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妹子開起拉薩第一家健身房瑜伽館

2020-12-22 網易新聞

語錄 重慶是我的第一故鄉,這裡是我的第二故鄉。 人物 張旭,47歲,重慶市大渡口區人。1998年進藏,開辦拉薩第一家健身房、第一家私立少兒藝術團和第一家瑜伽館,2006年承辦西藏自治區首屆女子健美操比賽。 對話 重慶晨報:每次回重慶,感覺有什麼不一樣? 張旭:我每年回重慶的次數少,每次回去都覺得家鄉的變化很大,給我的印象就是,暈(笑)

7月2日晚7點,拉薩市太陽島河北飯店二樓一間瑜伽教室裡,47歲的張旭坐在教室的鏡子前,帶著20名學員做冥想和唱誦。

房間不大,只有60多平方米,張旭的聲音蓋過了播放的背景音樂聲,響徹整個教室。這是張旭在拉薩的第17個年頭。在進藏前,她是大渡口區小學的一名體育老師和輔導員,但因缺鉀缺鈣,一度臥床不起。

「去西藏吧,說不定那裡能治好你的病。」張旭的好友、在西藏開畫廊的老鄉廖勤的一句話,讓她來了勁兒。張旭買了第二天一大早的飛機票,抵達拉薩。兩個月後,她的病不藥而愈。第二年,張旭決定在拉薩待下去。

2000年8月,張旭投了6000元資金,開辦了拉薩第一家私人健身房。不過,由於當時當地市民基本上沒有健身概念,張旭的健身房一直虧損。第二年春節,張旭的身上只剩下40塊錢。為扭轉經營狀況,張旭買了一本電話黃頁,挨個給本子上的各個單位的工會打電話,慢慢地,健身房生意有了好轉。

2001年8月,張旭又創辦了拉薩第一家私立的少兒藝術團。開業那天,現場報名的人很少。張旭乾脆免費讓家人和孩子去教室參觀,這一招果然奏效,一節課下來,有18位家長給孩子報了名。

2010年,張旭投資10多萬元,開辦了一家名為「禪心」的瑜伽館。現在,禪心瑜伽館已有5名專業老師,開設有瑜伽經絡理療、身心疏理瑜伽等多種課程。每天,都有二三十個學員來練瑜伽。

本來,張旭要在今年6月啟動一個「瑜伽心靈之旅」的項目,邀請重慶市民到拉薩感受高原地區的瑜伽,同時在這片最接近天空的土地上進行心靈的禪修。但由於種種原因,計劃未能成行。不過,張旭計劃今年秋天讓這一想法變成現實。她說:「重慶和西藏都是我的故鄉,我要把兩個故鄉連接起來,以此作為報答。

文/圖 本報記者 王鑫

本周人氣榜拉開大幕

本報訊

(記者 李晟)本周人氣榜又將拉開大幕,誰的故事最能打動你?關注「重慶日報」、「重慶晨報」、「重慶電視臺新聞頻道」、「重慶之聲」、「華龍網新聞」,「重慶微發布」政務微信公眾號,「逐夢他鄉重慶人」微信公眾號,進入投票頁面參與活動,為你心儀的逐夢人投票。

主辦方將從人氣榜榜首人物獲得者的投票粉絲中隨機抽取10名幸運網友,他們將獲得由伊利集團提供的伊利金典牛奶一提,還將收到重慶黃花園釀造調味品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黃花園大禮包1份。

本期投票今日中午12:00開始,11月8日24:00結束。

「逐夢他鄉重慶人」報導

獲評全國年度對外傳播優秀案例

11月5日,在雲南召開的2015年全國外宣工作協作會上,我市組織開展的「行進中國 精彩故事」——「逐夢他鄉重慶人」全媒體大型人物故事尋訪被國家相關部委、專家、媒體推選為2015年度對外傳播優秀案例。

國務院新聞辦副主任郭衛民、中國外文局局長周明偉出席會議並頒獎。參與評選的專家評委認為,「逐夢他鄉重慶人」以講述重慶人的中國夢為主題,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故事,有效提升了重慶人對國家對重慶的榮譽感和歸屬感,激發了海外華人對故鄉的認同感和親近感,在海內外產生了巨大反響,達到了很好的對外傳播效果。

