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雷,當相聲遇上螢光棒

2020-12-20 環球人物網

本期簡介

作者:本刊記者 餘馳疆

 

2019年1月8日,張雲雷在北京《國風美少年》錄製現場接受本刊記者採訪。

人物簡介:張雲雷,相聲演員,1992年出生於天津,11歲拜郭德綱為師,學習太平歌詞、蓮花落、評戲等傳統唱段。2016年8月參加東方衛視《笑傲江湖第三季》為大眾所知。近兩年,張雲雷因改編北京小曲《探清水河》迅速走紅。2018年11月,成為愛奇藝節目《國風美少年》召集人。

 

在外人看來,這是一次電光火石般的走紅。張雲雷卻覺得,這更像一場無端漫長的療傷。

2016年8月,他登上了全國收視率前三的節目。不久後,他意外從南京火車站墜落,左臂、左胯骨、左右腿、右腳全部粉碎性骨折,肋骨骨折,肺部、胃部、後腦出血,心臟一度停跳。

2017年1月,他帶著108塊鋼板復出,師父郭德綱說他會火得「不要不要」的。一個月後,張雲雷用吉他伴奏唱了一曲《探清水河》,果真一炮而紅。

2018年,張雲雷所到之處都被粉絲擠滿,他的專場茫茫一片螢光棒,他上的節目收視率第一,捧他和批他的媒體成了兩大陣營……

於是有人說,張雲雷的橫空出世,既重新定義了相聲演員,又重新定義了流量明星。身兼這看似矛盾的雙重身份,面對突如其來的擁躉與爭議,27歲的張雲雷對《環球人物》記者說:「我沒紅,我還是我。」

2016年,張雲雷跌落受傷,一度住進重症監護室。圖為師父郭德綱探望病房裡的張雲雷。

 

「誰說傳統的東西沒有人聽啊」

1月8日,《國風美少年》總決賽的化妝間裡,張雲雷有些疲憊——前一天的彩排一直到深夜,他凌晨4點才得以入睡。從電梯到化妝間,大概30米的距離,張雲雷腳步有些蹣跚,走了將近一分半。百塊鋼板禁錮了身體,他幾次想坐上高腳椅都以失敗告終。他開玩笑說,這身體坐飛機很麻煩,一過安檢就響。幾回下來,機場的工作人員都跟他熟了,就直接喊他:「二爺,過去吧。」 張雲雷在德雲社家譜上排行第二,人稱「二爺」。

我們用鏡頭記錄下張雲雷從電梯走到化妝間的過程,他身邊的工作人員悄悄跟攝像師說,希望這些畫面不要播出。記者問張雲雷:「是不是不太願意讓大家看到你走路的樣子?」

他回答:「對,所以你看我一般都是咬著牙走,其實走的時候腳會特別痛。」

「如果這些畫面被看到,大家可能會更憐惜你。」

「我不希望看到別人憐惜我,因為我是演員,不想讓別人覺得我難受,覺得我是帶病演出。每天都這麼著,那你回家休息不好嗎?你還演什麼出啊!」

這樣的身體錄節目,一錄就是一整天,對張雲雷而言絕不輕鬆。所幸,這個節目講的是傳統文化,他常常能在錄製中收穫驚喜。每次聽到選手優質的曲藝表演,張雲雷都會收起抖包袱的笑臉,變得嚴肅。《國風美少年》裡他最喜歡的選手叫劉豐,三弦彈得極好。張雲雷第一次聽劉豐的演奏時,嘴角含笑,眼角泛淚。出於兒時訓練的記憶,張雲雷深知三弦有多難:「三弦沒有品,全憑感覺走,你手到哪兒,哪兒就是『do re mi fa so』,全靠紮實的基本功。我的三弦師父,彈了得有50多年,要是放下三天,手馬上就生。」

節目上,張雲雷有時興致一來唱上一段,臺下的「90後」「00後」全能接上,跟著唱評戲、唱京劇、唱太平歌詞。在現場,記者見到一些張雲雷的年輕粉絲,都是「白天來看張雲雷錄節目,晚上去梨園劇場聽京劇」,隨口就能唱一段《鎖麟囊》。

