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前「狠心」讓娃養成仨習慣,受益一生,將來更容易成大事

2020-12-25 母嬰參考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孩子初來這個世界時,對外界的一切事物都很陌生,需要進行不斷地認知和探索,而父母則是他們最重要的引路人,想要孩子的未來之路走得更加平穩坦蕩,就得從小注重好習慣的養成。

寶寶的壞脾氣得治

陽陽的女兒今年五歲,長得十分可愛,可脾氣卻很差,在家裡使性子也就算了,對幼兒園老師同學也是如此,這讓陽陽很是苦惱,可無論講道理還是吼罵孩子,她依舊我行我素,絲毫沒有改變,以至於班上的小朋友都開始疏遠她。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陽陽無奈之下帶著女兒去看心理醫生,經簡單了解後,醫生覺得問題可能不是出在心理上,而是習慣沒養好,尤其是孩子三歲前,父母要狠心讓其養成仨習慣。

孩子三歲前須養成的好習慣

1、懂得管理情緒

多數家長總以「孩子還小」為由,處處包庇和縱容他們發脾氣、使性子,讓其為所欲為,殊不知,當孩子止不住發洩自身情緒時,很容易做出有違規矩和道德的行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一旦形成習慣,外人可不會以年齡小處處容忍,更多的是指責和批評。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可是懂得控制情緒卻顯得十分重要,家長需要做好引導,幫其合理釋放情緒,尤其不能遇事隨意發脾氣、撒潑耍無賴。

2、培養主動學習的意識

學習是貫穿人一生的能力,可是多數孩子都是被家長逼著學習,一旦脫離管控就會得意忘形,家長若是從小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他們將受益一生,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一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麼孩子在今後的人生中,肯定會有所成就。

3、遵守規則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規矩是保障社會有序發展的前提條件,只有懂得遵守規矩,孩子才能健康成長和發育,遵守規則有助於進行自我約束,承擔起應有的責任,父母可以從小事上培養孩子遵守規則的意識,比如作息規律、飲食健康、講衛生等,一旦形成遵守規矩的思想意識,孩子就會主動遵守,認真規劃自己的人生。

有的父母可能疑惑為何要以三歲作為分界線呢?其實,這跟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脫不開關係。

為什麼要在三歲前形成習慣

研究顯示,安全感、行為習慣、智力發育等都與三歲前的教育密不可分。

三歲前的孩子不具備個人生活技能,基本上是完全依賴父母生活,三歲後,他們開始發展各項能力,想要完善這些能力,就必須注入思想意識。

父母在孩子三歲前幫其養成好習慣,能為今後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基礎,超過三歲後,若是缺少父母的正確引導,孩子可能會自主形成某些不好的習慣,一旦成型,後期很難改正,父母只有下「狠心」幫其形成好習慣,他們的未來道路才能更加平坦順遂。

當然,習慣只是幼兒成長發育的一部分,三歲前要保障各方面都均衡發展。

《陪孩子玩過3歲前的啟蒙期》中就提到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好的兒童教育應該是在遊戲中進行,而本書就正是踐行這一理念——寓教於樂。

本書將0~3歲寶寶的發育分為8個階段,依次是感知、運動、語言、觀察、記憶、思維、音樂和社交,每個部分分別設計了簡單易操作的親子早教遊戲,比如「追視遊戲」、「拼圖遊戲」、「聲音遊戲」等等,為方便理解,它對遊戲步驟和側重點都有專門的解讀,做到了真正的寓教於樂。

