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有人說高層建築的9—11樓是「揚灰層」。在這幾層,不僅灰塵多,而且各種空氣汙染物都會集中在這裡懸浮,聽起來怪嚇人的,那麼,傳說中的「揚灰層」真的存在嗎?來看記者的實驗。
建築物的「揚灰層」真的存在嗎?
網帖說,「別以為高層中的九到十一樓不錯,那你大錯了,這些樓層正好是揚灰層,髒空氣到這個高度就會停頓,我們是不會告訴你們的。」
記者:「揚灰層」這一說法到底靠譜不靠譜?那麼我們也先用一個簡單的實驗來驗證一下, 我們準備了一截透明膠帶,把帶膠的一面朝外,然後分別把它們貼在建築物的3層,傳說中的揚灰層10層,還有29層窗外,然後我們等48個小時來看一下,三截膠帶表面的灰塵有什麼樣的變化?
經過48小時後,記者再次回到高層建築的3層,10層和29層,取下3張膠帶,為了更直觀地看到灰塵的情況,記者將它們貼在了一塊黑色木板上,仔細對比三個樓層的灰塵情況,三張膠帶的表面都是略有灰塵,但是並沒有感覺第10層的膠帶上灰塵更多。
記者:三張膠帶紙上的灰塵數量差不多,可能是因為人的肉眼無法區分灰塵中細微的區別,那麼為了讓實驗更加精準,我們也是來到了長安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請我旁邊的實驗員用專業的儀器來為我們檢測一下空氣當中的微粒數量。
長安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實驗員王偉:本次測量咱們設定的是每5分鐘測一次,表示5分鐘之內空氣品質濃度的一個平均值。
實驗開始,實驗員首先來到了了一棟高層建築的3層,將實驗儀器對準窗外,然後等待5分鐘……
長安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實驗員王偉:像這個值就直接代表PM2.5的濃度,它現在大概是112左右,PM10大概就是110左右。
接下來,記者來到了這棟高層的頂層,用同樣的方法再測一次數據,結論是pm2.5濃度為103微克/m³,pm10濃度為60微克/m³,與3層相比,數據有相對減小的趨勢,那麼,在傳說中的揚灰層——第10層會測出什麼樣的數據呢?
來源: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編輯:顧檸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