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釐米臂圍被嘲笑是脂肪臂,那臂圍練到多少才有不錯視覺效果?

2020-12-16 健身看點

在健身圈,40釐米臂圍是很多人的目標,不過真正能靠自然健身達到40釐米的並不多見,這個臂圍需要強壯的肱三頭肌,另外還需搭配高聳的肱二頭肌。正是因為手臂肌肉非常難練,容易到達瓶頸期,所以不少人秀手臂圍度時,附帶了很多脂肪。

附帶了脂肪,體脂率達到20%或者更多,那練出42乃至更誇張的臂圍可以說較輕鬆了,不過此時可能有人會嘲笑這手臂是「脂肪臂」。

有網友說了:「不要總是嘲笑脂肪臂,有腹肌的型男身材4個月就能成型,而瘦子想要練出脂肪臂,最少要3年時間,所以脂肪臂相比腹肌難練10倍左右。」

的確如此,腹肌好練,臂圍難練!美國的疾控中心曾做出了這樣一個調查,測算各個年齡段男性,平均二頭肌圍度,得出了這樣一則數據,20-29歲的男性平均臂圍在33.8釐米,而30-49歲的男性平均臂圍為35釐米,這包括了脂肪的數據。

上述是包含脂肪的數據,那刷脂後還剩下多少?可能需要減掉2-3釐米。有不少健身者反應自己的脂肪臂圍度達到42釐米,將體脂率從22%下降到12%時,手臂圍度就剩下38釐米左右了。

所以在低體脂率時,自然健身狀態下,擁有40釐米臂圍是相當困難的!那普通人臂圍練到多少才有不錯視覺效果?在體脂低於15%的情況下,能達到37-39釐米的臂圍,就已經有不錯的視覺效果了!當然如果你有42釐米以上的脂肪臂,減脂後手臂呈現出來的效果,肯定也是非常驚人的!

所以脂肪臂往往都是潛力股,高手在民間,筆者在健身房看到不少硬漢,估算手臂圍度都有45釐米以上,腿圍70釐米以上,雖然體型看起來較胖(準確的說是壯),一旦減脂後會有多強悍?這的確是令人難以想像的!

