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中共山東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 王建祥
青島地區舊稱膠澳,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6000年以前,這裡就有人類生存和繁衍,因樹木繁多,四季常青而得名。
而今,依託海軍戰略母港而建設的國家級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更是舉世矚目,目前初步形成了「軍地一體、省市一體、上下一體」的組織推進體系,正按照「一核引領、多區聯動、全省協同」的發展布局要求,舉全省全市之力推進新示範區建設,積極探索一條具有時代特徵、富有鮮明特色的軍民融合發展路子。尤其令人關注的是,各地對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經驗更是翹首以盼。
10月15日召開的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強調,有關部門和地區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發揚釘釘子精神,實幹苦幹,不斷取得軍民融合發展新成效。對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廣大軍民來說,不負眾望,有所作為,就是要圍繞這八個字積極行動起來:先行先試,善作善成。
行動起來,就要敢闖敢試。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說過:「有欲望而無行動等於把嬰兒扼殺在搖籃中。」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從初步融合到深度融合,理所當然也要經過一個正常發育生長的「嬰兒」階段。對這個「嬰兒」,軍地各方理所當然都要倍加呵護,但這並不意味著從誕生之初就不讓它離開溫室、不接地氣,甚至飲水就喝純淨水而缺乏營養。新時代新作為新氣象,作為國家級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已經幹的、正在幹的、計劃幹的事情都會對全國產生影響。做影響全國的事,就要有一種胸懷全國的大格局、大氣魄,任何時候都不能瞻前顧後打小算盤,都不能畏首畏尾計較局部利益、眼前利益的得失。如果長期被原來的規矩、習慣「套」住了,就很難蹚出一條新路子。
至微至顯,確保善作善成。依託海軍戰略母港,創建國家級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是一樁前無古人的大事。把這樁大事做好,對廣大軍民是一種考驗,對決策者和執行者更是一種考驗。「每逢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對廣大軍民而言,這個「靜氣」就是要審時度勢,真正告別舊傳統、舊習慣下的路徑依賴,既有膽有識敢做善為,又心細如髮做好各種風險防控,把中央頂層設計與地方探索實踐結合好,真正為各地各行業的軍民融合實踐提供有益參照。
有所為有所不為,新棋盤上開新局。首屆青島軍民融合科技創新成果展期間,許多嘉賓注意到,青島港與180多個國家的700多個港口都有貿易往來,有22個海外友好港口,還牽頭成立了東亞港口聯盟。這給嘉賓們以啟發和思考,一些專家學者圍繞統籌「一帶一路」與軍民融合各抒己見,令人思路大開,受益匪淺。這實際上也啟示我們,古鎮口軍民融合示範區核心區,務必堅持思想引領,真正以軍事需求為牽引,切實發揮區位優勢。對各級政府而言,就是要徹底擯棄急功近利,不為眼前政績所囿,而為長遠發展打算,按照逐步構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的設想,積極探索深海協同、海軍遠海保障、海上動員;平臺融合、領域融合、區域融合「三海三融」發展模式。挑戰與考驗面前,為政者的正確選擇是,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世上生靈從何而來?答案簡單明了:海洋。當我閱讀美國蕾切爾·卡遜《海洋傳》的時候,更強烈地感到,今天我們實施的海洋強國戰略是多麼及時而正確。怎樣在開發海洋、利用海洋、保護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提升我國綜合實力?我們這一代人使命在肩,任重道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突出抓好重點領域軍民科技協同創新,努力搶佔科技創新戰略制高點。置身青島西海岸新區,學習領會這一重要指示精神,更應該認識到,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的特殊地理位置決定了,統籌好軍民融合與海洋強國兩大國家戰略,實現兩者協調推進,有著更加特殊的意義,是我們責無旁貸的國家使命。
建設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我奉獻我勞動;以國家之務為己任,我參與我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