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讀篇之吃不了學習的苦就得吃生活的苦

2020-08-27 AA芍藥花開在北裡

吃不了學習的苦就得吃生活的苦。

父母為之子女,真的是嘔心瀝血,拼盡全力吧!

這個世界上最最無私的愛,應該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最近高考已經落下帷幕。

孩子們何去何從,成了父母近段時間最最關心的問題了。

分數考的不錯的孩子,全家皆大歡喜,父母把填志願的那本書,翻的不下百遍啊。到處問別人,孩子讀啥學校,讀啥專業,怎麼好就業,日夜兼程,都睡不著的那種,廢寢忘食,忙著幫助孩子選擇人生的轉折點。

另外一類孩子呢!沒考上的咋辦呢,這個也很糟心哦!

父母都不知道咋辦,愁眉苦臉的,才下眉頭,又上心頭。真的是太難過了。

問孩子的意見,當然得繼續讀,但是讀什麼呢,值得深思熟慮。

實在不行,那就復讀吧。

於是,第一天,重整旗鼓,準備復讀,第二天,讀書太累了吧!還是玩玩手機,看看新聞,聊聊天,看看劇,打打遊戲,吃吃零食。

父母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明明自己說要復讀,結果就一天準備工作,做做樣子,就完事了,這個復讀真得好好考慮一下了。

個人覺得如果差的實在太遠就走職業學院吧,別復讀浪費時間了。

我們家弟弟就是一個例子,2018年高考,差分數線100分到本科呢,他自己也是一腔熱血想復讀,把教材都賣了,被我披頭蓋臉罵了一頓。這是個什麼態度呢!

然後看到同學差一點點的去復讀,死活吵著去復讀,我就給他分析了。他英語特別的不高,其他科目都是一般般,你說你讀什麼,沒有優勢科目就算了,良莠不齊,你還有個死拖後腿的,你說,這個可咋辦呢?

我個人建議是能走就走,別堅持了,萬一明年還是這樣呢!或者你有進步,進步50分,你覺得呢,還是專科?你說你咋辦。

這浪費一年錢不說,還浪費一年時間。到時候你說還去復讀麼?誰理你啊!也只能讀專科。

而且這次高考你是很聰明沒努力導致的麼?不是,你是努力了還是考這樣,那你說,你這樣堅持有意義麼?沒意義,那幹嘛做沒有意義的事呢?

但是我也看到過一個同學差分數線100多分,最後逆襲成功的,就是我本科同學,那個男生我還挺佩服的,是那種很聰明的孩子,第一次考試差100來分的原因是不努力,玩去了 。這種下決心讀一讀就考上了。

所以得分析利弊吧,權衡所有的東西,再考慮孩子去不去讀書,究竟孩子適合一條怎樣的道路,而不是盲目的,隨意的,想怎樣就怎樣的 。

如果孩子的成績是由於沒有天賦不夠聰明想復讀,那還是不贊成的,能走大專走大專,幹嘛浪費時間呢?這種就是我命由天不由我啊!

如果孩子差一點點,但是非常努力,也下決心讀一次,再給自己一次機會,那就好好支持吧!畢竟我命由我不由天啊!