相關焦點

  • 孩子3歲之前,父母要「狠心」幫他養成這3個習慣,娃將來少走彎路
    三歲前讓寶寶養成一個好習慣是很容易的,如果父母能夠在這個時間來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那麼寶寶將來在面對很多事情時,都會感到更加容易。實際上,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孩子在三歲前就有了一些簡單的習慣,並且他們養成一種習慣也非常快。但是,如果超過了三歲,一些不好的壞習慣就很難改掉,好習慣也不好再培養。所以家裡有孩子的父母,一定要狠心幫助他們養成好習慣,將來受用無窮。
  • 孩子3歲前,這5大習慣父母要「狠心」幫娃養成,將來更容易出息
    其實這是因為作為爸媽的我們,沒有給孩子養成習慣,比如說平時日常生活中的小習慣:不認真吃飯、不想睡覺等等,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習慣,雖然看起來容易,但是對於3歲前的孩子來說,糾正起來是很難的一件事情。,如果這個孩子越早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那麼這些習慣也會成為生活當中的一部分,這對寶寶以後的成長也很有幫助,甚至還會讓孩子受用一生。
  • 孩子三歲前,家長需要給孩子養成這幾個好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小寶寶自從生下來,就在這個世界上積極地進行探索,家長需要從小就開始教育自己的寶寶,三歲之前是寶寶習慣養成的敏感期,家長如果能給寶寶養成一些好習慣,那麼未來寶寶做事情就能夠事半功倍,讓寶寶更加容易走向成功。
  • 寶寶3歲前,家長要幫娃養成這3個習慣,娃將來更讓父母省心
    教育孩子需要父母做很多準備工作,尤其是關於孩子性格養成方面。如果父母在孩子塑造性格和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沒有做好,那麼孩子形成不好的行為習慣時,將來麻煩的還是父母自己。所以說,父母一定要重視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這樣等孩子長大了,父母也用操心那麼多,更省心一點。
  • 寶寶3歲前,家長要幫娃養成"這3個習慣",娃將來更讓父母省心
    教育孩子需要父母做很多準備工作,尤其是關於孩子性格養成方面。如果父母在孩子塑造性格和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沒有做好,那麼孩子形成不好的行為習慣時,將來麻煩的還是父母自己。所以說,父母一定要重視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這樣等孩子長大了,父母也用操心那麼多,更省心一點。
  • 孩子3歲前,家長要「狠心」助娃養成三個好習慣,將來省心又省力
    ,在3歲的時候已經完成了60%,在6-9歲的時候就完成了80%。所以說三歲的時候是孩子的分水嶺,0到3歲是培養孩子好習慣的黃金期,所以我們要在孩子三歲之前,幫助孩子養成一些好習慣,即使孩子拒絕,我們要狠下心來
  • 「三歲看大」,讓孩子3歲前就養成這些好習慣,娃將來能少走彎路
    文|西紅柿媽媽現在有許多父母沒有時間陪孩子,他們有很多理由:工作忙、沒有時間、出差、加班……把孩子送回老家,把爺爺奶奶接來帶娃,僱保姆看孩子,各種各樣的家長,大家各顯神通。孩子小的時候,選擇把孩子放在老家,讓爺爺奶奶來管。等到孩子3歲了,上幼兒園了,再接到自己的身邊。
  • 寶寶3歲前,要狠心讓孩子養成這7大習慣,孩子終生受益感謝你
    那麼具體我們要幫助孩子在三歲前形成哪些習慣呢?實際上還是很具體的習慣。有些習慣不僅僅影響的是孩子的發展,他們就是孩子的門面,是深入孩子的骨子裡的,或者是直接印在孩子的思維上的。那麼今天給大家介紹7大習慣,這些習慣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我們要幫助孩子在三歲前養成。
  • 父母一定要"逼"孩子養成3個好習慣,受益一生,娃將來有出息
    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在家也給制定一些規矩,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那麼將來也會很省心。作為家長,沒有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可以成才的,因此為了孩子以後的發展,也為了減輕我們的教育負擔,必須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如果孩子沒有養成好習慣,那麼以後不僅是學習不好,而且進入社會,也可能沒有辦法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 新手媽媽須知:孩子三歲前要養成以下習慣,少一個將來都麻煩
    對於這話,我深以為然,並為此劃定了一個年齡範圍,也就是眾所周知的三歲。想必大家都聽說過一句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前半句尤為重要。育兒專家曾提到過,孩子三歲前是性格塑造的關鍵時期,從呱呱落地到自我意識萌發,這個過程非常重要。想要將來省點力氣,就要在三歲之前培養好以下習慣,少一個,都是家長在自找麻煩。
