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大師唯心決

2021-02-24 佛法僧

詳夫心者,非真妄有無之所辨,豈文言句義之能述乎?然眾聖歌詠,往哲詮量,非不洞明,為物故耳。是以千途異說,隨順機宜,無不指歸一法而已。故般若唯言無二,法華但說一乘。思益平等如如,華嚴純真法界。圓覺建立一切,楞嚴含裹十方。大集染淨融通,寶積根塵泯合。涅槃鹹安秘藏,淨名無非道場。統攝包含,事無不盡。籠羅該括,理無不歸。是以一法千名,應緣立號。不可滯方便之說,迷隨事之名。謂眾生非真,諸佛是實。若悟一法,萬法圓通。塵劫凝滯,當下冰消。無邊妙義,一時通盡。深徹法源之底,洞探諸佛之機。不動微毫之功,匪移絲髮之步。優遊沙界,遍歷道場。何佛剎而不登,何法會而不涉?無一相而非實相,無一因而非圓因。恆沙如來,煥若目前。十方佛法,皎然掌內。高低嶽瀆,共轉根本法輪。大小鱗毛,普現色身三昧。處一座而十方俱現,演一音而沙界齊聞。談玄顯妙,而不壞凡倫。千變萬化,而未離真際。與三世佛,一時成道。共十類生,同日涅槃。擊法鼓於魔宮,震法雷於邪域。履逆而自順,處剛而自柔。臨高而不危,在滿而不溢。可謂端居絕學之地,深履無為之源。入眾妙之玄門,遊一實之境界。無一法本有,無一法始成。泯中邊,絕前後。印同 異,一去來。萬境齊觀,一際平等。明知三寶,常現我土不燒。梵音恆聞,慧光常照。此大寂三昧,金剛定門,今古鹹然,聖凡齊等。如一滴之水,與渤澥之潤性無差。若芥孔之空,等太虛之容納非別。信之者,功超遠劫。明之者,只在剎那。此一際之法門,真無方之大道。聚一塵而非合,散眾剎而非分。和光而不群,同塵而不染。超出而不離,冥合而無歸。養育凡聖,而無質像可觀。興建法界,而無名字可立。依蔭草木,籠罩古今。遍界遍空,穹蒼不能覆其體。常照常現,鐵圍不能匿其輝。無住無依,塵勞不能易其性。非純非雜,萬法不能隱其真。闃爾無聲,而群音揭地。蕩然無相,而眾像參天。相入而物境千差,相即而森羅一味。不從事而失體,非共非分。不守性而任緣,亦同亦別。是以即性之相,故無妨建立。即理之事,故不翳真常。以空之有故,豈礙繁興?以靜之動故,何虧湛寂?言一則大小相入,言異則高下俱平。言有則理體寂然,言無則事用不廢。雖起而常滅,世相含虛。雖寂而恒生,法界出現。任動而常住,萬化不移。任隱而恆興,一體隨應。無假而幻相和合,無實而真性湛然。無成而異質交輝,無壞而諸緣互絕。

