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財務成大勢所趨 從業人員轉型培養不可替代能力

2020-12-16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智能財務成大勢所趨,從業人員轉型培養不可替代能力

  智能化帶來了便利,但也帶來了焦慮。一位會計從業人員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坦言,隨著人工智慧在會計行業應用成熟,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應用使得會計工作智能化,但也意味著很多從業人員將面臨失業狀態,應當考慮轉型問題。

  近日,第三屆智能財務高峰論壇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圓滿落幕。《國際金融報》記者從現場獲悉,財務轉型備受業內專家關注,智能技術應用極大地推動了財務智能的轉型和發展。未來財務人員需要具備推理判斷能力、洞察理解能力以及談判溝通等能力。

  「智能財務的本質是利用智能技術對財務管理的重構。」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劉勤教授指出,人工智慧及其應用是中國黨和政府非常重視的領域,大力研究發展智能財務的事業就是對中央相關政策以及對會計界發展需求的積極響應,智能財務研究和應用這些年來呈現迅速發展的趨勢,智能財務研究的重點是對應用場景的關注。

  對於未來財務管理模式,藝賽旗高級副總裁胡立軍表示,企業將由實時決策驅動,而智能化驅動的趨勢是不可逆的,可信的數據將在整個企業中開放且可以被訪問。財務人員逐漸從原來追求效率最大化向滿意度、總量等效益最大化轉型。

  在匯付天下執行董事兼CFO金源看來,各行業都在討論數位化轉型,對財務提出挑戰的同時,也給財務帶來更大的機會。在企業大力推進數位化轉型的過程中,對財務財務管理的要求已經改變。企業希望財務管理人員更多參與戰略,提供實時在線的財務支撐。智能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推動了財務智能的轉型和發展。

  「智能財務尤其是財務機器人,對財務的價值帶來很高的提升轉型。財務除了傳統的核算,還需要專業知識或者一定判斷能力,更多向業務財務、戰略財務轉型,只有和業務融合,跟戰略結合,才能體現管理價值。」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總會計師施偉忠表示,未來財務人員需要具備三個素質或者能力:推理判斷能力、洞察理解能力以及談判溝通能力。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副教授楊寅認為,在人機協作下,財務職能會拓展出數據分析、決策支持等全新的財務管理活動。智能財務未來將產生三個維度:一是財務流程更加自動化,二是財務場景更加智能化,三是數據、技術、模型相結合的財務數據化。未來各種應用場景的落地,需要財務人員結合業務特徵共同建立模型。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

(責任編輯:DF381)

