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民法典草案的「禁放高利貸」解讀

2020-09-14 北京晉熙律師事務所

隨著社會的發展,民間借貸領域出現了許多混亂現象,如現金貸款變成高利貸,網上貸款變成了套路等等。它不僅影響正常的金融秩序,而且給社會經濟穩定帶來嚴重隱患。《民法典草案合同彙編》明確規定禁止高息抵押,借款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

民法典

案例

某大二學生從校園貸款的小廣告上借了3000元。校園貸款聲稱月息低於1%。然而,在借錢之後,他們在半年內承擔了近20萬元的債務。

高利貸

整理

一旦民法典明確禁止高利貸,這顯然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根據最高法律《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年利率超過36%視為高利貸。在過去,人們借出超出這一法律標準的高額利潤並不罕見。它伴隨著暴力催收等種種問題,給借款人、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帶來了嚴重危害。

高利潤貸款主要是由巨額利潤驅動的,這也與過去缺乏法律威懾力量有關。在《民法典》禁止高利貸之後,正如有關專家所說,「這代表了國家一級堅決禁止和嚴厲打擊高利貸的態度」。對於治理部門來說,它鞏固了法律基礎,增加了治理的信心。這是對借款人的必要提醒,也是對貸款人的有效威懾。

2019年10月,最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聯合發布《關於辦理非法放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規定非法放高利貸將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高利貸定罪

《民法典合同編(草案)》第680條進一步規定,「禁止高利貸,借款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並將「禁止高利貸」寫入法典,從上位法的高度對高利貸進行規範和定義。這樣,有望減少民間高利貸的混亂,換句話說,由高利貸引發的借款人自殺、企業破產等悲劇也會減少。同時,預計這將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並鼓勵人們將資金投資於實體經濟。此外,這也有利於維護社會秩序,包括政府機構和單位。例如,一些公職人員參與了高利貸。這也代表了國家堅決禁止和嚴厲打擊高利貸的態度,回應了輿論控制高利貸亂象的呼聲,也對專業高利貸放貸者的非法牟利行為進行震懾。

事實上,歐美國家的法律也明確禁止高利潤貸款。例如,大多數歐美國家都採用「上限法」來定義高利貸,即如果超過上限,就會受到民法或刑法的懲罰。因此,中國是時候在法律層面明確禁止高利貸了。這不僅符合民意訴求,也體現了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適應。

