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信仰:功齊大道,善利不辭,德真德溥

2020-12-23 學思觀

在中國古代的思想文化中,有一個若功德配天而為《老子》所開創的人生信仰和信念,那就是:功齊大道,「善利不辭」,德真德溥。

功德齊一而類於大道,就在於「善利不辭」,亦即是藉由修為的德真而實現廣大境界上的德溥。

在道家《老子》的思想中,大道是高於天地的絕對存在者,也是世界存在的最終維繫者和功德給予者。

人的德真之性,就在效法和體行大道之性。「道為之命」,實是為萬物立命。知道以知性,盡性以事道,則人與道性合一。「從事於道」,就在追求功德齊一於大道的人生境界。

德真而善利不辭的人性,既來自對大道至德的效法體認,又是人性率性自然的必然要求。盡己德真之性,既能功為生生不已,又是功德的「沒身不殆」。

這一人生信仰的價值意旨,就蘊涵於《老子》「從事於道者,同於道」,以及「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和「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的思想論說之中。

人若能「同於道」,自能德真而善利不辭,自能德溥而功德齊於大道。功德齊於大道,猶如儒家所說的人與天地參。

大道之性:獨立不改,周行不殆。

在《老子》的思想中,大道具有「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生生不已之性,故可以為「萬物之宗」。「獨立不改」,就是「為物不貳」(《中庸》);「周行不殆」,就是「生物不測」。

大道的生生不已之性,既體現為「善利萬物而不爭」,又反映在「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之中。合言之,就是「善利不辭」之德性。「善利」者,利澤於物而不爭利於物;「不辭」者,有求必與而施與無有間斷。

大道的真性,就是「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長而弗宰」之玄德。這一玄德之真,就是生物而不居其功,長物而不求恩報,萬物歸焉而不為其主宰。

「天長地久」的價值意旨,就在於承載大道的生生不已之性。「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長生」者,既是功德之悠久,又是功德之廣大。

從大道的「生物而不有,成化而不宰」 (《文子·道原》)上言,固是「萬物恃之而生,莫知其德」。大道於天下萬物,是一視同仁而化育均平,德善而無有遺棄者。

在「生而弗有,為而弗恃,長而弗宰」的「功成弗居」中,體現了大道功為不貳的意旨。既能功為不貳,就能功為不已;既能功為不已,就能生物不測。

德同大道:德真德溥,善利不辭。

人法於道,則己德與道同大。在人與道的合一上,就是「孔德之容,惟道是從。」(《老子》)猶如天人合一思維,聖人效法體認於大道之仁,就在於藉由德真而達致德溥之境界。

德真的修為自然,就是「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有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溥」。德真而德溥,就是「純而不已」。

效法大道之真,就有「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的玄德之真;效法大道之公,就有「德善」和「德信」而無棄人物的無私之公;效法水之為道,就是善利不爭之大。

德真者,就能在「功成名遂而身退」(《老子》)中不伐其功,不矜其名。「不自伐,故有功。」只有不自矜伐於已有功績、功名,方能功為不貳、不已。

德善德信者,就是體行大道之性,而堅持「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則無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則不遺。

對於人來說,內聖而外王之道,就是有道德必有功名。對待功成,只有「復歸於道」,功成弗居,方能達致「功名長久,終身無咎」(《文子·道原》)的人生境界。

為大道立心,是立於「玄德」;為人立命,是立於「德真」。「德真」,猶如「至誠無息」,必然達致「德溥」。「德溥」,就是「以道蒞天下」,亦即是贊宇宙造化之道的化育之功。

功齊大道:天下歸往,澤利萬物。

聖人的「從事於道」,旨在「同於道」。聖人效法大道衣養萬物而為萬物所歸的價值質性,就是「執大象,天下往」(《老子》)。聖人,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聖王之博大,在於具有內聖的「三寶」之德。內聖而外王,就是「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天下歸往、樂推不厭,就是王道的必然功效。

