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豐:政府促進創新可減少貧富分化

2021-01-09 環球網

近些年來,由於創新帶來新的情況和問題,怎樣使創新能夠促進就業和減少貧富分化,是歐美國家政府在促進創新中特別關注的。

以人工智慧、3D列印和泛在網等為代表的新技術,正在使人類迎來第四次工業革命。但是新的技術創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卻會減少人工勞動力的使用。歐美國家近些年來失業率一直保持在高位(美國近期失業率降低要深入研究),尤其是青年人的失業率很高,已經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與此同時,社會的貧富差距也在不斷拉大,很多研究表明,技術進步是加大這方面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增加就業、減少貧富差距,是政府在加快科技創新的同時,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在新版《美國創新戰略》中,把創造有質量的工作和持續的經濟增長作為三大戰略目標之一。美國政府提出通過加強美國的製造業,實施新的措施支持製造業的初創企業、增加有創新潛力的小型製造企業和製造業供應鏈,以及投資於新興技術創造的產業,來增加就業。美國總統歐巴馬承諾將對能與蒸汽機、半導體和網際網路相媲美的未來技術進行投資,使美國能夠產生帶動就業的新產業。另外,美國政府將採取措施建設包容性的創新經濟,減少社會的不平等。這些措施包括加強培訓,讓美國人能夠得到技術性工作;改進智慧財產權制度的實施,讓低收入的發明者能夠得到智慧財產權律師的幫助;在一些歷史上沒有優勢的社區建立創新中心等。

可見,現在政府促進創新,不僅是為了經濟增長,更要為促進就業和減少社會的不平等。近來美國哈佛大學丹尼·羅德瑞克教授以及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的瑪麗安娜·馬祖卡託教授認為,政府對企業的支持政策不但要突破政府僅限於「競爭前階段」扶持的界線,而且要全面參與技術創新成果產業化階段。他們建議應該像當年做好社會保障建成「福利國家」那樣,從更深的層面上,調整政府支持創新理念的思路以及做法。

政府要深度參與創新活動,不僅僅是通過經費投入支持科技研發,而且在科技創新產品走向市場的過程中,同創新的企業家一起承擔創新的風險,還要分享創新收益。然後再把創新的經濟成果分配給大眾,從而建成「創新國家」,這樣可以避免科技企業家成為創新寡頭,減少社會的不平等。這樣的想法,對政府如何在創新中發揮作用,將會帶來更大的改變。

應該說,政府在創新中,不是可有可無的角色。政府也不僅僅是創造良好的創新環境,政府還深度與大學、研究機構以及企業一起,共同攜手推動創新。政府不僅在提高社會創新水平,給經濟增長提供動力,政府還要使創新能夠增加就業、提高社會的公平度。(作者是北京交通大學教授)