相關焦點

  • 他純自然健美6年練出48釐米的臂圍,網友:真的純嗎?
    健美愛好者如果不參加競技比賽那就對天賦沒有太多的要求,只要練到自己想要的狀態就行。但是對於職業競技選手來說:天賦,尤為重要!而接下來這位健美愛好者雖然不參賽,但是他有極高的健美天賦!他純自然健美6年練出48釐米的臂圍,網友:「真的純嗎?」
  • 手臂練不大?那你可能犯了這3個錯誤,教你正確的臂圍增加方法
    在很多鍛鍊者在練習手臂的時候都會遇到一個大難題,就是臂圍怎麼增都上不去,明明自己每周都有訓練了,可是臂圍的鍛鍊效果就是不好。我們的手臂要想練大,還是要掌握正確的方法,避免在鍛鍊中出現錯誤,這樣才可以讓自己成功增加臂圍。
  • 健身多年臂圍一直不漲:承認自己的肌肉天賦不足,也是勇敢的表現
    肱二頭肌其實有「長短」之分,因為我們的肌纖維束在骨骼上的起止點位置有差別:肌腱長肌腹短是短肱二頭肌,平時不明顯、彎舉時手臂非常粗;肌腱短肌腹長是長肱二頭肌,刻苦訓練之後手臂更厚實。金鐘國的手臂是典型的長二頭肌,手臂即便是伸展狀態下,從肩到肘填充的滿滿的,因為肌腹很長。
  • 想要臂圍過40,手臂肌肉要這樣練,三個方法讓你的手臂再粗一圈
    到現在我才明白,手臂圍度給人帶來的視覺效果如此之大,手臂圍度小的話,人看上去就比較單薄,但是手臂圍度過了40以後,整個人看起來就會非常強壯。臂圍超過40的人,在所在的健身房就已經是大佬了,更別說有的人追求60cm的手臂圍度,那種人走到跟前,就像一個人形坦克。
  • 世界上肌肉最多的廚師,臂圍61釐米,甚至比職業健美運動員還強壯
    他的人生絕對是多姿多彩,其實他是一位在美國陸軍服務了23年的退伍軍人,非常喜歡鑽研各種廚藝,退役後就開始了他的廚師之旅,但肌肉對於每一個男士來說,都是最受歡迎的外衣,在軍隊的訓練讓他的體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退役後他也從來沒有放棄過訓練,一直都有保持著練好的運動習慣,身材也是越來越強壯。
  • 40臂圍是怎麼練的?告訴你3個技巧,手臂肌肉都練爆了
    結果姑娘說了:「看臉20多,手臂40歲!」不過一個人一個審美,爾之砒霜吾之蜜糖,那小姑娘不喜歡有人喜歡,比如大呲牙的女朋友。他女朋友40來歲,大呲牙22歲生日的時候我才認識她的,就那天喝得有點多。能看出來,大呲牙吃醋了,當然他也看到了自己的短處,手臂圍度不夠啊,就37cm,跟我這40的比起來確實有點纖細。你要說他沒練過,那真的像罵人,彎舉屈臂伸做了不知道幾萬次,就是不漲怎麼辦?後來我就教了他三個技巧。(1)聽說過「啞鈴託舉」嗎?
  • 練出「麒麟臂」要多少天?5個運動,臂圍突破40cm,手臂肌肉霸氣
    很多健身新手喜歡練腹、練背、練腿等,但是很容易忽略手臂的訓練,因為他們認為雙手不重要,其實對手臂進行針對性訓練,更加有利於後期的腹部、背部、腿部訓練,因為手臂的力量能支撐大肌群訓練,比如做大重量的訓練,而且如果健身只是局部增肌,顯得身材比例不協調勻稱,所以手臂的訓練是不可缺少的。
  • 非洲3大肌肉猛獸,個個都是黑金剛,最後一個臂圍超越施瓦辛格!
    說到健美界的肌肉巨獸,那可真是多的數不勝數,尤其是歐美國家,肌肉猛男真的是隨處可見。由於基因和飲食文化等原因,亞洲的肌肉男要遠遠少於歐美,但仍有「中國第一維度」鹿神、姜京元、韓國的黃哲勳以及日本的山岸秀匡這些亞洲頂尖健美運動員作為典型代表。
  • 在家這樣練手臂:一把凳子三個動作,男生打造臂圍女生擁有天鵝臂
    對於男生而言,臂圍是最能說明手臂訓練水平的了,為了實現手臂增肌、擴大臂圍,男生除了肱二頭肌訓練外,最應該關注的應該是手臂後側的肱三頭肌。不但男生要練肱三頭肌,對於女生而言,纖細的臂膀離不開緊緻的線條。如果在大臂後側出現了贅肉,勢必會影響身材的美感。為了能擁有纖纖玉臂,也應該有針對性地開展肱三頭肌訓練。
  • 俄羅斯金剛芭比獲得IFBB健美職業卡,臂圍達到48cm!
    雖然奧賽女子健美早在2014年就被取消,但是全球各地依然有很多比賽中依然保留了女子健美項目!羅馬尼亞Muscle Fest PRO資格賽就是其中之一!就在近日,該比賽剛剛結束,俄羅斯金剛芭比獲得IFBB健美職業卡,臂圍達到48cm!
  • 讓你練出絕佳手臂肌肉的4個良心建議