境雖現而無現性,智雖照而無照功。寂用非差,能所一際。狀同淨鏡,萬像而不能趒形。性若澄空,眾相而不能離體。為常住藏,作變通門。湛爾堅凝,恆隨物化。紛然起作,不動真如。男身沒,女身彰。東方入,西方起。當存而正泯,在卷而恆舒。普注而不迂,俱遍而無在。舉一塵,列無邊剎土。指一念,樹無盡古今。居一相而非升,即淨隨染。驟五趣而不墜,處濁恆清。外望無盈餘,內窺無積聚。觸目而不見,滿耳而不聞。盈懷而無知,遍量而非覺。本成而非故,今現而非新。不磨而自明,弗瑩而自淨。可謂妙體常住,靈光靡沈。至德遐周,神性獨立。眾妙群靈,而普會為萬法之王。三乘五性,而冥歸作千聖之母。獨尊獨貴,無比無儔。實大道源,是真法要。玄蹤不定,任物性以方圓。妙應無從,逐機情而隱顯。是以本生末而末表本,體用互興。真成俗而俗立真,凡聖交映。此顯彼而彼分此,主伴齊參。生成佛而佛度生,因果相徹。境無自性而他成自,心無自性而自成他。理不成就而一即多,事不成就而多即一。相雖虛而恆冥一體,性雖實而常在萬緣。雖顯露而難以情求,任超絕而無妨大用。縱橫幻境,在一性而融真。寂滅靈空,寄森羅而顯相。諦智相發,染淨更燻。隨有力無力,而出沒無恆。逐緣成緣散,而卷舒不定。相攝則纖塵不現,相資則萬境俱生。來如水月之頓呈,去若幻雲之忽散。動寂無礙,涉入虛融。互奪互存,靈通莫測。不出不在,妙性無方。智海滔滔,包納而無遺纖芥。靈珠璨璨,照臨而不顯微毫。若真金,隨異器以分形,千差不礙。如湛水,騰群波而顯相,一體無虧。俱是俱非,亦邪亦正。不有而示有,杳若夢存。無成而似成,倏如幻住。依空源而起盡,法法無知。隨化海以興亡,緣緣絕待。是以五嶽穹崇而不峻,四溟浩渺而不深。三毒四倒而非凡,八解六通而非聖。悉住真如寂滅之地,盡入無生不二之門。施為大解脫中,重重無盡。顯現不思議內,浩浩難窮。豈可立其始終,定其方域?何必崇真斥妄,厭異欣同?欲壞幻化之身,擬斷陽焰之識。不知念念釋迦出世,步步彌勒下生。分別現文殊之心,動止運普賢之行。門門而皆開甘露,味味而純是醍醐。不出菩提之林,長處蓮華之藏。晃晃而無塵不透,昭昭而溢目騰光。豈勞妙辯之敷揚?誰待神通之顯示?動止常遇,明暗不離。非古盛而今衰,豈愚亡而智現?語默常合,終始冥通。初祖豈用西來,七佛何嘗出世?

是以心空則天地虛寂,心有則國土崢嶸。念起則山嶽動搖,念默則江河寧謐。機峻而言言了義,志徹而念念虛玄。器廣而法法周圓,量大而塵塵無際。意地清而世界淨,心水濁而境像昏。舉一全該,坦然平等。宛爾具足,唯在正觀。萬法本只由人,真如自含眾德。無念而殊功悉備,無作而妙行皆圓。不運而成靈智,法爾無求自得。妙性天真,方知理智圓融,大道無外。絕一塵而獨立,何眾相以摐然?是則聲處全聞,見外無法。豈玄黃之所惑,匪音響之能淪?如滄海之味混百川,猶須彌之色吞群鳥。無一名不播如來之號,無一物不闡遮那之形。巖樹庭莎,各梃無邊之妙相。猿吟鳥噪,皆談不二之圓音。痴愛成解脫真源,貪瞋運菩提大用。妄想興而涅槃現,塵勞起而佛道成。從體施為報化,而未嘗不寂。隨緣顯現法身,而無處不周。實教法之所歸,聖賢之稟受。群生之實際,萬物之根由。正化之大綱,出世之本意。三乘之正轍,入道之要津。般若之靈源,涅槃之窟宅。蓋以妙理玄邈,大旨希夷。狂慧而徒自勞神,痴禪而但能守縛。實謂言思路絕,分別意窮。識智翛然,神清可鑑。空有雙豁,根塵洞開。如窺淨天,似臨皎日。無一法門而不現,無一至理而不明。豈動神情春池,而穩探真寶。匪勞心力赤水,而自獲玄珠。觀沙界於目前,指大千於身際。收群生於掌握,納萬匯於胸襟。不施一功,成就楞嚴之大定。不披一字,遍覽普眼之真經。四句之義頓融,百非之路杳絕。豎徹三際,橫亙十方。為一總持,號大自在。神光赫赫,威德巍巍。尼幹魄消,波旬膽碎。煩惱賊颯然墮壞,生死軍豁爾飄颺。愛河廓清,慢山崩倒。逍遙物外,無得無求。憺泊虛懷,曠然絕累。虛空讓其高廣,日月慚其光明。然後則權實雙遊,悲智齊運。拯世若幻,度生同空。涉有而不乖無,履真而不礙俗。若乾坤之覆載,猶日月之相須。示聖現凡,出生入死。持實相印,建大法幢。作一種之光明,為萬途之津濟。能令寒灰再焰,焦種重榮。永為苦海之迅航,常作迷途之明導。

