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其實不太敢問,一問全國人民都坐不住。
北有山東、河南等「高考大省」鎮場,南有江浙滬等素質教育先行者坐鎮。近些年,學情總在變化,中考、高考的改革舉措不斷。面對升學,全國人民的步調從來就沒落下過。人人有自信,但人人可都未鬆懈。
中考、高考自然是檢驗學習收穫的重要節點。但愛學習這件事,其實是場從小學到高中、從大學到職場的長途之旅。同時,愛的結果通常一致:學得多,學得久。
那麼,如果在這個維度上比較,中國哪裡的人可能是最愛學習的?透過這個問題,我們也許可以了解更多關於中國教育的「隱秘角落」。
我們與用戶最多的國民級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合作,通過大數據幫你找到了一些「學習的真相」。
對於學習,相信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人都有很複雜的情緒,學習是一件成為習慣的事。至少還在小初高階段,在中國的學習語境下,學習的真相大概就是,把帶給我們基本知識的科目給學好。
愛學習是動機,做題只是一個途徑,達到學習成果才是目的。
首先來看看哪裡的孩子學得比較多,這間接意味著,他們也許是那批最愛學習的人。基於作業幫平臺的數據,我們獲取了各省市用戶基於在線學習的總量排名。
結果顯示,河北省位居第一。這意味著在某種程度上,河北學子以「量」取勝,成為名副其實的最愛學習的人。緊隨其後的是廣東、山東、江蘇與河南,其實它們都有一定的共同點——都是教育大省。
如果以作業題目量為排名依據,具體到小學時期大家比較關注的數學科目來看,河北學子依然保持第一。其後依然是江蘇、山東、廣東、河南等省份在你追我趕。
事實上,無論是具體到初中大家剛剛接觸的物理,還是高中的重點科目數學,江蘇、山東、廣東與河南學子的學習的總量排名輪番更替,儘管一直位列前十,但從未讓冠軍易主——河北一直都是第一。
對上海家庭而言,找題、做題也許是其次,多上課才是重點,尤其要側重補充更多的學業知識。在這個觀點上,他們與廣東、江蘇等沿海省份達成一致。
高效率的知識獲取,自然會提升這些地區學子的潛在競爭力。
儘管中考、高考的升學名額都是省內競爭,並不對全國其他學子構成影響。但在大學之後的階段裡,這些在初高中就學得勤奮、高效的學生通常會是未來競爭的佼佼者。
進一步地,我們再來分析不同地區學生分時段的學習活躍指數,看看還能找到哪些「學習的真相」。
基於作業幫平臺每個時段的學習活躍指數,我們進行了標準化處理,並加總了所有時段的數據,首先獲得了全天的活躍度排名。
從全國的整體變化來看,學子們的學習分布時段大致有三個高點,分別涵蓋上午、下午與傍晚,基本跟孩子們的學習和作息規律相符。
分地區來看,河南與山東位居前二,遙遙領先。而河北跌落至第三位,有一定差距。這意味著,河南與山東學子的全天總體的活躍指數最高。早中午晚,都有他們奮鬥的身影。
不過,我們還想知道,如果僅看深夜時段和清晨時段,在學習這件事上,哪些地方的人是我們未曾料想的「早起冠軍」和「熬夜冠軍」?
結果顯示,如果只篩選 0-2 點的學習活躍指數,會發現江蘇學子榮登「熬夜冠軍」。
教育界有句話:「全國教育看江蘇」。儘管江浙滬的教育資源整體都不錯,但教育改革走在全國前列的江蘇一直讓他們的學子覺得壓力不小——當葛軍的傳說尚未走遠,為了不被周圍人落下,只能努力學。
當然了,熬夜這件事本身不提倡。喜歡才會放肆,但愛得克制,還要注意身體健康才是。
反過來,看看早起的活躍指數,我們著重篩選出 5-7 點的數據。結果顯示,河南又重新回到了第一。
除了我們已經討論的江蘇,山東、河北、安徽、黑龍江等一眾省份也來到了前排,但指數與河南有一定差距。
與全國各地相比,河南院校尤其是高中設置的早自習時間格外的早。根據我們在新鄉、開封、安陽等地中學可查詢的公開資料,多數中學要求在五點至六點間到校並開始早自習。
五六點,一個天剛蒙蒙亮的時間段,全國大部分學生還在被爸媽叫醒前的夢鄉裡。
如果是冬季,甚至還處於寒冷的黑夜。但哪怕就在這些時候,學子們也已經開始學習,在誦讀與溫習中迎來黎明。
通過作業幫完善的產品體系與領先的市場滲透率,大數據帶領我們看到了省市級的學習數據,但其實通過作業幫還能定位到更為細微地區孩子們的學習情況,尤其是來自縣城、村鎮,特別是貧窮地區孩子們的教育狀況。
對他們而言,努力學習,走出去,這是一道必選題,也是一道難題。愛學習這件事,他們也默默愛著,但愛得真摯又不易。
作業幫數據顯示,截至 2020 年 10 月 1 日,共有超過 336 萬名來自 52 個國家級重點貧困縣(現已全部脫貧摘帽)的中小學生在作業幫平臺(即,不限於行動裝置,也包括 PC 端和網絡教室)在線學習。2019 年以來,這些地區的用戶增長率遠高於作業幫平均用戶增長率。
通過對比北京市和 52 個國家重點貧困縣中小學生報名付費課和免費公益課的情況,可以看到,貧困縣學生報名免費公益課的比例比北京學生高出 9.62%。
進一步來看,在學習需求上,貧困地區的學子最希望獲取講座類課程。分學業階段來看,無論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學子們對課程的需求都集中在語文、英語和數學這三個核心科目。
不止特定貧困縣,通過作業幫的數據分析,每個地區、每個學生的個體學習情況,都能被很好地看到,而作業幫也基於數據推出了可以「千人千面」、因材施教的功能。
在作業幫 App 這個超級學習神器上,「拍照搜題」功能可以一秒找到難題的最佳解題方案和相關知識點,還可以使用「智能練習」舉一反三,利用作業幫業內最全的超三億大數據題庫,針對性練習,讓大數據形成的個人學情報告指導孩子們找出自己的薄弱點、有針對性地做題,減少刷題、避免熬夜,可謂是「河北學子」和「江蘇學子」們的指路明燈。
對於喜歡用網課來學習的上海等地學子來說,作業幫直播課根據全國各地學情,設計出優質、有趣的名師課程,讓學生們在有限的學習時長中實現最大化的知識汲取效率。
作業幫上的免費課程涵蓋天文地理等各種素養,帶領全國各地不論是一二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城市乃至偏遠貧困地區的學生走進故宮、博物館等,讓學生享受到素質教育的美好。
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需求和痛點,上作業幫幾乎都可以找到解決的辦法。
這也是為什麼,在作業幫的教育大數據裡,我們能看到這麼多關於學習的有趣真相。憑藉領先的理念與技術,它早已得到全國用戶的認可與信賴,長期使用作業幫來提升學習成績的孩子已遍布全國各地。
對比世界各國,中國學生的學習投入位居前列。但細化到城鎮鄉野,教與學依然有階層間的分化,和學習方式的差異。作業幫,正努力為億萬學子的學習徵程,鋪出一條平等、便捷、有趣的進階之路。
學習這件事,學生和家長們還可以愛得更輕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