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先來做個小調查:你平時吃一頓飯用多長時間?不同人的飲食習慣不同,有的人喜歡邊看視頻邊細嚼慢咽;而有的人即使是看著視頻,吃飯的速度一如既往地快,不用十分鐘就解決了一頓飯。那麼,吃飯的快慢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嗎?一直以來,大多數人都認為身體的肥胖與攝入食物的量有關,與攝入速度無關,真是這樣的嗎?相信看完下面的闡述,你會開始重視起吃飯的速度。
先前,有一篇飲食健康報告綜合分析了已發表的20多篇數據報告,指出一個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情況,吃飯快的人長胖的可能性要比吃飯慢的人高,而且高出的可能性不是一倍兩倍,而是2.5倍。不僅如此,該報告指出對兒童來說,過快的吃飯速度不但會增加孩子患肥胖症的風險,還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體發育。那麼,吃飯速度為什麼會影響到身體肥胖和健康狀況呢?它又是怎麼產生影響的呢?
前段時間,日本一支研究團隊專門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邀請了不同年齡階段的人作為實驗的志願者,並且讓每位志願者食用同樣同量的食物,但是以不同的速度吃進去。然後測量出飯後一個小時的血糖含量,將其與吃飯前的血糖含量進行對比。實驗結果顯示,其中一位成年志願者僅僅花了五分鐘就吃完了一頓飯,然後血糖測量結果顯示他的血糖在短短的一個小時內就從一開始的99毫克/分升飆到了199毫克/分升。
作為對照實驗,另一位成年志願者花了半個小時才吃完一頓飯,但是在飯後的血糖測試中他的血糖含量上升情況比較緩慢,經過醫生鑑定基本屬於正常情況。實驗到這還沒有結束,進行了第一天實驗之後,實驗人員要求志願者在接下來兩個星期內按同樣的速度攝入同樣同量的食物,最後再來測量體重的變化情況。體重測量結果顯示,吃飯快的志願者體重上升了3斤左右,而吃飯速度正常的人體重基本沒怎麼變化。
由這一系列實驗,我們可以初步得到結論:吃飯速度確實會影響到體重的變化。對此,來自東京醫科大學的內分泌教授表示,這與人體內胰島素分泌密切相關。學過中學生物的朋友都知道,人體攝入米飯後體內血糖含量會短期上升,然後為了維持血糖的穩定胰腺會分泌出胰島素來降低血糖。正常情況下,這個過程都是比較輕緩地進行,但如果吃飯速度過快,血糖水平會出現飆升的現象。
更重要的是,吃飯速度快會使得大腦來不及反應以產生飽腹信號,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人體會攝入比正常情況更多的食物,久而久之可能會導致身體發胖。除此之外,吃飯太快會對胰腺造成一定的負擔,從而誘發糖尿病,所以我們得控制住吃飯的時間,切忌不要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