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十大發明,哪個更能彰顯古人智慧,影響世界?

2020-12-13 靈犀懿旨

歷史的車輪從未停息,時間可以掩蓋歷史上所有的記憶,人們往往忽略了古人在智慧發明上做出的傑出貢獻。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十大發明,不僅彰顯了古人智慧,而且有些發明在現代人看來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我們一起來總結影響人類發展的古代十大發明。

一、絲綢,不得不說中國人發明的絲綢是一個影響全世界的發明,正是因為絲綢,才出現了東西方文化和商業上的早期交流。這樣美好的事物,無論是蒙古人、希臘人還是羅馬人都無法拒絕它的美麗,並且為它趨之若鶩。縱觀人類數千年的歷史,中國人一直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民族,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我相信中國人必將從新走向世界之巔,並且向世界證明,我們才是世上最優秀的民族。

二、瓷器:此項技術發明於隋朝,在唐代得到完善,宋朝時達到頂峰。瓷器也成為中國的象徵。沿用至今,運用廣泛而普遍。

三、指南針,早在數千年前,中國人就懂得使用磁石的力量來指引南北,究竟是誰發明的這種東西已經無法考證,但這卻是人類探索世界的必備工具。它的前身是天然磁石羅盤,發明時間是我國的戰國時代,主要用於佔卜和尋找方向。1040年左右,熱剩磁針問世,廣泛被航海員使用。

四、火藥,火藥是中國古代煉丹士在煉製長生不老藥的過程中偶然發明出來的,儘管早期的威力並不大,但卻是影響現代軍事力量的轉折點,火藥雖然在民間只用於玩樂,但是它的出現卻預示了冷兵器的結束。

五、條播,這種種植方法始於公元前6世紀。因為利於種植、灌溉、除草和收割,運用這種技術,莊稼生長得更快,長勢更強壯。在當時,我們祖先還認識到,這種種植方式還能減少由於颳風造成的損害。

六、鐵犁,漢朝時,我國農業中就已經廣泛使用鐵製推板犁耙的。通過支柱的調節,可以有效改變刀板與橫梁的距離,精確地設置犁的深度。這項技術直到17世紀才傳到到英國和荷蘭。而在我國,這項耕地技術沿用至今。

七、深鑽,在公元前一世紀,中國人已經開發了深井鑽探技術,井深可達4800英尺(約1.5公裡)。而在美國,第一次有記錄的深鑽是十九世紀20年代在西維吉尼亞州。

八、酒,世界上之所以有了消毒的酒精,還是要感謝中國人最早發明了酒。考古學家在河南省發現了一個9000多年前的陶器,裡面尋找到了酒的痕跡,這充分證實了中國人才是釀酒的鼻祖,而在公元前三世紀,中國人就掌握了蒸餾技術,並且用來釀造醋和醬油。

九、紙,蔡倫是東漢時期皇宮內的一個宦官,他發明了現代紙張的雛形,從而改變了人類的書寫習慣,是文化的傳播有了巨大的進步。紙的發明影響了世界,至今依然無可取代。

十、獨輪手推車,在中國的歷史傳說中,獨輪手推車是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發明的,不過另一個傳說卻認為是公元前一世紀的一個名叫柯宇的農民發明的,不管怎樣,獨輪手推車的厲害之處就在於輕便易操作,至今工程施工運送灰料還在用,我國崎嶇山路地區運送糧食物品也在用。可見其用途之廣,經歷千年依然彰顯其價值。

