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血達人」李鑫:23年時間裡每隔二三十天就獻血一次

2020-12-25 閃電新聞

伴著初冬清冷的風,李鑫的身影又一次出現在山東省血液中心機採大廳。填表登記、體檢、檢測,每個月掐著日子來這裡捐獻血小板,對李鑫來說,這套程序已經相當熟悉。

他從1997年開始參與無償獻血事業,多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銀獎,用長達23年的堅持,詮釋著他對這個世界的拳拳真心;他用自己的血小板為素不相識的生命築起愛心護盾,並想要將這份堅持繼續,「如果可以,我還想再獻30年。」

機採血小板 48小時內就能恢復      

曾經連續19年無間斷

李鑫半躺在機採大廳的椅子上,機器將鮮紅的血液從他體內抽取出來。分離、收集一部分血小板和血漿後,再將剩餘的成分重新輸回他體內。這份輕鬆又自然,來源於一份長達23年的堅持。

李鑫告訴記者,他1985年參軍入伍,在部隊他第一次參加了無償獻血。獻血後的很多天,他都會回想起自己鮮紅的血液緩緩流進血袋的場景,自己的鮮血能救人,這讓他激動不已。

後來,李鑫退伍離開了部隊。1997年,偶然路過濟南市西市場附近的一輛採血車,他的腳步不自覺地就走了過去,獻了200ml血液。那是李鑫退伍後第一次參與無償獻血,這一堅持,就到了現在。

「從1998年到2016年,連續19年沒有間斷。」李鑫說,一開始他是捐獻全血,後來聽說捐獻成分血不需要半年的間隔,他便開始捐獻血小板。每二三十天捐獻一次,就像掐著點兒一樣,時間到了,李鑫就往血液中心跑。

家裡有180多本無償獻血證

對李鑫來說,保險柜裡最珍視的東西,就是那180多本無償獻血證。

若不問及年齡,很難想像,眼前這位身形標準、西裝革履的「獻血達人」今年已經51歲。

「看我這身體狀態,應該是30歲的樣子吧?」李鑫笑言,很多人不理解也不願意參與無償獻血,但他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證明無償獻血並不會危害身體健康。

曾幾何時,李鑫獻血的事兒,也遭到母親的強烈反對。

「那時候半年去獻一次全血,母親很是心疼。後來,為了不讓母親擔心,我都是悄悄去。現在她已經習慣了。」李鑫說。

當然,擁有好的身體,也是能夠堅持無償獻血的前提。「不能有『三高』,所以飲食還是要注意,運動也要跟上。」李鑫說,平日有空他便去鍛鍊身體,打網球、打羽毛球、騎騎馬。他的作息也很規律,晚上8點睡覺、清晨5點起床,連續24年不吃晚飯。這樣高強度的自律,並非一時興起,而是日復一日地堅持。

李鑫曾經在電視上看到一個6歲的小男孩,因為疾病原因急需A型血小板。第二天,他很自然地趕到血站伸出胳膊,希望自己的血小板能成為小男孩止血的「良藥」。

「血小板是可以救命的。」李鑫至今記得男孩清澈的眼神,帶著對男孩以及更多生命的愛心,李鑫希望將捐獻血小板的這件事堅持下去,「如果可以,我還想再獻30年。」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凝血和修補破損的血管。當人體流血時,它們會成群結隊地衝上去封閉傷口,起到初級的止血作用。」據山東省血液中心機採科相關負責人介紹,血液除了以全血儲存,還被分離為紅細胞類、血漿類、血小板類等進行保存。

目前,臨床需要最多的成分血便是血小板。由於疾病、化療或放療引起的骨髓抑制或衰竭病人,血小板過低時都可能出現大出血,從而危及病人生命,這時就需要及時輸注血小板,避免大出血。而健康人體內血小板數量充裕,捐出的血小板在48小時內可以恢復到採前水平,比捐獻紅細胞的恢復時間要短得多。因此,捐獻者可以每間隔兩周捐獻一次,一年不超過24次。

「機採血小板是無償獻血的另一種形式,現在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無償獻血者所了解和接受。」該負責人介紹,在省血液中心,有一群相對固定的「獻血達人」,他們會定期來捐獻血小板。如齊魯工業大學能動學院書記姜洪雷,他常年堅持捐獻血小板,通過個人公眾號推文、特殊黨課等形式宣傳無償獻血,並組織黨員團員無償獻血志願服務;洪兆慶,一名普通工人,獻血200多次,說要一直獻到60歲;李江南,獻血超過100次,宣傳無償獻血,多次帶動學生獻血。

