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區變景區 家園變花園 顏值變產值 ——清平鎮整鎮推進鄉村振興

2020-12-23 四川在線

今年9月,清平童話小鎮以世外桃源般的獨特魅力,成功競逐成渝潮流新地標。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與豐富的磷礦儲備,早期的清平的主要產業為採礦及衍生行業。2017年因國家宏觀政策調整和大熊貓保護區劃定,清平鎮按照上級黨委政府要求,完成了礦權清理整頓工作。礦山關停後,清平鎮積極踐行「兩山」理論,破立並舉,全力打好「全域旅遊」發展品牌,成功走出一條產業轉型發展之路。

清平鎮位於綿竹市西北部山區,地處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九頂山自然保護區和大 熊貓國家公園內,是德阿公路的「北大門」。清平鎮氣候宜人,依山傍水,風光旖旎,享有「金色清平童話小鎮」的美譽。在這裡,你可以與晨鐘暮鼓為伴,行走於紅花綠葉之間;在這裡,你可以春賞花、夏避暑、秋賞葉、冬觀雪。清平鎮是綿竹3個國家AAAA級景區之一,被列為四川省首批森林康養小鎮、首批森林小鎮、森林自然教育基地。目前,四川省公布第三批省級特色小城鎮中清平鎮榜上有名,並同時榮獲「德陽市十大最美鄉鎮金獎」。

立「綠水青山」理念,破解環境治理之痛

綿竹市委、市政府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不移推動九頂山自然保護區探採礦權有序退出。近年來,清平鎮全力建設「金色清平·童話小鎮」,著力搭建公司化運營的鎮域發展轉型平臺,成立金色清平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先後實施了螢飛谷、金色大道、露營基地、金色遊步登山道等一批具有清平特色的旅遊項目,並持續推進清平鎮旅遊配套和基礎設施提檔升級。2019年初,金色清平景區成功創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實現了礦區變景區的華麗蛻變。

立「產業轉型」決心,破解資源閒置之困

清平鎮積極謀劃探索,建成德陽首例「銀杏號」旅遊觀光小火車。在觀光小火車項 目沿線,清平鎮因地制宜,打造多處童話元素景觀,打造集露營、咖啡、風情、民居於一體的「礦工創業街」,做到「吃喝遊購娛」一應俱全。同時,清平鎮充分利用生態環境優越、旅遊資源豐富、文化歷史厚重的優勢,加大投入,全力打造旅遊新靚點,將玻璃棧橋納入建設日程,不斷豐富旅遊產品、形式。

立「堅定發展」信心,破解社會治理之難

清平鎮以發展全域旅遊為契機,結合旅遊發展,清平鎮積極開展廚師、手工藝等職 業技能培訓,幫助當地群眾發展餐飲、民宿等第三產業,有力促進了群眾增收致富。目前,全鎮從事民宿、農家樂等第三產業人員達600餘人,全鎮農家旅舍床位達1000餘張,做到「家家有院落、戶戶有亮點」,高峰期旅遊人數可達數千人。 今年,清平鎮嚴格貫徹落實綿竹市委十三屆十二次全會精神,按照市委提出的產業轉型第二階段「礦區變景區、顏值變產值、家園變花園」指導思想,搶抓即將通車的德阿旅遊交通要道先機,以德陽市第四季度鄉村振興現場會為契機,新建了景區服務站、小火車旅遊環線、兩山湖、礦工廣場、棋盤村棋盤文化部等 一批特色旅遊項目,結合前期打造完成的螢飛谷景區、帳篷露營基地形成「一心接一帶、一 環串七大項目」的空間布局。如今,在302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帶左右,山水秀色,風景無邊。你可以邂逅飛火流螢的「螢飛谷」、穿行花海的觀光小火車、靜享悠閒的礦工創業街、清涼愜意的棋盤文化部落等特色景點,品嘗冷水魚、火兒炕山臘肉、烤山羊、羌漢土菜特色美食!