任運遮照,隨智卷舒。雖無知而萬法圓通,雖無見而一切明現。但契斯旨,體本自然。如群萌值春,萬物得地。十身頓現,四智鬱興。猶如意幢,若大寶聚。法財豐溢,利物何窮?故號功德之林,乃稱無盡之藏。豈有朝曦而不照,夜炬而不明者哉?何得以限量心,起分齊見?局太虛之闊狹,定法界之邊疆?遂令分別之情,不越眾塵之境。向真如境上,鼓動心機。於寂滅海中,奔騰識浪。於管中存見,向壁罅偷光。立能所之知,起勝劣之解。齊文定旨,逐語分宗。蟭螟豈繼於鵬程,螢照那齊於日曜?豈能一毛孔內,納十方之虛空?一剎那中,現億佛之世界?一一身而遍一切剎,一一剎而含無邊身。乘高廣之大車,展大千之經卷。升燈王之法座,餐香積之嘉羞。披迦葉之上衣,入釋迦之正室。促多生於頃刻,擲世界於他方。腹吸風輪,口吹劫火。變丘陵為寶剎,移淨土於穢邦。一毫中,放無盡之光明。一言內,演難思之教海。此乃群生之常分,與眾聖而同儔。無一法而不然,但有心而皆爾。非假變通之力,不從修證之因。德量如然,塵毛悉具。一香一味,同棲滅盡定門。蠢動蜎飛,不昧靈知寂照。何得遺山認培,棄海存漚。劣志卑心,而自鄙屈?翻乃持神珠而乞丐,守金藏以貧窮。辜負己靈,埋沒家寶。或舍離而保持偏正,或絕分而甘處塵勞。或認妄而謬附邪宗,或執權而勞修漸行。或認位高推於極聖,或積德望滿於三祇。不知全體現前,猶希妙悟。豈覺從來具足,仍待功成?不入圓常,終成輪轉。只為昧於性德,罔辯真宗。舍覺循塵,棄本就末。掛有無之魔罥,投一異之邪林。宰割真空,分羅法性。依塵生滅,隨境有無。執斷迷常,驟緣遺性。謬興知解,錯倒修行。或和神養氣而保自然,或苦質摧形而為至道。或執無著而樁立前境,或求靜慮而伏捺妄心。或刳情滅法以凝空,或附影緣塵而抱相。或喪靈源之真照,或殞佛法之正因。或絕識凝神,受報於無情之地。或澄心泯色,住果於八難之天。或著有而守幹城,或撥無而同兔角。或絕見而居暗室,或立照而存所知。或認有覺,是真佛之形。或效無知,同木石之類。或執妄,同究竟之果,如即泥是瓶。或妄緣,趣解脫之門,似撥波求水。或外騁,而妄興夢事。或內守,而端居抱愚。或宗一,而物象同如。或見異,而各立法界。或守愚痴無分別,而為大道。或尚空見排善惡,而作真修。或解不思議性,作頑空。或體真善妙色,為實有。或沈機絕想,同有漏之天。或覺觀思惟,墮情量之域。或不窮妄性,作冥初之解。或昧於幻體,立空無之宗。或認影而為真,或執妄而求實。或認見聞性,為活物。或指幻化境,作無情。或起意而乖寂知,或斷念而虧佛用。或迷性功德,而起色心之見。或據畢竟空,而生斷滅之心。或執大理,而頓棄莊嚴。或迷漸說,而一向造作。或據體離緣,而堅我執。或亡泯一切,而守己愚。或定人法自爾,而墮無因。或執境智和合,而生共見。