越來越多的愛心參與,為生命健康築起一道堅強的愛心護盾。截至今年11月中旬,省血液中心今年機採血小板已經累計採集17212個單位,超過了去年全年的採集量。

相關焦點

  • 連雲港兩位獻血達人20年無償獻血獻愛心
    無償獻血,挽救生命,是一件高尚而偉大的事情。在我市善後河樞紐船閘管理所,有兩位獻血達人———郭守軍和高紅旗,他們二十年如一日堅持無償獻血,為挽救生命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也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髓。  郭守軍和高紅旗是市善後河樞紐船閘管理所有名的「獻血達人」,兩人無償獻血至今已有20個年頭了。
  • 11位超百次獻血達人 近500位獻血超過4000毫升
    見習記者周金涵  通訊員儲勇偉金飛燕  日前,記者從縣採供血中心獲悉,目前我縣已有11位累計獻血超百次的獻血達人。  潘漢傑  冠莊天壽故居志願服務隊隊長  2001年開始無償獻血的潘漢傑,他說是因為一次看報紙,想要獻血救人的種子便深埋於心。「看了報紙後,知道參加無償獻血可以救人,當時就想著有機會自己一定要參加。」潘漢傑說,一次進城在原寧海北門市場偶然遇到獻血車,自此踏上了無償獻血的公益之路。
  • 寧波53歲木匠化身「獻血達人」 百餘次獻血近6萬毫升
    堅持18年、獻血百餘次、獻出近6萬餘毫升血……很難想像到,來自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橋頭胡街道鐵界吳村的吳永成,這位不善言辭的木匠,竟然還有另一重身份——「獻血達人」。今年53歲的吳永成幹了幾十年木匠,勤快能幹、手藝活兒很是出色。談及獻血的初衷,他告訴記者,那是2002年2月的一天,他在街頭上看到了一輛無償獻血車。
  • 男子每隔28天獻一次血小板 一年獻血13200毫升
    昨天上午,一位自稱是肯德基員工的讀者打進本報96068熱線:「我們有個同事,每隔28天就去獻血。小夥子剛上完夜班,又去獻血了。」趕到省血液中心,我們一眼就認出了這個小夥——高個頭,壯身板,皮膚黝黑,身上穿了好多件薄外套和薄線衣,鴨舌帽上印著「KFC」。他叫雷會俊,今年28歲,河南人,言語不多。
  • 上饒廣豐「獻血達人」,18年無償獻血超20萬毫升!
    源於一顆善心,洋口鎮水北居民程遠山,成為一名無償獻血者,又因為對無償獻血的默默堅持,18年共參加無償獻血150次,總獻血量累計超20萬毫升。1月12日上午,程遠山如往常一樣來到上饒市血液中心採血大廳,經過填表、徵詢、體檢、化驗等程序,再一次捐獻了2個治療量的機採血小板。
  • 堅持無償獻血25年!60歲前他完成了最後一次獻血|世界獻血者日
    今年的6月14日是第17個「世界獻血者日」,近日,在上海街頭,不少長期獻血者和愛心市民或來到彩虹獻血屋、或走上流動採血車,擼袖捐獻熱血,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獻血者日「站臺」。在位於四川北路的彩虹獻血屋內,獻血者陸續前來捐獻熱血。
  • 3年累計獻血19500毫升!寧波這20多名白衣天使還是獻血達人
    2020年6月14日是第17個「世界獻血者日」。在北侖有這樣一群白衣天使,她們不但救死扶傷,還是獻血達人。據統計,2017年至2019年,北侖區人民醫院產前病區的20餘名護士累計無償獻血量19500ml,相當於4個體重為70公斤的成年男性血液量。無償獻血讓「小女子」化身「熱血漢子」「叮叮」,清脆的日曆提醒音響起,劉金花拿起手機一看,「呦,明天要去上機,今天要做好準備!」
  • 獻血對身體好不好?多長時間可以獻一次?
    ,去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無償獻血已經成為衡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誌。但是,很多人很害怕獻血,認為獻血會影響身體健康,但事實是這樣的嗎?從科學角度看,經常獻血會刺激骨髓的造血系統,使身體造血系統處於活躍狀態。
  • 男子無償獻血251次:獻一次血也許能救一個人
    錢國鈿最早開始獻血,是因為一次偶然,「1997年年底的一天,我遇到一位到寧波尋人的老婆婆,我陪她從海曙找到江北,後來又將她送到救助站,整晚陪著她。第二天,有一位醫生朋友問起,我說自己一晚上就做了一件好事。沒想到,他跟我說,要做好事很簡單,去獻血就好了。」於是,1998年春天,錢國鈿路過陽光廣場時看到一輛獻血車,就走過去獻了200毫升血。
  • 合肥獻血條例2020年施行:一次無償獻血 終身免費用血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合肥市獻血條例》將於明年元旦起施行,其中「一次無償獻血,終身免費用血」的規定備受關注。此前在合肥參加獻血能享受這一政策嗎?除此之外,獻血者還能享受哪些優待?獻血者如何進行血費報銷?就此,記者昨日採訪了合肥市中心血站負責人。
