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來我們公司體驗生活,看到食堂裡的大鍋菜,擰頭就走

2020-12-17 發現美味

上個星期我們公司來了一個富二代,年齡大概也就25歲的樣子。他爸媽是做房地產生意的,家裡特別的有錢。父母為了鍛鍊他的管理能力,將來能夠接手他們家的生意。剛好也是讓他體驗一下生活樂趣,特意把他安排到我們公司上班,因為在這裡大家誰都不認識他。

因為我們兩辦公的地方離得很近,中午吃飯的時候。我就把他帶到我們單位食堂裡去吃飯了,這裡的飯菜,都是大鍋菜來的。每頓飯只要10塊錢左右,份量很足。富二代來的食堂以後,足足看了這些飯菜一分鐘,我就問他想吃點什麼菜,就拿盤子去打。他沒作聲,擰頭就走了。說了一聲你先去打菜吃吧!

打菜的時候,我每道菜都拍了張圖片,回去自己做來吃。公司請的廚師一個月4000塊錢的工資,做的都是大鍋菜,這是蒜薹炒肉。

久黃炒雞蛋。

炸的雞柳很香脆。

還有一大盤的餃子,都是我愛吃的。

土豆絲,我打了幾個菜,剛做下來吃飯,他就給我發了條信息,說看了食堂裡的飯菜,感覺一點胃口都沒有。我覺得還可以,10塊錢能夠吃到這麼多的菜,已經很不錯了。

還說菜色沒有他們家的保姆做的好看,富二代來我們公司體驗生活,看到食堂裡的大鍋菜,擰頭就走。

相關焦點

  • 北京:烹飪大師會診機關食堂「大鍋菜」(組圖)
    圖為鐵道部食堂內的「大鍋菜」。當日,「首屆大鍋菜創新與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在業務展示活動中,來自各單位食堂的大廚展示了自己的拿手菜。  本報訊(記者耿諾)「不是我願意浪費,但食堂的飯實在是太難吃了。」在某機關單位的食堂裡,站在垃圾桶旁邊,正在倒菜的小王尷尬地說,他的菜盤裡有隻咬了一小口的紅燒肉、清蒸魚,還有半個包子。
  • 一鍋炒20斤菜 食堂大鍋菜也可以很美味·都市快報
    撰稿 陳佳 通訊員 俞建平 攝影 胡聰    要相信食堂菜是可以做好的!  昨天,「小來大杯」中國大鍋菜烹飪技能精英賽在杭州桐廬「小來大中國大鍋菜培訓基地」舉行。  評委陣容強大,都是來自人民大會堂、釣魚臺賓館、國務院辦公廳等國家機關的烹飪大師。
  • 學校食堂裡的大鍋菜就是這樣炒出來的,看了你有什麼感受?
    不管是學校的食堂還是單位的食堂,大鍋菜大家一定都吃過吧,那麼大家知道食堂的大鍋菜都是怎麼做出來的嗎?與大鍋飯相比,製作大鍋菜要複雜一些,難度也更大一些,拿採用的烹飪技法來說,大鍋飯常常是「一煮了之」。由於是大鍋菜,受熱會不均勻,也很難熟,所以炒起來會和一般的炒菜不一樣,所有食材會由專門的切菜工處理好,含澱粉多的蔬菜,如土豆、芋頭、藕等,會切好後立馬過清水,以防止氧化和炒起來糊鍋。肉類食材也會經過熟處理後再炒,也就是上漿,用雞蛋、鹽、水澱粉給肉上漿後,過油滑開,然後盛出備用。
  • 揭秘食堂大鍋菜烹飪技巧,大廚必看
    食堂大鍋菜加工和小鍋菜既有相似之處,又有很多不同,這需要大鍋菜廚師掌握相關技巧才能做好每一道菜。食堂大鍋菜清悅餐飲多年食堂經營管理,讓我們來分享一些關於大鍋菜加工的相關技巧。尤其大鍋菜中的姜、蔥、蒜等小配料,都不能切得過小過細。而對一些難以制熟的原料(如四季豆等),則須先預熟處理後再下鍋;炒大鍋菜時,鍋要熱火要旺,且要先炙鍋,原料下鍋後還要將鍋鏟不停地翻動,以使其受熱均勻且不生不糊。
  • 為什麼有能力的廚師,都不願意炒食堂的大鍋菜?
