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崗兩個公共場所母嬰室啟用

2020-12-19 瀟湘晨報

在母嬰室,哺乳期媽媽可以放心給孩子餵母乳、換尿片、短暫休息。記者從謝崗鎮了解到,該鎮婦聯在謝崗醫院、潤升百貨等2個公共場所創建的母嬰室已投入使用。

近日,記者在謝崗醫院住院部二樓看到,約35平方米的母嬰室不僅有嬰兒護理區、嬰兒床等哺乳和護理設施,還有兒童玩耍功能區、便利設施及信息化設施、安全設施等。

在哺乳區,3名產婦帶著寶寶正坐在沙發上閒聊。寶媽告訴記者,母嬰室設施齊全,室內安靜,布置得很溫馨,為寶媽們提供了諸多便利。

在潤升百貨二樓收銀臺附近,也有一間供寶媽使用的母嬰室。這間10多平方米的母嬰室,內牆用粉紅色粉刷,同樣有護理和哺乳區,還有「T」型嬰兒保護座、一次性護理尿墊、鏡子、洗手液、母乳餵養宣傳資料等設施。

據介紹,謝崗鎮結合實際,本著資源共建共享的原則,鎮婦聯選取了人流量大、母嬰出現較集中的謝崗醫院、潤升百貨2個公共場所作為創建點。其中,謝崗醫院母嬰室是鎮總工會創建的「愛心媽媽小屋」、潤升百貨母嬰室是鎮衛生健康局依據市精神文明創建要求建立的。目前,這2間公共場所母嬰室均已投入使用。

