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是中國唯一省、市同名城市,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幅員面積27120平方公裡,市區面積3636平方公裡。轄4區5縣(市),2個國家級開發區、15個省級開發區和1個省級工業集中區,總人口450萬,其中城區人口200萬。
吉林市,一座充滿榮譽和驕傲的城市。她獲得的主要桂冠有: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傾國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紹的十大中國名城、中國十大特色休閒城市、中國未來10年最具競爭力城市等。
吉林市,一座山水城市,由江而來、沿江而走、依江而展、因江而美。「四面皆山三面水,十裡長堤分外美。欲問天堂在何處?不在蘇杭在東北。」這是張學良將軍1929年來吉林市時的由衷讚美。城外「青山環繞如畫屏」,「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猶如四神拱衛。美麗的松花江呈反S型穿城而過,「一城山色半城江」,正是對吉林市美景的動人寫照。俯瞰吉林市城區,猶如天然的太極圖形。
吉林市四大傳說
磨盤山的傳說 磐石縣城,原名「磨盤山」,以城北4公裡處的磨盤山而名。1902年設縣時方改為現名。
磨盤山,山形並不象磨盤。因山腰有一形如石磨的巨石而得名。這磨形巨石的來歷,有許多神奇的傳說。
從前,這山下是奉天(瀋陽)通往船廠(吉林)的大道。有夫妻二人在山下道旁開了一個小客店。來往行人、客商、車輛、馱隊都在這裡餵馬、打尖或住宿。小店生意興隆。店東夫妻生個男孩,起名叫興旺。
興旺出生時,嘴裡叼著一把鑰匙。鑰匙不能離興旺身。一離開,他就不停地哭。媽媽只好用紅線繩把鑰匙拴上,掛在興旺的脖子上。
興旺三歲時,這一帶來了一夥強盜,經常搶劫來往行人,使這條道上斷了客商,興旺家的生意也就冷落了。夫妻二人只好帶著興旺上山打柴謀生。
興旺長到六歲時,常常一個人到山上去玩耍。一天,他聽到山裡面傳來馬駒叫聲和磨聲。就順著聲音找去。走到近處,既不見磨房,也不見馬駒。他仔細聽了一會兒,忽然發現聲音是從一個石縫裡傳出來的。他從石縫往裡看,見裡面是個寬敞的屋子,有個金馬駒在拉磨。磨的是金豆子。
興旺用鑰匙打開鎖,有位老人把金豆子送給了興旺。一夥強盜知道了此事,便去搶金豆子,去拉金馬駒。這時金馬駒一聲嘶叫,拉著磨盤衝上了天空。磨盤從空中落下來,把山梁砸下一個缺口,把強盜砸死裡面。從此,那磨盤便長久留在缺口處,成了現在的樣子。
2.長蛇山的傳說
長蛇山位於吉林市龍潭區哈達村。海拔200多米,是南北走向的兩座相連的小山。長蛇山雖然沒有許多名山那麼高大,也不陡峭險峻,但它卻是吉林原始人類居住的寶山,是留傳許多神話故事的仙山。
相傳1500年前,這裡山巒起伏,古樹參天,虎嘯狼嚎,荊棘叢生。山腳下住著女真族的一些獵戶,靠打獵和種田為生。獵戶的首領姓關,能百步穿楊,武藝高強,人稱神箭關爺。
這年夏天,山中的野獸突然絕跡,夜間常聽到山林中狂風大作,甚至聽到女人的哭啼聲,奇怪的事弄得人心惶惶,一時間家家戶戶閉門關窗,既不敢上山打獵,也不敢下田種地。
