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長箴作為《舌尖上的中國》執行總導演,講故事功力,那是不用說的。
第一,抓住動作,用動作來理清敘事主線;
第二,藉助負能量,來構建敘事張力;
第三,多用細節,能讓故事更鮮活。而反過來,如果想破壞一個故事,那就不要提供任何細節。
僅僅看理論很枯燥,我們找出來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就能很好的說明這個問題。我拿柳宗元的一首詩來舉例吧。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分三個方面來看這個問題——
1.大動作。
2.負能量。
3.小細節。
下面具體看看柳宗元如何用20個字,講好一個故事的,而且是一個特別有畫面感的故事。
1、大動作。
包括:鳥飛;蹤滅;坐船(文無,意有);釣魚。
2、負能量。
包括:絕;滅;孤;翁;獨;寒。
3、小細節。
包括:千山;鳥;萬徑;人蹤;孤舟;蓑笠翁;寒江雪。
柳宗元僅用20個字,就給我們描繪了這麼一個悽美的畫面,更包含有悲涼的故事——
走遍千座山,踏破萬條路,既看不到鳥,更看不到人。
唯有一葉小舟裡坐著一個老頭,披著蓑戴著鬥笠,面對滿江寒雪,在那兒孤獨垂釣。
——
這畫面,太悽美,看了就不會忘記。
這老頭,絕對有故事,失之交臂,註定遺憾。
我們再來看一個經典例子,以更好的證明好故事三大要件的有效性。
好故事三大要件,包括:
1.大動作。
2.負能量。
3.小細節。
其實,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完全符合這個條件。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裡面有動作——
枯藤纏樹,老鴉昏睡,小橋流水,西風瘦馬,夕陽西下,人在天涯。
負能量更足——
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夕陽,斷腸人,在天涯。
細節也不少——
不僅上面的動作是細節,其實幾乎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都是細節,幾乎細到了極致。
比如,小橋,流水,人家。又比如,古道上有西風,西風迎接著瘦馬。等等等等
作者:鄒玉傑律師
九章刑辯創始人;金亞太優秀刑辯律師;亞太刑事司法研究所副所長
目標:窮二十年蠻力,救一百條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