報導引起熱烈反響

據悉,「行進中國 精彩故事」——「逐夢他鄉重慶人」全媒體大型人物故事尋訪,面向全球徵集人物線索,持續兩年半,採訪報導520人,全媒體展示重慶人在異地他鄉追夢、築夢、圓夢的生動實踐,進一步增強了全市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成為踐行「中國夢」和中宣部新聞戰線「走轉改」統一部署的重要創舉。

活動自6月18日全媒體刊播以來,近百名重慶人在異地他鄉追夢、築夢、圓夢的精彩故事,在市民中和網絡上引起熱烈反響與共鳴,高達1100餘萬篇,在微博中形成了#逐夢他鄉重慶人#話題,參與討論人數達67萬人次,點擊量超過6500萬人次,新聞跟帖17000餘條。市四大家主要領導先後作出批示,給予高度評價。

目前,尋訪活動已組織市屬主流媒體155人次記者分赴北京、上海、廣東、西藏等全國24個省區市採訪了160位逐夢他鄉的重慶人。近日,首批3個境外採訪組共18名記者也正式出徵,2個多月時間內,他們將奔赴6個國家23個城市採訪報導108名逐夢他鄉的重慶人。

重慶城市營銷推介上新臺階

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名譽館長王川平看來,「逐夢他鄉重慶人」系列報導不僅向世界展示了重慶這座中國最年輕直轄市的高度和廣度,也向世界講述了在異國他鄉打拼創業的重慶人的高度和廣度。他說,「這次成功的主題報導,標誌著重慶直轄18年來,在城市營銷推介方面踏上了一個新臺階。」

王川平說,「主題報導從第一期推出我就一直在關注,當我看到馬識途成為首期報導人物時,我就知道這個系列報導一定會成為近年來重慶對外宣傳的一個標杆之作。」王川平說,「這個開篇人物的選擇,不僅讓讀者看到了重慶和重慶人的文化深度,更讓大家看到了一位百歲重慶老人還在堅持創作的精神。」

王川平表示:「系列報導更多地將視角投向了正在逐夢的普通重慶人,他們身上所體現的創新創業精神,不僅會成為當下重慶年輕人的典範,也必將成為全中國年輕人的創新創業範本。」本報記者 李晟

作者:李晟

(來源:重慶晨報)

