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忙著給孩子報班 大J小D強調認知啟蒙更關鍵

2020-08-26 悠媽育兒

給孩子報興趣班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對於很多父母,依然不能從容面對,並就此分成三大陣營,雞血型父母一下報多個,每日和孩子連軸轉,佛系父母乾脆放棄,一個都不報,搖擺型父母則總是被外界環境所動搖。

「在家早教三部曲」暢銷書作者、百萬粉絲公眾號「大J小D」的創始人大J認為,這些父母都把關注點放在了興趣班上,而不是孩子的健康成長上。父母在學齡前做好了認知啟蒙,選擇興趣班其實是非常簡單的。

0~3歲:幫孩子看到世界多樣性,擴大選擇的可能性

很多父母在孩子到了3、4歲時會開始琢磨讓他去學一門樂器,然後根據最熱門的報班。大J認為這是大部分家庭都會出現的認知啟蒙斷層。

很多家庭在孩子小的時候基本上是沒有音樂環境的,試想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沒有體會過音樂之美,或者基本上都沒有進行過「耳朵啟蒙」,他怎麼可能在需要報興趣班時就馬上愛上音樂了呢?

任何的學習一開始都是困難的,但可以讓孩子堅持下去的,就是生命之初他體會到的那些美,那些閃閃發光的記憶,這會讓他們比其他孩子更願意堅持一下。

大J認為,三歲前的認知啟蒙關鍵是打開眼界,父母不要用成人的認知去局限,在家庭能力範圍之內,把世界儘可能多的選項展現給孩子。而且永遠記得,早教不等於早教班,父母可以選擇帶孩子去參加音樂早教班,但也完全可以在家創造音樂環境。

讓孩子看到這個世界的多樣性,看過世界的人才有世界觀,見過市面的人才有興趣可言。

3~6歲:學會選擇,積累「做成」的感覺

3歲前被打開過可能性的孩子,到了這個階段一定會有好多興趣班都想去上的。這時,父母千萬不要喜出望外馬上都一一報名,也不要總是打擊,而是花時間去聆聽孩子想去的原因,幫助孩子分析自己的情況,評估這些興趣班的特點,帶著孩子一起做選擇。

這個過程中,父母其實是在教孩子一個一輩子的技能,「不是其他人都做了,我們就要做。即使最終我們的選擇和其他人一樣,但是我們自己清楚,我的選擇動機是從自己出發的」。

在認知啟蒙階段,當一個孩子越來越多地體會到「如何」做「我的」決定,他長大後就會更加清晰去發現內心的熱愛,而不被滾滾大流推著走。

作出選擇後,接下來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地支持孩子讓他學成做到。這並不是說非要孩子考個證,非要比賽得個獎,但需要讓孩子鄭重其事地對待學習,並且讓他體會「過程也許很難,但是堅持下來的回報很大」的感受。

現在很多所謂「敏感期」、「窗口期」,父母普遍比較焦慮,似乎錯過了以後孩子好像就再也學不會了。但大J認為,貪多嚼不爛,與其選10個興趣班,全家累死,孩子也總是半途而廢。還不如一個階段和孩子一起負責地精選一兩個,讓孩子真的可以沉下心好好學,支持鼓勵孩子去發現學習的樂趣。

如果說3歲前是隨心所欲地體驗了解,那麼3歲後需要培養的就是對待學習的態度和發展學習的能力。有了態度和能力,以後只要想學,學什麼都不會差。那些現在看似的「錯過」,將來反而會變成「加速度」。

 6歲+:可以做好自己喜歡的,也能做好自己不那麼喜歡的

大J女兒小D還沒到上小學的年紀,但是對孩子學齡後也有自己的規劃設想。大J認為學齡後的孩子,應該非常清楚自己的愛好了。所以父母會應該尊重孩子,給予足夠的放權,讓他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興趣班(不考慮「有用沒用」)。

與此同時,父母還可以結合孩子的選擇,幫孩子選擇一個和他自己選的互補的興趣班。比如孩子選擇了鋼琴班,那麼父母就可以再選擇一個足球籃球這類的興趣班。鋼琴偏靜,而且是個人活動,而球類更加側重於運動技能和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替孩子選擇」,大J是希望孩子在人生最初階段就能體會到,學習靈活性比擅長更重要。「人生一世,會有太多讓我們一開始犯怵的事情了,但是一個具有學習靈活性的人,可以把以前的經驗融會貫通,讓自己有能力也有意願去把那些「第一次『也做好』。喜歡是一種動力,責任也是一種動力,可以把不那麼喜歡的事情做好既是責任更是能力。」

