善成方能行穩致遠、贏得未來。 1月16日上午,南湖區召開鍛造「唯實惟先、善作善成」堪當現代化建設重任團隊專項行動部署會議,貫徹落實省委袁家軍書記提出的全面創新「5種思維」要求,市委關於鍛造「唯實惟先 善作善成
  • 何為善?合情合理就是善!
    如果你是個小孩的父親或母親,只用想一下你一天要說多少次這樣的話:「我們不做那件事」,或「做個好女孩並且……"或「那樣做不好!」當然,你無法跟一個兩歲大的孩子解釋所有的原因。但當你的孩子長大了之後,你需要更多地向他們解釋原因,幫他們形成自己的道德行為推理技能,你的規定看上去就像是一系列隨意的規則。
  • 樂毅:善作不必善成的名將(武廟七十二將系列)
    李大嘴 大嘴讀史——史料摘譯——原文: 臣聞之,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昔伍子胥說聽於闔閭,而吳王遠跡至郢;夫差弗是也,賜之鴟夷而浮之江。吳王不寤先論之可以立功,故沈子胥而不悔;子胥不蚤見主之不同量,是以至於入江而不化。
  • 爭當「唯實惟先、善作善成」的急先鋒
    9月22日,嘉興市委書記張兵在市委黨校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第一課」上強調,要堅守初心、勇猛精進,唯實惟先、善作善成,勇當建設「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塊的生力軍。唯實惟先、善作善成,指向奮鬥精神、鬥爭精神、擔當精神和效果導向,是對全市幹部的新要求,也為年輕幹部成長成才指明了方向。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 王陽明:「人常為善,必有善報」,人到中年要多做善事積「善德」
    王陽明:「人常為善,必有善報」,人到中年要多做善事積「善德」有句老話我們都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世間本就是因果循環,種善因得善果,與之相反作惡事得惡果。很多名人大家都是尊崇「善德」。可見「善」有多重要!人到中年後,不似年輕時衝動、不顧一切,有了家庭的責任感、無論是作為子女、夫妻、父母,不得不多考慮一些,所作所為不能只顧眼下,需要為未來多做打算。
  • 憶兼善 聚兼善 話兼善 兼善校友重回母校共祝願
    他們的歌聲打動著現場的觀眾,也給坐在校友席的兼善中學第一任校長鄭憲徵的外孫女劉明瓊女士留下了深刻記憶。1982年到1992年,劉明瓊在兼善中學擔任一名教師。十年間,她在兼善中學始終堅持教書育人之初心,甘做守護兼善學子快樂成長的園丁。兼善教育,兼善天下。1949年,張博和校長把一所完整的學校交給新中國。
  • 什麼是善男子善女人
    大家經常看到佛經中出現,善男子,善女人這兩個詞,那麼,佛陀為什麼不說男子或女人,而說善男子,善女人呢?這個善男子,善女人有標準嗎?有的,而且他們還有三個層次。下品的善男子,善女人的標淮,就是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 善之為善,樂其好樂
    遍觀本書,唯一「善」字充盈其中,所謂「道盛而德至善,而民不能忘也。」唯時刻踐行大道,內慎於心,外恕於人,慈慧雙修,悲智雙運,方為有德至善之人。所謂善也,利人也。吾一心為公而求學,此為善。吾一心無我而行益,此為善。善在存心至誠,善來自真誠之心,而顯乎於美。
  • 「地評線」齊魯網評:領導幹部應拋「虛」向「實」方能善做善成
    凌空蹈虛,難成千秋之業;求真務實,方能善做善成。各級領導幹部需拋「虛」向「實」,提高政治站位,扛起擔當大旗,將各項決策部署轉化為改革發展的生動實踐。目標要務實。「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能否因時而變、因勢而謀考驗著幹部的責任和擔當,素養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