點 位 介 紹

幸福家園:以羌漢文化為主,融入江南風格的農民集中居住區「幸福家園」,小區環境優美,功能齊備。

今年,清平鎮積極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將幸福家園整體風貌進行改造,百姓交口稱讚,安居樂業。村民議事廳也坐落於幸福家園廣場,日 常開展群眾身邊富有「泥土味」的小微協商。

小火車:觀光小火車車身一共分為三節車廂,每節車廂可乘坐40名乘客,配有中央空調和車載視頻,格調溫馨舒適。該列火車從清平場鎮駛至鹽井村,全程2.7公裡,時速是每小時7公裡,觀光時間大約半個小時。順應金色清平目前正在打造的童話小鎮,坐上這一趟觀光小火車,欣賞沿山風景自是別具風味。

帳篷基地:露營基地佔地4000平方米,總投資65萬元,建有高端帳篷小院9個,由有1個泡泡屋,4個螢火蟲帳篷、4個星空帳篷組成;普通帳篷26個,租賃場地若干,預計帳篷日接待可達50個。

礦工創業街:礦工創業街位於清平鎮鹽井村5組,全長460米,是一個集餐飲、住宿、咖啡、休閒娛樂為一體特色創業街道。該項目由清平政府組織統一規劃、設計,並組織資金對外觀風貌、配套基礎設施進行建設,當地群眾自行對房屋內部裝修、裝飾和經營設施完善。