說起這些,張雲雷的表情是驕傲的。他覺得,如果說他的走紅有什麼最重要的價值,那就是讓越來越多年輕人唱起了傳統曲藝。2018年10月,張雲雷在北京展覽館演出,2700多人跟著他合唱評戲。「一曲《乾坤帶》唱罷,我就說了一句話,誰說傳統的東西沒有人聽啊,誰說的?」

「對我來說,(流行)歌你聽個十遍八遍一百遍,聽完可能就完了,但咱們傳統的東西,你要是真聽進去了,一百遍都不膩。新書熟戲,聽不膩的曲藝,這戲必須聽老的,聽熟的,戲越熟越有滋味。可能歌它像白酒,過癮,傳統的曲像紅酒,評書、曲藝、京劇、評戲、河北梆子,你都得慢慢品。」

 

「我不能總活在別人的議論下」

安迪·沃霍爾說,每個人都可能在15分鐘內出名,而張雲雷的15分鐘,叫《探清水河》。這原是一首民間敘事歌,講的是清末民初發生在北京火器營的一個愛情悲劇。到了現代,隨著小曲演唱、太平歌詞等形式在相聲表演中漸消,這首曲也變得鮮為人知——正如張雲雷對記者說的,反而是二人轉裡還依然保留著。

2017年2月,德雲社在北京三慶園幾次演出,張雲雷返場演唱《探清水河》,玉子(御子)改為吉他伴奏,小曲變成民謠風格,他由此在大眾傳媒一戰成名。很快,這偶然改編成的《探清水河》在微博和抖音上病毒式傳播,「桃葉尖上尖,柳葉兒就遮滿了天」成了洗腦名句。張雲雷成了粉絲心中高顏值的「辮兒哥哥」,聲音酥的「張二爺」。他的演出,一票難求;他的每一次返場,是大合唱加螢光棒。郭德綱笑說:「從藝多年,從沒見過這樣的。」

2018年11月,張雲雷(右)及搭檔楊九郎在瀋陽德雲社巡演,全場粉絲舉起螢光棒。

爭議也由此而來。人們開始質疑,相聲演員怎麼能按照流量明星來操作呢?前有南開教授批判《探清水河》是「窯調」,是舊時代糟粕;後有知名媒體痛批觀眾追相聲演員如追星是不倫不類;更有甚者,直接把《探清水河》的走紅定性為「數典忘祖」。

張雲雷不是沒有困惑過,自己刷微博看人家彈吉他得來靈感,想著給《探清水河》創新一下,怎麼就「數典忘祖」了呢?他問郭德綱,師父只問了他兩個問題:「觀眾喜歡嗎?」

「喜歡。」

「罵街了嗎?」

「沒有。」

「那你就是對的。觀眾永遠是最好的證明。」

這場爭議也讓張雲雷思考起創新與傳統的平衡,他給自己定下標準:改編可以,但不能丟了根本。「《探清水河》我是按民謠的方式唱的,但是詞我可沒改,調我可沒改。我們在傳統上創新,就是要知道傳統的框架是什麼。《拴娃娃》 《賣布頭》這些經典相聲都有自己的框架,你得保留它們。形式和細節可以創新,但框架不能亂扔。」

另一場爭議,來自張雲雷「紅出圈」的現象,「流量張」的行動、表演、話語都被無限放大。2018年末,張雲雷因為在某節目上的一段言論受到全網關注。當個人觀點遇上偶像身份,便會以指數級流量傳播,威力巨大。本以為這將成為張雲雷不小的敏感點,可當記者問起時,他並不閃爍其辭。