相關焦點

  • 影響世界的十大發明,人類進步永不止步
    人類史上,最具影響影響人們生活的十大發明又是哪些呢?這麼多實用的發明當中,又有哪些的影響最大呢?傳播最廣的又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這些改變了世界的十大人類發明。(以下並非排名) 第一、讓世界動起來的輪子。
  • 中國古代最石破天驚的十大發明,每項都超越了時代,改變了世界!
    中國是古代發明大國,有些發明創造在當時的科技水平下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但卻突兀的被發明出來,簡直是鬼使神差、石破天驚,超越了當時人類想像的極限!今天小編就羅列了中國古代最不可能出現的十大發明!1、絲綢傳說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了絲綢,也就是4600年前。
  • 世界上最智慧的書之一,融合中國古代所有智慧
    從古至今,全世界浩如煙海的書籍中發行量之最大,爭議之最多,影響力之最強的,歷世之久者,大概只有中國的《易經》。中外很多學者一一致認為世界最為智慧的書籍只有三本:一是中國的《易經》,二是印度的《吠陀》,三是歐洲的《聖經》。可見,《易經》確實是一本很有價值的書。
  • 古代沒有喇叭,幾萬人能聽到將軍講話嗎?網友:古人的智慧相當高
    古代沒有喇叭,幾萬人能聽到將軍講話嗎?網友:古人的智慧相當高 在所有朝代都是古代領導和戰鬥的普遍現象。所謂的反對世界的鬥爭就是這樣一個原則。無論是明朝的創始人朱元璋,還是西漢創始人劉秀,都是騎在馬背上的世界。對於那些渴望建立有價值的成就的人來說,這是一種普遍的做法。然後問題就出現了。
  • 在沒有眼鏡的古代,近視眼是怎麼學習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十個中國人當中就有八個人處於近視狀態,輕微近視基本不影響生活,但如果是高度近視的話,就很有可能六親不認了。好在近視並非絕症,只要花上一點錢就可以矯正,讓人們徹底擺脫朦朧美。現代人可以利用科技擺脫近視,但是古代並沒有矯正之術啊,那些近視的古代人又應該如何生活呢?實際上現代人之所以近視率那麼高,無非是電子產品過多,真正天生近視的少之又少。
  • 天文學的背後,古代人民的智慧,中國古代天文學
    縱觀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過程,我們可以看到古人對於天象的看重程度,甚至在朝廷當中,專門負責觀天象的大臣地位非常高,古人對於天的崇拜間接引起了對天文學的關注。而農業的發展和生產力的需要又進一步促進古人在天象方面開拓,中國古代天文學作為比較古老的自然學科,究竟是怎樣發展的呢?中國的天象紀事的起源還是非常早的,在新石器時代的時候,人們就已經開始關注到自然界的一些現象與天象的比較有規律的周期變化有關,為了更好地使其服務於人類的生存生活。
  • 在古代,遇到嚴冬和酷暑,人們是怎麼度過的?佩服古人的智慧
    而在中國的大部分地區中都是四季分明的,在一年中寒來暑往是非常正常的自然現象,因此除了面對酷暑之外,還要難熬的嚴冬。畢竟如今的衣物都不能夠完全的抵擋寒冬,更不要說溫度很低,衣物保暖性能更差的古代了。那麼,古人們究竟是如何度過嚴冬的呢?其實,還有很多的辦法令人驚嘆!
  • 古人云:「男人嘴大吃四方」,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生活智慧
    其實但凡能成大事者,多半都有自己的"觀人"技巧,其中包含著對人性的洞察和對社會的理解,非常人不能懂。為了能將這些寶貴的經驗傳下去,所以古代先賢都講這些經驗編成俗語,這樣一來後人即使不能理解,也能學會應用。
  • 在沒有漢語拼音的古代,古人這麼學習漢字,網友驚呼古人智慧
    漢語拼音的發明直接促進了中國漢字的發展進程,但是在中國的古代沒有漢語拼音的時候,古人是怎麼通過學習認識漢字的呢?而且老師是怎麼教學生識字?難道僅僅是憑藉直接看嗎?其實古人在就發明了一套完整的方法來傳播文化,真是敬佩古人的智慧直接上個最簡單的,保證一看就懂:1、當:都郎切——d(u)+(l)ang=dang;2、東:德紅切——d(e)+(h)ong=dong;3、公:古紅切——G(u)+(h)ong=hong;
  •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家,看看古人的智慧有多厲害
    導語:古代的勞動人民通過實踐經驗和智慧總結髮明了造紙術、印刷術等,為世界的文明進步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那麼你知道這些發明家都是誰嗎?今天我盤點了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家的相關資料,一起來了解一下。在整個事件中,替竇皇后充當狗腿子的人是一名宦官,他的名字直至今天中外皆知,但在當時他不過是個見風使舵的投機者而已,連他自己也想不到自己的名字能被後世銘記。他就是蔡倫。