相關焦點

  • 吃不了學習的苦將來就得吃生活的苦
    望子成龍乃父母之期望,溺愛乃大忌焉。兒子剛出身就黃疸,我那時羊水太多,十個月零十天了,還不發作生。婆婆和老公急壞了,把我帶去醫院檢查,羊水太多,氧氣太少,還天天去吸氧。小學四年級時成績還算不錯,五年級時就開始叛逆,也就是我出車禍的那年開始。父母講的當做耳邊風,這邊耳朵進那邊耳朵出。成績直線下滑。六年級時班主任還提醒過我,讓我讓他爸爸帶他去勞動鍛鍊下,也許會好些。
  • 抱怨讀書苦,媽媽罰孩子泔水桶撈麵:不吃學習的苦,就吃生活的苦
    安徽的一個小學生,覺得學習有點枯燥,便跟媽媽說不想學習了,學習太累了。他讓媽媽給自己找點事做。媽媽聽聞此言,便讓他去泔水桶裡把剩下的麵條撈起來,拿到奶奶家裡給雞吃。孩子一邊撈,一邊被噁心得連連乾嘔,累得不得了。
  • 清華大學博士生被開除:你不吃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有句話說得好:你不吃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不要以為有名校傍身,就可以任性揮霍。到頭來一定得不償失,追悔莫及。大部分的年輕人,夢想不勞而獲,不過是因為吃不了學習的苦,想走捷徑而已。因為專注於一件有價值的事,往往是極為艱辛的。人的天性讓我們習慣於在突破的零界點前退卻。殊不知,沒有哪條路是不辛苦的。到了社會裡,公平與機會都是稀罕物。
  • 不想吃學習的苦,那就只能吃生活的苦
    小輝今年上初二,平時學習成績不咋樣,還愛跟別的孩子溜去網吧打遊戲,暑假,媽媽給小輝報了課外班補英語,結果沒上幾天課小輝回來就說了這麼一句話。媽媽說,那你現在去找工作,你要是能找到還能把你自己養活了再說。結果都第二天了小輝也沒回來。父母著急忙慌四處找娃的時候,小輝卻主動回來了,他說自己找不到工作,人家都不要他。於是,小輝的打工夢就此破碎。
  • 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其實多數人都有苦衷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一定要好好學習,不然長大後肯定要吃生活的苦。這個道理人人都明白,不過等我們真正長大後,卻依舊在吃生活的苦。現實情況就是,多數人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優路教育表示,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對此很多人可能都有誤解,了解完下面幾個原因,相信大家也能理解。
  • 兩位清華大學博士生被開除:你不肯吃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不肯吃學習苦,就要吃生活的苦這個世界是公平的,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穫,如果你墮落不上進,總是偷懶,不肯吃學習的苦,那將來你就要吃生活的苦,這也是為什麼高校畢業,有的人進入名企享受高薪待遇,而有的人卻和普通學校畢業的學生,搶工作。
  • 為什麼大多數人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 蘿蔔心理精選
    一、為什麼大多數人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問的是: 為什麼大多數人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窮則思變,真正苦到一定程度了,人自然會自發地掙紮起來改變現狀,對於有些背負著沉重生活的人來講,學習才是脫離生活苦難又輕鬆又有用的途徑。沒有誰願意吃真正的生活裡的「苦」,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大多數人的生活還沒有足夠的糟糕。
  • 《窮富翁大作戰》教會孩子:吃不了學習的苦就會吃生活的苦!
    知乎上有個問題是這樣的:為什麼有人能吃得了生活的苦,就是吃不了學習的苦。有個答案獲得了很多人的認同: 「因為學習上的苦是需要你主動去吃的,而生活的苦,你躺著不動,它都會來。」這樣一個往往要到了一定年齡才會明白的道理,叛逆期的孩子又怎麼能理解的了呢?一提到學習,孩子總是叫苦連天,家長們應該怎麼教育才好?
  • 疫情之下應屆畢業生年薪201萬:吃夠了學習的苦,才能少吃生活的苦
    但是花花看了他們的經歷想說:讀書改變命運,只有吃夠了讀書的苦,才能少吃生活的苦。讀書苦嗎?苦,但是值得!他下定決心要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開始每天起早貪黑的學習,比身邊任何一個同學都要用功,吃飯的時候在背英語單詞,睡覺之前還要做幾道數學題,每天最早到教室,也是最晚離開的。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他還在工地搬磚,一天賺50塊錢來補貼家用。吃夠了苦,熬到了頭,生活就會對你網開一面。
  • 兩位清華大學博士生被開除:你不肯吃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不肯吃學習苦,就要吃生活的苦這個世界是公平的,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穫,如果你墮落不上進,總是偷懶,不肯吃學習的苦,那將來你就要吃生活的苦,這也是為什麼高校畢業,有的人進入名企享受高薪待遇,而有的人卻和普通學校畢業的學生,搶工作。
