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女孩患重症急需血漿救命,母親無法獻血急哭:我想打自己的臉

2020-12-17 騰訊網

近日,河南省南陽市連續出現陰雨天氣。中午時分,南陽市市民的朋友圈被一條求助信息刷屏:「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的11歲女孩楊萌萌,被確診為『白血病』,因血小板太低,急需A型血,敬請愛心人士到獻血屋集合。」很多愛心人士在看到這條信息後,主動響應前往並積極轉發,很多人甚至顧不上吃飯就匆匆前往,只為要拼力拯救女孩楊萌萌的生命。

點擊視頻了解詳情 愛心捐款連結11歲小白女兒盼急救】或者打開微信-支付-騰訊公益-搜索:11歲小白女兒盼急救。

獻血屋內,冒雨前來獻血的愛心人士排起了長隊。劉春梅匆匆趕到獻血現場,激動萬分,跪倒在地對好心人表示感謝。在被志願者拉起來後,劉春梅淚流滿面地說道:「謝謝大家!謝謝大家!你們這可是救了孩子的命啊!」

楊萌萌是南陽市第十四中七一班的學生,9月初被確診為「白血病」。9月20日上午,已經連續三天預約輸血失敗的楊萌萌,再一次出現休克現象。「孩子血紅蛋白低、血小板低,急需輸血。咱醫院血庫沒有調配到A型血,不能再等了,趕緊找人去血站獻血吧!」主治醫生焦急地對劉春梅說道。在醫院的協調下,血站的志願者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了一條獻血求助信息,才有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鮮紅的血液流進楊萌萌的體內,看著孩子的氣色漸漸好起來,劉春梅一顆懸著的心終於落下來。「醫生說孩子急需輸血時,我真想打自己的臉,因為我有甲亢、高血壓,不能給孩子輸血。幸虧有好心人給孩子獻血,否則孩子可能就出現意外了,真的太感謝了。」

劉春梅是農村人,嫁給了同村家庭貧寒的楊六群後,生下了一雙兒女。平時夫妻二人靠在南陽市車站路經營一家小麵條鋪維持生計,一雙兒女很優秀。兒子在長春上大三,女兒也進入了南陽市第十四中上學。然而,平靜的生活卻因一紙診斷證明戛然而止。

暑假快結束時,11歲半的楊萌萌一直說沒力氣,劉春梅以為是愛跳舞的女兒練舞太累了,也沒當回事。後來孩子發燒,她也只是在小診所裡給孩子開了藥吃。孩子從學校回來說難受得不行,劉春梅帶她去市醫院做檢查。結果醫生懷疑是白血病,直接就安排住院治療。

經過在醫院抽血、CT、骨穿、腰穿等一番檢查下來,萌萌被確診為: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拿到確診報告的那一刻,劉春梅頓時覺得天旋地轉,她不敢想像自己一直視為心肝寶貝、寄予厚望的女兒居然會患上這麼可怕的病。直到主治醫生告訴她:這個病有90%的治癒率,只是治療過程漫長,治療費用很高,她才緩過神來:女兒有救。

「無論如何,一定要救女兒!」劉春梅東拼西湊地給孩子交了住院費。「雖說經營著一個麵條鋪,可收入實在有限。萌萌住院2天就花去了1萬多,兒子剛拿著8000塊錢去長春上學,我真的找不到錢了啊!」劉春梅悲傷至極。

劉春梅和丈夫楊六群一直靠賣麵條為生,每天凌晨3點多就起床和面、軋面,生意好時一天能賣出去五、六百斤麵條。但是,除去房租、水電費,每個月也所剩無幾。今年以來,他們的生意受到影響,收入大打折扣,女兒生病後的花費逐日增加,一切都讓他們措手不及。

劉春梅兩口子吃盡了沒文化的苦,他們把孩子的教育看得尤其重要。兒子考上大學後,更是一心想把從小就多才多藝的女兒也培養出來。家裡還擺著20多年前結婚時的老電視,但在孩子們的學習上卻從不吝嗇,送女兒學跳舞、學畫畫,力求讓女兒能夠出人頭地。(圖為楊萌萌家中的老式電視機和她練舞的把杆)

跳了8年舞的萌萌身材高挑,氣質出眾,至今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什麼病,躺在病床上也不忘記學習。每次萌萌問起媽媽哪天能回學校時,劉春梅都只能背著孩子擦眼淚。醫生說萌萌的情況是所有白血病中治癒率最高的一種,這是自孩子患病以來劉春梅聽到最好的消息。但是,後續需要一到兩年的化療、檢查、輸血......這些費用卻是擺在女兒康復面前最大的攔路虎。劉春梅閉上眼睛就望見女兒那雙盼望回校的眼神,一度欲哭無淚。

