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3日從省林草局獲悉,《四川省古樹名木保護三年行動方案》日前印發,提出到2022年 ,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利用融合機制要更加完善 ,公眾積極參與保護的格局基本形成 ,一級古樹瀕危衰弱株得到有效搶救復壯 ,古樹名木整體健康水平顯著提高,建成古樹公園 5O個以上。
目前,全省首批六個古樹公園已出爐,分別是邛崍市楠木古樹公園、都江堰市青城山古樹公園、合江縣荔枝古樹公園、利州區楓楊古樹公園、昭化區牛頭柿子古樹公園、南江縣西廂古樹公園。將成為以古樹群為中心,集保護、科普、宣教、休閒功能於一體的公園體系 ,也是鄉村振興的靚麗名片。到2022年,有條件的縣 (市、區 )至少應建設一個以上古樹公園。
根據《四川省古樹名木認養辦法》,藉助四川省綠化基金會網站 ,將面向社會開通古樹名木捐資認養通道 ,由企業、社會團體、個人加入認養行列 ,提高古樹名木保護管理社會化水平。
此外,《 四川省古樹名木認定辦法》也已出臺 ,規範了古樹名木認定主體、樹種鑑定、樹齡鑑定、認定申請、辦理流程、認定結果發布等工作。制定了《 四川省古樹名木養護復壯技術規程》 ,明確古樹名木養護、復壯的技術措施。今年 4月底前,省、市、縣按權限分別完成古樹名木認定, 10月底前,省上完成全省古樹名木名錄的統一發布。
四川農村日報 吳平
編輯:米強
審核:楊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