「當你看到網上評論的時候,作何感想?」

「我該幹嘛幹嘛。他們說你心怎麼這麼大啊?我說那怎麼辦?哭嗎?與其琢磨一天,難受一天,彆扭一天,還不如拿這一天來創作相聲,我有我自己的正事要幹。」

「經歷這些事情後,會讓你時不時自我提醒,不要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嗎?」

「那我會很累,那我會很累很累。我也不能讓所有人喜歡我呀?」張雲雷說,「我會注意一點,但不會把自己拘束了,那就不是我了。我累,你們看著也累,我走了之後你們還得說裝什麼裝啊。所以我不如就做自己,讓自己舒服。我不能總活在別人的議論下。」

 

「上舞臺,真是比我的命還重要」

關於安迪·沃霍爾那句話,其實還有下半句:每個人都可能只出名15分鐘。說起這個話題,張雲雷並不覺得算個事兒——因為他知道自己是怎麼紅的,也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5歲,他日日看姐姐唱京韻大鼓,看著看著就學了起來;8歲,他跟著郭德綱來到北京,兩年後第一次登臺說相聲;11歲,他成了德雲社「雲字輩」弟子。回憶兒時「痛苦」的學藝經歷,張雲雷說:「那會兒除了睡覺、吃飯,大多數時間都是聽複讀機。」郭德綱去小商品百貨店給他買能錄、能洗的磁帶,讓他早晨起來把50段太平歌詞從頭到尾唱一遍,每段最短8分鐘,最長20分鐘,邊唱邊錄,錄完了交給師父檢查。吃完飯後,從頭到尾再唱一遍。後來,德雲社大部分弟子都是聽張雲雷那些年錄的磁帶學的太平歌詞,真正由郭德綱一字一句教的,也只有張雲雷。

「一般人可能接受不了傳統的太平歌詞,但是我能聽。我就是覺得好聽,我就愛這個,就覺得心動。」這份心動讓張雲雷把太平歌詞堅持到了13歲,卻被「倒倉」磨滅了。變聲期讓他的聲音開始渾濁,無法接受的他「離家出走」了。

「我心想,看上天安排,倒倉期過去後,變好了就好了,變不好那是命。」張雲雷說,「但我一個大小夥子,不能總待著呀,我得找點事兒幹呀。」 6年裡,他到處打工,肯德基、吉野家、撞球館、小廚房,最後一個工作是在網通大廈打電話,還打成了業績第一。

2011年,德雲社成立15周年,結束倒倉的張雲雷再登舞臺,以一曲《白蛇傳》正式回歸。回歸後,他經歷找不到搭檔的急迫,有過臺下只有8個人的窘境,最後慢慢變成10個人、三四十人、上百人……

2016年8月22日凌晨4點,剛剛登上全國衛視受到關注的張雲雷意外跌落南京火車站,心臟停跳,醫生差點宣布死亡。10個小時的手術,死裡逃生,醒來後醫生對他說的第一句話是:「以後考慮做幕後吧。」

「我心都死了。上舞臺,真是比我的命還重要。我10歲起就幹這個,我離不開的。」

張雲雷問師父:「我站不起來是不是就得告別舞臺了?」

郭德綱說:「放心吧,我教你說書,坐著也讓你一直待在舞臺上。」

2018年11月,張雲雷在愛奇藝《國風美少年》擔任召集人。

2018年3月25日,張雲雷參加《歡樂喜劇人》第四季總決賽。

躺在病床上,所有筋骨都不對位,手呈現扭曲狀態,醫生說可能會「殘廢」。張雲雷不信,差不多後就開始瘋狂打玉子,使勁攥,使勁打,一邊打一邊掉。「我就這樣抻折了的筋,拼命地打玉子,慢慢地手就變得靈活了。所以說,相聲也救了我,我們也算是生死之交了,我能不愛它嗎?」

就像郭德綱說的,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場劫難過後再復出,不到兩個月,張雲雷已經是相聲界第一流量了。

「你問我覺得自己是爆紅嗎?我覺得不是。嶽雲鵬是爆紅嗎?那是沒人看過他在劇場裡掃地,在後臺任人罵的時刻。《探清水河》是爆紅嗎?那是沒人看到我師父怎麼把曲子從歷史遺骸裡挖出來,再整理,我們又怎麼做改編的。」在張雲雷看來,所謂爆紅,是一種誤解,背後的原因其實很長很長。