相關焦點

  • 智能財務成大勢所趨,從業人員轉型培養不可替代能力
    一位會計從業人員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坦言,隨著人工智慧在會計行業應用成熟,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應用使得會計工作智能化,但也意味著很多從業人員將面臨失業狀態,應當考慮轉型問題。近日,第三屆智能財務高峰論壇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圓滿落幕。《國際金融報》記者從現場獲悉,財務轉型備受業內專家關注,智能技術應用極大地推動了財務智能的轉型和發展。
  • 智能財務人才嚴重斷層,教育部劉星:智能財務人才培養目標需思考
    企業管理者很難根據財務數據了解到一線業務的真實情況,更不能實時掌握業務經營狀況,造成企業內部信息不通暢、不對稱,極大影響了企業管理者進行戰略規劃和業務決策。 2.財務人才匱乏,致使財務隊伍嚴重斷層 是提升能力,還是被機器替代?是擺在每個財務人員面前的選擇。
  • 藥店從業人員哪些證書的含金量高可以護身?
    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興起,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都發生不少的變化,比如超市的收銀以及電影售票,只用一部智慧型手機就可以完成。智能也在往不可思議的方向發展,除了有醫藥工作人員都知道的智能發藥,智能手術機器等,不時也會傳出人工智慧要取代藥店營業員的新聞炒作。
  • 財務雲、電子發票、RPA,誰對會計人員影響最大?
    財務雲、電子發票、行動支付三項技術在2018年和2019年兩年的評選中,都位列影響中國會計從業人員的十大IT技術前三位。結果表明,隨著企業的數位化、智能化轉型,企業財務信息化經歷了會計電算化、集團財務、財務雲階段,進入智能財務時代。其中,上雲是基礎,電子發票簡化憑證,行動支付惠及全員。
  • 用友智能財務構築企業「數智大腦」,助力航空業財務數位化轉型
    用友智能財務構築企業「數智大腦」,助力航空業財務數位化轉型 2020年12月24日 17:3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數位化時代,航空企業財務管理產生新職責 數位化技術的發展為財務數位化轉型提供了極大支撐,通過數位化、智能化財務平臺的建設,減輕了財務人員的基礎工作,釋放出了更多的財務人力和時間,財務人員得以從基礎的核算工作中解放出來,投入高具有更高價值的管理賦能工作中,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多洞察。
  • 智能財務時代,企業CFO如何應對數位化轉型?
    CFO實戰特訓營助力企業CFO迎接新挑戰  當前,數位化轉型日益成為企業發展的迫切需求,作為企業財務工作的掌舵者,CFO們也面臨著,的轉型壓力,要能夠在工作中在多種角色間迅速切換:公司決策的參與者、資本運作的實踐者、智能數控的應用者、業財融合的推動者、風險管控的承擔者……都是新時代賦予CFO們的新職責和新身份。
  • 《中國會計報》中國智能財稅管理高峰論壇:規劃智能財稅管理未來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智能財務師FAI認證項目總顧問劉勤指出,當前會計行業存在5大困惑——會計專業還是好選擇嗎,如何避免被財務機器人替代,如何駕馭越來越複雜的信息系統,如何培養市場需要的財會人才,如何修訂會計法律、法規以適應信息化的飛速發展。這些困惑分別來自高考學生、基層從業者、財務管理者、會計學院、監管機構。
  • 智能財務納入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多省市已實施!
    作為會計從業人員的大事,一年一度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在全國各地已經陸續展開。今年的繼續教育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據來自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的消息,智能財務相關內容已納入到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課程體系之中,這在歷史上尚屬首次。
  • 清華、安徽大學停招財務專業!財務的路在哪裡?一起來看看
    那麼對財務從業人員以及財會行業意味著什麼,又有什麼影響?不久前,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餘瀟瀟做客新華訪談,宣布清華大學2020年招生情況:會計學專業宣布停止本科招生,同時新增一個專業:計算機與金融雙學士學位。
  • 又一個財務會計相關專業被雙一流高校撤銷
    財務智慧機器人不僅執行任務的精確度遠高於人工,還可以全天候不間斷地工作,優化財務流程,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工作質量。會計人該何去何從鑑於各種因素,很多會計人在擔心自己的職業發展,但是財會崗位本身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
  • 財務人or財務部,還是財務職能?轉型的主體到底是什麼?
    智慧財務轉型的意見領袖|與實戰派CFO零距離|財務轉型是大勢所趨,但因為語境不同,可能討論的並非是同一概念。當我們談財務轉型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談什麼?財務轉型顯然是大勢所趨, 但是,因為我們說話的語境不一樣, 其實很多時候, 我們並不是在討論同一件事兒!
  • 裝配式工程師等建築類崗位能力培訓已成行業趨勢
    不難看出,中國建築業正加速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裝配式建築、智能建造將是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隨著建築行業的蓬勃發展,現代的建築行業更需要掌握BIM技術、了解裝配式建築下的設計、施工工藝技術、智能建造的專業人才。然而,當前我國建築行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相對應的"技術+管理"的複合型人才缺口巨大。
  • 叔朋:財務風險管控與財務共享中心模式下人員該如何轉型
    這也使得企業通過流程優化、組織重構、智能運用、數字中臺等方式,推動財務智能化轉型,賦能企業數位化建設。一是打破組織邊界,打造業財融合的開放型組織平臺,實現業務與財務數據集中統一。三是,向業務財務人員轉型。業務財務人員更多的是關注於現在,優化財務管理職能範圍,關注業務分析,構建基於數據驅動的績效管理和決策機制。
  • 為什麼備受財務人員青睞?
    近些年來CMA考試人數呈逐年增長的趨勢,其中財務人員考生更是佔了大多數。不少小夥伴就要問了,CMA是什麼證書?為什麼備受財務人員青睞?      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詳細介紹。
  •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第三屆智能財務高峰論壇舉行
    調查報告的代表性結論包括:財務信息系統自動化智能化是大勢所趨;財務管理模式將是人機協同模式,生物智能和機器智能的結合;當前智能財務主要圍繞效率提升開展,下一步重點提升經營效益和產品服務質量,其中核心是實現數據驅動;財務系統智能化程度提升需求迫切,當前主要領域在會計核算、費用報銷、發票、合同管理等;智能財務建設關鍵因素是組織因素,尤其是企業領導對智能財務價值的認知和重視程度。
  • 乘風破浪 | 變革轉型:安永智慧財務轉型與管理諮詢服務
    在大變革的時代下,企業不能故步自封,需要積極進行戰略與業務轉型以保持競爭力,作為企業核心的CFO與財務部門,需要深度思考企業轉型下的財務轉型;而屢禁不止的財務造假、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事件進一步加深了公眾對財務數據的信任危機,也使得財務管理不得不再一次深度思考其所承擔的企業核心管理功能,例如:  財務管控和運營模式需要如何調整以匹配全球化背景下的企業與戰略轉型?
  •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佟愛琴:數位化時代,大型企業集團財務轉型...
    當前新經濟形勢下,數位化智能管理已逐漸應用到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財務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迫切需要利用數位化轉型推動財務向數位化智能創新轉型升級,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總體而言,我國企業集團財務的數位化轉型還處於探索推進的階段,越來越多的企業集團尤其是大型優秀企業正積極實踐企業財務的數位化轉型。
  • 又一個財務專業被雙一流高校撤銷!人工智慧要取代會計了嗎?
    近日,安徽大學撤銷稅收學、財務管理等12個本科專業。那麼對財務從業人員以及財會行業意味著什麼呢?又有什麼影響呢?不久前,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餘瀟瀟做客新華訪談,宣布清華大學2020年招生情況:會計學專業宣布停止本科招生,同時新增一個專業:計算機與金融雙學士學位。
  • 埃森哲大中華區SAP業務財務負責人李珍:財務的數位化轉型之旅|1218...
    嘉賓觀點和語錄回顧數據驅動,助力財務數位化財務部門掌管著大量數據,了解整個企業的經營情況,扮演著推動企業轉型和制定戰略決策的關鍵角色。李珍表示,在企業智能轉型的進程中,要實現財務數位化,應該具備以下條件。
  • 財政部直屬中國會計報:智能財務師FAI定義未來會計人才培養
    同時,財務的智能化變革對財務人員的素質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新的競爭環境中,財務人員的知識體系升級、能力素質培養也成為財會研究的新命題。 以前瞻性發展眼光緊跟時代,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適時推出智能財務師FAI課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