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6月齡寶寶心臟「打補丁」!協和多學科攜手診治嬰幼兒重症先心病

2020-12-20 澎湃新聞

患兒小雨(化名)雖然只有6個月大,卻是一位「老病人」了,一生下來就因為嚴重的肺部感染而住院,一個月內輾轉了國內4家大型三甲醫院。小雨來協和後被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肺動脈高壓,右心增大,右室肥厚,左房增大,貧血,經北京協和醫院心內科荊志成主任接診後收治入院。

體弱多病的小雨心臟上有「漏洞」

荊志成主任介紹,正常人的肺動脈壓力不到體循環動脈壓力的五分之一(15mmHg左右),肺動脈平均壓超過25mmHg時,稱為肺動脈高壓。造成肺動脈高壓的原因很多,涉及心臟、血液、消化、免疫、遺傳等多個學科。小雨一出生就出現敗血症,生後一個月內反覆出現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很可能都是由先心病導致的肺動脈高壓狀態引起的。

接診患兒後,荊主任立即給予他達拉非和安立生坦等藥物聯合對症治療,並將小雨收治到北京協和醫院兒科ICU進行抗感染治療。

肺動脈高壓的發展過程是逐步加重的。低齡先心病患兒往往處於第一階段,此時若能及時手術治療阻斷心內異常分流,患兒的肺動脈高壓很可能會下降,患兒遠期的生活質量與預後都能得到改善。如果沒有及時改善心內分流,長時間異常的血流動力學會加重肺血管的病理性損傷,導致肺血管阻力上升。這時候即使再進行手術修補,部分患者也未必能夠收穫滿意的治療效果。很多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的先心病患兒,病情會進一步惡化,出現紫紺、活動後氣急等心衰症狀。到了這個階段,患兒往往失去了手術治療的機會。

荊主任解釋,「肺動脈高壓的不同階段沒有明顯的分界。像小雨這種先心病早期就出現肺動脈壓力升高的患兒,病情發展更為迅速、兇險,因此需要依據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給出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小雨的病情牽動著協和人的心。

為了最大程度保護小雨的肺動脈血管,讓小雨獲得一個健康的身體,荊志成主任和兒科宋紅梅主任聯合會診後決定:定期複查心臟超聲,在感染控制後儘早為患兒進行封堵手術。

對大多數醫院而言,為合併肺動脈高壓的6月齡患兒開展先心病手術都是少見的,風險極大。小雨的疾病又有自身獨特的複雜性。像小雨這樣合併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和肺動脈高壓的患兒本身就非常罕見。協和醫院心內科蔣鑫副主任醫師介紹,「患兒心臟存在多個缺損。但多數孩子即使有多個缺損,也不會這麼早引起這麼高的肺動脈壓力。所以我們判斷,患兒的動脈導管未閉和他的肺動脈高壓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性,但不能完全解釋。我們懷疑,患兒本身的肺動脈發育也可能存在一定問題。」

密切隨訪,抓住手術的最佳時機

經過規律監測,小雨的肺動脈高壓仍逐月增高,對患兒血管的損害逐步加深,病魔留給醫生們的時間並不寬裕。

多學科專家密切觀察小雨的病情變化,為他制定個性化診療方案。

通過大量查閱相關文獻,充分進行多學科討論,荊志成主任團隊為小雨擬定了個性化手術方案:先封堵「動脈導管未閉」的這條高壓缺損,將「房間隔缺損」的這條低壓缺損作為一個洩洪的「備用安全出口」,讓患兒最大程度上安全、獲益。

「藥物治療一段時間之後,荊主任通知我們,已和兒科、麻醉科協調好,周五做封堵手術,把心臟裡的洞給補上。他告訴我,麻醉科黃宇光主任也非常重視,親自協調精兵強將來實施麻醉。」小雨的媽媽回憶起那場關鍵的談話,記憶猶新。

此前,小雨在外院檢查中發現16號染色體長臂存在少量拷貝數缺失,外院遺傳專家懷疑該基因缺損可能導致免疫缺陷性變異。這次,小雨入院前又感冒了,流涕、咳嗽近一個月還沒有好。在積極為小雨進行抗感染治療的同時,醫生們也開始擔心:這麼脆弱的免疫系統能不能抗過手術的打擊呢,術後發生感染的風險又有多高?

