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近在眼前,
中美學校有什麼不同?
今天來一探究竟吧!
全球大多數學校終於要重新開放了,有些小朋友特別期待久別之後再次見到夥伴,另一些可能此時此刻正在床上沮喪到打滾……
如果動詞用 start 或 begin 的話,意思上稍有不同。兩個詞適合初入校園的 toddlers/small children 小朋友,到了年齡要開始上學了。
不論學生們的心情如何,家長一定是喜悅的,終於要「解脫」了……
還記得每年開學前包書皮、買練習本的時光嗎?北美的商場也會在開學前大肆促銷,家長拉著孩子採購一波學習用品是每一年的常態。
需要注意, back 在這裡不是動詞,back to school 是短語的形式,動詞搭配 go 來使用,go back to school 。
小的時候,期待著開學典禮那天帶著新文具背著新書包去上學,童年的快樂其實很簡單。
學期、學年這種校歷的時間相關的詞彙比較容易混淆,今天我們來區別一下。
新的學期,進入了更高的年級。
幾年級應該用序數詞+ grade 來搭配,這是正式用法。小孩子習慣直接在 grade 後面加上基數詞。
而大學生常用的「年級」不一樣,我們最常在美劇裡聽到「新生」的那個單詞是:
本科階段其他年級對應的單詞分別是:
北美一些學校分春夏秋冬四個學期的課程安排,周期更短,有春假和秋假作為兩個學期的間隔。
每個國家的學制不同,英美的學校也有不一樣的稱呼,英式英語裡的小學是 primary school,在北美是
在地廣人稀的加拿大,一些學校招生人數很少,只能兩個年級合併,
這樣的班級裡,老師就會比較辛苦了,要照顧接受能力不同的學生。
轉眼又到了9月份開學的時刻了,學校考慮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模式,英語裡就是
學生逐漸適應了網絡課堂,在最初對師生都是一種全新的挑戰,上個學期過去了,老師同學配合的也越來越默契。
「誰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誰安慰愛哭的你?」《同桌的你》記錄了校園裡那段青澀的日子,也是主播 Adam 最喜歡的中文歌之一了。同桌這種形式是我們校園裡的特色,北美還沒有對應的座位形式,那如何向外國朋友說「同桌」呢?
也可以創造一個「deskmate」這個詞,儘管在詞典中找不到,但稍作解釋還是很容易讓大家理解的。
還記得你的同桌嗎?
如果你是學生黨,對新學期有什麼期盼嗎?
歡迎評論留言和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