相關焦點

  • 全文|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的說明
    受全國人大常委會委託,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作關於民法典草案的說明、關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的說明。新華社記者 申宏 攝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的說明——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王晨各位代表:我受全國人大常委會委託,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的說明。
  • 【解讀民法典】對高利貸說「不」!
    這時候就有不法分子盯上了急需用錢的人,他們打著無需抵押,放款快,不用著急還,只是利息稍微有點高的幌子,一步一步誘騙急需用錢的人走進高利貸的陷阱。高利貸實際就是指以索取高額利息為目的的貸款。此外,近年來頻發的「砍頭息」,以高額手續費、管理費為名目的額外利息及針對學生群體的「校園貸」等等,都屬於高利貸的範疇,不但會受到法律嚴厲打擊,涉案款項也會被追繳,返還給受害人或依法沒收。
  • 民法典解讀 | 《民法典》合同編六大亮點!
    北林區婦女聯合會推出「民法典解讀」專欄 ,每天帶您學習和了解民法典的亮點法條。(第五百一十二條)有理有據,向霸座者說不02針對近年來客運合同領域出現的旅客霸座、不配合承運人採取安全措施等嚴重幹擾運輸秩序和危害運輸安全的問題,民法典細化可客運合同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 這部厚重的民法典草案 解讀它離不開這五點
    熱評兩會丨這部厚重的民法典草案 解讀它離不開這五點民法典草案進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程序,這部真正屬於中國人民的《民法典》離我們不遠了。它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第一部超過1000條的法律;第一部超過10萬字的法律。
  • 雷傑參加分組討論「兩高」報告和民法典(草案)時表示 民法典(草案...
    26日上午,出席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全國政協委員分組討論「兩高」報告和民法典(草案)。濟南市政協主席雷傑參加所在小組討論並發言。民法典(草案)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必定能夠更好地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民法典(草案)關於防疫、個人信息保護等規則,緊扣時代脈搏、回應時代需求、體現時代特徵,回應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新問題、新挑戰,必將成為新時代制度文明的重要基石。
  •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人大專家獨家解讀民法典
    近日,央視新聞邀請法學專家就10個網友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解讀。  01.民法典草案是之前法律的彙編,內容沒有太大變化?  全國人大代表孫憲忠解讀  民法典草案不是彙編,是編纂。編纂工作是消除矛盾、彌補漏洞、消除重複,同時也有部分創新。法典條文變化還是很大的。  02.民法典草案如果通過,對法學考生備考有影響嗎?
  • 民法典·新變化:高利貸被明確禁止
    在民法典中,高利貸被明確禁止,這在我國現有法律體系中系首次,也為司法機關辦理高利貸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據。北京市朝陽法院法官助理劉衝介紹,此前有關高利貸的規則往往以司法解釋而非法立法的形式出現劉衝表示,民法典在高利貸的問題上劃出「紅線」,一方面回應了現實需求,另一方面也為監管部門對高利貸進行規範和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據,給地下錢莊、非法集資等非法金融行為敲響了警鐘。民法典並未直接劃定利率的具體標準,但規定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做了概括性、原則性的規定,留出了解釋、調整空間。
  • 司法部普法與依法治理局、人大法學院聯合出品《民法典開講》
    司法部普法與依法治理局人大法學院聯合出品百度聯合製作王利明等10位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參與者面向黨政幹部和社會大眾全面解讀民法典01、內容簡介本書是在司法部普法與依法治理局和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聯合出品的
  • 司法部普法與依法治理局、人大法學院聯合出品《民法典開講》
    王利明等10位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參與者面向黨政幹部和社會大眾全面解讀民法典全書旨在面向黨政幹部、社會大眾,全面解讀民法典對人們生活的意義和影響2.民法典如何回應「中國之問」和「時代之問」?3.《民法典·物權編》,更好保護你我的財產權利。4.《民法典·婚姻家庭編》關於結婚制度和離婚制度有哪些新變化?5.《民法典·合同編》,每筆交易都與它息息相關。6.他違約了,我怎麼辦?7.繼承規則改變,是否更符合老百姓需求?8.人格權獨立成編,有何深意?
  • 民法典草案有哪些看點?
    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草案,由民法總則與各分編草案「合體」而來,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及附則,共1260個條文,覆蓋人民生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這樣一部法典,編纂難度可想而知。   中國民法典
  • 孫憲忠:民法典草案符合科學民主依法立法要求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委員孫憲忠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講述新中國首部民法典編纂的歷程和體系,介紹民法典編纂的規劃步驟和最新進展,並解讀民法典草案編纂的法理和邏輯。
  • 民法典將這樣影響你我的生活,戳→
    >民法典草案明確見義勇為免責小區共有場所收入歸業主界定夫妻共同債務增加遺囑形式……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解讀民法典草案亮點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記者採訪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請他解讀民法典草案亮點。見義勇為免責 規定: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
  • 民法典草案都有哪些看點
    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草案,由民法總則與各分編草案「合體」而來,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及附則,共1200多個條文,覆蓋一個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民法典出臺後,我國現行的民法通則、物權法等相關法律將被替代。作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民法典草案充分體現了時代特色。
  • 熱門,2021民法典,關於房產的那些新規政策解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大利解讀:民法典確定住宅70年到期自動續期,其他非住宅續期依照法律辦理,續期有費用,住宅可能有減免,非住宅按法律規定辦理。 二、婚前父母出資買房,視為個人財產。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民法總則草案正式出爐 爭取2020年形成統一的民法典
    民法總則草案正式出爐 爭取2020年形成統一的民法典 原標題:   按照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編纂民法典的任務要求,編纂民法典列入了調整後的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
  • 人大代表與最高院法官:評議《民法典(草案)》物權編、合同編、人格...
    《民法典(草案)》的居住權制度,體現了傳統居住權的基本特點。例如規定了遺囑設立方式,以無償性為原則,強調居住權不得轉讓,居住權有期限等等。這與日常生活中所謂的「居住的權利」是根本不同的。楊小天代表:我注意到《民法典(草案)》關於居住權的規定與您前述所說的羅馬法上傳統的居住權有一些不同。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民法典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民法典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訪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 5月22日,民法典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記者採訪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請他解讀民法典草案亮點。 見義勇為免責 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解讀:現實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多次發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困擾公眾。
  •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草案)》的說明
    為此,經同有關方面反覆研究,編纂工作擬按照「兩步走」的工作思路進行:第一步,編纂民法典總則編(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後,爭取提請2017年3月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第二步,編纂民法典各分編,擬於2018年上半年整體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分階段審議後,爭取於2020年3月將民法典各分編一併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通過,從而形成統一的民法典
  • 民法典分編草案刪除計生內容 最快2020年3月過審
    2、第二步編纂民法典各分編,適時出臺民法典。草案分為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今天下午,民法典分編草案(草案)首次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草案初審時,將民法典各分編(草案)作為一個整體提出;之後,根據實際情況將草案各分編分拆幾個單元分別進行若干次審議和修改完善;在擬提請全國人大會審議時,將之前已出臺的民法總則、經過常委會審議和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編草案合併為一部完整的民法典,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提請2020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
  • 《民法典(草案)》都有哪些與你息息相關的內容
    民法典草案將提請審議是本次全國「兩會」最受矚目的事情之一。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整部民法典幾乎全部涵蓋。那即將提交審議的民法典都有哪些亮點呢?2014年,《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編纂民法典的任務。2017年,總則頒行,隨後又分別編纂成六個分編,最終整合為民法典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