或執心境混雜,亂能所之法。或著分別真俗,縛智障之愚。或守一如不變,而墮常。或定四相所遷,而沉斷。或執無修,而祛聖位。或言有證,而背天真。或耽依正,而隨世輪迴。或厭生死,而喪真解脫。或迷真空,而崇因著果。或昧實際,而欣佛厭魔。或著隨宜所說,而守語為真。或失音聲實相,而離言求默。或宗教乘,而毀自性之定。或弘禪觀,而斥了義之銓。或鬥奇特,而但顧出身,俄沈識海。或作淨潔,而推求玄密,返墮陰城。或起殊勝知解,而剜肉為瘡。或住本性清淨,而執藥成病。或尋文探義,而飲客水。或守靜居閒,而坐法塵。或起有得心,談無相大乘。或運圖度想,探物外玄旨。或廢說,起絕言之見。或存詮,招執指之譏。或認動用,而處生滅根源。或專記憶,而住識想邊際。或安排,失圓覺之性。或縱任,虧入道之門。或起身心精進,而滯有為。或守任真無事,而沈慧縛。或專繫念勤思,而失於正受。或效無礙自在,而放舍修行。或隨結使,而恃本性空。或執纏蓋,而妄加除斷。或保重而生法愛,或輕慢而毀佛因。或進求而乖本心,或退墮而成放逸。或語證相違,而虧實地。或體用各據,而乖佛乘。或守寂而住空,失大悲之性。或泯緣而厭假,違法爾之門。或著我見,而昧人空。或迷現量,而堅法執。或解不兼信,而滋邪見。或信不兼解,而長無明。或雲人是而法非,或稱境深而智淺。或取而迷法性,或舍而乖即真。或離而違因,或即而忘果。或非而謗實,或是而毀權。或惡無明,而背不動智門。或憎異境,而壞法性三昧。或據同理,而起增上慢。或貶別相,而破方便門。或是菩提,而謗正法輪。或非眾生,而毀真佛體。或著本智,而非權慧。或迷正宗,而執化門。或滯理,溺無為之坑。或執事,投虛幻之網。或絕邊泯跡,違雙照之門。或保正存中,失方便之意。或定慧偏習,焦爛道芽。或行願孤興,沉埋佛種。或作無作行,修有為菩提。或著無著心,學相似般若。或趣淨相,而迷垢實性。或住正位,而失自本空。或立無相觀,而障翳真如。或起了知心,而違背法性。或守真詮,而生語見,服甘露而早終。或敦圓理,而起著心,飲醍醐而成毒。

已上略標一百二十種邪宗見解,並是迷宗背旨,失湛乖真。捏目生花,迷頭認影。若敲冰而索火,類緣木以求魚。畏影逃空,捫風捉電。苦非甘種,砂豈飯因?皆不能以法性融通,一旨和會。盡迷方便,悉溺見河。障於本心,不入中道。匍匐升沉之路,纏綿取捨之懷。於無心中,強欲斷除。向無事內,剛求舍離。將法空,為恚愛之境。返真智,作想礙之情。長隨八倒之風,難出四邊之網。竟不知理即生死,恆與道冥。妄本菩提,從來合覺。明常住暗,水不離冰。靈智常存,妙用無盡。何乃遏想念而求湛寂,斷煩惱而證真如?妄作妄修,自難自易。且靈覺之性,本非秘密。如來之藏,實不覆藏。故知圓常之理不虧,信解之機難具。如針鋒上,無邊身菩薩。似藕絲懸,須彌盧之山。唯嘆希奇,罔知所措。如水母土蜂之類,猶𧉑𧉿屈步之徒。歷劫他求,終朝取相。不自暫省,返照回光。貨鬻衣珠,承紹家業。但爭空花之起滅,定認眚影之是非。去淳樸而專尚浮華,喪根源而唯尋枝派。可謂遺金拾礫,擲寶持薪。是以眾聖驚嗟,達人悲嘆。都謂不到實地,未達本心。妄識浮沉,緣心巧偽。遍計所執,現似外塵。人杌繩蛇,橫生空見。不知萬法無體,一切無名。從意現形,因言立號。意隨想起,言逐念興。想念俱虛,本末非有。是以三界無物,萬有俱空。邪正同倫,善惡齊旨。全拋大義,莫返初源。於無心中,妄立異同。就一體內,強分離合。自他才立,逆順隨生。起鬥爭之端,結惑業之始。織是非之致網,鎖憎愛之樊籠。觀鏡像,分妍醜之心。聆谷響,興喜怒之色。責化人之心行,保幻物之堅牢。汲焰水而欲滿漏卮,折空花而擬栽頑石。能所雙寂,事理俱空。既造惑因,不無幻果。欲知妙理,唯在觀心。恆沙之業,一念而能消。千年之暗,一燈而能破。自然不立名相,解惑寂然。豈有一物當情,萬境作對?取捨俱喪,是非頓融。眾翳鹹消,豁然清淨。無非不思議解脫,儘是大寂滅道場。視聽俱忘,身心無寄。隨緣養性,逐處消時。猶縱浪之虛舟,若凌空之逸翮。縱橫放曠,任跡郊