如果您願救助孩子,請您點擊右側括號內的捐款連結:【11歲小白女兒盼急救】 ,進入騰訊公益樂捐頁面,為孩子獻上一點愛心。或者打開微信-支付-騰訊公益-搜索:11歲小白女兒盼急救。(圖文/小方 編輯/黑土影像工作室 畢大鵬)更多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黑土影像。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濟南「熊貓大俠」組團獻血救新生溶血兒
    昨日,濟南市民聽說一名患有嚴重溶血症的女寶寶需要換血治療,急需熱心市民獻血。這名剛出生兩天的寶寶牽動了省城熱心市民的心。據孩子的父親陳先生說,孩子9月6日上午10點多在老家夏津縣醫院出生,「當時看著都挺好的,也沒在意,第二天去醫院打疫苗,醫生說怎麼孩子身上有點發黃,一檢查才知道可能是得了溶血症。」陳先生告訴記者。
  • 25歲女警獻3600cc"熊貓血":獻血救人是一種責任
    核心提示:25歲的周陳晨,是安徽省淮北市交警二大隊的一名普通警察。她的血型是被稱為「熊貓血」的RH陰性血。6年多來,她共輸送出3600cc血液。她說:「自從知道自己的血液珍貴,心裡就有了一種很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 22歲籍貫湖北武漢的她,成為雲南省第一位捐獻血漿的康復者
    她一直都無症狀的,陪了11天。」這名10歲的小女孩是這次治癒出院患者中年紀最小的,同時也是一名無症狀感染患者。小女孩的母親介紹,孩子因為跟來自湖北黃岡的親戚一起吃過飯,2月6日疾控中心上門進行了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檢測,2月8日報告結果顯示呈陽性,之後便由120轉入醫院隔離治療。
  • 1毫升賣4萬美元,有人把新冠康復者血漿變成了搖錢樹
    能救命的血漿為什麼金貴目前為止,新冠肺炎沒有疫苗,也沒有特效藥。命懸一線的重症病人,只能靠呼吸機或ECMO(人工心肺)維持生命體徵,為自身免疫系統戰勝病毒贏取時間。倘若免疫系統不夠強大,一切手段無力回天,那便只能指望康復者血漿救命了。
  • 山東7歲男童誤食毒蘑菇急需AB型血漿,近千人獻血15.2萬毫
    新京報訊(記者 齊超)截至9月7日14時許,已有989人為誤食毒蘑菇的山東7歲男童獻血,合計捐獻血液15.2萬毫升。此前山東省血液中心發布緊急招募信息,稱男童是AB型血,該中心AB型血漿僅夠男童3天治療用量。
  • 重磅好消息:新冠肺炎痊癒者的血漿已成「救命藥」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文丨天津市泰達醫院  李青2月13日晚9時,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回答記者如何降低重症患者死亡率時說:目前正在開展恢復性血漿治療的嘗試,已看出一些好的苗頭。
  • 阜陽41歲二胎媽媽羊水栓塞還是走了 全城牽掛市民曾排隊獻血挽救
    近日,阜陽一位41歲二胎媽媽產後突發羊水栓塞急需O型血小板救命的消息,引發全城市民的關注。很多人匆匆趕到阜陽市中心血站,甚至排起了長隊指定要為她獻血。3月24日,一個悲痛的消息傳來,這位二胎媽媽於上午11時30分不幸離世。
  • 寧波老人杭州住院急需熊貓血救命 慈谿女警變身「熊貓俠」獻血救人
    「感謝專程趕來為我公公救命的熊貓血志願者們,連一口水都沒喝,獻完血就回去了,太感動了!」6月25日一早,家住慈谿的陳女士向記者講述了一件暖心的事情:她的公公患骨髓瘤在杭州住院,急需熊貓血救命,她把求助信息發到朋友圈後,寧波熊貓血志願者專程趕到杭州獻上熱血。
  • 3歲白血病患童急需
    消息中稱一名3歲白血病患童,由於血小板單位過低,急需輸入B型血小板保命,事後,雖有好心市民紛紛前往獻血,可是,符合條件的卻很少。3歲小男孩患上白血病23日中午1點過,記者在微信朋友圈裡看到,大家紛紛在轉發一條信息,大致內容是:一個3歲大的白血病患兒王志豪,在化療期間被水痘感染,現急需輸入B型血小板保命,希望大家相互轉發。
  • 武漢求助:急需RH陰性O型熊貓血
    2月19日,微信朋友圈轉發一條消息:「武漢市中心醫院副院長兼武漢市第八醫院王萍院長,在抗疫一線已進重症監護室,情況危急,急需救命血漿,RH陰性O型……」當日,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通過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相繼發布了這條求助啟事,設置了無償獻血專線電話;「瀋陽晚報熊貓血互助聯盟」志願者也積極行動起來;同時,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郭明義也第一時間關注並轉發,啟動「郭明義熊貓血志願者團隊」……