相關焦點

  • 鄉村振興「煙臺篇章」丨生態振興變「盆景」為「風景」
    兩年多來,我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推進生產美、生活美、生態美,堅持美麗鄉村示範,紮實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加快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達到92%、示範片內105個樣板村莊全部達到美麗鄉村A級標準、整治修復長島岸線20公裡……一個個美麗的「盆景」在生態振興的串聯下,編織成一道靚麗的「風景」,讓鄉村大地煥發出奪目光彩。
  • 永嘉美麗城鎮建設帶動村莊變景區,全域旅遊邁入「村」時代
    農田變景點、農舍變民宿,村裡還興建了門球場,用體育加旅遊的方式推進鄉村振興。即便在旅遊淡季,一場場賽事也能為巖上村帶來穩定收益。  周妙珍是當地一家民宿的負責人,她告訴記者,村口的門球場承辦了多場國家省市級的比賽,每次賽事展開,村裡都忙裡忙外,可以熱鬧上好幾天。全國各地的門球運動員和裁判聚集到此,全村的客棧入住率達98%以上,不僅吃住在巖上,本地的農產品也成了搶手貨。
  • 湖北堯治河村:礦區變景區 村美群眾富
    近年來,堯治河村積極踐行「兩山」理念,以山區變景區、礦區變景區、村民生活區變景區「三區」融合建設為依託,創新走出了一條村美民富的路子。堯治河曾是個貧窮落後的村子。該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孫開林說:「村裡有豐富的磷礦資源,但當時道路不通,礦石運送不出去,全村人過著窮困的日子。」
  • 梅州紮實推進鄉村振興 變農村短板為「潛力板」
    葉塘新陂「兩鎮五村」鄉村振興示範片區。(鍾小豐 攝)   金秋十月,梅州大地稻穀飄香。從省道225線進入新陂、葉塘「兩鎮五村」鄉村振興連片示範區,麻嶺河溪水潺潺、綠意盎然,與不遠處的山巒、客家民居交相輝映,構起一條山水相融、景色怡人的生態景觀帶。在剛剛過去的「雙節」假日裡,這裡成為市民、遊客的網紅打卡點。「村裡人氣旺了,旅遊業和餐飲業搞起來了,養的雞鴨不愁銷路,去年一年收入有3萬多元。」鴨池村脫貧戶羅均欣喜地對記者說,眼裡充滿希望。
  • 「示範生」的鄉村振興新答卷——浙江發布鄉村振興十大模式
    浙江日報10月29日,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推進會在德清縣舉行,會上發布了「浙江鄉村振興十大模式」。2018年8月,農業農村部和浙江省共同籤署了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合作協議,浙江省成為全國唯一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
  • 河北邯鄲峰峰礦區繪就美麗宜居鄉村新畫卷
    雙合山村面貌的煥然一新,只是峰峰礦區開展全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鄉村振興戰略的相關部署,以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為目標,通過實施「九個全域」工程,高標準推進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力促農村基礎大改善、面貌大提升、形象大發展,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 峰峰礦區綠美攻堅推動生態變靚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峰峰礦區加快補齊生態環境欠帳,持續推進破損山體修復、露天礦山整治等工程,計劃年內修復裸露山體不少於1000畝,高標準打造南響堂山城市森林公園等綠化景觀,推動礦山變青山、礦區變景區,實現生態變靚。 生態綠化提升城市品位 峰峰礦區因山而名,因礦而興。
  • 一村一落皆美景——青州市紮實推進農村景區化綜合提升工程
    一個村莊,就是一個景點、一個景區,把鄉村打造成大花園。今年以來,青州市在堅決打贏農村人居環境三年行動收官戰的基礎上,以建設全域美麗大花園為目標,以綜合整治為抓手,以融合發展為路徑,全面實施農村景區化綜合提升工程。
  • 顏值變高,日子變美,守護一方「小確幸」
    顏值變高,日子變美,守護一方「小確幸」 2020-12-09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兩山」理論照耀太行大峽谷丨林州市石板巖鎮鄉村振興見聞
    習近平總書記的「兩山」理論照耀著太行大峽谷,並在石板巖鎮得到實踐印證。9000名太行兒女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驅動器,不懈追夢奮鬥,依託綠水青山發展和壯大旅遊產業,讓綠水青山成為富民強鎮的金山銀山,讓無數到這裡的海內外遊客豎起了大拇指。    綠水青山塑風景    「石板巖的韻致全在這綠水青山中和原生態家園裡。」今年夏天,天津畫家王琨在石板巖鎮寫生創作時讚嘆。
  • 鄉村振興新答卷——浙江發布鄉村振興十大模式