  • 清華博士生被開除:請告訴孩子,你不吃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答案就是對他百依百順,不讓他/她吃一點苦。溺愛不是愛。在成長的路上,有些風雨一定要孩子自己承受,有些苦難也一定要孩子親身體驗。桐華說,人的一生就是不斷付出和收穫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會逐漸形成兩種人,一種人因努力而成功,另一種因懶散而失敗。有遠見的父母,一定會讓孩子吃這3種苦。
  • 高三女孩每天蹭網學習18小時:不吃讀書的苦,就吃生活的苦
    如果現在不吃讀書的苦,將來的生活就會比讀書苦百倍。01 那些不讀書的人,後來怎麼樣了?春節期間,回老家後,和我一個堂哥吃飯。酒過三巡之後,他突然嘆了一口氣:「真羨慕你啊,讀了那麼多書,工作待遇那麼好。」
  • 哈工大大四學生找替考被開除:你不吃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換句話說,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登上頂峰,但人生該吃的苦,一點都不會少。你今天貪圖安逸不想複習不想麻煩找人替考,明天可能就要承受多得多的苦痛。給自己挖坑的事,明明不值卻總有人去做。還記得前兩年,《人民日報》在微信上發過一篇文章——《致沉睡中的大學生:你不失業,天理難容!》
  • 學生被開除,痛失騰訊30萬年薪:你不吃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換句話說,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登上頂峰,但人生該吃的苦,一點都不會少。你今天貪圖安逸不想複習不想麻煩找人替考,明天可能就要承受多得多的苦痛。給自己挖坑的事,明明不值卻總有人去做。大多是沒有挨過現實的耳光 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為什麼大多數人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 男孩嫌讀書苦被媽媽罰泔水桶撿麵條:吃不了學習的苦就吃生活的苦
    原來男孩這一陣突然不想學習了,認為自己隨便做什麼都可以。媽媽說自己家是開麵館的,就懲罰男孩從撿麵條幹起,告訴他「吃不了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也有網友舉例說,老同事的侄子突然不想讀書了,他爸帶他去割麥子,那個熱、癢、累,侄子終於覺得還是讀書好,現在應該博士畢業了。
  • 你不主動去吃學習的苦,生活的苦便會自動找上門來給你吃
    人都怕吃苦,讀書是苦,連續數十年的不斷學習,只為能夠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工作是苦,996讓很多人都怨聲道載,控訴無良公司。 人生有很多的苦,如果你不想吃苦,害怕吃苦,那麼可能你會因此要吃苦一輩子。有人說年輕人吃苦不叫吃苦,叫有福氣,因為你有選擇的機會,有失敗的資本,老了以後吃苦那才真叫吃苦。一個人如果從未想過吃苦,那麼他的後半生,必然會吃盡生活的苦。
  • 有些人吃得了生活的苦,學習的苦,唯獨消化不了感情的苦
    自殺前,陳某寫下了18篇日記,記錄從6月9日至6月27日的心情,疑似因情所困。陳某是一個吃得了生活的苦,吃得了學習的苦的人,偏偏卻在感情上消化不良。其實失戀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事情,為何在陳某這裡會成了一輩子也跨不過去的檻?
  • 清華大學兩名博士生擬開除:請告訴孩子,你不吃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答案就是對他百依百順,不讓他/她吃一點苦。溺愛不是愛。在成長的路上,有些風雨一定要孩子自己承受,有些苦難也一定要孩子親身體驗。桐華說,人的一生就是不斷付出和收穫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會逐漸形成兩種人,一種人因努力而成功,另一種因懶散而失敗。有遠見的父母,一定會讓孩子吃這3種苦。
  • 哈工大大四學生被開除,痛失30萬年薪:你不吃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校規上明明寫著替考開除,你還要以身試法,就別怪哈工大按章辦事。這些年,高校嚴進嚴出已經成為常態,尤其是哈工大這樣的一流高校,更是高標準嚴要求。這既是對學生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畢竟一個在學校裡都不安分守己遵守規則的人,到了更加複雜的社會上,可能一時不慎會犯下更大的錯。人生從來沒有後悔藥,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全部責任。
  • 你只有吃夠了讀書的苦,才能少吃生活的苦
    你只有吃夠了讀書的苦,將來才能少吃生活的苦。01前兩天,很多媒體都在爭相報導一個叫魏凱倫的大學畢業生。從小生活在甘肅大山深處的魏凱倫,家裡有姐弟四個,生活條件極其艱苦。有人說,生活的苦,是一種消耗;讀書的苦,是一種收穫。當你吃夠了讀書的苦,才能更從容、更自信的面對生活的苦。老話說,念書的人腿長。今天這個社會,努力讀書的人,跨越了階層,走向了更遠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