育兒沒有標準模板,選擇興趣班也沒有,大J在「大J小D」公眾號裡多次分享到,無論做什麼決定,最重要的父母對自己的育兒選擇負責,哪怕是錯了,也要相信人生永遠都有Plan B。而每個階段積累的核心能力和思維模式,才能讓自己有底氣走的更遠更穩!這也是父母在認知啟蒙階段需要傳遞給孩子的重要品質。

相關焦點

  • 大J小D遍訪紐約幼兒園:學齡前認知啟蒙這三樣是關鍵
    很多父母對孩子早教認知啟蒙感到手足無措,不知路在何方。其實,找方向也有小竅門。早教達人、同時也是暢銷書作家大J小D選擇的方式是:逛幼兒園開始日。  在過去一段時間裡,大J一直穿梭於紐約大大小小的幼兒園開放日,不是為了給女兒小D選擇心儀的學校,而是去了解每個幼兒園的教育理念。
  • 別再給孩子報這幾種興趣班,撒錢不說,還要浪費孩子大把寶貴時間
    這時期的孩子與其彈鋼琴,不如在媽媽的培養下,聽聽音樂,多跟媽媽一起唱唱歌,啟蒙孩子的樂感。那有人說了,好多學科都是靠學習早的啊。這一點不否認,但盲目的給孩子學習興趣班,根本就是在浪費錢,浪費孩子的時間,關鍵是孩子真的什麼也學不到。
  • 繪畫啟蒙:別讓孩子喜歡畫畫的天性,「消失」在不靠譜的繪畫班上
    】焦慮:是讓孩子自己塗鴉,還是報個繪畫班兒跟著專業老師學?都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報了一個不靠譜的繪畫班,很可能讓孩子喜歡畫畫的天性「消失」。孩子喜歡畫畫,我也想讓她上個繪畫班,但不是現在,等著她認知能力再提高一些,更能坐的住一些再去上。
  • 繪畫啟蒙:別讓孩子喜歡畫畫的天性,「消失」在不靠譜的繪畫班上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掌握實用的孕嬰、育兒知識,讓媽媽照顧寶寶更輕鬆!導語:孩子到了3歲左右,很多家長開始為孩子的【繪畫啟蒙】焦慮:是讓孩子自己塗鴉,還是報個繪畫班兒跟著專業老師學?都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報了一個不靠譜的繪畫班,很可能讓孩子喜歡畫畫的天性「消失」。
  • 「大J小D」五類多元化遊戲 做好0-6歲早教啟蒙
    早期啟蒙的概念越來越普遍,0-6歲更是孩子早期啟蒙的關鍵期。但在家長沒有足夠積累和分辨力的時候,往往容易跟風,選擇和孩子個性和需求不搭配的早教啟蒙方式。育嬰達人大J小D認為早期啟蒙需要圍繞「全腦啟蒙「,大腦的不同區域都要照顧到,多元化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關鍵詞。
  • 2-6歲孩子英語啟蒙:別盲目報班,選這3套英語啟蒙書就夠了
    提到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早教班、興趣班,英語班絕對是優先被考慮的。我家大寶會說話不久後,他奶奶看著身邊不少人都開始給孩子報英語班,也急著讓我給孩子報班;二寶出生後依舊如此。不說盲目跟風,也是被越來越多的神童產生的焦慮給催的。
  • 決定孩子聰明與否的關鍵不是智商,而是家長採取的認知教育方法
    所以決定孩子聰明與否的關鍵不是智商,而是孩子的認知啟蒙教育。所謂的認知,包括知覺、專注力、運動能力、語言能力、觀察力、情緒管理能力、自控能力等等。只有具備了認知能力,孩子才會真的聰明。認知教育那家長該如何做好孩子的認知啟蒙呢?
  • 給孩子報畫畫班別早於這個年齡,不然白花錢事小,影響創造力事大
    文|秘籍君 都說6歲前是孩子啟蒙關鍵期,不少家長會選擇在孩子上幼兒園的三年時間裡,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等孩子上小學了可以挑選其中最感興趣的堅持學、長期學,這樣以後即便不為升學,也可以拿來當特長。其中不管男孩女孩,家長都會報的是美術班。
  • 孩子學習英語,報不報興趣班並不是最重要的,認識到這些才關鍵
    所以,越是這樣,越有家長在糾結:究竟是要把孩子有限的成長時間用於放眼看世界、行走在路上;還是應該把孩子送進相應的興趣班,讓他受到專業的薰陶,得到更好地教育?【學習的環境】國內孩子學習英文本身比較欠缺大的環境,在充滿著國語與方言的世界裡,能夠堅持學習一種外語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針對啟蒙的孩子。
  • 假期到了,家長忙著給孩子報輔導班,如何合理選擇學習班呢
    每個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都有很高的期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不免讓很多家長都盯著孩子的成績,希望孩子們通過升學走得更高、更遠。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家長自己輔導不了,都會選擇給孩子報課外輔導班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課外輔導機構確實是魚龍混雜,層次不齊,家長在選擇課外輔導機構的時候要多用心思。