神箭關爺呆不住了,心想,我是獵戶的首領,我不去看個究竟誰還敢去。一天早晨,他帶上神弓和寶劍悄悄一個人出發了。來到山上看到碗口粗的灌木樹紛紛被折斷,野草被踏平。
關爺大驚,憑多年狩獵的經驗斷定,這是巨蟒所為。為了今後鄉鄰能過上安寧的生活,關爺決定剷除妖魔。他將巨毒液浸泡在箭頭一夜,第二天早晨又喝了三碗酒,帶上毒箭腰挎透龍寶劍進山降蟒,他走遍了山林沒有發現巨蟒。這時,他走累了,就坐在一塊石頭上休息。
剛要閉目,突然發覺身後有響動,關爺頓時困意全無,一股旋風掠過,一個面目猙獰的綠衣大漢,手提大砍刀出現在洞前。這時,只見樹後飛來一支毒箭,不偏不倚正好射在大漢的頭上,一道寒光,只聽天搖地動,樹木折斷,飛沙走石,塵土滿天。
這時,關爺抽出寶劍便於是一陣亂舞。驀地,風不颳了,關爺定睛一看,原來是一條三丈長,大缸粗的大蟒被降服了。從此,人們有了安靜的生活。
早在二千五百年前,長蛇山就有人類居住,至今北山坡上仍見七級階梯臺地,每級寬約二十至三十米,臺地上布著多少不等的居住址。經發掘發現,長蛇山原始文化遺址總面積達三萬平方米,屬「西團山文化」。
該遺址被定為吉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仙人洞的傳說
在磐石縣城西北八裡,有一座山,名叫仙人洞。
關於仙人洞,在磐石一帶,流傳著美麗的傳說……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從山東來了一個名叫王二的小夥子,他手拿一把藥鋤,腰裡斜挎一把寶劍,來到仙人洞的南山坡。在一片原始大森林中。開闢出一片空地,搭了一個小窩棚住了下來。他每天打狍子,打野雞,下河撈鯽魚,又上山挖人參,採五味子,採防風,憑著祖傳的手藝,給老百姓看病。時間長了,十裡八屯都知道了他的名字。
夏天的一個傍晚,王二背著一筐藥材回來,沒等到家門口就聞到一股飯菜的香味。他推開柴門進屋,揭開大木鍋蓋一看,裡邊放著燉好的山雞,還有四個雪白的饅頭,冒著熱氣。
王二十分納悶,想搞個水落石出。第二天吃過早飯後,他把門掩好,躲到門前大孤樹的洞裡,眼睛緊緊地盯著房門,可直到天黑,也沒見半個人影。回到屋裡,想要自己做飯,掀開鍋一看,仍有山珍海味。
王二不甘心,第三天晚飯前,又鑽進樹洞裡觀望。等到太陽落山,煙筒冒煙了。他悄悄地跑到窗前,把窗紙舔了一個小孔,往裡一看,不由的「啊」了一聲。原來屋裡做飯的是一個如花似玉的大姑娘。王二急忙推開門。姑娘見有人來,用衣袖遮掩著美麗的面龐,上前躬身施禮,嬌滴滴地說:「哥哥,你不要驚疑,前年秋天我得了重病,多虧哥哥搭救,我是來向你報恩的。」
王二連連搖頭,實在想不起這件事來。姑娘嫣然一笑說:
「你真是貴人多忘事,我家就在這座山的東北角,我們處鄰居已經多年了。」姑娘說完,便匆匆地告辭了。
第二天天剛放亮,王二就來到山坡上,溝溝岔岔找個遍,沒見到有什麼房舍。王二掃興而歸。來到家門口,那個姑娘正給他做飯呢。王二喜滋滋地望著姑娘,和她嘮起了家常,這才知道她姓胡,小名妹兒……
做完飯,妹兒收拾一下就要回去,王二戀戀不捨,送了一程又一程。到了山坡上,妹兒讓他停步,王二望著她走出好遠,他留了個心眼,偷偷地躲到樹後看著她的去向。但見她在一塊大黑石頭的前面消失了。
王二快步來到這裡,發現有一個洞,他便將寶劍一順,小心地爬了進去。爬不多遠,前面很寬敞,就立起身往前走。走了十來步,只見洞內油燈閃閃眼前是一個方方整整的小廳。廳中央擺有石桌、石凳。
