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鄉城,群山在濛濛細雨的浸潤下泛出片片青黛,與白藏房、綠青稞繪就出獨特的藏鄉田園風光。伴隨著孩子們的兒歌聲、歡笑聲,坐落在群山環抱的水窪鄉白格村幼兒園,6月4日正式開園了。
與白格村幼兒園同日開園的還有然烏鄉熱麥村幼兒園、香巴拉鎮冷龍溝村幼兒園等6所幼兒園,都是四川能投響應黨中央脫貧攻堅號召,精心部署,安排子公司四川能投水電集團投資近千萬為鄉城縣傾情捐建的。6所幼兒園已招收114名幼兒,未來可惠及鄉城縣9個行政村、400多個家庭。
6月4日,鄉城縣在白格村幼兒園舉行了四川能投集團捐建6所村級幼兒園移交及開園儀式。四川能投集團工會副主席、四川能投水電集團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陳濤與鄉城縣副縣長格桑央西籤訂移交協議。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除了幼兒園,四川能投水電集團還按照四川能投要求,為鄉城縣捐贈了106套電教一體化設備,覆蓋了全縣所有中小學。2019年起每年捐助30萬元青少年教育促進資金,不斷激勵青少年認真學習,學以致用。
不止這些,自2012年承擔對口幫扶任務以來,四川能投高度重視,先後派出4位優秀幹部到鄉城縣掛職,投入資金近1500萬元,在全縣累計開展幫扶項目18個。
補短板:推進學前教育發展
傍晚時分,然烏鄉熱麥村幼兒園裡傳來小朋友們玩耍的笑聲,嶄新明亮的教室、各式各樣的幼兒教具、乾淨整潔的教師宿舍和完善的教學設備讓人眼前一亮。
自從聽說四川能投在家門口捐建了幼兒園,熱麥村的次乃爺爺每天都要去看一看,「就盼著能早點送小孫女來上幼兒園……」次乃爺爺今年57歲,為了讓3個孫子都能接受學前教育,他每天騎著摩託車往返近20公裡接送,一晃就是8年時光。「風裡來雨裡去,辛苦不說也不安全,現在好啦,孫女能在家門口上學。」爺爺笑著說。
新幼兒園的落成,讓孩子們可以接受更加完善、先進的學前教育。「孩子們在幼兒園能學好漢語,為上小學打好基礎。」然烏鄉中心校校長中色格絨感嘆,「教育扶貧幫助孩子走出了大山。」
激潛力:完善全面教育措施
「哇…」在鄉城縣青德寄宿制小學一年級的課堂上,小學生們發出一陣陣驚嘆,不停的鼓掌拍手,教室裡安裝的一體化教學設備,讓書本上的字都「動」了起來,可以聽讀還可以跟唱。「有了一體化教學設備,不僅豐富了教學形式,還可以與國內重點學校聯動,學習教學課件,下載學習資源,增強孩子們學習互動性。」青德寄宿制小學的老師介紹。為支持鄉城縣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教育」,四川能投水電集團為鄉城縣捐贈了106套電教設施,總價值305萬元,惠及全縣5125名師生。
看著自己「數學作業優秀獎」的獎狀,熱打二完小的澤仁曲珍心裡美滋滋,儘管獎學金不多,她還是盤算著都拿回家給媽媽補貼家用,「我要更加努力,爭取下次拿『學習進步獎』!」2019年下半年,四川能投啟動了「青少年促進計劃」,每年捐助30萬元,獎勵學習進步、成績優異的學生。截至目前,已有862名青少年獲得獎學金。
抓保障:不斷提升教學水平
下午5點,是沙貢鄉同顛村幼兒園放學的時間,丹巴和孩子們一一告別,笑著說「明天見」。他是6所幼兒園的12名幼教中,唯一的1名男性教師,「我特別感謝四川能投為我們捐建幼兒園,讓我有幸從事自己所學,為藏區學前教育發光發熱。」
丹巴的家2014年成為精準扶貧建檔立卡貧困戶,2017年成功脫貧,「如果不是黨和政府,我不可能去讀書,更不敢想還能做老師,在這麼好的教學條件下教育孩子們。」靦腆的他說起這些,激動的滿臉通紅。
幼兒園落成後,鄉城縣教育和體育局面向全縣招考學前教育輔導員,共有141名大學生報名參加考試。「以往很少招幼教,加上這次招考大家看到捐建的幼兒園教學環境和條件都很好,報名就更加踴躍了。」鄉城縣教育和體育局工作人員介紹到。對於教學提升,負責管理冷龍溝、熱郎宮兩所幼兒園的鄉城縣幼兒園阿秋古生呷園長十分重視,「除了定期培訓,我們每周都有公開課,送教下鄉,每學期還可以賽課,不斷提高老師們的教學水平。」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發展鄉村教育,讓每個鄉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四川能投深耕藏區教育扶貧,用實際行動向黨和國家交出了一份忠誠答卷,於2018年、2019年連續被評為全省定點扶貧先進省直單位。未來,四川能投將一如既往,在教育扶貧上善作善成、久久為功,努力讓鄉城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成為社會有用之才。(簡曉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