張雲雷說自己私下是個沉悶的人,不存表情包,不發朋友圈,能一個星期在家裡待著,他覺得「一定要在臺底下讓人看不出來你是說相聲的,這才是能說好相聲的」。即便如今紅了,他也如此,在家裡不超過10句話,泡個茶、燻個香,聽著曲藝過一天。

「我以前可能挺瘋的,說急就急,生氣起來別人會說別理張雲雷。現在我就沒脾氣了,就算特別著急也是憋在心裡,很少會發洩出來,我媽都說,兒子你怎麼不一樣了呢?」他頓了一下,想一想,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可能因為我死過一次了,就像我師父說的,經歷過生死的人,就看開了。」

他覺得,相聲與命運,對他而言從來都是同一個東西——命運選擇了相聲,相聲改變了命運。

相關焦點

  • 相聲演出將面臨大整頓,張雲雷遭吐槽,螢光棒相聲或絕跡
    而對相聲也要加強內容審核和現場監管,這自然會讓人想到張雲雷。2019年,張雲雷因為兩段視頻中的不妥表演,而被迫道歉。一則視頻是2018—2019青島的跨年演出。演出中,張雲雷有一段調侃地震災區災民的內容,逗得臺下粉絲哈哈大笑。
  • 張雲雷火了!看相聲帶著螢光棒,這也沒誰了!太牛了!
    張雲雷本名張磊,師承郭德綱,也是郭德綱最早的徒弟之一,作為一名相聲演員張雲雷不僅擅長古曲小調而且長得非常清秀俊俏,因此頗受歡迎,在德雲社被稱為「德雲社四公子」因小的時候留著一條長生辮所以也被網友們親切的稱為「辮哥哥」。
  • 聽相聲不能揮舞螢光棒嗎?張雲雷也沒要求觀眾這樣做,很冤枉呀!
    郭德綱順應時代發展,將相聲這門藝術又帶到了一個高峰,本來在主流相聲眼裡已經快不行的藝術,被拯救回來了!廣電總局都點名誇讚郭德綱的《相聲有新人》,還獎勵該節目組十萬塊錢,這樣的對比結果已經很明顯了,但是某些人還在固執己見,有些媒體也在跟風批評,最近有媒體就批評了德雲社最火的張雲雷的相聲,竟然是說聽相聲不該揮舞螢光棒!
  • 燒餅唱歌成相聲返場,張雲雷相聲專場成演唱會?盡整些「騷」操作?
    燒餅唱歌成相聲返場,張雲雷相聲專場成演唱會,德雲社總是整些"騷"操作提起德雲社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作為相聲界「扛把子」的存在,如今的德雲社可謂是遍地開花,在疫情的影響下,沒有辦法開專場的相聲演員們紛紛開始「進軍」娛樂圈,就連被稱為「破鑼嗓子」的燒餅都參加了綜藝
  • 厲害了二爺,硬把相聲專場開成演唱會,老郭都沒見過這麼多螢光棒
    厲害了二爺,硬把相聲專場開成演唱會,老郭都沒見過這麼多螢光棒現在的相聲市場,如果德雲社說第二,估計沒有人敢稱第一,德雲社的商演之所以如此成功,跟德雲社的相聲演員的水平有很大的關係,畢竟郭德綱曾經說過觀眾是演員的衣食父母
  • 官媒痛批相聲界亂象,粉絲揮舞螢光棒聽相聲,想做偶像不如轉行?
    日前,德雲社上商演可謂是如火如荼,所到之處場場爆滿,吸引無數粉絲的追捧和追捧,除了郭德綱的影響力驚人之外,弟子們也非常給力,像我們熟悉的嶽雲鵬和張雲雷都算是德雲社的翹楚,商演影響力絲毫不輸師傅郭德綱,可謂是人氣非常火爆,不過,最近,張雲雷在演出過程中,臺下粉絲揮舞綠色螢光棒,合唱《