「對6月齡的嬰兒而言,一次介入手術造成的身體應激,並不亞於一名成年女性生孩子。」北京協和醫院兒科於仲勳醫師是小雨的管床醫師,小雨的每一項化驗結果他都牢記於心。除了全力治療小雨的呼吸道感染,他還積極邀請了兒科免疫專業組的專家們為小雨查房。兒科宋紅梅主任帶領專家團隊詳細評估、反覆討論,最後得出結論:小雨免疫缺陷疾病的證據不足,免疫系統可以耐受手術的風險。該診斷給術者和家屬都吃了一顆「定心丸」。

心內科、兒科、麻醉科聯手護航

經過積極治療,經過心內科、兒科和麻醉科的全面評估,專家們決定在11月11日為小雨進行手術。這麼小的患兒,這麼多的基礎病,這麼差的身體條件,這註定是一場難度係數極高的手術。但為了患兒的健康,為了患兒的未來,協和人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擔當,沒有半步退縮。

術前,心內科、兒科、麻醉科手術室再次進行了多科會診,制定了詳細完備的圍手術期方案:如何保證氣管插管安全,如何避免肺動脈高壓危象,術前怎麼麻醉,術中如何進行容量管理,如何保證介入封堵手術安全,如何保證氣道管理安全,如何順利拔管,萬一術後拔不了管要如何處理等都準備了相應的預案。三方都保持著及時的信息溝通。

兒科管床醫師於仲勳陪著小雨媽媽和小雨進入手術室等候區。

考慮到小雨只有六個月,又合併先心病、肺動脈高壓,手術時情緒穩定、不哭鬧尤為重要。在醫院的精心安排下,媽媽抱著小雨進入手術等候區。在那裡,熟悉的兒科醫護人員親切地抱過小雨,溫柔地安撫,讓他充滿安全感地和母親分離,順利上臺。隨後,經驗豐富的麻醉科劉紅菊副主任醫師通過靜脈誘導,順利地完成麻醉。在麻醉誘導及術中關鍵步驟,麻醉科黃宇光主任、申樂副主任都頻繁地來看望小雨,在關鍵節點上予以支持。令患者家屬尤其感動的是,北京協和醫院張抒揚院長也在手術期間親臨導管室,對手術團隊進行了指導,對如何保障小雨的安全進行了更全面的布置。

介入封堵術示意圖,封堵傘會在需要封堵的地方打開。

小雨很小,體重只有7kg,心臟更小,主動脈非常細。術中第一次打開封堵傘後,位置沒問題,動脈導管也順利閉合了,但完全撐開的封堵傘部分擋住了主動脈血流。荊志成、蔣鑫等術者馬上又對封堵傘進行調整,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不影響主動脈血流的位置。

荊志成主任團隊為手術做了充分準備。

「經過近兩小時的等待,手術結束。荊主任推開門告訴我們,手術非常順利,把心臟上的洞堵上了,心臟立即明顯縮小,肺動脈壓力也降低很多。」小雨媽媽回憶起手術當晚,熱淚湧上眼眶,「這是世界上最動聽的幾句話,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術後,經過兒科團隊的精心照顧,小雨術後沒有發生感染,術後肺動脈壓力、心功能等指標也已經達到預期的療效,接近正常而順利出院。

 

術後,小雨恢復良好。

「我們的治療遵循Treat-Repair-Treat的原則。未來,還會對小雨進行長期的密切隨訪,繼續關注患兒肺循環的狀態。這對孩子未來的生活、生長發育、心臟功能改善都將提供很大的幫助,如果符合預期,我們將在患兒1歲以後,再擇期封堵房間隔缺損,給孩子一個美好健康的未來。」蔣鑫醫生說。

出院前,小雨媽媽特意送上了一封感謝信。在信中,她動情地寫道,「這裡有一班優秀的團隊,他們都是醫界的楷模,是我們遇到的最溫暖的最優秀的醫生;協和真是傳奇發生的地方,讓困惑中難擇的父母們有了方向;讓患者最終尋得良醫,功德無量。希望醫生們好人一生平安。」