    (可在文章尾部查看)「示範生」的鄉村振興新答卷——浙江發布鄉村振興十大模式10月29日,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推進會在德清縣舉行,會上發布了「浙江鄉村振興十大模式」。2018年8月,農業農村部和浙江省共同籤署了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合作協議,浙江省成為全國唯一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為了當好「示範生」,浙江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在鄉村振興工作體系、推進機制等方面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創新實踐,各地湧現一批有思路、有打法、帶動效應強的浙江經驗,形成了「浙江鄉村振興十大模式」。
  • 鄉村振興的丹稜樣本
    以景區的標準建設農區,以景點的標準打造農業項目點,建成以梅灣村為核心,覆蓋周邊4個村,幅員面積25平方公裡的農業公園大梅灣湖景區,集生態觀光、民宿度假和農業體驗為一體。2018年接待遊客12萬餘人次,鄉村旅遊收入近2千萬元,成功走出了一條產村相融的新農村建設之路。「鄉村振興,建設中國美麗鄉村,產業興旺是重點。
  • 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下好鄉村振興全盤棋
    我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總要求,統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推動鄉村振興區域布局,強化鄉村振興產業支撐,拓寬實現生活富裕渠道,建設幸福宜居新家園,推進鄉風文明大行動,全省湧現出了以基層黨組織為引領的班彥村,以產業帶動村民致富的哈西娃村,以生態畜牧業建設示範的拉格日村、崗龍村,以發展鄉村旅遊經濟的邊麻溝村
  • 鄉村振興踏歌來 ——衡山縣白果鎮鄉村振興發展紀實
    但從數據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到棠興村鄉村振興工作所取得的成就。而這僅僅是白果鎮鄉村振興發展中的一個簡單縮影。得益於產業的發展帶動,全鎮農民的腰包『鼓』起來了,經濟也『活』起來了,該鎮也先後獲評「全國重點鎮」、「全國文明村鎮」、「省級安全生產示範鄉鎮」、「市級衛生鄉鎮」等榮譽。 美化環境,鄉村越來越有「顏值」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陶淵明詩裡的遠方。
  • 長三角「田園五鎮」走出以農業振興鄉村的金路 上海金山廊下鎮聯合...
    來源:經濟日報吸引工業資本回流反哺農村,建設科創走廊激活鄉村,鄉村振興的道路千萬條,但是能否依靠農民發展農業振興農村?30畝種植面積地,30位採蘑菇的工人,愣是實現了畝均200萬產值的好收成。相比工業項目的畝均產值,陳林根的蘑菇表現一點不遜色。眼下,陳林根又研究出了蘑菇堆料三次發酵技術,周邊農民只要用他的三次發酵料,天天就等著採蘑菇。廊下和毗鄰鎮呂巷的農民都慕名前來,他都毫無保留的「傾囊相授」。憑藉一部手機,陳林根隨時隨地可以實現遠程操控,手指點點,結對農民菇房的溫度、溼度、二氧化碳濃度盡在掌握。
  • 高顏值的「大景區」! 生態如東鋪開美麗鄉村新畫卷
    強民村的黑臭河道不見了,通往家家戶戶的水泥路面乾淨整潔,村道兩旁、庭前屋後、河道兩岸,綠樹成蔭、鳥鳴花香……秋冬季節,走進如東縣鄉村,美麗宜人的景色仿佛置身於人間仙境,這是村村打響汙染治理攻堅戰、美麗鄉村建設打造的高顏值。
  • 望城烏山黨建引領促發展,鄉村振興大變樣
    烏山街道黨工委書記梁志輝介紹,「好人烏山、紅色烏山、發展烏山」是烏山街道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城鄉統籌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法寶」,在春夏秋冬四季開展「項目攻堅·先鋒先行」、惠民演出、廉政微課堂、櫻花節、紅歌大家唱、「雷鋒號」關愛家園等活動,吸引更多人走進烏山,能充分展現烏山城鄉景美、人美、生活美的和諧景象。
  • 達孜區召開第二批「美麗鄉村幸福家園」建設行動計劃整村推進工作...
    12月18日上午,達孜區召開第二批「美麗鄉村幸福家園」建設行動計劃整村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專題會議。會議由達孜區委常委、副區長邊次主持,區委辦、區政府、農業農村局、自然資源局、發改委、住建局、財政局、環保分局、德慶鎮、邦堆鄉、唐嘎鄉、扶貧辦、農行主要負責領導參加了會議。
  • 田園變景區,農家變客舍!高坪青林村鄉村旅遊趁「熱」升級
    田園變景區,農家變客舍。近年來,高坪區以鄉村振興為契機,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推進農旅融合發展,讓鄉村走出一條致富路。位於高坪區都京街道辦事處的青林村依託百年柑橘種植優勢,發展鄉村旅遊讓村民有了實實在在的效益。近年來,為持續推進鄉村旅遊又好又快發展,青林村吸取經驗引進新產品,開發旅遊項目,屆時將實現村民收入與生活效應倍增。
  • 銅仁萬山:昔日礦區變景區 火了旅遊富了民
    【決勝2020】銅仁萬山:昔日礦區變景區 火了旅遊富了民記者 楊婧 程曦11月27日,正值星期五,貴陽市民高先生一家來到銅仁市萬山區硃砂古鎮遊玩,儘管天氣不佳,但卻讓高先生對景區印象深刻。2015年7月,萬山區引進江西吉陽集團,以獨有的丹砂文化為核心,投資20億元,按照5A級景區標準,對現有遺址和文物進行修繕性開發利用,建造硃砂古鎮。這次轉型開發讓這個老礦區走上了變身景區、激活資源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