相關焦點

  • 美國中產階級萎縮 貧富分化加劇
    原標題:美國中產階級萎縮 貧富分化加劇   【貧富分化加劇】   美國中產階級的衰落伴隨著收入分配日益擴大的不平等。   1972年,只有14%的美國人屬於高收入階級,如今則有21%的美國家庭屬於高收入群體,一個三口之家每年收入至少在12.6萬美元(約81萬人民幣)。
  • 中國人權研究會發表《貧富分化導致美國人權問題日益嚴重》文章
    中國人權研究會今天(14日)發表題為《貧富分化導致美國人權問題日益嚴重》的文章,用事實和數據,揭露美國貧富分化加劇導致人權問題日益嚴重。文章指出,美國收入分配兩極分化,中產階級規模持續萎縮,貧困率居高不下。
  • 撕裂的海島臺灣貧富分化與政治操弄 (下)
    在《馬政府執政下的貧窮圖像》中,單列一章「貧者越貧、富者越富,史上最嚴重」。主要內容是:每戶就業人數創歷史新低為1.46人,家戶總所得大幅下降;20%最低所得家庭儲蓄率創新低,為負30697元(新臺幣,下同);原始貧富差距創歷史新高8.22倍;勞工實質平均薪資倒退13年;最富有的5%與最窮5%的平均所得擴大至66倍。
  • 雪珥:撕裂的海島——臺灣貧富分化與政治操弄(上)
    數據與民意臺灣的貧富分化,真到了形成「階級鴻溝」的地步了嗎?官方的統計數據並不支持這一看法。基尼係數是衡量貧富分化的重要指標。臺灣官方最新的統計數據表明,2013年臺灣的基尼係數為0.336,比上一年的0.338略有下降;每人可支配所得的基尼係數是0.288,亦略低於上一年的0.290。
  • 臺貧富分化影響選舉結果與政治版圖
    選舉成敗原因眾多,但就選票得失增減現象與趨勢而言,臺灣貧富分化問題,特別是南部地區貧富分化問題可能是其中之要害,並可能進一步固化「北藍南綠」的政治版圖。    臺灣曾是一個藏富於民的「橄欖型」均富社會,而今卻成為了一個貧富分化較大的「M型」貧富不均社會。據臺灣「財稅資料中心」統計,1998年,最富有的5%與最窮的5%的平均所得相差32倍,11年後,這項所得差距已擴大至66倍。
  • 社會藍皮書:貧富分化問題社會關注度最高
    其中,2012年北京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6469元,農村人均純收入16476元,僅次於上海排名第二,另外,貧富分化取代物價、房價問題成為今年最受關注的社會問題。  關於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北京第二  改革開放以來,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
  • 貧富分化加劇美國社會不公
    按照2015年美國政府的貧困線標準,個人年收入低於11770美元,兩口之家年收入低於15930美元,三口之家年收入低於20090美元,四口之家年收入低於24250美元,即為貧困人口。也許對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來說,如此收入已經不低,何談貧困?但美國的物價和消費水平不同,如此收入,著實沒法過日子。
  • 貧富差距不是城鄉獨有!最新報告:巴黎大區貧富分化日益嚴重
    中國日報網6月12日電(嚴玉潔) 說到貧富差距,人們往往想到城市和農村。事實上,城市裡的貧富分化可能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嚴重。據法國24英文電視臺報導,一份新報告指出,法國最富裕的巴黎大區同時也是該國貧富分化最嚴重的地區。
  • 削弱英語地位只會加劇教育的「貧富分化」
    我認為:英語學習本來就居於人後的貧困地區孩子,只能接受公辦教育提供的這種弱化英語、強化國學的教學體系。對他們來說,這是遭受教育資源不公平的「二次傷害」。   削弱英語地位只會加劇教育的「貧富分化」彭曉芸     近日,北京市教委發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中關於英語和語文的分值調整引發輿論熱議。
  • 從美國貧富分化看資產配置的重要性
    事實上,在亮眼的經濟數據背後,美國家庭的貧富差距在過去20年裡不斷拉大。1貧富差異持續分化表12008年金融危機後,10%最富有的美國家庭最先走出陰影,家庭資產很快再創新高。2資產配置決定家庭財富家庭收入水平的高低使得家庭之間的淨資產存在差距,但真正造成美國家庭財富在2008年後突然快速分化的,是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之間,資產配置結構的巨大區別。
  • 臺灣光鮮表面背後:貧富分化導致雙峰結構