原標題:《為6月齡寶寶心臟「打補丁」!協和多學科攜手診治嬰幼兒重症先心病》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武漢協和醫院為1月齡嬰兒完成心臟大動脈轉位矯正術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董念國教授團隊為她剛出生1個多月的複雜先天性心臟病嬰兒斌斌(化名)實施了大動脈轉位矯正術和室間隔修補術,目前術後心功能恢復良好,生命體徵穩定。常年在外打工的吳女士還申請到基金會資助,孩子的手術費得到保障。「六一」兒童節前夕,看到斌斌日漸恢復,她的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產檢發現胎兒患有先心病,留還是棄?
  • 協和醫院為1月齡嬰兒完成複雜先心病手術 貧困家庭收穫最珍貴兒童...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董念國教授團隊為剛出生1個多月的複雜先天性心臟病嬰兒斌斌(化名)實施了大動脈轉位矯正術和室間隔修補術,目前術後心功能恢復良好,生命體徵穩定。常年在外打工的吳女士還申請到基金會資助,孩子的手術費得到保障。兒童節前夕,看到斌斌日漸恢復,她的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產檢發現胎兒患有先心病,留還是棄?
  • 腦部鼓包因腦膜膨出 2月齡寶寶接受手術
    在多方打聽後,家長了解到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具有豐富的新生兒期手術經驗和較高的NICU、PICU(新生兒、兒童重症醫學科)救治水平,希望轉診到省婦幼保健院治療。4月15日,平平由肇慶某醫院轉診到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小兒神經外科。在新生兒外科、PICU的協同配合下,平平完善了各項術前檢查。
  • 協和婦產科診治生殖道罕見疑難腫瘤達國際先進水平
    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是全國婦產科疑難雜症診治中心,其中,腫瘤婦科中心依託北京協和醫院的整體實力和優勢,以接診救治全國各地疑難重症病例聞名。一些非常罕見、難治、複雜的女性生殖道腫瘤在這裡得到明確診斷、治療,進而獲得很好的治療效果和長期生存。20年來,很多病例為國內首次報導或全球單中心最多例數報導,獲得了很高的聲譽和社會效益。
  • 合肥京東方醫院:多學科協作低齡低體重先心病患兒手術成功
    近日,合肥京東方醫院多學科協作為一低齡低體重患兒成功施行了房間隔缺損修補+肺動脈狹窄矯治手術,在治療過程中,醫生團隊遇到了很多複雜的問題,最終憑藉過硬的技術,手術得以順利完成,目前患兒恢復良好,該患兒也是我院心臟大血管外科目前體重最小的手術患兒。患兒只有3個月大,體重3.5公斤,入院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肺動脈狹窄」。與成人相比,小嬰兒的體重小,意味著心臟小。
  • 做好超聲檢查,讓寶寶遠離先心病
    我國出生缺陷監測數據表明,我國每年新增先心病患兒超過12萬例,先天性心臟病(簡稱先心病)已經位居出生缺陷的首位,發病率達到6‰~9‰。這意味著這些新生寶寶一出生便要遭受疾病痛苦,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為了減少缺陷兒的發生率,做好預防措施非常重要。而對於先天性心臟病的篩查,超聲是最重要的技術手段。
  •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先天性心臟病診治回顧與進展
    對於國際上公認的不具備手術指徵的合併肺動脈高壓6個月以上的大齡兒童的動脈調轉手術,北京阜外醫院開展並報導其手術近、中期均獲得滿意效果。先心病合併終末期肺動脈高壓患者常同時存在心肺功能損害,肺移植及心肺聯合移植技術或可使其獲益,但在我國開展較少,僅個別單位有過報導。
  • 出生時心臟有個洞!被判「救不活」的2月齡女嬰順利「補心」
    一查,原來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膜周部),心臟上多了個洞,輾轉多家醫院都被拒收稱「救不活」。最後,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外科學科帶頭人、首席專家張希教授為她實施了微創室間隔缺損封堵術,只開了一個1.5cm的切口,就修補好了心臟上的孔洞。據查,她是目前為止接受經胸封堵治療室間隔缺損體重最輕、年齡最小的患兒。
  • 「你有多美」攻堅最後「重症堡壘」的北京協和醫院6專家撤離武漢
    隨著武漢新冠肺炎重症病例實現清零,在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撤離後仍留守武漢的6名北京協和醫院專家,光榮完成重症救治攻堅的使命,於4月27日「收兵」撤離武漢,為援鄂抗疫徵程畫上圓滿句號。5名協和專家乘坐高鐵返京,杜斌教授奔赴黑龍江繼續戰「疫」。
  • 【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巡禮】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先天性心臟病診治...