慈所以有勇之效驗,就在於「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儉之所以能廣,就在於儉以節儉而愛民,致功德之著;「不敢為天下先」之所以能「成器長」,就在「後其身而身先」,百姓樂推而為「天下王」。

明王之治的偉大功德,就體現為「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貸萬物而民弗恃」(《莊子·應帝王》)。功蓋天下、化貸萬物而弗恃,就是功齊大道的不測之功。

「古者三皇,得道之統,立於中央,神與化遊,以撫四方。」(《文子·道原》)「撫四方」,就是道濟天下。聖人以道蒞天下,則必有萬民各得其所之功效。

聖人堅守德真之性,推誠抱真而澤利天下,而天下得之,必然心向歸往。有澤利天下的功德之溥,體現了「純而不已」的心性修為。與大道一,就是功德齊於大道。

《老子》道德思想的人生意義,就在於確立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價值:

體行大道之真,就能在道德修為上「獨立不改」,進而在進德修業上「周行不殆」。

「獨立不改」,則功為不貳,善利不辭,而為德真;「周行不殆」,則功為不已,功成不測,而為德溥。德真,自能功德成溥。

堅定這一人生信仰和信念,就在於:

求諸己而修身,立本於德真,在本固中進德修業不止。「修之於身」而德真,自能達致「修之於天下」的德溥。

中華文明五千年,歷經滄桑而綿延不絕,已充分證明中華傳統文化的頑強生命力,和迎接各種挑戰的開拓能力。這一文化內涵,既本自「學··觀」的探求真理而來,又呈現著「學··觀」的理性自覺和開放思維。讓我們齊心協力地一道投入「文化自信」的時代洪流之中,為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冷靜的思考,清醒的應對,果敢的鬥爭,無愧的付出。堅信「文化自信」,踐行「文化自信」,中華民族一定能夠實現偉大復興。微信公眾號「我的學思觀」願為此盡微薄之力,不懈探究努力。

