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師如今在相聲圈內的名聲與口碑,不提。但論成就,將一個即將進入歷史博物館、一度只有中老年人閒時聽一聽的曲藝種類重新帶到了大眾眼前,甚至火到如今都能直播收徒。雖說造詣上還不能和侯寶林、常寶堃、馬三立等幾位先賢泰鬥相比,但,
對於這個行當的貢獻(非歷史地位),基本相當於喬丹之於90年代的nba吧。
而相聲搭檔的重要性,甚至還要高於nba吧。郭老師之有幸碰見于謙,恰似喬丹碰上了皮蓬,奧尼爾碰上了年輕的科比,火花四射、豔麗無比。
郭老師臺上飛天遁地、口吐蓮花,生生把相聲說成了如今人們愛聽的樣子,於大爺(大娘)在一旁邊當素材工具人,一邊似真似疑的打哼哼,冷不丁冒出一句就是流傳甚廣的神捧哏。
當工具人,全家老小貢獻了郭老師相聲八成的素材。
一旁的插科打諢,能變成「于謙捧一切」。
出其不意的一句接茬,有時能比郭老師忙活大半天的包袱抖得更響。(爸爸您上哪去?我洗澡去。)
相聲搭檔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唯人和最難。
所幸,郭德綱有于謙。
而在nba歷史上,有多少巨星因為身邊的搭檔才熠熠生輝,登堂入室。而不同的巨星對於搭檔的要求又不太一樣。
天勾&魔術師——最和諧雙核
天勾賈巴爾1969年進入聯盟,新秀賽季就場均35.2分16.8個籃板4.1次助攻,第二年就和32歲的「大O」一起拿下1971年的總冠軍,同時他還包攬了常規賽mvp、總決賽mvp和得分王。看起來他很快就要接過比爾·拉塞爾和張伯倫的衣缽,成為繼續統治這個聯盟的男人了。
他也確實做到了,在整個上世紀七十年代他拿下了5個常規賽mvp、但卻收穫了1971這一個冠軍。那時勇士的瑟蒙德、湖人的張伯倫、凱爾特人的考恩斯甚至超音速的西格瑪都有辦法在季後賽搞定他。
不論在雄鹿還是湖人,他的對手們在防守端都會瘋狂繞前,因為都知道一旦讓他背身誰也沒法防守他的天勾絕學。而在進攻端就用身體瘋狂地衝撞他,而30歲以後的天勾身體也已經扛不住摩西·馬龍這樣的矮壯後生的野蠻肉搏了。
所以那時的天勾需要一個能在進攻端快速準確將球傳給他的後衛,一個能夠為自己分擔壓力的攻擊手,然後湖人幸運地拿到了1979年的狀元籤。(感謝猶他爵士,他們在1977年用自己後兩年的首輪籤換走了老得不行的古德裡奇,然後1979的首輪變成了狀元籤)。
在球隊已經擁有了攻擊力十足的小後衛尼克森的情況下,湖人還是選擇了那一屆最具才華、最有明星相的魔術師,一個2米06、卻在那個一號位普遍身高1米9不到的時代打組織後衛的天才。
然後1979-80賽季湖人60勝22負西部第一,並且殺入了總決賽對陣76人,前五場天勾場均33分14籃板3助攻5封蓋,但在第五場比賽中扭傷了腳踝扭傷將無緣在費城的第六戰。結果還是新秀的魔術師第六場代替天勾出任首發中鋒砍下42分15籃板7助攻帶領湖人在費城捧起了總冠軍獎盃,而魔術師也憑藉系列賽的突出表現成為了歷史上唯一的新秀fmvp。
魔術師也逐漸從1980-82的二當家、到1983-86的二人平起平坐、再到1986年以後的接過權杖。他和賈巴爾核心地位交接的背後其實就是湖人打法的改變,從最初以賈巴爾為絕對核心,到魔術師主觀快攻、天勾負責陣地,隨著兩者實力的此消彼長,湖人的進攻重心也在不斷變換。
但魔術師的高情商和天勾愈發沉穩老練的為人讓湖人權力火炬的更替異常平穩和諧,沒有出現之後「ok組合」的矛盾,也沒有凱爾特人伯德之後倫·拜亞斯猝死的不幸、也不像喬丹退役後公牛的一片廢墟,魔術師和天勾在八十年代共同拿下了五座總冠軍,然後天勾在1989年賽季結束後抱著一大堆戒指、獎盃和歷史得分紀錄瀟灑退役。
而魔術師之後依然將湖人帶進了1991年總決賽,當然那時的nba已經成為喬丹的舞臺了。
喬丹&皮蓬——神和神的男人
從進入nba的第一天起直到退役,麥可·什麼紀錄都有我·喬丹就是球隊恆定的核心,新秀賽季場均28.2分全聯盟第三,全季總得分NBA第一(2313分),場均28.2分6.5個籃板5.9次助攻2.4次搶斷。