順著小廳下十幾個石階便是一個漂亮的大廳。廳頂正中吊著一塊特別大的鐘乳石,象蓮花燈一樣。洞下邊有條河,大廳西側放著一個很大的長條石床,床上躺著一條雪白雪白的狐狸。看著那狐狸,王二一眼就認出是前年秋天被他救活的那隻。白狐狸見王二進來,「啊」的一聲,跑下石床,搖身一變,竟是小妹兒。
面對眼前的情景,王二驚呆了。可妹兒卻走上前來,不慌不忙地說:「我的身世你知道了,我在這兒修行多年,前年秋天我得了重病,多虧你搭救,我才有今天!你為人忠厚善良,我雖為仙人,可也同凡人一樣,如哥哥不嫌棄,我願意做你的妻子,來報答你的恩情。」
王二聽後,自然是心滿意足,兩人選了黃道吉日,終於結成了夫妻。
婚後,兩人恩恩愛愛,共同採藥治病。有了妹兒的幫助,不管什麼病都是手到病除。轉眼間來到了冬天,王二和妹兒把洞裡整修一番,上廳為行醫廳,下廳為寢室,不知不覺幾十年過去了,夫妻倆仍是那麼年輕,步履如飛。
清朝光緒年間,在洞前建一座「狐仙堂」和一座藥王廟,在山下建起娘娘廟。從此,每年的四月十八香火會,赴這裡焚香祈禱者絡繹不絕……
4.五虎島的傳說
在那萬頃碧波的松花湖面,鑲嵌著一座翡翠般的小島,人稱「五虎島」。關於這個島名的由來。當地流傳著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
相傳在很久以前,長白山天池有一水怪,霸佔了松花江中美麗、善良的松花公主,生下白鰱公主。物換星移,轉眼白鰱公主已十六歲了,長得婷婷玉立,楚楚動人。她厭倦宮中單調乏味的生活,得到母親同意出宮遊玩。
正當她盡情嬉耍時,突然撞入網中,被漁民打出水面。捕魚的人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見捕到這麼一條白鰱魚,真是高興極了,便收網搖櫓,興衝衝地朝回家的方向划去。
正當船要靠岸的時候,白鰱魚突然說話了:「放了我吧,放了我吧!」小夥子見它滿眼流淚,用乞求的眼光看著自己,小夥子頓起憐憫之心,便抱起大魚放入江中。這條大魚入水後,不時地浮出水面,好象在向他點頭致謝。
打魚的小夥子名叫大牛,家住江邊一個叫旺起的小山村,他以打魚為生。一天傍晚,他想打最後一網,然後划船回家,誰知起網一看,又是那條大白鰱魚。
正想放回水中,大白鰱魚忽然變成一位面含羞色的美麗少女,含笑道:「您一次放生的那條魚就是我,您的心真好。」並表白對小夥子的愛情。這時水怪派的魚兵蝦將追來,眼看相距只有一箭之遙,這時後邊跟來的松花公主便急忙從頭上摘下一支五股金簪,用力投去,立刻化成一座大山,擋住了追兵的去路,白鰱公主與大牛才得以逃脫。
此後,大牛和白鰱公主結拜夫妻。那五股金簪變成的大山,從此得名五股山。後人又看這五股山猶如五虎相臥,復稱五虎山。自從豐滿修水壩之後,水位上漲,五虎山才又變成了今日松花湖中的五虎島了。
如今的五虎島,每至夏日,草木蔥蘢蒼翠,亭臺錯落有致小橋曲徑幽深,成了聞名遐邇的旅遊勝地,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國內外遊客,乘著舒適豪華的遊船,來島上度假遊玩。
#松花江#圖片素材均來源於網絡,如有紕漏請您原諒,主頁有更多精彩內容,歡迎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