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14日 16:22 來源:北京晚報
參與互動公共場所母嬰室
有點讚有吐槽
生育政策調整,「二胎」家庭日益增多。而母嬰室——每一個嬰兒和哺乳期媽媽在公共場所需要的設施,也出現在各大商場、醫院、地鐵站、遊樂場、機場、火車站等地。今年2月,演員馬伊琍一篇關於機場母嬰室「形同虛設」的微博,發出12小時後就有1170萬人閱讀,獲得近14萬個點讚,7000多條評論,瞬間點燃了眾多媽媽的吐槽熱情。最近本報記者親身體驗多家母嬰室也採訪了一些哺乳期媽媽,發現本市部分公共場所的母嬰室,尤其是新型大商場的母嬰室,不僅看上去很美還頗有「內涵」,當然也有一些需要吐槽。
媽媽點讚
1、母嬰室兒童衛生間分別設置
朝外悠唐的母嬰室,挨著一個兒童衛生間,母嬰室和兒童衛生間是分開設置的。兒童衛生間裡,小號的馬桶、洗手池等設施一應俱全。母嬰室裡空間大,乾淨衛生,有洗手池、衛生紙及手部烘乾機,物品已比較齊備。需要挑剔的細節缺點是,母嬰室內的尿布臺就是一大塊看著挺漂亮的平平的石質臺面,硬邦邦的,媽媽會擔心磕碰到寶寶的後腦勺兒,最好自帶一個墊子鋪在寶寶身下。
2、母嬰室裡嬰兒用品超級齊全
記者上周末體驗了一次位於朝陽區的粒粒堡親子餐廳,當然,餐廳的價格不菲,一家三口吃飯的餐費加孩子在娛樂區遊戲兩個小時的80元費用,一共約花費近500元。記者發現,這裡的母嬰室特別貼心,鏡子前的臺子上,放著乾淨的小筐子,內裝幹紙巾、嬰兒手口專用溼紙巾、小棉籤、嬰兒紙尿布、嬰兒潤膚露、嬰兒痱子粉,甚至溢乳墊等。沙發麵的柔軟操作臺,放著軟墊子,洗手池分成人用及兒童用,高低不同緊挨著,衛生紙、洗手液、自動關蓋垃圾桶、電源插頭可方便使用,兒童馬桶挨著成人馬桶。
3、有椅子供爸爸們等待
家裡有個2歲幼子的劉珜女士,則對離家不遠的卓展購物中心的母嬰室讚不絕口,母嬰室很大,裡面的公共空間有椅子,供爸爸們等待,私密的空間是幾個小房間,均有帘子遮擋,小房間裡有嬰兒床、床上已鋪好褥子,椅子、舒適的操作臺等一應俱全。「我經常看到有逛累了的小孩子到這裡來睡覺,爸媽坐在一邊兒休息。」劉女士告訴記者,「另外,朝陽大悅城的母嬰室也不錯,由隔斷分幾個區域,有點兒像火車硬座那種布局吧,比較乾淨,但沒有帘子,私密性稍微欠缺。有洗手池水龍頭,可以洗手,但當時沒有衛生紙和溼紙巾提供。」
4、母嬰室鎖著門只給媽媽使用
「火車站人流多,人員成分雜,可能是怕有閒雜人等亂進亂用吧,今年2月上旬我發現北京站、北京南站、四惠長途客運站的母嬰室一般都鎖著門,但是有媽媽帶著寶寶來的時候,就會有工作人員打開門,專門給媽媽和寶寶使用。」處於哺乳期的劉女士告訴記者,比如北京南站的母嬰室,六七平方米,母嬰室內設有一張鋪有床褥的木質嬰兒床、雙人沙發、一個垃圾桶和一張小圓桌,只是沒有洗手池等設備。平時鎖著,有媽媽需要使用了,才能讓工作人員打開。
媽媽吐槽
1、無私密性 不時有人進來玩兒手機
除了一些比較貼心的母嬰室,有些媽媽也確實經歷了一些不太愉快的使用體驗。春節期間,記者帶著孩子去薈聚購物中心的兒童衛生間兼母嬰室上廁所,當時兒童馬桶邊的手紙用完了。而且,記者和孩子在這裡待了大約10分鐘,看見不時有商場的服務員走進來,他們站在那裡似乎就是為了休息一下,基本就是看一會兒手機或打個電話。一個走了另一個又進來,沒有私密性可言。
2、拉著帘子遮擋只能哺乳 想洗手得出去找衛生間
有的母嬰室只有哺乳室功能,如果想洗手、扔髒了的紙尿褲等垃圾,只能出去後找衛生間完成。比如首都兒研所的一樓到四樓,都有簡單的母嬰室,用一個帘子遮擋著門,面積僅3平方米左右,裡面就有倆椅子一張桌子,頂多供兩個媽媽同時在裡面,一個可坐著哺乳,一個可在桌子上給寶寶換個尿布。「此外,比較沒有安全感的是,擔心有男士會拉開帘子闖進來。」一位姓方的媽媽對記者說:「以前我遇到過一次,一個爸爸闖進來找自己的愛人和寶寶,我正在一邊兒給孩子餵奶,就禮貌地說了他應該在外面等。誰知道人家說我又沒看你,都是當父母的,你怎麼那麼多事兒!」沒有門只有帘子,或是門不能被反鎖,都讓媽媽們感覺無奈。一位姓王的媽媽告訴記者,兒童醫院門診樓的哺乳室裡邊有兩個並排的座椅、一個洗手池和一個嬰兒打理臺,但哺乳室無法從內部鎖上,推門便可進入,有時會看到爸爸們進去給寶寶換尿布。
記者手記
設立母嬰室是文明
去年年底,「地鐵哺乳照」事件曾引起廣大網友的熱議。如何保證一個母親在公共場所能有尊嚴的餵養照顧寶寶?母嬰室是個最佳「答案」。當代社會,在公共場所設立母嬰室,是城市文明進步和人性化程度的體現。
記者採訪後發現,本市各大公共場所母嬰室的設置,雖然尚有「槽點」,但確實已有很大進步。合格的母嬰室,不僅能為哺乳期媽媽提供相對獨立的哺乳、休息地點,減少可能引起的感染,防止偷窺、偷拍等不文明行為,還可極大的鼓勵媽媽們堅持母乳餵養,對下一代的健康有利。母嬰室不應該只是有,還需要注重日常的監管和維護,比如定期消毒、維護設施。
正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歌手譚晶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做了母親之後,她每次帶孩子出行都很焦慮:在國內許多火車站、地鐵站和機場,「母嬰室」要麼尚未設立,要麼設置極為簡單,通常只有一副桌椅,洗手池、尿布臺等必備設施幾乎不存在,很難滿足母親為孩子哺乳、換尿布等需求。為此她建議,各級政府應當從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源頭做起,將母嬰室的建設列入城市規劃範疇。可在公園、商場、車站、廣場、大型商務樓、寫字樓等公共場所規劃設立母嬰室以方便市民。同時,建議將建立母嬰室納入建築標準的強制性規定,圍繞母嬰室建設制定專門的建築標準。此外,應通過立法明確,在公共場合哺乳是一個母親的基本權利,並對拒不執行哺乳法規的單位和企業進行處罰。
孟環 文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