本文來源:華龍網-重慶晨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除了按摩店和瑜伽館,你還可以去健身房
    撰文:Justin Bachman  與街邊健身房相比,在機場開設健身房的成本簡直是天文數字  「相比餐廳或商店,有多少人會使用健身房為機場帶來收入」  美國各大機場都有人潮洶湧、旅客排起長隊的場景
  • 練瑜伽為什麼要選擇瑜伽館,而非健身房?
    說到練習瑜伽,現下有很多地方都可以練習,當然比較集中的屬健身房和專業的瑜伽館。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瑜伽練習時到底應該選擇健身房還是瑜伽館?  我們要明確一個概念就是:不要混淆瑜伽館瑜伽與健身房瑜伽。  而健身房涉及的運動方式比較多,如跑步、器械、跳操、舞蹈等等。瑜伽,只是健身房多類運動項目中的一項內容,處在一個附屬的位置,而且受到了健美操的影響,沒有循序漸進的課程。  瑜伽課大多都只有普通的常溫課,沒有其它更多的專業瑜伽課程,大多沒有練習時的輔助工具提供,基礎比較差的同學沒辦法保證正位的練習。  我們需要強調的是,安全練習很重要。
  • 健身房、瑜伽館疫情中「很受傷」,線上健身能否走通?
    這些天,瑜伽館館主小悅(化名)經常會收到會員詢問的微信。小悅告訴新京報記者,一般春節後的第一個月是很多老會員續卡、新會員辦卡的尖峰時段。但現在,瑜伽館依然處於停業狀態,何時營業仍是「未知數」。「健身房、瑜伽館一般都採取預付費制度,會出現用年初『爆發月』來填補下半年淡季的情況。我的館開了近6年,有一批相對穩定的老會員,日子相對好過一些。如果是距離疫情暴發半年內開業的瑜伽館,幾乎都快熬不過去了。」
  • 瑜伽館是不是一門值得做的好生意?
    在上海靜安區威海路的一棟老式公寓裡,一個3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放著六張瑜伽墊、十二塊瑜伽磚,對Janny來說,這就是一家屬於自己的瑜伽館了。這家和她英文名諧音的「簡·瑜伽」,室內陳設也和它的名字一樣簡單。Janny當了近5年瑜伽老師,她把纖纖這樣的老學員,從健身房帶到了瑜伽館。
  • 練瑜伽,要選擇瑜伽館,還是健身房呢?從這7個方面告訴你
    每個人的狀態都不一樣,我們可以根據個人原因來選擇最好的鍛鍊方式,比如一個真正想要練好瑜伽的人,想要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瑜伽生活的,就不能在健身房裡去鍛鍊,應該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瑜伽課程,去專業的瑜伽館進行鍛鍊。但是如果自己對器械健身力量訓練等更感興趣的話,可以嘗試著瑜伽與力量訓練相搭配,這樣健身房裡的瑜伽會更適合自己。
  • 在王府井開一家高端瑜伽館,Pure在大陸市場的生活方式故事要怎麼講?
    2002年,Pure Yoga在香港中環開設了第一家瑜伽館,當時僅有2位瑜伽老師。16年過去,它的門店從香港開到了新加坡烏節路、臺北忠孝東路和紐約上東區,再到上海的環貿和恒隆廣場。它的行動指南,就是要在最具地標意義的地段,開最亮眼的店。現在它的版圖中又將增加一個新的成員。
  • 有瑜伽房、器械區,杭州上城區開出第一家百姓健身房
    健身房裡不僅有瑜伽教室,還有跑步機、划船機等數十臺健身器械,健身數據還有智能化分析,這樣的健身房你想不想去? 記者了解到,這是上城區第一家正式開放的百姓健身房。
  • 社區健身房怎麼做營銷?
    對於健身房而言,最頭疼的事情無非於獲客和留存兩大問題。健身房在開始的時候最愁的問題就是會員問題,所以大部分的健身房在新開時會選擇預售團隊來提前做預售。預售團隊進駐有好處有壞處,利弊關係需要權衡清楚。用預售團隊的好處就是可以很放心地把會員招募工作交付給他們,他們會完成健身房新開時沒有會員的窘境,弊端就是所有的預售團隊都會收取相當高比例的預售費用,這些費用會佔總預售額的30-40%,這會是一個很大的支出。對於預售做得不理想的健身房,直接影響到整個健身房的生存。那麼對於社區店來說,怎樣解決沒有會員的窘境以及以後會員的留存,這就需要梳理清楚。
  • 80平的家開個瑜伽館?改成一室兩廳,功能齊全
    今天的屋主是對年輕的新婚夫婦,女主人喜愛瑜伽,想把這個愛好變成自己的事業,可以開一間自己的瑜伽館。房子裝修時,他們希望可以在新家融入瑜伽室的功能。客廳通過一個小臺階,分為上下兩個部分,讓人可以自由切換居家模式和瑜伽館模式。柜子最上方有個投影儀,在家也可以享受電影。切換成瑜伽模式也很簡單,只要翻轉櫃門即可。大柜子也可以放瑜伽墊和客人的東西。拿出瑜伽墊,對著鏡子,就可以跟老師學做瑜伽了。
  • 開瑜伽館難?不難,但要知道這些……
