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巧手「補心」,還兩歲先心病男童一顆健康心

2020-12-20 騰訊網

點擊上方藍字 享受美食嘍

先天性心臟病是危害兒童特別是嬰幼兒健康與生命的殘酷「殺手」,據統計,每1000個新生兒中約有6個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按人口出生率及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估計我國每年有15萬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出生。

在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病中,房間隔缺損(左右心房間有「漏洞」)是臨床最常見的先天性心內畸形。

近日,來自武岡市的2歲5個月的男童銘銘(化名)因為發燒、咳嗽被送到醫院,檢查發現孩子心臟有兩個洞。經確診,銘銘患有房間隔缺損,如長期得不到糾正會引起肺動脈高壓,最終可導致心臟衰竭,這可把他的家人嚇壞了。

11月25日下午,邵陽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PICU、心胸外科、麻醉科、B超室等多學科通力合作,成功為銘銘實施了房間隔缺損封堵術,該手術刷新了邵陽行嬰幼兒先心病介入封堵術最小年齡紀錄。

發燒咳嗽查出先心病

11月14日,銘銘出現了反覆發熱、發燒、咳嗽等症狀,在當地醫院進行治療,病情一直不見好轉。11月21日,銘銘轉入邵陽市中心醫院PICU治療。經心臟彩超檢查,發現銘銘為先天性房間隔缺損,出現了兩個大小不一的「心洞」,引起血液自左向右分流,從而導致右心室舒張期負荷過重,右心房、右心室變大,壓力增加。

邵陽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劉鵬介紹,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建議患兒3歲以後再行封堵,這樣可以降低手術風險。但銘銘右心房右心室明顯擴大,心臟功能受到了一定影響,如果再推遲手術,引起肺動脈高壓,生活質量受影響,最後的結果是不僅病情得不到控制,還會喪失手術機會。

在徵得患兒家屬同意,心血管內科、PICU、心胸外科、麻醉科、B超室等多學科討論評估後,決定提前為銘銘實施介入封堵術,並擬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

醫生巧手堵上「心洞」

11月25日下午,施行局部浸潤麻醉後,手術團隊順利穿刺患兒左股靜脈,置血管鞘,沿造影導絲送導管至肺動脈,測壓再送導絲過房間隔大缺損入肺靜脈,接著送入封堵器至左心房。不出一個小時,銘銘的「心洞」被完美地堵上了。

術後第一日,心臟彩超複查顯示封堵器固定,未見血液分流,右心房、右心室大小恢復正常,邊緣對各瓣膜無影響。術後,銘銘被送回PICU進行生命體徵監測,目前患兒病情穩定,恢復良好。今後,他可以像其他寶寶一樣健康、快樂地成長了。

劉鵬表示,先天性心臟病的表現症狀為發育較同年齡的小孩要差,容易患感冒、咳嗽,稍有活動就氣喘、氣短,玩一陣就要在地上蹲一會。臉上很容易出現青紫;有的平時不發紫,活動和哭鬧後出現青紫,就應該馬上到醫院檢查。患有此病的孩子早期自身無症狀,不易發現。