    其實如果你不去量臂圍的話,你會發現,其實全身肌肉裡面練的最好的,還是手臂。但是要是追求臂圍,40、45這樣的一個追求。那當然手臂看起來就不那麼明顯了。無所謂,不管你是量臂圍也好,看體型也好,今天的4個方法,都可以讓你的手臂臂圍得到明顯提升。
  • 25歲的肌肉巨獸,臂圍達到58釐米,堪稱未來的「健美之星」
    對於男士來說「肌肉」不僅能帶來安全感,更多的是還能改善身材,增加個人魅力,相信沒有哪位男士,不喜歡擁有一身肌肉型號的身材,而他也不例外,從小就對打造身材頗感興趣,希望有一天自己也可以成為肌肉型男,早早的就接觸了力量訓練,但他最開始的想法僅僅是改變身材,想讓自己強壯一些,身材比例更好一些,並沒有想要參加比賽的想法。
  • 練胸練手臂7個動作,搞定胸肌與三頭肌,幫你練大胸肌,突破臂圍
    在健身過程中,我們會隨著經驗的積累而使得訓練目的不斷地完善,我們會從一個比較概括的訓練目的慢慢地轉移到對於每個肌群甚至是每塊肌肉的訓練,那麼在上肢訓練當中,除去男女都鍾愛的腹肌之外,胸肌同樣是很多人都喜歡練的一個部位,因為胸肌的發達與否,可以讓我們很直觀地看見,健碩的胸肌會給人強大的安全感
  • 夏天穿衣,你和肌肉男只是差了臂圍,如何打造45釐米的麒麟臂
    你一周會練手臂嗎?會單獨抽出來練嗎?在文章下面的評論區告訴我們我們都渴望過多賺點,比如渴望漲工資?所以,練手臂的時候是不是也有一種渴望,要是臂圍再大一點就好了?小夥伴們可能很好奇,為什麼要把賺錢和練手臂放在一起,手臂越大錢就越多嗎?你錯了,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兩件事一點都不簡單。如果讓你再粗2cm,那今天教的這些訓練動作你絕對不能錯過!為什麼要訓練肱二頭肌?
  • 他是90年代最偉大健美運動員,一生參加13次IFBB,臂圍達60釐米
    從失去父母的男孩到最著名的健美偶像之一,凱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凱文身高180釐米,體重在淡季時達到了120公斤,賽季時體重在110-115公斤。他的臂圍達60釐米,腿圍82釐米,胸圍145釐米。他是90年代最偉大的健美運動員,他經歷了歷史上最偉大的兩名運動員多裡安耶茨和羅尼科爾曼。凱文在馬裡蘭州的巴爾的摩出生並長大。
  • 給你的臂圍加加碼:通過雙槓臂屈伸,有效提升肱三頭肌的含量
    導語:大家好,今天讓我們學習一下可以提升臂圍的運動,這項運動就叫做雙槓臂屈伸。雙槓臂屈伸主要是藉助雙槓的機器進行的一項運動,我們需要藉助雙槓完成臂屈伸運動,整個過程中可以鍛鍊到我們的肱三頭還有其它的部位。
  • 怎樣用啞鈴練出強壯手臂?30天提升手臂維度,讓你臂圍蹭蹭暴漲
    男生經常訓練手臂,因為手臂強壯有力量會顯得自己更有安全感,女生特別喜歡這樣的男生,男生一般都是增加手臂的肌肉,提升手臂的維度,讓整個手臂肌肉得到協調的發展
  • 健美界公認臂王,10歲開始健身,小個頭也能練出大肌肉
    正因為有這些名聲大噪的健身人物的推動,健身健美業才有現在蒸蒸日上的局面。不過話又說回來,健身明星雖然有很多,但特點大致相同,那就是都擁有一身幾近極限的肌肉,通過某個獨特的特點而出名的健身者倒是很少見。就像施瓦辛格的胸肌、拉扎爾的腹肌一樣,依靠某一樣顯著特點的健身者似乎更容易讓人記住。
  • 健身大佬告訴我,手臂肌肉要天天練!所以我的手臂變粗了
    手臂肌肉容量練法手臂肌肉天天練的方式,我管它叫做容量練法,因為你天天練的話,你對手臂施加的訓練刺激容量就會相應增加,比你一周練一次要多很多。當然跟平時的手臂訓練是有一定區別的。它的單次容量比較低,但是頻率非常高。
  • 量一下手臂,竟然長了2釐米!怎麼突然又變大了?
    你覺得臂圍要多少cm才算是有練過?量臂圍,是屈臂還是直臂,估計是一大爭議,但要是兩種方法都長了,你一定會很高興。如果回到最基本的訓練,自由重量的舉鐵,肌肉不經意習慣了,槓鈴和啞鈴無法帶來更好的效果。肌肉的生長需要逆境。當動作有難度時,肌肉就會生長。就像是坐在平板凳上推空杆,哪怕10000個也不一定會帶來肌肉生長。思想和身體渴望刺激,只能通過增加動作困難程度來獲得這樣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