普勸諸後賢,但遵斯一路。聞而不信,尚結佛種之因。學而未成,猶益人天之福。此乃群經具載,諸佛同宣。非率爾以致辭,請收凝而玄鑑。

——永明 

相關焦點

  • 十二月二十六丨淨宗六祖永明延壽大師圓寂日
    近有蓮友反映,關於永明延壽大師圓寂日,社會流傳有二個版本,一為農曆二月二十六日,一為農曆十二月二十六日。經有關學者老師指正,靈巖山寺法師多方查證,確認為農曆十二月二十六日,現予勘誤。敬祈廣大蓮友知悉。一、杭州慧日永明延壽智覺禪師開寶八年十二月示疾。越二日焚香告眾。跏趺而寂。塔於大慈山。
  • 莊子之道,是唯心還是唯物?是主觀唯心還是客觀唯心?
    關於莊子,以前就有過廣泛地討論,莊子之道是唯心還是唯物,是主觀唯心還是客觀唯心。其實唯心唯物的說法不能用在莊子思想上,莊子從未關心過世界本原是物質還是精神這樣的問題。往大處說,精神與物質的二分,向來就不曾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關心的問題。
  • 【古代文學】永明體及詩體的轉變
    約等文皆用宮商,以平上去入為四聲,以此制韻,不可增減,世呼為「永明體」。永明體,是南朝齊永明年間,在沈約等人的倡導下形成的一種新詩體,也稱新體詩。這種詩體要求按漢字四種聲調(平、上、去、入)和雙聲疊韻來研究詩句中聲、韻、調配合,避免聲律不和協的八種毛病(即所謂「八病」),做到平仄調協、音調鏗鏘、詞採華麗、對仗工整。這種詩體的出現,反映了詩歌從比較自由的形式到講求格律的發展趨勢。
  • 南懷瑾的點醒:一切唯心,你是什麼命都是自己造的
    著名的國學與佛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對此曾有過深入研究,在一次法會上,他點醒世人:一切唯心,你是什麼命都是自己造的。01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與不肖毀譽,饑渴寒暑,是事之變,命之行也南懷瑾大師對眾人解釋此句道:
  • 永明壽禪師對唯識學尤其見解獨到
    永明壽禪師對唯識學尤其見解獨到。他把當代各宗各派研究唯識的大師一齊請來,分別提出要點,而歸納出一個總結論。可是後世一般研究唯識的中國人,對他的唯識連理都不理,認為非正宗,這是很開玩笑的事。換句話說,後世研究唯識的學者,有必要注意及此。宋代以後,佛教各祖師鹹稱永明壽禪師為彌勒菩薩的現身,他宏揚自宗唯識,特別講得好。所以我們先研究他的唯識部分。
  • 永明商學院——培養監理信息化專業人才的搖籃
    8月10日,永明商學院2020年第一期「監理內訓師種子特訓營」在永明項目管理有限公司機關正式開課,此次培訓由商學院和人力資源部聯合組織實施開班儀式上商學院執行校長、行政副總經理李青琳通過講解當前的行業趨勢和企業文化,表示永明作為監理企業信息智能化發展的先行企業
  • 三界唯識,萬法唯心——阿賴耶緣起論之唯心
    唯識學的唯識義,稱阿賴耶緣起論的唯心,對唯識的看法,諸唯識師之間不無分歧。漢譯為唯識的梵語原詞有二:1、Vij.ānamātra,為唯識之義;2、Vij.āptimātra,意為境被識所了別或在心識上明白顯現,或譯了別、了、識、表,今譯唯表、唯表象、唯了別。
  • 唯物、唯心與佛法哪個更究竟?
    隨著生老病死、成住壞空的演繹,眾生的生死輪迴「業識流」會儲存在八識田裡,即人生的感悟,宇宙人生真相的映射,由內而外的一種本性覺知,這個過程就如同譬支佛依十二因緣而成道,春觀百花開,秋觀落葉黃,透過物相感知整個宇宙人生萬物的內在規律,所以唯物和唯心是特定時代下,提出的思想定式
  • 繁榮夜經濟 永明眼鏡店延長營業時間啦!
    從即日起,位於石家莊老火車站地下華北眼鏡城4號(地鐵一號線解放廣場站B口)永明眼鏡店將營業時間延長至晚上8點30分。河北永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千朗表示,為了方便上班族下班後仍可以方便的配上一副心儀的眼鏡,我們服務業應該站在服務的角度給消費者帶來方便,因為晚上6點是下班時間,很多顧客下班了眾多商業店也關門了,只能到周末去試選,所以,他因地制宜地設置了營業延長時間,這一做法率先走在了石家莊整個眼鏡行業的前列。