  • 郭德綱改口稱揮螢光棒聽相聲屬於復古,陷「雙標」質疑,你怎麼看
    更多的是年輕的觀眾,也就是所謂的德雲女孩,她們更多的是被相聲演員的顏值及舉手投足間的帥氣所吸引,進而開始關注和喜歡相聲。現如今越來越多年輕的觀眾走進小劇場,面對市場環境的改變,佔據相聲界半壁江山的德雲社,從不避諱加速流量化,也從未隱藏自己的野心。
  • 「相聲界蔡徐坤」張雲雷成也相聲敗也相聲,心沉下來才能走得更遠
    現在張雲雷就是德雲社的人氣王,隨便發條微博都有幾十萬的轉評贊,粉絲們叫他「二爺」,並且稱呼自己為「二奶奶」,二奶奶們心甘情願為二爺氪金,正常相聲票價最高1799,張雲雷相聲專場票價能炒到7000多一張,剛上臺就有成群結隊的女粉絲衝上來送禮物
  • 張雲雷體內帶著鋼板堅持工作兩年,順利手術後取出48根鋼釘
    最大的一根釘子在他的左腿上,怪不得張雲雷覺得自己走路不方便,看到他每次在舞臺上都滿臉笑容的逗觀眾們開心,再聯想其背後的傷痛,真的太心疼了,張雲雷確實是個勇士,是個真英雄!粉絲們也稱讚張雲雷為「鋼鐵俠」。
  • 張雲雷紅毯首秀:金絲眼鏡配西裝禮服,不做相聲演員改行做偶像?
    但是在帥的同時,網友也不禁問一句:張偶像,您還說相聲嗎?張雲雷可以說是德雲社中最成功的一個典型。他是雲字輩師哥,師弟尊敬;他是郭德綱的小舅子,師父寵幸;他儀表堂堂,觀眾高興。論相聲功底,張雲雷並不強,只能算是中規中矩。好在天生一副好嗓子,加上師傅偏愛,將小曲小調傳授與他。張雲雷就像是天選之子,運氣不是一般的好。
  • 大褂穿出旗袍韻味的張雲雷,獨此一家
    顛覆了我們對相聲演員的認知。沒有腦袋圓脖子粗,沒有渾厚的肩膀和水桶腰。反而將大褂穿出了溫潤如玉的公子哥的氣質。網友說,他將90後00後從各種夜店裡拉到了相聲劇場聽傳統的相聲、小曲小調以及京劇等國粹。江湖人稱——二爺,德雲社相聲演員張雲雷。
  • 若張雲雷不是郭德綱的小舅子,那麼時至今日他又會是什麼光景?
    要問當今德雲社裡的相聲演員,誰的票最難搶?莫過於張雲雷;是誰把一群在夜店蹦迪的姑娘,成功地帶回小園子聽相聲?是張雲雷。又是誰把相聲專場開成了演唱會,讓一群觀眾揮舞著螢光棒聽相聲?沒錯,還是張雲雷。這些不僅由張雲雷開了先例,即便現在放眼整個曲藝界,他張雲雷也是獨一份。
  • 你說相思賦予誰,小辮兒張雲雷!
    張雲雷這個花兒一樣的男人,從當初一個連藝名都沒有的孩子到現在紅的發紫,從填場的小角到現在開專場,從年少輕狂到溫潤如玉,中間經歷了很多起起落落甚至險些丟了性命!當年的德雲社只是一個普通的相聲團體,還沒像現在這樣是塊金字招牌。像嶽雲鵬這樣半路出家的也能跟著學。
  • 張雲雷獲年度最具突破男歌手,丁太升大罵不要臉,突破底線
    眾所周知,張雲雷是一名相聲演員,也是郭德綱的愛徒之一,曾憑藉著一首改編版的《探清水河》全網爆紅,再加上本身擁有一張帥氣的臉龐,在一眾相聲演員中間鶴立雞群,因此收穫了無數粉絲。每當張雲雷參加相聲表演,都會全場爆滿,張雲雷也會和粉絲們來上一首大合唱《探清水河》,全場綠色螢光棒讓人不禁感慨,原來這就是相聲。讓人沒想到的是,在11月29日,張雲雷在亞洲音樂盛典上獲得了「年度最具突破男歌手」的獎項頒發給了張雲雷。