    對於國際上公認的不具備手術指徵的合併肺動脈高壓6個月以上的大齡兒童的動脈調轉手術,北京阜外醫院開展並報導其手術近、中期均獲得滿意效果。先心病合併終末期肺動脈高壓患者常同時存在心肺功能損害,肺移植及心肺聯合移植技術或可使其獲益,但在我國開展較少,僅個別單位有過報導。
  • ...跳了...專家為暴發性心肌炎嬰兒,安裝左心室心外膜途徑永久起搏器
    一個出生僅10個月的嬰兒身上! 嬰兒的小心臟,跳著跳著就不想跳了,為了挽救嬰兒脆弱的生命,華中阜外醫院兒童心臟中心的專家成功為寶寶安裝了左心室心外膜途徑永久起搏器。
  • 中國心臟重症大會首次在豫召開,全國著名專家學者共襄盛宴
    正值充滿收穫的盛夏時節,6月14-16日,來自全國各地心臟重症領域的專家學者匯聚綠城鄭州,共同參加令人矚目的學術盛會——第八屆中國心臟重症大會,分享收穫芳香,感受學術滋養,共謀未來發展。中國心臟重症大會連續舉辦八屆,已經成為全國心臟重症醫學領域的重磅品牌會議。
  • 先心病並非「天註定」,避開這三大誘因,讓寶寶遠離缺陷
    先天性心臟病簡稱先心病,是嬰幼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在媽媽肚子裡的胚胎形成第2周時,心臟就已經開始發育,到了第8周,心房、心室的外形也已形成。在此期間,假如心臟及大血管沒有發育好,導致心臟解剖結構發生畸形,比如心臟的瓣膜缺失或發育不全、左右心房或左右心室之間出現「漏洞」即房間隔缺損或室間隔缺損,就會發生先心病。根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1000個新生兒中,就有6-10個先心病患兒。
  • 醫生巧手「補心」,還兩歲先心病男童一顆健康心
    先天性心臟病是危害兒童特別是嬰幼兒健康與生命的殘酷「殺手」,據統計,每1000個新生兒中約有6個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經確診,銘銘患有房間隔缺損,如長期得不到糾正會引起肺動脈高壓,最終可導致心臟衰竭,這可把他的家人嚇壞了。 11月25日下午,邵陽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PICU、心胸外科、麻醉科、B超室等多學科通力合作,成功為銘銘實施了房間隔缺損封堵術,該手術刷新了邵陽行嬰幼兒先心病介入封堵術最小年齡紀錄。
  • 西京醫院4小時精準手術為先心病新生兒重建生命通道
    ,心臟肺動脈和主動脈位置長反,正常情況下主動脈連接左心室,肺動脈連接右心室,而患兒的主動脈與右心室連接,肺動脈與左心室連接,只能在核桃大小的心臟上,通過手術將筷子粗細的兩根主肺動脈位置調轉。6月14日,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心臟外科孫國成副主任帶領醫護團隊4小時精準手術,成功為一名剖腹產出生僅5小時,患室隔完整型大動脈轉位新生兒實施大動脈調轉術。目前,患兒生命體徵平穩,在順利康復中。該新生兒母親在做胎兒心臟超聲篩查時,被診斷出胎兒患有室隔完整型大動脈轉位、卵圓孔未閉、動脈導管未閉。出生後若不及時手術,將出現嚴重低氧血症和代謝性酸中毒,特別是當動脈導管閉合時,隨時危及生命。
  • 秋天到 要不要給寶寶打流感疫苗?推薦6月齡至5歲兒童為優先接種對象
    原標題:秋天到了 要不要給寶寶打流感疫苗?  推薦6月齡至5歲兒童為優先接種對象潛伏期常為1-4天,從潛伏期末到發病的急性期均有傳染性(3天-3周)。」王永軍稱,兒童流感多突然起病,主要症狀為發熱,體溫可達39℃-40℃,可有畏寒、寒戰,多伴頭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狀,常有咳嗽、咽痛、流涕或鼻塞、噁心、嘔吐、腹瀉等。大多數無併發症的流感患兒症狀在3-7天緩解。部分患兒可出現肺炎、腦炎、心臟損傷等併發症。
  • 為愛聚「脊」,SMA關愛月患者公益項目啟動
    日前,在第三屆中國SMA大會的開幕儀式上,「為愛聚『脊』」SMA(脊髓性肌萎縮症,以下簡稱為「SMA」)關愛月患者公益項目正式啟動。該公益項目由中國罕見病聯盟主辦、美兒SMA關愛中心協辦、羅氏製藥中國支持,多方攜手共同關愛SMA患者,提升患者居家疾病管理能力,關注患者身心健康。
  • 一文讀懂:先心病的圍產期超聲篩查、診斷和治療
    報導專家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 圍產期及嬰幼兒先心病診治中心 孫錕教授 整理丨Tooru 來源丨醫學界兒科頻道
  • 小心臟不想跳了...專家為暴發性心肌炎嬰兒,安裝左心室心外膜途徑...
    嬰兒的小心臟,跳著跳著就不想跳了,為了挽救嬰兒脆弱的生命,華中阜外醫院兒童心臟中心的專家成功為寶寶安裝了左心室心外膜途徑永久起搏器。異丙腎上腺素維持心室率、激素併入免疫蛋白衝擊治療、營養心肌、抗病毒、霧化、補液……一系列治療之後,寶寶體溫恢復正常。但心率還是無法維持,心臟隨時可能停跳!在該院專家的建議下,寶寶轉到華中阜外醫院,兒童心臟中心二病區主任李群教授接診。進一步檢查後,發現寶寶心肌炎症狀已經基本控制,但心臟傳導系統受到嚴重損傷,呈現高度房室傳導阻滯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