  • 古代女子沒有衛生巾和胸衣怎麼過?古人的智慧,讓人大開眼界
    古人說的衣裳,上半身為「衣」,下半身為「裳」。 塗脂抹粉是女人從古至今從未改變的愛好。古代女人最常用的三樣法寶是:黛粉、妝粉和胭脂。「黛」是一種黑色礦物,把它先磨成粉再和水,可以用來畫眉。妝粉就是現在的粉餅。胭脂是古代的口紅,原料是一種叫「紅藍」的花朵,與妝粉調和後也可當腮紅使用。現在琳琅滿目的化妝品讓女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假面」功力更勝古人幾籌。 3.古代沒有衛生巾,女人來月經了怎麼辦?
  • 古代沒指紋技術,為何要按手印?看似多此一舉,實則是古人的智慧
    古代沒有指紋技術,為何犯人還要畫押?專家:這就是老祖宗的智慧!在很多文學和影視作品中,我們總能看到這樣一幕,那就是在審理犯人的時候,都會讓犯人籤字畫押,也就是除了籤名之外,還要按手印。除此之外,在很多房契、地契或者是借據上都是如此。看到這裡我們不禁會問:「古代時期並沒有指紋識別技術,那為什麼還要按手印畫押呢?」
  • 古代橋梁:作用不同構造各異,哪種結構能代表古代最高造橋工藝?
    導語橋是人類的一種交通建設,自古有之,古代的橋更具民族特色,做工跟技藝都彰顯出時代風格,是匯集古人智慧的一種文化建築。但每一個朝代的橋梁受當時風氣跟多種因素影響均變得各有特色。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各橋梁的不同之處。
  • 古代沒有指紋識別,為什麼還要按手印?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在中國古代就有籤字畫押一說,其中的畫押,就是按手印。其實啊,並不是從近代才開始有的指紋識別,在中國古代就有了指紋鑑定這一個說法,只不過近代將它用科學儀器表現得更加精準了而已。不信?覺得古代沒這技術水平?那我們來用考古文獻說明吧。
  • 古代沒有拼音怎麼識字?不得不服古人的智慧,這方法至今都在用
    漢字作為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蘊含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成為其他科學文化知識學習的基礎。學習漢字的第一步是明確讀音,這樣才能達成下一步的溝通,讀音的學習從認識拼音開始。然而,古代並沒有拼音,古人又是怎麼識字的呢?不同於以腓尼基文字為代表的字母文字,漢字是象形文字,又稱表意文字,是通過圖畫演變來的,人們運用這種符號進行溝通更注重意思的呈現。古人不會用字母來形容語音,而是以字注音,總結起來有以下幾種方式。讀若法,就是用一個漢字來注另一個漢字的讀音方法,也叫讀曰法、讀為法。
  • 古代沒染髮劑,她們是如何把白髮變烏黑亮麗的?古人智慧讓人折服
    《外臺秘要》記載蓮子草可以做成一種叫"蓮子草膏"的油狀染髮膏,頭髮用熱米湯洗乾淨之後,把"蓮子草膏"抹在頭髮上,如果想要染髮效果更明顯,還可以配合使用棗根白皮做成的護髮素。《肘後備急方》是中國第一部臨床急救手冊,主要記述各種急性病症或某些慢性病急性發作的治療方藥、針灸、外治等法,並略記個別病的病因、症狀等。書中對天花、恙蟲病、腳氣病以及恙蟎等的描述都屬於首創。
  • 古人云「有錢能使鬼推磨」,後半句更耐人尋味,佩服古人處世智慧
    而這些俗語經過人們的口口相傳,總會在歷史的長河中損失遺忘,明朝時間有一位馮夢龍先生,集半生心血,創作了一本匯集老祖宗俗語智慧的千古謀略之書《智囊全集》。為了表明書意,此書序言提到:「天下無餘智也!」,普天下的智慧囊括於此了。
  • 古代是如何造紙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火藥伴隨著戰爭;指南針伴隨著人類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紙的產生伴隨著印刷術的誕生。 今天就向大家介紹古代造紙的全過程。 材料選用 豐沛的水源和充足的樹木,是造紙的必備條件。
  • 希臘神王宙斯、北歐神王奧丁與中國神王哪個更厲害?
    每個國家都會有著神話傳說存在,這些的存在是古代人們對自然界和客觀世界所做出擬人化想像和描述,它講述了天地的形成、萬物的起源以及自然界各種現象的產生、古人神化包裝等等,神話傳說已是一個民族的文化。 大家熟知外國大片中《雷神》、《復仇者聯盟》中知道雷神和海神的父親、阿斯加德的統治者奧丁。
  • 古代的懸棺,到底是怎麼放上去的?專家:古人的智慧令現代人折服
    中國古代常用的方式是土葬,但是在少數民族地區有水葬、天葬、火葬等習俗,其中有一個不為人知的下葬方式——懸棺葬。有關懸棺葬最早出自漢朝,《漢書》中便有涉及,而其他文獻諸如《朝野僉載》《臨海水土異物志》同樣提到了。結合文獻與實地考察,我們發現了懸棺葬主要出現在四川、重慶、貴州、湖北等地,涵蓋了中國三分之一的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