所以,建議家長父母應了解一些先心病的發病信號,仔細觀察孩子,一旦有異常情況,就需到大醫院仔細檢查,以便能得到及時診斷。

【來源:健康邵陽】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長頸鹿醫院」為兩歲男童「補心」,開啟東莞小兒先心病介入治療新...
    上周三,兩歲男孩小宇被媽媽抱在懷裡回家了。這個曾經室間隔缺損達6毫米的先心病患兒,在東莞市兒童醫院接受介入治療,「補」上了心臟的漏洞後僅6天就可出院了。為他實施手術的是醫生張喆。作為將張喆挖來東莞的引路人,梁紅生是東莞市兒童醫院大內科主任、心血管病首席專家,他對張喆欣賞有加,「在張喆醫生、科室團隊和醫院多學科的努力下,我們在小兒先心病介入治療上已經非常成熟。」張喆到來至今,東莞市兒童醫院心內科團隊已成功完成數十例先心病的介入治療。
  • 醫生巧手在鴿子蛋大小的心臟上「繡花」
    經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下簡稱中南醫院)兒科、心血管外科、麻醉、超聲、手術室等學科專家聯合會診,1月11日,醫生通過手術為出生僅兩天半的她成功「修肺補心」。 命懸一線, 早產女嬰心肺畸形 1月8日下午,一對龍鳳胎寶寶在中南醫院產科呱呱墜地。
  • 愛佑童心張海波:一位先心病醫者的救「心」徵途
    手術中的張海波(中)被全球眾多醫者封為真諦的特魯多醫生銘言「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在張海波從醫三十餘載的路途上是如此印證。「有的老人覺得孩子還這麼小就要動大手術會捨不得,但是有的先心病類型是等不得。比如完全性大血管轉位合併室間隔缺損和肺動脈高壓的孩子,心臟裡往往有個比較大的室間隔缺損,年齡超過了三、四個月的話肺動脈壓力會升得很高,可能到五、六個月以後就永遠失去手術機會了。」
  • 兩歲男童誤吞水銀 把危險物品放在孩子夠不著的地方
    兩歲男童誤吞水銀 把危險物品放在孩子夠不著的地方時間:2019-08-19 10:27   來源:重慶青年報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兩歲男童誤吞水銀把危險物品放在孩子夠不著的地方 體溫計一般都是家中必備品,因為它能方便快捷的測量人的體溫,但是水銀體溫計中的水銀為有毒元素,一旦體溫計的玻璃碎了
  • 早產女寶寶心肺畸形命懸一線 多學科醫生聯手修肺補心
    醫生對即將手術的寶寶作檢查□楚天都市報記者 陳凌燕 通訊員 李晗36周的早產女寶寶,出生時體重僅2.2kg,蜷起來只有成年人的手掌大,落地後出現心衰、呼吸衰竭。經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兒科、心血管外科、麻醉科、超聲科、手術室等多學科專家聯合會診,1月11日,多學科醫生聯手為出生僅2天半的寶寶修肺補心,手術成功。早產女寶寶心肺畸形命懸一線1月8日下午,一對龍鳳雙胞胎寶寶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產科呱呱墜地。雙胞胎中的哥哥哭鬧有力,身體各項指標均正常,妹妹琪琪(化名)的哭聲中卻帶有痛苦,幾近呻吟,而且面色明顯發紫。
  • 兩歲男童突然嘴唇腫脹呼吸困難 背後原因曝光太嚇人
    日前,湖南長沙,一兩歲男童突然嘴唇腫脹呼吸困難,背後原因讓人後怕。對於劉先生一家而言,今年1月4日晚上發生的那一幕這一輩子估計都忘不了。他和妻子苦苦追求多年才得到的兩歲的兒子,因為在花街閒逛時吃了一顆水果糖,孩子喘不過氣,臉色先是通紅,後又變青,嘴角發黑,命懸一線。他和妻子趕緊驅車把孩子往醫院送,幸好,東莞市松山湖中心醫院就在花街旁邊,相隔不到幾百米。幸好,中間沒有紅綠燈或者其他車輛擋路,「不然,真不知道會怎麼樣……」劉先生不敢想像。經過三四回合的持續搶救,孩子咳出一粒將近2釐米寬的水果糖。
  • 男童鼻子裡竟然長出一顆牙 醫生建議……
    泊頭12歲男童亮亮(化名)鼻子裡長出一顆牙,導致他右側鼻孔反覆流血、流膿。11月18日,市中心醫院口腔頜面外科醫生魏校通通過微創手術,從亮亮的鼻子裡取出了這顆牙。11月18日,亮亮的家人帶亮亮到市中心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就診。
  • 世界心臟日「用心愛心」——先心病公益救助還患兒一個健康童年
    今年世界心臟日的活動主題是「用心愛心」(英文USE HEART TO BEAT HEART),旨在倡導公眾重視心臟健康和心理健康,提高健康意識,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並號召所有醫護人員在疫情肆掠全球的大背景下給予心血管病患者雙倍的關愛。
  • 兩歲男童使用電動牙刷誤吞刷頭 醫生提醒:五歲前慎用
    10月4日晚,淮安一家醫院的醫生從兩歲男童歡歡(化名)的胃中取出了一個電動牙刷的刷頭,見識過各種異物的醫生們看到這個小東西也是驚呆了。醫生隨即為歡歡做了檢查,在胃鏡下發現牙刷頭位於歡歡胃的底部,並且已經造成了一定損傷。淮安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李江書說:「小孩的胃還是比較稚嫩的。
