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為廣州率先規範母嬰室設置點讚
近日,廣州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上,《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獲通過,該條例為全國首部促進母乳餵養的地方性法規,將在提交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審查後擇期實施。
《條例》約束、規範了政府、醫院等母乳餵養促進者,例如,女職工產假結束後可與用人單位協商,再次申請哺乳假;捐獻母乳者可獲得補貼。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對母嬰室的強制規定,每日客流量過萬的公共場所不設母嬰室將被罰款。
是否選擇母乳餵養是個體的自由,但毋庸置疑,母乳是最適合嬰兒的食物,無論科技發展到什麼程度,在生命之初為孩子提供強大的免疫力和營養的母乳「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而更為重要的是,母乳餵養是孩子和媽媽共同經歷的一段親密時光,為孩子提供一生都能仰賴、深藏於潛意識中的安全感,在遇到困難與挫折時,會成為孩子再次出發的動力。
堅持不易,在少則幾個月、多則兩三年的時間裡,母乳媽媽會經歷很多艱難的時刻,比如乳頭皴裂、乳腺炎症、夜奶頻繁、吃飯忌口等。更普遍的是在公共場所頂著眾人目光母乳餵養所遭受的尷尬,「明知道孩子要吃奶,還要帶著孩子來人多的地方」「這麼多人你就不知道等一等嗎」,甚至有的人會認為公眾餵奶「不知廉恥,有傷風化」。而事實上,低齡寶寶按需進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很難按照大人的意志而改變。
因此,母乳餵養並不僅僅是個人、家庭的事。此次獲立法支持,一則表明提倡母乳餵養達成共識,二則說明在維護女性哺乳權方面仍有待提高。早在1988年,國務院就出臺了《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規定哺乳期女職工享有餵奶權,並於2012年升級為《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其中第10條明確規定,女職工比較多的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女職工的需要,建立女職工衛生室、孕婦休息室、哺乳室等設施,妥善解決女職工在生理衛生、哺乳方面的困難。
但現實情況是,母嬰室依然是一種「稀缺資源」。由某商業媒體根據導航地圖收集的「母嬰室」位置信息顯示,2019年中國內地所有城市總計擁有的母嬰室數量僅為2643間,其中只有北京、上海、廣州等7座城市擁有超過100間。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據不完全統計,中國香港目前共有595間母嬰室、臺北有680間,日本東京23區的母嬰室數量達到5092間。國際慣常的做法是通過行政力量,在政府能夠觸達管理的各類公共場所提供母嬰室,例如法國將母嬰室與公廁捆綁在一起,日本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在嬰兒會逗留且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的場所必須設置母嬰室。
支持母乳餵養,不僅要改變公眾態度,還要增加投入提供相關福利政策,讓媽媽們在堅持母乳餵養的道路上更有動力。期待廣州此次《條例》的出臺,能夠在國內母乳餵養環境的改善上起到引領帶頭作用。
(責編:段星宇、董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