文字:劉志斌

攝影:謝崗供圖

編輯:符德明

【來源:東莞日報社i東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東莞謝崗鎮兩個公共場所建設的母嬰室投入使用
    今天下午,記者由東莞市謝崗鎮了解到,謝崗鎮婦聯在謝崗醫院、潤升百貨兩個公共場所創建的母嬰室已投入使用。母嬰室是為哺乳期女性和新生兒等特殊人群提供方便的公共場所。在母嬰室,哺乳期媽媽可以放心給孩子餵母乳、換尿片、短暫休息。
  • 公共場所哺乳難?手機搜到母嬰室
    如今,大型商場、醫院、公園、辦事大廳,通通都有母嬰室。只需通過手機定位查詢,就可以找到最近的母嬰室,再也不用擔心公共場所哺乳不方便了。據悉,截至目前,白雲區已經完成了90間母嬰室的建設,這項為全區三歲以下兒童和其家長專設的民生工程,已經超額完成了建設任務。「哺乳期間,最怕帶孩子去公共場所。」
  • 企石這個公共場所有了母嬰室
    今天(11月13日)上午企石政務服務中心三樓公共場所母嬰室揭牌啟用將為前來辦事的媽媽們解決在公共場所的尷尬和不便下面,跟著小編去看看↓↓↓為造福母嬰群體,帶動母乳餵養新風尚,11月13日,企石鎮舉行公共場所母嬰室「白玉蘭母嬰室」揭牌儀式,企石鎮婦聯、城管執法分局、政務服務中心等部門單位相關人員出席了活動。
  • 加強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
    本報訊(記者 高峰)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開放,在公共場所建設的母嬰室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針對公共場所母嬰室數量不足等問題,市婦聯建議,相關部門應制定關於完善母嬰場所設施配備的具體規定。在審批商場、酒店及拓展城市公共服務空間時,明確將母嬰室納入公共場所設施建設的標準之一。
  • 讓母嬰室儘快成為公共場所的「標配」
    在火車站等人多的公共場所,年輕的媽媽給孩子餵奶,的確是個麻煩事。由於沒有母嬰室,人多且雜亂,為了避免公共場所餵奶的尷尬,年輕媽媽多會選擇去廁所餵奶,而廁所裡連最基本的換尿布平臺都沒有,無形之中給年輕媽媽增添了很多負擔。   廁所僅是「遮羞牆」,替代不了母嬰室。但長期以來,我國公共場所缺少母嬰室,年輕媽媽只能把廁所當「母嬰室」。
  • 母嬰室應成為公共場所標配
    劉麗華:其實早在前幾年深圳就出臺了《深圳市婦女兒童發展規劃(2010-2020年)》,明確提出2015年深圳公共場所母嬰室的配備率要達到25%,然而現實並不給力,網友稱只有在一些高檔的大商場有母嬰室,現實中配備率有多少?
  • 設置母嬰室應是公共場所的「標配」
    設置母嬰室應是公共場所的「標配」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5.22 星期二     5月20日是全國母乳餵養宣傳日。
  • 母嬰室何時能成公共場所標配?
    佛山公共場所有沒有母嬰室?母嬰室的環境怎麼樣?近日,佛山日報記者走訪了市內商場、醫院、車站等人流量多的地方,了解目前佛山母嬰室的現狀,聽聽奶媽奶爸對母嬰室的意見和建議。市一醫院母乳餵養室設施俱全。/佛山日報見習記者周珊瑩攝禪城東方廣場母嬰室配備了嬰兒床。/佛山日報見習記者韋娟明攝禪城嶺南站NOVA商場母嬰室。
  • 母嬰室將成市區公共場所標配
    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吳悠)公共場所沒有母嬰室,有的母親會在角落裡用哺乳巾、背包、衣服遮擋哺乳,文明城市創建巡查人員在對長途汽車站、火車站和機場的巡查中更是發現,部分母嬰室存在上鎖、設施不齊全等問題……解決母嬰室在公共場所缺失的問題,不僅是對母親和嬰兒自由出行權利維護的需要,也是彰顯公共服務理念人性化
  • 公共場所設置母嬰室到底有多難?
    在大力提倡母乳餵養的同時,公共場所哺乳便利性的問題一直以來引發各界關注。(5月20日《北京青年報》)  多位哺乳期的媽媽向記者表示,在北京的商場、火車站和機場等地方,母嬰室已經比較普及,可以滿足需求,但在公園裡卻還是常遇到哺乳難題。  窺一斑而知全豹,首都北京公園母嬰室設置狀況如此,放眼全國各地可想而知。
  • 公共場所母嬰室少寶媽們出門尷尬多
    公共母嬰室需求大、數量少這一矛盾,在二胎政策全面放開後日益凸顯。 母嬰設施是公共服務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公共場所設立母嬰室,既是對婦女兒童的尊重和關愛,也是完善全面兩孩政策配套措施的迫切需要。連日來,記者走訪醫院、商場、機場、火車站、汽車站、地鐵站、公園等公共場所,發現我市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和配備情況不一,除昌北國際機場、火車站和少部分商場較為普及外,多數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和使用情況不能讓寶媽們滿意。
  • 廣州已建成900餘間公共場所母嬰室
    至今年底,900餘間公共場所母嬰室的建成,不僅讓廣州成為全國首個重點公共場所母嬰室全覆蓋城市,在世界大都市協會全體大會上,還作為「公共空間和人口問題挑戰」的中國案例進入全球視野,進一步提升了城市文明水平和國際形象。廣州在推進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做到了「三個率先」。
  • 長沙公共場所的母嬰室漸增 規定:女職工較多的單位應建哺乳室
    由於進入哺乳期的女性逐漸增多,長沙一些公共場所設置的母嬰室也漸漸多了起來。然而,連日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這些母嬰室設施和管理良莠不齊,有的被點讚,有的遭吐槽。 針對一些母嬰室哺乳條件和環境差,甚至部分公共場所、工作單位沒有母嬰室等問題,不少市民呼籲,公共場所和工作單位母嬰室應制定統一標準,在增設母嬰室的同時,也要對原有的母嬰室進行完善升級,建好母嬰室的各種配套設施。
  •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 立法讓母嬰室成為公共場所標配
    廣州立法破解公共場所哺乳難題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在國家層面立法讓母嬰室成為公共場所標配首都國際機場的母嬰室。2016年,國家衛計委發布了《關於加快推進母嬰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對於應當建設母嬰室的公共場所、母嬰室的標準等都作了明確規定。這一指導意見附件所列的母嬰室建設標準,比吳蕾的要求還要高。然而,上述意見明確的高標準母嬰室,卻很少能在現實中看到。
  • 廈門市已建成434間母嬰室 基本實現公共場所母嬰室全覆蓋
    原標題:我市已建成434間母嬰室 基本實現公共場所母嬰室全覆蓋 寶寶餓了,急得哭鬧卻找不到母嬰室,這種「尷尬」情形,在廈門市逐步得到緩解。昨日,記者從市衛健委了解到,目前廈門市已建成母嬰室434間,基本實現公共場所母嬰室全覆蓋。
  • 廣州立法規定公共場所應建母嬰室
    新華社廣州10月29日電(記者周穎)廣州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二十八次會議29日表決通過了《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對備受關注的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女職工哺乳權益保護等作了專門規定。  條例規定,在火車站、軌道交通換乘站、長途客運車站、機場等公共運輸運輸場所,圖書館、博物館、購物中心等公共文體服務場所,政務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機構,醫療機構,商業經營場所等公共場所,建築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或者日人流量超過1萬人的,應當建設母嬰室。其中,醫療機構、公共運輸運輸場所,新建母嬰室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交付使用,已建公共場所應當建設而未建設母嬰室的,應當補建。
  • 石家莊在公共場所設立321個母嬰室
    本報訊(記者張淑會)記者從石家莊市衛生計生委獲悉,為滿足婦女兒童對哺乳室、孕婦休息室等公共設施的需求,今年以來,該市在商場、企業、學校、交通樞紐、公園、第三衛生間等公共場所,已建成母嬰室321個。
  • 公共場所母嬰室有點讚有吐槽 有媽媽稱無私密性
    而母嬰室——每一個嬰兒和哺乳期媽媽在公共場所需要的設施,也出現在各大商場、醫院、地鐵站、遊樂場、機場、火車站等地。今年2月,演員馬伊琍一篇關於機場母嬰室「形同虛設」的微博,發出12小時後就有1170萬人閱讀,獲得近14萬個點讚,7000多條評論,瞬間點燃了眾多媽媽的吐槽熱情。
  • 公共場所母嬰室條件參差不齊 有的淪為「臨時廁所」(圖)
    原標題:公共場所母嬰室條件參差不齊 有的被當洗手間(圖) 火車站 椅子有汙漬 私密性較差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西站一共有兩個母嬰室,其中位於2號老幼病殘孕候車室一角的母嬰室由幾塊擋板圍起來,約有3平方米,屋內配有帶安全帶的嬰兒打理臺、椅子和垃圾筐。但椅子表面有明顯的汙漬。
  • 關於加強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的建議
    劉莉莉、陳愛華委員:你們提出的「關於加強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的建議」收悉,現答覆如下: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放開,對哺乳期媽媽來說,出門在外能擁有相對私密的哺乳空間成為媽媽們最大的期待,建設溫馨舒適的「愛心母嬰室」是完善「全面二孩」配套政策措施的需要,也是保護婦女合法權益、保障嬰兒母乳哺育相關權益的切實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