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 廉明縣令遭誤解
真實的武大郎原本是書生,後考上狀元任職縣令。他自幼聰敏,寒窗苦讀多年,最終中了進士,受任陽穀縣縣令。他任職期間興利除弊,清正廉明。
武大郎家境貧寒,曾受好友黃堂接濟。後來,黃堂的房子因意外事故被燒毀,無奈之下投靠已任職縣令的武大郎。黃堂惦記在以前贊助過武大郎,人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哪知道,住在武大郎處的那幾天,人家倒是好酒好菜地招待,但關於贊助的事兒,卻絕口不提。黃堂心裡十分氣憤,懊悔當初接濟武大郎。惦記在武大郎不給自己找份差事也就算了,連重建房子的錢都不資助,於是,黃堂決定實施一系列散播謠言的報復。
黃堂在回鄉的路上,四處散播武大郎和潘金蓮的謠言,最後覺得用嘴說不過癮,於是寫在紙上,四處張貼「大字報」。因此,武大郎和潘金蓮頓時成了焦點人物。
而當事人武大郎卻還蒙在鼓裡。但黃堂回到家裡後,才發現家裡有工人重建房子。妻子告訴他,這些工人是武大官人派來建房子的工人。此時,愧疚之心,如黃河決堤,滔滔不絕。
造謠容易,滅謠難。謠言一傳十,十傳百,幾百年後連小說家施耐庵信以為真,後寫入白話小說《水滸傳》。因此,武大郎和潘金蓮的名聲遭受玷汙,直至今日。
潘金蓮 乃知府家的千金小姐
而縣城東北的黃金莊,被武家後人稱作「老祖奶奶」潘金蓮的家鄉。潘金蓮並不是潘裁縫的女兒,而是貝州潘府上潘知州的千金小姐,一位大家閨秀。她知書達理,和武大郎恩恩愛愛,白頭到老,先後生下四個子女。黃金莊正南1.5公裡便是武家那村。
村上原有一座武大郎墓,從墓誌來看,武植還是殷商王武丁之後,正經的王族子孫。
1946年,從墳中還發現有一口楠木懸棺和兩具骨骸。據參與挖墳的人證實,從骨骸判斷武大郎相當高大,推算生前少說也有1.78米。
每周四晚9:20山東衛視《養樂多·你好!歷史君》趣解歷史、還原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