  • 想要孩子更聰明?弄清智商和認知能力的區別,做好認知啟蒙是關鍵
    一、解讀認知的範圍無論是怎樣的父母,都無疑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更聰慧一些,不過根據各種資料顯示,智商一部分來自於遺傳。這也代表,智商高的孩子,認知能力可能不會太好,就像有的孩子天生智商比較高,可是長大後卻沒有培養出各種軟實力,因此他的天生優勢可能就會變得無用了,而有的孩子可能智商一般,不過父母卻很重視孩子的啟蒙培養,因此孩子有著更優良的環境,所以認知能力會在後期得到很大的提升,這也會使他的學習能力逐漸變強。
  • 早教達人「大J小D」全腦啟蒙課靠什麼首日爆賣3萬份
    因此,我國應該加大經濟投入,提高保障服務,讓孩子出生後得到好的照護。作為母嬰達人,微信公眾號「大J小D」博主大J認為0-6歲是幼兒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除了相關部門要承擔責任,寶爸寶媽們也需要建立正確的養育觀,學習早教知識,給孩子的一生打下好的基礎。
  • 女學霸遇到孩子生死抉擇 大J小D超人媽媽逆襲記
    當年醫生說,小D有90%的可能會在輪椅上度過一生,如今她可以獨立行走了;當年語言評估師說,小D會吞咽不好,語言發展延遲,如今她是個口齒伶俐的雙語寶寶;當年心理評估師說,小D的認知行為會比同齡孩子低很多,如今她的專注力、想像力和解決問題等能力均高於平均水平。
  • 斯坦福:數學啟蒙強調的不是讓孩子死記硬背,而是讓娃去理解數感
    越強調死記硬背,孩子就越不願去思考數字和數字間的關係,因而難以發展出數感。」由斯坦福教授所說,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讓孩子去學習數學,不是讓孩子去死記硬背,而是先讓孩子數學啟蒙有一定的認知才是正確的學數學方法。那麼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對數學啟蒙有了解呢?
  • 解碼孩子天賦智能,為孩子選報適切的興趣班
    該理論指出0-6歲是幼兒各個智能發育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幼兒的智能是否全面平衡地發展直接關係到今後學生生活。該理論認為每一個人的智能組合是不同的,通過有針對性的教育發掘可以發揮孩子的優勢潛能,特別注重兒童智能的早期全面開發,從而把每一個孩子培養成富有個性的、適合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人。
  • 話癆寶寶更聰明,內向孩子沒出息?別再被騙了!因材啟蒙是關鍵
    我們有句老話,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孩子小時候的突出表現,其實蘊含著孩子長大後的大出息,此時就需要媽媽的「火眼金睛」,發現孩子的長處,併科學早教進行引導!寶寶八大智能發育,你家屬於哪一個?寶寶的智能發育,現在都在強調多元化!
  • 孩子英語啟蒙能用網課嗎?報過各種班媽媽的真實經歷
    ,所以孩子到了4歲多,在幼兒園適應之後,我就開始幫她找英語班了。失敗的實體英語班體驗從今年暑假開始,我給優優報了一個知名的英語班,覺得馬上要學起來了,但好景不長,幾節課之後孩子怎麼也不去了,還特別排斥講英語。究竟怎麼回事?
  • 6歲前別給孩子報這些興趣班,浪費錢,沒好處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為這句話,家長們想盡辦法幫助打基礎。甚至有家長還覺得:「沒給孩子報過幾個早教班興趣班,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生過娃!」菌嫂也是,早早地就開始給小小菌規劃興趣班了。但!!!硬生生被本菌給叫停了。原因就是,有些興趣班,真的不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啊。興趣班不合適 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 2-3 歲孩子的顏色認知啟蒙教育,用 1 個小遊戲就搞定!
    認知能力是孩子用自己的感官來認識這個世界的能力,需要父母去引導,好的引導能夠促進孩子智力發展,各位寶爸寶媽,你們引導方式中了以下幾點呢?關於寶寶色彩認知小測試現在請您拿出一個黃色的香蕉,您問問寶寶:「這是什麼顏色?」看看寶寶是怎麼回答的。
  • 你不知道怎麼給孩子英語啟蒙?這5招讓父母英語啟蒙更輕鬆!
    很多內容都是將成人學習英語和孩子英語啟蒙結合在一起講的。因為我個人認為在英語學習這條路上,成人和孩子是一樣的,而且大人在引導孩子學習方面起了更重要的作用,孩子學習的前提是家長學習,家長的態度和基調決定孩子學習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