第二年因傷常規賽只出戰9場,但季後賽面對後來的冠軍凱爾特人場均43.7分包括一場創造季後賽單場得分紀錄、被伯德譽為「上帝穿著球衣跟我們打球」的單場63分。
第三年是誇張的場均37.1分,除了張伯倫以外至今最強得分王賽季。
生涯前三年,喬丹就已經證明了沒有一支球隊可以真正的限制他,但搞定那支公牛要比搞定他簡單得多。
他們連續兩年輸給了伯德率領的凱爾特人(86、87年),公牛管理層明白喬丹需要幫手,不一定非要在關鍵時刻給他支援,但要能在沒有他的時候扛住壓力,讓喬丹能夠把能量和精力放到進攻中去。
於是在1987年的選秀大會上,他們搞來了五號秀,來自阿肯色州的皮蓬,一個身高2米03、身材頎長、技術全面又略顯羞澀的高瘦前鋒。
第一個賽季皮蓬還處於學徒期,每場上個20分鐘,拿下8+5+2的數據,看上去是一個並不太合格的五號秀,甚至賽季末連新秀陣容都沒進去。但是這一年他每天的訓練都飽受nba最佳球員的「摧殘」。那一年的喬丹拿下了人生首座常規賽mvp、包攬了得分王、搶斷王和最佳防守球員,攻防兩端都是聯盟最強。
季後賽也終於跨過了首輪,喬丹還投進了那個經典的「The Shot」絕殺,但東部半決賽被活塞的壞小子軍團和他們的「喬丹法則」以4-1淘汰回家。
88-89賽季,被喬丹折磨了一年的皮蓬挺了過來打上了首發,場均14.4分6.1個籃板3.5次助攻1.9次搶斷,公牛一路挺進到了東部決賽,依舊被4-2淘汰,但是多贏了一場。
89-90賽季,皮蓬16.5分6.7個籃板5.6次助攻2.6次搶斷,第一次入選了全明星。公牛已經打到了東部第二,但東部決賽依舊被活塞4-3擋在總決賽門外。但那一年的皮蓬已經可以在冠軍活塞面前拿到16+6+4的數據。
90-91賽季,皮蓬的數據已經晉升到18+7+7,是聯盟中除了喬丹以外最全面的外線球員,第一次入選了聯盟防守最佳陣容。季後賽4-0完美復仇活塞。
喬丹的強大活塞早已心知肚明、也是有所準備的,但是皮蓬的快速成長卻是活塞始料未及也無法承受的,沒有哪一支球隊能夠在全力防守喬丹的情況下還能再兼顧一位具備聯盟前五實力的球星。
更恐怖的是這個球星完全是由喬丹一手栽培鍛鍊、通過無數個日夜的嘲諷、訓斥和對抗將其打磨成一個能與自己並肩而立的頂級球星。
甚至皮蓬身上有很多喬丹都不具備的寶貴之處。
兩人都有歷史頂級的單防能力,但是皮蓬還是一個優秀的防守指揮官,在公牛巔峰期的防守體系中即使喬丹也需要聽從皮蓬的指揮。
相比於喬丹對隊友嚴苛到殘暴的性格,皮蓬是一個更溫暖平和的領袖,能夠以一種隊友更為接受的方式充當球隊領袖,1993-94喬丹第一次退役後的賽季,公牛在皮蓬的領導下並沒有崩塌,他們55勝27負依舊東部第三。
而作為歷史最偉大的二把手,皮蓬從沒有對喬丹的領袖與核心地位發出過質疑,不論是連續三年被活塞淘汰,還是六冠在手,我們從沒有聽說過喬丹與皮蓬之間有過任何齟齬。
鯊魚&科比——最暴力雙拳
1996年科比、奧尼爾同時加盟湖人。科比還只是一名18歲的高中生,但奧尼爾已經是聯盟最可怕的內線怪物了。可是這隻怪物卻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成為常規賽的王者,季後賽的笑柄。
1996-97賽季,湖人56勝西部第四、季後賽被那年爵士4-1淘汰。奧尼爾是三陣中鋒,科比還是場均15分鐘的末位替補。
1997-98賽季,湖人61勝西部第三,奧尼爾已經是場均28+11的一陣中鋒,科比是進入西部全明星首發的「人氣第六人」。但湖人在季後賽還是被爵士4-0橫掃,
1998-99賽季,科比打上首發,奧尼爾繼續聯盟二陣中鋒,但這次換成馬刺在季後賽把湖人4-0橫掃。
那時湖人的問題是奧尼爾在內線一柱擎天,可是擁有巨大內線殺傷力的他還是煩惱於對手的包夾,策應和分球能力還不足以成為合格的進攻軸心。
在常規賽他可以毀天滅地,但一到季後賽遇到馬刺、爵士這種同樣擁有頂級內線(馬龍、鄧肯、上將)且訓練更加有素的防守強隊,一旦被針對就很容易一瀉千裡。(是不是和如今的字母哥很像)
雖然科比已經羽翼漸豐,身邊還有埃迪·瓊斯、範埃克塞爾這樣的全明星外線,又有羅伯特·霍裡這種輔佐過大夢奪冠的老臣,但那時的湖人總是距離總冠軍還差一些。