    我讀了三年烹飪專科學校,畢業以後在酒店和單位食堂都幹過,對於酒店廚師和食堂廚師的區別還是比較了解的。為什麼有能力的廚師,都不願意炒食堂的大鍋菜?食堂廚師的管理沒有這麼嚴格,只要差不多就行,因為吃食堂的人沒有那麼挑剔。酒店的廚師需要不斷學習和借鑑同行,對於廚師的創新能力要求很高,而且酒店廚師能夠得到的學習機會也是食堂廚師所不具備的。酒店廚師對於廚師的體力、手頭各方面要求都很高,工作的節奏要比食堂快很多,而且要求廚師會的菜式也多。
  • 年年有「魚」,食堂大鍋菜最愛的魚類食譜
    但這裡我們不推薦!大鍋菜中,魚類的使用不屬於主流,但切是不可或缺!清悅餐飲多年的團餐經營,今天就來給您呈現食堂大鍋菜中的最愛食譜:一、紅燒帶魚帶魚肉嫩體肥、味道鮮美,除了中間的大骨外和脊背處的刺外,魚身便無細刺,很適合小孩子和怕魚刺者食用,紅燒帶魚肉質細嫩,棗紅色,鹹甜口。
  • 3位退伍軍人商海創業 部隊「大鍋菜」到哪都飄香
    一個是曾經的司務長,一個是曾經的炊事班長,談起自謀職業的艱辛都是不勝感慨,但一提起部隊的「大鍋菜」卻興味盎然。  「能不能把部隊的『大鍋菜』端到地方來?」一個大膽的創業設想油然而生。兩人商定:俞益繼續堅守陣地,「試驗」先行;沈春龍四處「拜師學藝」,打工取經。  2005年8月1日,沈春龍在這個特意選擇的日子裡,以一名軍人的姿態開始了新的挑戰。
  • 三位退伍軍人商海創業 部隊「大鍋菜」飄香嘉興
    三位退伍軍人商海創業 部隊「大鍋菜」飄香嘉興   眼前這個在食堂裡忙著的人叫沈春龍,是一位當過12年兵的退伍軍人。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同是轉業軍人的陳仁江、俞益,3人中有的當過司務長,有的做過炊事班長,於是就萌發了將部隊的「大鍋菜」端到地方的念頭,說幹就幹,今年5月,他們從3人名字中各取一個字,拿優撫金註冊成立了「益江龍餐飲管理公司」,打算替一些單位來管理食堂。
  • 食堂大鍋菜烹飪八大基本要求
    食堂管理中,廚師崗位重要作用,其出菜如何從色、香、味來徵服食客,是贏得領導認可,員工好評的關鍵!那麼,你知道如何去做好一道菜嗎?且看一個大鍋菜廚師的八大基本要求。一、鍋要淨估食堂餐飲,衛生是道德。鍋要淨,不僅是炒鍋要乾淨,還包括鍋蓋、炒勺、爐灶、調味缸、抹布等。
  • 老夫妻路邊賣大鍋菜十幾年,一大碗菜只要6元,老闆:我們不賺錢
    咱們中國人一日三餐最豐盛的一頓就是午餐,不過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很多人午餐吃得也開始簡單了,中午都在工作地點附近隨便吃一點,晚上回去再好好做一頓飯。很多北方人中午也習慣將饅頭代替米飯作為主食,開餐館的老闆覺得早上有很多賣剩下來的饅頭和稀飯,而且早餐收攤的時候也快十點鐘了,於是乾脆連著早餐做午餐賣,他們家的午餐很簡單,就是大鍋菜加饅頭,還有早晨沒賣完的稀飯熱一下。
  • 留學生「富二代」超有錢的生活體驗是怎樣的?害,原來也不過如此
    」 在許多人的印象裡,留學生幾乎是和「富二代」「有錢人「」奢靡」等劃等號的。相信我們的很多粉絲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經歷。 在國外,尤其是美國的留學界,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美國開得起豪華跑車的就三種人:老太太、黑哥哥、中國留學生。
  • 一個視頻兩道食堂外賣大鍋菜製作手法,小炒般的效果,一看就到位
    一個視頻兩道食堂外賣大鍋菜製作手法,小炒般的效果,一看就到位 2020-12-06
  • 深夜食堂裡的招牌菜,一道溫暖人心的大鍋菜