歡迎評論交流探討。文中圖片來自網絡,感謝版權原作者。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普賢菩薩善德心經
    唯一之法行善德,善德多行功果成佛言修心非肉心,肉心只是供血泵修心是言修性靈,性靈無色又無形無聲無味無可見,證心全憑善德功真正善德非口說,實踐功果是證憑實踐何為真善德,利國利民利眾行利公利他為別人,舍己利眾真善行真善實踐是施捨,廣施善德利眾行利眾利公不為己,應無所住常施行
  • 德善書院--讓大愛從這裡傳播
    學院進門處,學校文化課教師放棄了休息,自覺加入到義工的行列,在門口列隊迎接聽眾的到來。院裡,教師們主動引導大家有序的進入講堂就座。這一切,顯得是那麼有序、那麼得體、那麼溫文爾雅,首先給了前來聽課的男女老幼一種好心情。嵩山德善書院傳統文化道德公益大講堂的第一課,牽動了市領導、老幹部、教師、中小學生以及眾多市民的心。定於9點開課,8點半左右,容納500人的講堂內就滿員了。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弱德」之美與「群德」之善
    不妨先聽聽這樣兩種觀點:   一種是「弱德」說。葉嘉瑩曾感嘆,當今社會上許多人以強者為德,提倡爭奪和競爭,但實際上「弱」才是品德,「我不想從別人那裡去爭什麼,只是把自己持守住了,在任何艱難困苦中都盡到了自己的責任。」以退為進,何嘗不是一種進步?   一種是「群德」說。梁啓超批評古人束身寡過的做法,「合群之德者,以一身對於一群,常肯絀身而就群」。
  • 《請回答1988》德善懂事的讓人心疼 所以最後德善才選擇了小澤
    劇情裡面的狗煥喜歡德善,可結局卻是德善和小澤在一起了,還真別說,網友們對此紛紛感到遺憾,小編還記得有一段車上,德善不小心扯掉了狗煥的衣服,那場景真的是要笑瘋了!來來來貼圖貼圖!小編向來並不太喜歡看韓劇,可是在看《請回答1988》前,已經有四五個同學推薦小編去看了,可是每次只是簡單的應下來了。有一天在朋友家,實在磨不過朋友就去看了看,看了第一集,真的很!搞!
  • 利德治療儀 是騙人的嗎?
    利德治療儀作為二十年老品牌,多年來深受廣大老年朋友喜愛,對風溼性關節炎、腰腿疼具有輔助效果,配合藥物對慢性非細菌感染性前列腺炎具有緩解作用。一:永磁。在利德治療儀面板上布滿700高斯的恆定磁場,磁本身能鎮痛、鎮靜、消炎消腫等作用。二:脈衝磁。
  • 《請回答1988》德善爸爸做的3件事,揭秘答案
    似乎結婚對女人而言,完全是一場有弊無利的拉鋸戰。所以很多人恐婚,甚至談到結婚就色變。不過《請回答1988》德善爸爸做的3件事,卻讓我看到了結婚的真正意義。2 陪德善媽媽做病理檢查,盡最大能力消減她的擔心《請回答1988》的第13集,德善媽媽迎來了人生的第一次病理檢查。原本只是一個正常的體檢,卻因為德善媽媽胸部長了一個硬塊,變得十分地緊張沉重。
  • 師說 | 德導寄語: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最後,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願與大家共勉。有幸成為我院2016級碩士研究生內科2班的德育導師,3年以來,看到同學們由最初入學時曾經的「迷茫」到逐步適應,最後學業有成的進步讓我一直感到欣喜,希望繼續和同學們一起共同進步。
  • 中小學校訓偏愛「德學志善美」
    #13; 明年全部實現一校一章程 中小學校訓偏愛「德學志善美
  • 德善|不懂求根公式也不懂人生,可依舊有很多人默默地愛著你
    在18歲生日前德善就早早地提出自己要單獨過一次生日,可生日那天家裡還是只買了一個蛋糕,和往年一樣,在姐姐許完生日願望後拔掉三根蠟燭準備給德善慶祝的時候,一直以來很懂事的她終於忍不住在父母面前爆發了。只要有德善在,發生了什麼都不用擔心」德善班裡有個同學有癲癇病,她媽媽特意託付班主任希望能照顧一下,班主任一邊寬慰這位媽媽,一邊堅定地說她們班上有個叫德善的女孩,只要有德善在,發生了什麼事都不用擔心,還安排德善和她做同桌。
  • 人生信仰:「至誠無息」,則功德配天地,人與天地參
    人與天地參,「至誠無息」,是儒家典籍《中庸》提出的一個人生信仰和信念。這一信仰和信念,非是宣揚唯心主義之人無所不能的神性,而是確立人在宇宙的地位和價值,旨在「為天地立心」,盡人之職責和擔當。人與天地參的人生信仰和信念,本於「至誠無息」的參贊天地之化育,而功德「悠久無疆」。
  • 善,可積福;德,能聚財