  • 兩歲半男童將櫻桃核塞進鼻子 窒息了……
    5月27日晚上9點多,徐州一名男童在吃完櫻桃後,竟然能將兩顆櫻桃核塞進了自己的鼻腔內,造成窒息昏迷不醒。家人在送醫途中,趕緊向徐州雲龍交警求助。接到求助車輛後,民警立即鳴響警笛為其開道護送。途中,民警不斷向前方車輛進行喊話,原本至少需要20多分鐘的路程,民警只用了5分鐘,就將其送到了兒童醫院。
  • 兩歲男童突發腎積水 原是多長一個腎臟 醫生微創手術治癒填補技術...
    大眾報業·魯中晨報淄博8月11日訊 淄博一名兩歲男童總是情不自禁地尿褲子,近期還出現了肚子疼的情況。經過檢查,醫生發現孩子的體內竟然比別人多長了一個腎臟,多出的輸尿管也搭錯了位置,排尿不通引發腎積水。兩歲的浩浩(化名)活潑可愛,是全家人的心頭肉。但最近家裡人發現和浩浩每次排尿的時候表情都很痛苦,有時還會哭鬧,排尿滴滴答答不通暢。浩浩的家長立即帶著他來到淄博市婦幼保健院就診,經彩超及核磁共振檢查,醫生驚奇地發現浩浩身體內竟然長了3個腎臟,重複腎已經出現了腎積水,多出的一條輸尿管不是連著膀胱而是錯搭到前列腺上,並且已經發炎擴張,這才導致漏尿、排尿不暢。
  • 又一玩具成兒童健康「殺手」!男童玩扭扭車摔倒,致淚小管斷裂
    原來,在此一天前,這個兩歲半的男童在玩扭扭車時,不慎摔了下來撞到臺階邊緣上,正好磕碰到了內眼角的地方。小孩當時就啼哭不止,伴有碰傷流血的現象。男童媽媽緊急帶他前往當地的醫院,經診斷為「右眼眼瞼裂傷、右眼下淚小管斷裂」,建議上級醫院手術治療。
  • 深讀| 海南先心病篩查明年起覆蓋全省 為孩子重獲「心」生
    孩子在一個月的時候,因為肺炎在當地醫院反覆治療不見效果,來到海口的醫院檢查,發現孩子患有先心病。當聽到醫生診斷的那一刻,陳建和妻子懵了,「心臟病,那得是多嚴重的病。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花光不多的積蓄後,陳建夫婦又向親戚朋友借了不少錢,帶著孩子輾轉海口、廣州看病,「當時孩子的狀態還可以,醫生建議孩子大一些再做手術。」
  • 早產女嬰出生後第2天查出重病 多科室聯手為 「巴掌寶寶」修肺補心
    醫生通過手術為出生僅2天半的她成功「修肺補心」 通訊員 供圖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 黃濤 通訊員李晗)36周早產寶寶出生時體重僅2.2kg,出生後出現心衰、呼吸衰竭,生命垂危。經檢查,醫生發現其完全肺靜脈異位、心臟房間隔缺損……這名只有手掌大的女嬰心肺功能極差,隨時有生命危險。醫院兒科、心血管外科、麻醉、超聲、手術室等學科專家聯合會診,於1月11日實施手術,為出生僅兩天半的她成功「修肺補心」。早產女嬰心肺畸形命懸一線1月8日下午,一對雙胞胎寶寶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產科出生。
  • 兩歲男童誤食「水晶寶寶」至腸梗阻
    兩歲男童誤食「水晶寶寶」至腸梗阻  警惕食道、氣管異物兩大「隱形殺手」近日,一名兩歲的男童誤食酷似小糖豆的「水晶寶寶」導致小腸梗阻。  寒假將近,又到了孩子意外傷害高發的時候。誤食誤吞造成食道、氣管異物是兒童最常見的意外傷害。父母該如何防範孩子發生意外?記者就此採訪了湖南省兒童醫院有關專家。
  • 兩歲男童流膿鼻涕數日,到醫院檢查後,醫生從鼻腔內取出一顆「鑽」
    像這樣比較明顯的事物,相對而言,家長還比較容易發現,可以及時制止。但是像紐扣、珍珠、玻璃球、電池等等這些平常不起眼的小東西,一旦孩子玩耍時,不經意間放到了嘴裡誤吞下去或者塞到了鼻孔裡,家長通常很難發現。
  • 兩歲寶寶心跳呼吸驟停,女醫生跪地人工呼吸,急救視頻感動眾人
    近日,抖音上一條關於「兩歲寶寶心跳呼吸驟停,婦科醫生跪地施救」的小視頻感動無數人。抖音上介紹,兩歲寶寶在惠州科技館前心跳呼吸驟停,正遇到惠陽三和醫院休假期間的婦科醫生黃海燕,她立即跪地施救,危難面前,醫者父母心。
  • 一顆板慄,讓一歲半男童不幸身亡 孩子吃東西被卡住,怎麼辦?
    11月19日中午,壽縣一名一歲半的幼兒由家長餵食了一顆板慄,孩子囫圇吞下時不慎被噎住,最終導致板慄堵塞了氣管,家人慌忙將男童送醫,可惜的是,男童最終搶救無效身亡。  一開始,男童被送往壽縣當地醫院救治,但因為醫療條件有限,最終被送到合肥市史河路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急診室搶救。
  • 協和多學科攜手診治嬰幼兒重症先心病
    低齡先心病患兒往往處於第一階段,此時若能及時手術治療阻斷心內異常分流,患兒的肺動脈高壓很可能會下降,患兒遠期的生活質量與預後都能得到改善。如果沒有及時改善心內分流,長時間異常的血流動力學會加重肺血管的病理性損傷,導致肺血管阻力上升。這時候即使再進行手術修補,部分患者也未必能夠收穫滿意的治療效果。很多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的先心病患兒,病情會進一步惡化,出現紫紺、活動後氣急等心衰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