  • 孩子3歲前,這3個「習慣」父母要儘早培養,娃長大後更容易成大器
    父母們也會將自己最大的愛投注在孩子身上,尤其是在孩子3歲之前。父母們覺得3歲前的孩子是正值得寵愛的時期,所以對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都十分寵溺,捨不得讓他們受到一丁點兒傷害。 但是俗話說「三歲看大」,孩子的一些不好的行為和想法就是在這個階段萌芽的。所以在孩子3歲前,這3個「習慣」父母要儘早培養,娃長大後更容易成大器。
  • 6歲之前,父母一定要狠心給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再不重視就晚了
    沒錯,幼兒時期是人生的起步階段,是孩子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就會讓孩子受益終生。因此,在孩子6歲之前,父母一定要狠心給自己的孩子養成以下幾個受益終生的好習慣。不連續看電視(3歲寶寶不超過15分鐘,4歲不超過20分鐘,5歲不超過30分鐘);不在光線過強或過暗的地方看書。 3-4歲的孩子,需要家長經常提醒去做這些事情;到了5-6歲後,就要讓孩子養成自己主動去做這些事情的習慣。
  • 新手媽媽須知:孩子三歲前要養成以下習慣,少一個將來都麻煩
    對於這話,我深以為然,並為此劃定了一個年齡範圍,也就是眾所周知的三歲。想必大家都聽說過一句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前半句尤為重要。育兒專家曾提到過,孩子三歲前是性格塑造的關鍵時期,從呱呱落地到自我意識萌發,這個過程非常重要。想要將來省點力氣,就要在三歲之前培養好以下習慣,少一個,都是家長在自找麻煩。很多家長或許會問,依據是什麼?
  • 寶寶一歲後,家長就可以開始培養以下習慣了,能讓娃受益一生
    文|秘籍君教育專家常說,孩子六歲前最關鍵,其中六年時間裡,三歲前又最重要。可以說,自寶寶出生後的一到三歲這個時間段,是寶寶成長黃金期。但很多家長恐怕會疑惑,三歲前的孩子,生活重心無非是吃、玩、睡,作為家長也不能有什麼作為吧。
  • 孩子6歲之前,這7個習慣要「逼」他養成,家長將來會很省心
    孩子6歲前,要「狠心」幫他養成這7大習慣,早養成早受益良好的習慣是一切發展的開端,孩子成長初期沒有習慣意識,這就需要父母的幫助,寶寶6歲前,要「狠心」讓孩子養成這7大習慣,以幫助他未來的發展。0-6歲這個階段,孩子的大腦與性格都是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經歷的敏感期也非常密集。
  • 如何讓你孩子受益一生?養成一個習慣就夠了
    我們該教會孩子什麼,才能給孩子一生受益?前段時間,因為疫情進行網絡教學。天天聽家長在抱怨孩子:「你怎麼寫作業這麼慢?你怎麼又在玩遊戲?你怎麼不能自我控制一下呢?你這作業怎麼這麼粗心?」如果你的孩子有這樣的問題。那麼。你可能需要關注一下,他的專注力是不是出了問題?之所以會這樣想,是因為最近讀到一本好書。
  • 寶寶三歲之前,以下習慣家長要早點開始培養,讓娃一生受益
    ,我們陪伴他的時間畢竟有限,而想要他以後的人生過得更好,我們有責任提前為他鋪路,而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也成為越早開始也早受益的事情。「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好習慣的培養家長在3歲之前開始做準備,效果更好。
  • 在孩子5歲前,「逼」他養成這3個習慣,將來才會更優秀
    鄰居是一位北大退休的老教授,這位老教授對育兒方面非常重視,而正巧我也是一位育兒師,所以我經常會和這位老教授一起聊一些關於育兒方面的知識,有一次我們交談的時候,談到孩子習慣方面的問題,而這位老教授告訴我:5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將來才會更優秀!
  •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孩子習慣養成最佳時間,別錯過
    孔子曾曰:「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大教育家孔子這句話的意思是兒童時期所養成的習慣這就導致孩子不懂規律、沒有習慣的養成,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不對孩子從小就還是教育和培養,怎麼可能娃長大後,會有令人欣慰的結果呢?
  • 清華教授直言:孩子6歲前,養成這4個好習慣,孩子將來更優秀
    "三歲看到老,七歲定終身",雖然這句話也不能完全相信,但是它想表達的就是小時候的一些習慣,對長大以後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父母在家就應該從小培養孩子一些好的行為習慣,這樣以後可以少走很多彎路。清華大教授的忠告:能在孩子6~8歲前養成4種習慣,將一生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