    大鍋菜在我國北方較流行,其名稱的由來,首先是因為它的食材種類多,有豬肉、白菜、豆腐、粉條、海帶等;其次,早年的群眾在一起幹活,吃一個鍋裡的飯,所以就叫大鍋菜,是名副其實的最接地氣的中國菜。
  • 教會裡做大鍋菜 - 豬肉燉粉條兒,白菜炒炸豆腐
    匹茲堡華人教會的建築以前是一個小學,有食堂,禮堂,教室,停車場,棒球場地,太適合教會了。今天咱們聊一下食堂的大鍋菜。
  • 河南特色「大鍋菜」,只要10元就能吃到飽,兩碗不行還能來第三碗
    河南特色「大鍋菜」,只要10元就能吃到飽,兩碗不行還能來第三碗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美食大國,美食的種類多種多樣,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美食,有些美食是很出名的,就連外地人甚至是外國人都知道它的名氣,比如提起北京,就能想起北京烤鴨
  • 貴州獨山的公社食堂 為何頓頓能吃上﹃肉﹄?
    著有《碗裡江山》《媽媽的柴火灶》《味的道》《民國吃家》等美食著作。看到這本1959年貴州人民出版社為獨山縣紅峰人民公社出版的《食堂菜譜》的時候,我覺得非常奇怪。按說貴州是很貧瘠的地方,那時卻專為一個縣級城市的公社食堂正式出版了一本菜譜,這在當時那樣的年代是很少有的,甚至在歷史上也不多見。
  • 英國富二代體驗窮人生活,發現買東西可以討價還價,自嘆大開眼界
    ▲富二代德文和貧窮的吉賓斯五口之家英國富二代女孩德文平常住英格蘭埃克塞特郡一個有12個浴室和三個廚房的豪宅裡,另外父母每月還給她500多英鎊(約合4500元人民幣)的零花費,過慣了養尊處優的公主生活。然後這家人每個月還要償還的3000英鎊(約合27051人民幣)的債務,所以不得不靠慈善機構的食品銀行救濟來養活自己的三個孩子。對於富二代女孩德文而言,這一次的體驗令她感到「震驚」無比,她承認這是一次難忘的經歷,並令她從此以後時刻心懷感恩。
  • 農村裡紅白喜事上的大鍋菜,說真的,這種菜,才是真正的人間美味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特別是年齡稍長的,對於大鍋菜是再熟悉不過了。在以前,每當村裡有了紅白喜事,村裡管事的人便開始張羅起宴席來。吃過大鍋菜的人,從年齡上來說,一般都是80後以前的,現在的年輕人吃過的不多。以前條件差,逢年過節,或者村上有了紅白喜事,宴席必須要擺啊,吃什麼呢?
  • 公司食堂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網友:面試想帶女朋友來看看食堂
    這位網友就職於一家網際網路公司,身為HR的他平常需要經常和候選人聯繫,詢問意向,約面試時間等等。這天,一位約好面試的候選人主動聯繫他,問到在面試的時候可不可以帶女朋友一起去?他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要求,覺得很奇怪:難道女朋友要旁聽面試?沒想到候選人接下來的話,讓他驚住了:想帶女朋友看看公司食堂。
  • 小夥辭職創業賣大鍋菜,看到做出來的這品相,讓人不禁擔憂他生意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說起大鍋菜,這對於很多在農村地區長大的朋友可能是最熟悉的了,大鍋菜顧名思義就是用農村常見的大鐵鍋來炒菜,這可以放進鍋裡的食材還遠遠不止一種,在很多農村地區人們往往都是會選擇到多種不同食材一同下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