  • 張雲雷楊九郎,親密走出婦產科門診,網友:恭喜有了自己的寶寶?
    最近相聲小哥張雲雷非常火熱,人氣高漲,一曲《探清水河》火爆抖音,他成功地用自己的努力證明了,小曲小調也可以比流行音樂好聽,成為嶽雲鵬之後,郭德綱另一位粉絲無數的徒弟。其實張雲雷之前曾經有過一段很傷痛的記憶,從小跟著郭德綱學藝,後因為倒倉期暫停,還有著名的「十米高臺無水跳臺選手」,撿回一條命,身上因為固定的108塊鋼板,被笑稱「鋼鐵俠」,大難之後張雲雷也是迅速躥紅,他和楊九郎的相聲專場也堪比明星演唱會,一票難求,應援條幅、綠色螢光棒十分搶眼。
  • 德雲社「流量小生」張雲雷分享獨家泡麵做法
    ,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的喜歡看相聲,在德雲社中,就一個說相聲的「流量小生」張雲雷,相信一提起張雲雷,很多人都認識他,畢竟張雲雷在德雲社中的顏值高,現在還真的是一個看臉的時代,就連說相聲也要看顏值了。「流量小生」張雲雷分享獨家泡麵做法,網友:可以跳槽做廚師了!那麼接下來小y就帶大家看看這款備受大家推崇的網紅泡麵的做法!
  • 「公式相聲」火了,張雲雷也紅了,究竟誰才能代表相聲的創新?
    但是無論節目內外,作為宗師級別的老郭,言行上的表現,其實都是看不起所謂的公式相聲的。換句話說,郭德綱眼中的創新,只能是相聲從業者內行人的創新,而不是絲毫沒有基本功的外行人的創新。除了德雲社和郭德綱之外,現在相聲界最火的應該就是苗阜和他的青曲社了。可以說苗阜是因為滿腹經綸和學富五車這兩個作品火起來的,某種程度上,其實也算是相聲從業者的創新。
  • 相聲演員張雲雷成功轉型,榮獲「年度最具突破男歌手」
    現在如果大家討論相聲,很多朋友的第一反應都會想到德雲社,而近幾年德雲社裡出現了這樣一個人,他讓聽相聲變得跟演唱會一樣,表演現場座無虛席,同時也讓相聲擁有了應援。他就是「辮兒哥哥」張雲雷,張雲雷在近兩三年裡因為一首《探清水河》走紅,加上出色的外貌和才華,得到了一大票粉絲的喜愛。現在或許我們並不能再僅僅把張雲雷看做是一個優秀的相聲演員了。最近,盛大的亞洲音樂盛典在深圳舉行,張雲雷作為歌手也參加了這次盛典。
  • 聽相聲揮舞螢光棒?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
    近日,某知名青年相聲演員在演出結束後返場的時候,臺下粉絲一起揮舞綠色螢光棒,並且齊聲高唱《探清水河》中的「桃葉兒尖上尖,柳葉兒就遮滿了天」,場面壯觀猶如大型演唱會現場,以至於這位演員的師傅也感嘆「從沒見過聽相聲還帶螢光棒的!」這個場面,把演唱會追星的一套都用在了傳統曲藝上面。
  • 嘻哈演出舉牌,搖滾電影揮螢光棒,飯圈文化怎麼就招惹了小眾領域
    不知道《波西米亞狂想曲》主辦方發螢光棒的點子是不是受到了五月天的啟發,畢竟在「螢光棒」和「演唱會電影」這兩點上,他們都算是做到了極致。2011 年五月天的《追夢 3DNA》,第一次讓大陸的電影放映廳出現了螢光棒構成藍海、百人站立大合唱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