    善不積,不足以得福;德不立,不足以聚財。《大學》中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若要追求物質財富,必先修行仁義道德。人生如花,花如人生。一朵花努力的綻放僅為了花開豔麗芬芳天下那一瞬間。一個人奮鬥一生就如牽牛花般,早開放晚謝下綻放無悔青春一剎那!莫道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莫道芳華流失,白髮蒼蒼獨徘徊!深秋是美好的!一切都充滿著生活的夢想與希望。心是年輕的,看世間萬物都充滿著兒女情長。 人生入秋失去的是不可扭轉的年輪,得到的是一片金黃色的秋天。
  • 善德沂蒙與愛同行 善德愛心社2019年度總結暨公益助學頒獎晚會
    2020年1月9日晚,善德沂蒙 與愛同行--善德愛心社2019年度總結會暨公益助學頒獎晚會在藍海國際大飯店盛大舉行,本次活動由臨沂志願者協會主辦、臨沂市善德愛心社承辦,山東亞華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協辦,10餘家愛心企業對此次活動進行了贊助;此次活動邀請了社會各界仁人志士,通過總結一年來愛心社的點點滴滴,為接下來的愛心事業再次加油鼓勁,通過愛心拍賣募捐善款資助貧困兒童
  • 善德文化的發展和傳承
    講座的主題是:善德文化的發展與傳承。講座在:「常德德山山有德,長沙沙水水無沙」 古老民謠聲中開始,湖南文理學院文史學院古代文學教授梁頌成,從德山善德文化的發生;善卷事蹟的古代記載;善德精神的歴代傳承;善德文化的現代價值等多個方面講述了善德文化的發展和傳承。
  • 請回答1988——但羨澤善不羨仙 德善與阿澤的愛情
    1988一開始,德善一家就讓人很揪心,姐姐寶拉學習很好,又很強勢,弟弟又是家裡唯一的兒子,所以居於中間的德善,常讓人忽視,早上的雞蛋有他們的,會沒有她的,生日也要和姐姐一起過,所以那樣善良孝順懂事的德善缺乏安全感,缺少足夠的愛,所以,當王子賢說善於喜歡她的時候,她就去喜歡善於,正燦喜歡她的時候,她就去喜歡正燦。
  • 中國人的信仰之十四:先與而後取
    摘要:在中國的文化基因中,有一個關於取與之道的人生信仰,那就是:先與而後取。先與而後取,不僅是取與之先後的道術問題,而且是己與人的價值關係問題。取與之道,首先是取在與,不在奪。「取」之行為本身,即體現著一種價值抉擇。有道之與,方能得以取。其次是德在與,不在來。有德者求人之「來」,得人之歸附,必行德而先為「與」。最後是王在與,不在取。
  • 為政以德:孔子治國安邦的政治綱領
    孔子「利他」的人生價值觀,使他樹立了「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人生理想。為此,他汲汲以求,奔波一生,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臨死之日,不無遺憾地感嘆:「夫明王不興,而天下孰能宗予?」殷殷之情不能釋懷。
  • 內修即功,增長智慧,外行即是德,緣分具足,內修是慧,外修是德
    他想要去追求生命的來源,要如何突破人生不平等的觀念。這種的思想與平常人不同。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過去這四十多年間成佛,四十多年間來,只是一個讓大家形象看到,是一個典範。「但是,善男子!」佛陀向大家表達:「我實成佛已來。」這是佛陀再次要警惕弟子,大家要殷切。因為佛陀已經表達了,很殷切再次來呼喚:「善男子啊!」
  • 利德治療儀的使用方法――劑量選擇
    利德治療儀上市十幾年來,為患者帶來了健康的希望,帶來了健康的收穫,贏得了消費者的口碑。大家信任利德,選擇利德,使用利德,感謝利德,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療效;讓每一位關注利德的朋友都能享受利德帶來的健康身體、健康生活,是我們每一個利德人的心願,而做到這一點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讓我們的消費者見到療效。可以說「只有療效,才是硬道理」。
  • 一德二命三風水 四積陰功五讀書
    原句是:為人者,有五令一德二命三風水,四積陰功五讀書。 通俗的說:德是指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所產生的德行,命是指機會來了你能把握住,風水是指你的生活和成長環境,積陰德是指不要幹壞事,讀書是指你要有一定的專業技能或知識。
  • 利德治療儀 有什麼副作用嗎?
    利德治療儀適用於家庭理療,對風溼性關節炎、腰腿疼具有輔助效果,配合藥物對慢性非細菌感染性前列腺炎具有緩解作用,根據中醫經絡理論,並應用現代生物磁學的研究成果,將永磁場、脈衝磁場和遠紅外熱輻射三種物理能量集於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