直到1999-2000賽季禪師的入主,才改變了這一困局。其實他只完成了兩件事,一是督促奧尼爾打出了生涯最賣力的一季常規賽,二是用三角進攻協調好了奧尼爾和逐漸成長為聯盟頂級搖擺人的科比的關係。
那一年奧尼爾場均出場時間達到了生涯最高的40分鐘,科比第一次成為了一名場均20+的外線攻擊手,然後聯盟各隊的噩夢就到來了。
湖人進攻中仍然以奧尼爾為軸心,他那一年送出了生涯最高的3.8次助攻,同時科比作為弱側攻擊手帶領著老萊斯、費舍爾、福克斯這些外線火炮給予了鯊魚足夠的支援。同時科比本人的外線突破也越來越讓聯盟各隊難以防範,除了西決面對囤積了大量內線一心對付奧尼爾的開拓者,湖人幾乎沒遇到太多阻礙就加冕了21世紀第一座總冠軍。
2000-01賽季他們最後24場比賽23勝1負,季後賽11場連勝掃平西部,整個季後賽15勝1負的勝率直到16後才被杜蘭特聯盟的勇士打破。
2001-02賽季他們二人連續2年(01、02年)季後賽得分雙雙超過26分,nba歷史上絕無僅有。
在湖人三連冠期間,二人之外湖人無人季後賽得分上雙,無人入選全明星、無人進入過統計前十(得分、籃板、助攻、搶斷)。
第一個冠軍以後,二人的關係就很緊張了,但是在那個時代二人的實力都達到了「對手不夾擊我,我真的能把他打死」的地步,奧尼爾、科比和湖人的外線群三杯毒酒放在對手面前,那時的聯盟各隊恨不得能上七個人去防守那支湖人,最好還能取消「六犯下場」的規則。
他們是nba歷史上攻擊力最強的拍檔,也是最後一對打趴整個聯盟的二人組。
科比&加索爾——能夠託付一生的組合
2005—2007那段時間,科比·布萊恩特是nba最恐怖的得分怪物。「ok」組合時期被壓抑的進攻欲望和04年之後球隊羸弱不堪的陣容,讓他完全施放了內心的魔鬼。
他用歷史罕見的得分爆發力和幾乎完美的進攻技巧一次次刷新著人們對得分的認知、叩擊著聯盟每一個防守球員的靈魂。包括但不限於:
賽季場均35.6分(87年喬丹之後最強得分王)、單場81分(僅次於張伯倫100分的歷史第二)、連續4場50+(僅次於張伯倫的7次)、三節打完個人得分高於當賽季聯盟第一的小牛全隊得分(63:62)
即使那時的馬刺、熱火、活塞才是聯盟的強者、即使太陽隊同樣用進攻改造著人們對於nba的認知、即使新一代的詹姆斯、韋德已經震驚著聯盟,但科比·布萊恩特是毫無疑問的聯盟第一人。
但湖人的成績就一言難盡了,他們在季後賽連續兩年輸給納什和他的太陽,到了2007-08賽季,即使2008年2月4日之前,湖人以30勝16負位列西部第三。但自然沒有人把他們當做真正的奪冠熱門,畢竟坐擁巔峰「GDP」的馬刺、「快打旋風」的太陽,「三巨頭」元年的波士頓凱爾特人都比這支科比獨自帶隊的湖人更強大。
於是湖人搞來了加索爾,不同於與奧尼爾對科比球權的不滿和霸佔禁區的風格。技術細膩、打法全能的家嫂可以在進攻端遊走於整個三分線內,他精妙的傳球和支援球隊的風格讓他成為了當時湖人「三角進攻」的天然軸心,同時也將科比解放專注於遊走與得分。
湖人隊的化學反應卻如加進了催化劑一般開始洶湧澎湃,最後36場比賽27勝9負,勝率高達75%,最終以西部第一的姿態殺入季後賽。科比也以28.3分6.3個籃板5.4次助攻拿下了職業生涯唯一一座常規賽mvp。
而後他就和科比一起開啟了一段三年三進總決賽、兩次奪冠的「小王朝」時代,他與拜納姆、奧多姆組成的內線群是那個年代湖人除科比以外橫行聯盟的最大資本,幾乎面對任何級別和類型的內線湖人都可以找到應對的方法。
經典戰役就是2010年的「搶七」決戰,在科比被凱爾特人重點針對24投僅6中的情況下,以加索爾為首的內線群湖全場比凱爾特人多搶了13個籃板,其中在進攻籃板上以23:8徹底碾壓,最終以83:79贏下了這場21世紀以來最經典激烈也最粗糙血腥的搶七大戰。
但更感人的是加索爾和科比之間多年奮戰積澱下來的兄弟之情,加索爾一直陪伴科比直到真正爭冠無望才遠走芝加哥,而在今年科比不幸離世後,幾近退役的加索爾又立刻搬回洛杉磯,即時陪伴外瓦妮莎母女左右。而在他第一個女兒出世後,他又將其起名為「吉安娜」(科比罹難的二女兒名字)
得此兄弟,夫復何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