    瑜伽雖然發展飛速,可瑜伽館經營現狀卻不容樂觀。瑜伽館主說:經營難,沒客戶上門,不掙錢,快倒閉了。瑜伽館主的抱怨,讓本打算開館的新人在心中打鼓。開瑜伽館真的有那麼難?當不是,你覺得開館難,是因為你還不知道這些!瑜伽館開館難?
  • 瑜伽館新店,如何快速獲取會員
    先介紹下背景:10年前,如果開一家瑜伽館幾乎不需要宣傳,告訴給身邊的朋友就可以坐等會員迎門了,而且在當時瑜伽的分工也沒有那麼精細,沒有什麼總監、顧問等職務。如今,瑜伽這個服務行業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各式各樣的瑜伽館、瑜伽工作室就像雨後春筍一樣林立在大街小巷,幾乎所有的商業廣場商圈都有上百家的大中小型瑜伽館。如何在強烈競爭環境中,開一家能夠持續經營的瑜伽館,是所有瑜伽館主首要考慮的問題。
  • 是時候為大渡口美食正名了,大渡口美食拔草指南
    開了十多年,坐落在居民樓裡,店面比較狹窄。,霸王兔的旁邊,比較小一個招牌,開了也有好幾年了,回頭客也特別多。 已經開了13年的蒼蠅館,環境也是黑咚咚的,油唧唧的,但是也擋不住無數好吃狗對它家味道的喜愛。
  • 開一家健身房需要多少錢?投資成本是多少錢?
    伴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意識也在不斷的增加,據統計2018年我國有4300多萬人參與到健身房中來,這個數字是十年前的幾十倍,當大多數人湧進健身房的時候,那麼現有的健身房肯定滿足不了這麼多人的需求,而這個時候市場對健身房的需求就在不斷的加大
  • 開了22年的杭州第一家健身房 竟然藏在一個地下室……
    這家1997年就開業的健身房,名字叫杭州青年會健美訓練中心。青年會是杭州的第一家健身房,雖然器械簡陋,但這裡有很多堅持來了20多年的健身者,其中至少有30%都是中國健美協會國家一級健身指導員。「我還清楚地記得開業的那天,是1997年的7月1日,那一天剛好香港回歸。」
  • 第一家!杭州室內健身房終於開門
    浙江在線3月3日訊 昨天,浙江省疫情防控響應等級從一級調整為二級,中午,錢江晚報記者得到消息:終於有室內的健身房開業了!是位於杭州市中心的舒適堡健身西湖文化廣場店。記者第一時間聯繫到了浙江舒適堡健身美容有限公司總經理倪建明,「在3月1日之前我們就拿到了復工許可,但對什麼時候開業和怎麼開業,我們是慎之又慎。安全是放在第一位的!根據今天這兩家的開放情況,按照計劃,3月5日,我們會再開幾家門店,舒適堡杭州18家門店的整體開放應該在3月中旬以後。」
  • 新開瑜伽館,推出「免費學一個月」,顧客是多了,盈利點在哪裡?
    現在做健身行業的老闆也不少,經常走在大街上,都有很多人在發傳單,什麼健身房的、什麼瑜伽館的。很多老闆為了吸引顧客,也想不出別的什麼招數,只能僱人在街頭髮傳單了。可除了發傳單之外,還有別的法子嗎?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案例,瑜伽館老闆讓顧客免費學習一個月,不但不虧錢,還賺得盆滿缽滿。
  • 「蘇大姐」投資百萬拉薩開火鍋店
    華龍網訊(晨報記者史永慶實習生青竹)青藏鐵路開通後,重慶企業非常看好拉薩市場。昨天記者從蘇大姐餐飲有限公司獲悉,其於日前籤下一張大單,將開拉薩高檔火鍋店。據了解,這是青藏鐵路2日開通以來,重慶企業與拉薩籤下的第一單合作協議。  為何引進重慶火鍋?
  • 大渡口區特色團圓飯
    賀新春:特別的團圓飯溫暖老人的心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莫夢雨當新春佳節到達時,大渡口區民政局志願者和梅明社工走進大渡口區敬老院,為44多名「三無」老人獻上了精美的文藝表演和豐富的集體晚餐,在送去新春慰問的同時,他們也給了感受到老人們溫暖快樂的新年。
  • 拿到瑜伽教練培訓導師資格證,怎麼開自己的瑜伽館,禪逸瑜伽學院為...
    通過自己千辛萬苦的瑜伽培訓終於拿到了心愛的瑜伽證,現在自己也是一名合格的瑜伽教練了,想要開一家屬於自己的瑜伽培訓館,那麼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呢? 禪逸瑜伽教練培訓學院為廣大瑜伽教練提供一點建議,首先找準定位,想要開什麼樣的瑜伽館。
  • 七夕最勵志「狗糧」:為給老婆減肥,老公開了家健身房
    為了讓曾經178斤的沈惠英減肥,在健身上嘗到甜頭的胡會明乾脆開了家健身房,自己給老婆當教練。現在的沈惠英,體重已經降到108斤,整整減了70斤!而且還考出了國家級健身教練證。這家名為「小金剛健身會所」的健身房,見證了一對胖夫妻的美好愛情,在減肥道路上,他們互相幫襯,誰也沒有掉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