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海南區居民喬惠芳在辦理社保資格認證時,社區網格員第一時間了解情況後,馬上領著她到最近的勞動保障平臺找到相關工作人員,為其進行了網上年檢,實現了居民事務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就近辦。這是海南區做實做活基層治理的一個實例。自9月以來,海南區11個社區109名專職網格員和150餘名兼職網格員實現人員定網、服務到格。
海南區持續聚焦在如何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水平上謀思路、下功夫,通過聚焦主責主業、賦能擴權做「加法」,持續減負增效、統籌優化做「減法」,堅持互聯互動、融合共建做「乘法」,創新基層治理、精準服務做「除法」,提升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整體水平。
健全「四級組織」管理體系,形成「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垂直管理模式。調整優化街道內設機構,設立「五辦一中心」,將城管、市場監管、司法等區級職能部門執法人員下沉到街道,承擔執法檢查任務。堅持以「職權法定、權責一致」為原則,全面梳理街道權責事項,及時調整完善街道權責清單,並充分考慮街道需要和承接能力,依法下放了16項行政權力事項,明確主體責任和配合責任,將「條」的管理和「塊」的治理協同起來。
進一步清理規範職能部門在社區設立的工作機構和加掛的牌子,精簡社區會議和工作檯帳,全面清理要求社區出具的各類證明,保留社區出具證明6類事項,讓社區居委會從行政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全力投入到進網格、訪民情、解民憂中。合理調配工作力量,在社區窗口安排人員專門進行業務受理,其餘社區「兩委」成員全部下沉網格,一線指導督促專職網格員,巡查網格,走訪群眾,掌握民情民意,著力增強服務群眾精準度。
新世紀社區充分發揮「大黨委」的組織優勢,實施「大黨委」聚力「小網格」,把在社區報到的13個單位黨組織、169名黨員向社區的13個網格指引,動員報到黨員根據各自的特長到社區主動認領服務項目,讓社區成為人才資源的「蓄水池」,為社區治理注入新活力。
像這樣,海南區積極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區「大黨委」制,構建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轄區單位為主體、各方共同參與的「1+X」型區域化黨建新格局。建立健全了駐社區單位「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對社區黨建工作問題及時進行溝通協調,共同研究解決。建立健全共建需求清單、資源清單和項目清單,通過「雙向融入、雙向認領、雙向服務、雙向提升」,實現社區黨組織與駐區單位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要事共商、實事共辦。
截至目前,海南區68個機關單位、1100餘名在職黨員幹部到社區常態化參加志願服務活動,推動社區黨組織與駐區單位組織共建、黨員共管、活動共辦。
此外,海南區創新推行「136+」治理模式,即:「1」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3」以業主委員會、監督委員會、物業公司為主體,「6」以矛盾糾紛志願調解隊、文體活動志願宣傳隊、未成年人志願輔導隊、扶貧幫困志願服務隊、環境保護志願護衛隊、生活服務志願幫扶隊「六支隊伍」為抓手,充分調動公、檢、法司,包聯單位、轄區學校、社會組織等各方力量,織密基層網格管理服務網,實現多元互動、全員參與。
近日,拉僧仲街道牽頭,協調司法所、城投公司、項目施工方等相關單位和網格員、居民代表等共同就澤園西區住宅項目所鋪設的米白色地磚表面出現汙漬不易清除且反覆出現矛盾糾紛進行調解,經過3輪調解,成功調解解決了澤園西區336戶居民的地板磚糾紛問題,維護了地區社會穩定。
海南區強化網格力量配備,實行「一格一長一警一專多兼」管理模式,在樓口懸掛網格小組公示牌,有效打通服務居民群眾「最後一米」。
來 源:《內蒙古日報》
【來源:烏海政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