  • 太虛大師:《肇論》四句偈解
    折衷說之,姑分為二:一以唯物派說解之,二以唯心派說解之。(一)以唯物派說解之者旋嵐者,風名也,在佛典中譯曰劫風,取國語譬喻之,姑曰罡風。佛說毗嵐風起,吹須彌山如腐草。須彌山者,世界獨一無二最高大之山也,在中國則當以五嶽為最高大,故中國可以「嶽」字代表最高大之山。旋嵐則即盤旋之毗嵐風簡稱也。
  • 為什麼說「唯心」和「唯物」的說法,早已經過時了?
    很多人喜歡用唯心、唯物區分哲學家。如把柏拉圖稱為唯心主義者,亞裡斯多德是唯物主義者;黑格爾是唯心主義者,馬克思是唯物主義者;古代王陽明是唯心主義,東漢王充是唯物主義。唯心和唯物好像成了萬金油,哪裡都好用,隨時都有用。
  • 唯心書香【謝洛卿】天天推薦sss金牌小說
    Tenet will open in appro唯心書香【謝洛卿】ximately 70 international territorieson August 26th before getting a limited release in the United States on September 3rd.
  • 蒲氏義塾 || 湖南永明蒲家義塾印象
    湖南永州永明縣蒲家義塾印象(湖南永州   蒲代松  口述   蒲洪明  整理)       我小時候就聽大人們說,我們蒲家村在永明是個享有名望的家族,十裡八鄉都知道蒲家許多人很有文化,在外頭當事任職的人很多,自古享有
  • 光大永明「光之翼」 戰勝病魔的天使之翼
    3月13日,由行業權威媒體《中國保險報》主辦的「2017中國保險年度影響力賠案」徵選活動結果揭曉,光大永明人壽「戰勝病魔的天使之翼」榮耀上榜。本次活動邀請的薦評專家來自中國保險學會以及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對外經貿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工商大學、首都經貿大學等院校相關專業學系的專家學者,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代表性。
  • 韓國童裝唯心至愛ILOVEJ近百店鋪設中日韓
    來自韓國的中高檔童裝品牌唯心至愛ILOVEJ,由韓國JSTYLEKOREA(韓國品牌名為ILOVEJ,中文品牌名為唯心至愛)公司建立於2012年。以童裝時尚韓範為切入點,以「高品質,高檔次,健康時尚化」為生產理念,以極簡主義和後現代風格,功能性與美感相結合的設計理念,獲得了韓國以及中國日本時尚媽咪高度認可與厚愛。
  • 石家莊永明眼鏡店延長營業時間方便市民下班後選配眼鏡
    原標題:石家莊永明眼鏡店延長營業時間方便市民下班後選配眼鏡為了方便上班族下班後仍可以方便的配上一副心儀的眼鏡,自今日起,老火車站華北眼鏡城4號(地鐵一號線解放廣場站B口)永明眼鏡店將營業時間延長至晚上8點30分。
  • 光大永明人壽「輸血」關聯公司:融資方負債率高達95% 陝國投充當...
    光大永明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大永明人壽」)中信國安棉花片危改項目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逾期一事未完,其投資的另一信託計劃又在到期前,突然變更增信措施。近日,光大永明人壽發布重大關聯交易公告,披露變更陝國投—光控興渝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增信措施構成關聯交易信息。
  • 【2018考研二輪詩歌專題複習】——永明體(重要名詞解釋)
    因為這種新體詩最初形成於南朝齊永明年間,故又稱「永明體」,代表作家是沈約、謝眺、王融。永明體的產生,標誌著中國古典詩歌的一大進步,為後來律詩的成熟及唐詩的繁榮奠定了基礎。但由於其過分追求形式的華美,再加上聲病的限制,產生了「文貴形似」和「文多拘忌,傷其真美」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