  • 蘇州有個「獻血達人」 18年累計捐獻172次
    捐獻了1.5個治療量的血小板捐髓不成獻血小板瞞著家人悄悄去血站從捐獻全血到捐獻血小板陸國忠堅持了18年2001年,第一次通過單位組織參加獻血的陸國忠深受鼓舞,決心將獻血這件好事進行到底。在今日的獻血過程中,陸國忠如數家珍般地向記者介紹起血站這些年發生的變化。「我對這裡的工作人員都很熟悉。」「我2005年到血站工作,當時獻血小板的市民還不多,而陸國忠主動放棄獻血小板補貼,每個月堅持捐獻,令我們深為欽佩。這麼多年,他不僅目睹了我們年輕醫生的成長,也見證了中心血站的發展。」
  • 「熊貓血」獻血者邸建剛:六年獻血七次,需要獻血隨叫隨到
    在一次體檢中,他發現自己是非常罕見的 RH 陰性血,也就是俗稱的「熊貓血」。邸師傅當時對自己的血型並沒有太在意,仍默默堅守在工作崗位。一天,邸師傅駕駛834路公交車途經興華街千峰北路口等紅燈時,看到路口的獻血屋上打著急需 RH 陰性血的字樣。
  • 新華人壽保險內蒙古分公司23人無償獻血7400毫升
    2個多小時,23人,無償獻血7400毫升!12月18日上午,零下15攝氏度,北方新報號愛心獻血車前,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員工不畏寒冷,填寫登記表、抽血化驗、測量血壓,在內蒙古自治區血液中心工作人員的指導下井然有序地捐獻「青春熱血」。
  • 龍巖一男子3年獻血14萬毫升 平均半個月一次
    林標城(左)和林春旺(右)在血站合影東南網(微博)6月23日龍巖訊(記者 李凌生 實習生 江舲)近期,龍巖市公民獻血委員會辦公室召開全市無償獻血總結表彰座談會,對20家無償獻血先進單位、10名無償獻血標兵及24名無償獻血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
  • 廈門獻血達人一年獻血小板22次獲頒「獻血狀元」
    健康人體內血小板數量充裕,血小板在正常人體血循環中的平均壽命是10天,捐出的血小板在48小時內就可以恢復到採血前水平,比捐獻全血的恢復時間要短得多。  健康人兩次成分獻血的間隔期為兩周,一年最多不超過24次。捐獻機採血小板後再捐獻全血的間隔期不少於四周,捐獻全血後再捐獻機採血小板的間隔期不少於三個月。
  • 17年獻血超11萬毫升 他是杭州無償獻血最多的人
    從此以後,章梁君每隔半年捐獻一次全血。兩年後,聽說白血病人需要成分血,而成分血的捐獻間隔期比全血短,章梁君便開始改捐成分血。「醫生說成分血捐贈是把血液抽出來,經過分離採集機分離出需要的成分之後,再把剩餘的血輸回給捐獻者。」章梁君捐獻的成分血都是血小板,每次採集大約一個半小時。
  • 狗狗獻血那些事,獻血一次救狗一命,為勇敢獻血的狗點讚
    獻血一次,救汪一命。就像人一樣有時急需輸血,而這些血就來自自願獻血的狗狗。獻血的狗狗通常需要滿足某些要求,但捐血通常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採集過程。更好地理解狗狗捐血過程,可能有助於你決定狗狗是否能夠捐贈,或者在狗狗危及需要輸血的時候要怎麼辦!
  • 【福彩公益之星】趙力鋼:23年獻血12萬毫升 公益是一種習慣
    戶外運動愛好者趙力鋼23年獻血12萬毫升。  23年,83次獻血,共計12萬毫升,3次獲全國獻血金獎,他說堅持無償愛心獻血是發自內心的善心使然;他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他還說,公益是一種習慣。他叫趙力鋼,海南一名戶外運動愛好者。日前,南海網記者採訪了趙力鋼。他說,無償獻血23年的堅持收穫的不僅僅只是一本本紅色小本,更多的是感受的了人與人之間難以言語的真情與正能量的傳播。
  • 《合肥市獻血條例》出臺:無償獻血一次,終身免費用血!
    二是明確「一次獻血、終身免費用血」,獻全血、血小板或者造血幹細胞一次以上的獻血者,終身免交臨床用血費用,其配偶和直系親屬臨床用血享受優惠。三是對多次獻血或者榮獲國家獻血榮譽獎勵的人員給予獎勵。此外,在獻血屋設置方面,《條例》明確了市衛生健康部門會同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根據實際需要,制定獻血屋設置規劃,報市人民政府同意後實施。
  • 「惜時的哥」每隔20天花2小時獻1次血,獻血總量超5萬毫升
    計程車是田東亮的主要收入來源,從不捨得耽誤工的他,卻要每隔二十天就要到血站接受採取,每一次需要2小時。田東亮要一直獻下去,無償獻血不是「上癮「,是責任。18日上午,田東亮第129次無償獻血,獻血總量突破5萬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