  • 「獻血達人」李鑫:23年時間裡每隔二三十天就獻血一次
    他從1997年開始參與無償獻血事業,多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銀獎,用長達23年的堅持,詮釋著他對這個世界的拳拳真心;他用自己的血小板為素不相識的生命築起愛心護盾,並想要將這份堅持繼續,「如果可以,我還想再獻30年。」
  • 女子患病需「換血」救命 丈夫發出求助:幫幫我們
    當天中午,王禮發出求助信,期待親朋好友和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因為我老婆今天開始全身置換AB 型血,血庫血不夠,急需AB 型血,希望親朋好友和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謝謝大家。」王禮告訴記者,朋友圈發出後,已經有三四十位親朋好友前往安醫大一附院急診室附近的「愛心獻血屋」獻血,其中有8 名親友獻的是AB 型血,「除了父母55 歲以上了,獻不了,其他親友、同學都為我愛人獻血了,有30 多人。」
  • 暖聞|復旦女生患白血病急需血小板,一天內307人報名獻血
    2016年10月底,該校物理系20歲女生尹勝(化名)在課間突然感到暈眩,之後被確診為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為了解決尹勝化療急需的血小板,她所在的物理系通過所屬微信公眾號發起了一項「愛心接力」,倡議發出11小時,就有307名志願者報名。
  • 男子擁"熊貓血"35年獻血救人無數 不幸患癌離世
    昨日下午,天空烏雲密布,大坪醫院一間病房裡,瀰漫著濃濃的悲傷——有「獻血英雄」之稱的李如民因患肺癌,病情惡化,靜靜地離開了人世。臨終前,已無法說話的他在紙條上寫下了自己最後的遺言:「我要回家,好想吃碗麵」。讓人感動的是,就在他抱憾而去後,依然還有很多好心人在不停地給他的家人發簡訊或打來電話,鼓勵「獻血英雄」挺住。
  • 新冠特免血漿有效,恢復期血漿治療能不能救命?
    與正在臨床試驗的瑞德西韋一樣,恢復期血漿治療(CPT)有望成為對抗新冠肺炎病毒的又一利器。2月13日晚間,中國生物表示,本次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中已檢測出高效價病毒中和抗體,實驗證明,能夠有效殺死新冠病毒,「我們用康復者特異血漿臨床治療11例危重病人,治療效果顯著。」
  • 公主嶺一男子患尿毒症 急需O型RH陰性血救命
    吉和網1月20日報導公主嶺46歲男子高明玖,身患尿毒症,又重度貧血,血紅蛋白量不足正常人的一半,如果不及時輸血,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最關鍵的是,他是O型RH陰性血,俗稱「熊貓血」,非常稀有。1月19日,他在輸血站輸入送來的同型血時,出現了排斥反應。他希望能有好心人為他獻血,救他一命。不是很多,400CC就夠了。
  • 樂東7歲女童患腎病 後續治療費用成難題急需救助
    樂東7歲女童患腎病,後續治療費用成難題急需救助  「救救我吧,我想去上學」  如果您想伸出援手可撥本報熱線966123「等我的病治好了,我要去上學,還要穿漂亮的公主裙陪小姑姑出嫁。」面對南國都市報記者採訪時,玲玲依然樂觀堅強。  南國都市報記者 蒙健  父親求助 7歲女兒患腎病費用無著落  文杰與妻子羅妹燕的家,位於樂東抱由鎮多建村委會七組。「我們家裡的經濟條件很不好,特別是最近這兩年,父親生病後情況更加糟糕。」
  • 英國55歲男子靠獻血漿出圈,是英國新冠康復者中捐獻血漿次數最多的人
    圖/受訪者提供今年55歲的史蒂芬·富蘭克林,在上世紀80年代曾是一名英國陸軍的直升機駕駛員。退役後的他在消防部門任職,曾經參與多次重大火災救援。退休後,熱心的史蒂芬雖然有著豐厚的退休金,但依然想為這個社會出份力,他找到了一家特殊學校擔任助教——這裡的孩子不少患有自閉症、狂躁症。
  • 血液病患者急需「熊貓血」救命
    【PDF版】      本報濟南4月29日訊(記者 李鋼) 29日,55歲的楊懷梅終於等到了一包救命的
  • 11次連續捐獻康復者血漿,堅持的背後是感恩
    10日,職業經理人唐樹林來到武漢血液中心捐獻新冠肺炎治癒者恢復期血漿。治癒出院後的100多天裡,他總共11次捐獻血漿4400毫升,成為目前武漢捐獻恢復期血漿次數及總量最多的人。據長江日報報導,患新冠肺炎之前,他無償獻血11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