    1998年臺灣的貧窮率還不到1%,但2007年已上升至5.6%,如今更成為一個貧富分化較為嚴重的的「M型社會」。究其原因,根本還在於臺灣近十年來政治內鬥不斷,經濟發展陷於停滯,失業率居高不下。2007年的一次調查結果就顯示,在致貧原因中,選擇「沒有工作機會」的比例由1997年的47.8%升至2007年的62.7%。
  • 安格斯·迪頓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源於對貧富分化的分析
    獲獎源於對貧富分化的分析  安格斯·迪頓1945年10月19日出生在蘇格蘭愛丁堡,昨日獲獎,離其七十大壽還有不到一星期。  目前,安格斯·迪頓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德懷特·D·艾森豪國際事務教授,伍德羅·威爾森學院與經濟系經濟學與國際事務教授。安格斯·迪頓的主要學術成就在於對消費經濟學和不平等問題的研究。
  • 從王安石變法到元豐改制,宋代的稅務變革影響如何?
    #拍一拍宋朝#馬克思曾經說過:"稅收是餵養政府的奶娘"。自打有了等級制度和政府,稅收就一直伴隨著人類文明不斷的發展,成為人類社會經濟體系不可或缺的一項制度。就在王安石開展經濟變革的時候,宋神宗也在主導一場政治變革,就是下節所講的元豐改制。3. 元豐改制元豐三年宋神宗頒布《寄祿格》的法度,旨在規範官員是否合格以及升遷的標準,以此取代以往的宰相評判制度,換言之,就是皇帝無需通過宰相直接管理吏治。這也就是為什麼王安石變法的後期,越來越多人敢跳出來反對,因為他們的仕途不再受宰相控制了。
  • 北師大教授華生:縮小貧富差距沒無痛藥
    實際上我在開始研究收入分配問題之前有個總的認識:目前貧富分化嚴重,現行分配製度對勞動者有歧視,對資本過於寬鬆,因而也相信勞動者報酬佔比低的流行觀點。但從今年7月到10月,經過課題組三個月的研究,結果令我們大吃一驚:勞動者報酬佔比並不像目前已經形成的共識那樣是偏低的,反而是比較高的,至少在發展中國家甚至「金磚四國」中最高。
  • 社會貧富分化愈發嚴重 美國中產階級很焦慮
    然而,由於經濟增長乏力,越來越多中產階級抱怨難以維持原有生活水平,美國社會的貧富分化也愈發嚴重。【中產再定義】史蒂芬·拉文最近在辛辛那提找到一份新工作。雖說只是開卡車,但掙得比原來當工人多,還享有醫療保險和帶薪假期等待遇。拉文全家因此進入「經濟快車道」。
  • ...開始收件;美國學生成績貧富分化嚴重;澳洲提高所有籤證類別申請費
    今年H-1B籤證抽籤有所改變,川普政府允許碩士候選人先抽籤,未能抽中者再獲第二次機會。澳洲聯邦政府公布新財政預算案,提高所有籤證類別申請費4月2日,澳洲聯邦政府公布了2019-2020年度的財政預算案,涉及稅務、醫療、教育等多個澳洲國民領域。其中,澳洲政府12年來第一次沒有財政赤字,盈餘41億澳元。
  • 哪些因素影響柑橘花芽分化?如何促進花芽分化?本文講清楚了!
    一般在氣溫高地區花芽分化較早,氣溫低的較遲。 2 光照與花芽分化 充足的光照有利於花芽分化,花芽孕育被促進。 乾旱環境與多效唑共同作用處理可增加柑橘成花數量,降低了葉片中氮素含量,在花芽誘導過程中,全葉較低水平的氮素含量有利於成花。
  • 分析17萬篇AI頂會論文,揭示了計算資源貧富分化的證據
    該論文通過數據分析證實了這一「機會差距」,論文稱自深度學習興起以來,QS排名排名301-500位的「低等大學」在人工智慧研究會議上發表的論文,每年平均減少6篇;與此相對,與《財富》500強企業、大型科技領袖和精英大學的論文發布量一直居高不下。
  • 一個深圳頂28個雲浮,廣東貧富分化有多誇張
    但廣東不僅經濟發達,內部的貧富差距也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存在。最典型的珠三角內外的差距。注意,這裡所指的是狹義的珠三角,包括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珠海、江門、肇慶、惠州共9個城市。這裡的常住人口超過6000萬,人均生產總值早就突破了十萬,且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有四個城市已經開通了地鐵。
  • 美國名牌大學富可敵國 中國高校貧富分化漸顯露
    其中,普林斯頓大學擁有資產158億美元,計算下來每名學生可分得200萬美元的資源。  實際上,中國的大學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這樣的貧富分化現象,那麼,我們當如何看待當今大學之間的財富鴻溝?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