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餓了」就要吃東西嗎?醫生:這種飢餓與平時不同,別大意了

2020-08-07 寧媽媽育兒經

文/寧媽媽育兒經

我們大家都知道,懷孕生孩子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箇中滋味只有同為人母的人才能深切體會到,而孕婦在懷孕期間的飲食問題也是讓大家很關注的,很多寶媽反映自己在孕期常常會產生一種飢餓感,哪怕是剛吃完東西,不一會兒就又餓了。

所以有的孕婦就覺得很奇怪,不知道自己餓了是不是又要吃東西,還時常因此而感到崩潰。那麼面對這種情況到底該怎麼辦呢?醫生稱孕婦的這種飢餓感與平時的不同,建議大家可別大意了。

孕婦「餓了」就要吃東西嗎?醫生:這種飢餓與平時不同,別大意了

關於孕婦的「飢餓感」聽醫生怎麼說

醫生說,人之所以會感到飢餓,是因為我們大腦中的攝食中樞感受到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下降時,其神經元放電頻率就會增高,所以產生了飢餓感,而孕婦吃過食物後不久就感到飢餓,無非就是以下這3點原因。

1.寶媽在進入孕中後期之後,由於肚子裡的孩子快速發育,所以它們需要汲取更多的營養和熱量,來讓自己發育成長的更好。這就要求孕婦所需的營養和熱量也隨之增加,寶媽攝取的量一旦跟不上胎兒的發展速度,就會感到飢餓。

孕婦「餓了」就要吃東西嗎?醫生:這種飢餓與平時不同,別大意了

2.胎兒在媽媽的肚子裡不斷變大,對於葡萄糖的需求也會在逐漸變大,寶寶攝取葡萄糖的來源就是母體,所以孕媽身體就會出現葡萄糖水平降低的情況,因此也會產生飢餓感。

3.第三個原因就是女性在懷孕以後,身體裡的激素水平也會發生變化,這就導致胰島素的需求量也會相應增加,這也使孕婦產生飢餓感。

無論是上面哪一點原因,到寶媽餓了的時候,建議最好趕緊吃東西,不只是為了自己好,而且肚子裡的胎兒也需要。

孕婦「餓了」就要吃東西嗎?醫生:這種飢餓與平時不同,別大意了

面對「飢餓感」孕婦要會吃

1.飲食要營養均衡

在生活中有的寶媽為了讓自己在孕期不那麼胖,生完孩子後也能快速的恢復身材,所以在飲食上會刻意的去控制,但是要知道孕婦不是一個人,你還有肚子裡的寶寶。吃飯不能太隨意。與其這樣做,還不如平時飲食要葷素搭配,講究營養均衡,而且建議把一日三餐改成一日多餐,少食多餐的方式既不會讓你感到飢餓,而且還能為孕婦和孩子提供所需營養物質。

孕婦「餓了」就要吃東西嗎?醫生:這種飢餓與平時不同,別大意了

2.隨身帶一些食物

有時候孕婦也是要適當的出門運動的,雖然不能做那些劇烈的運動,但是散步還是可以的,這樣做還能讓孕婦心情舒暢一些。但是有的寶媽在散步的途中會忽然感到飢餓,所以建議大家不管去哪裡,可以給自己的包裡轉杯一些糖果、堅果、酸奶、餅乾等零食,在第一時間緩解你的飢餓感。

孕婦「餓了」就要吃東西嗎?醫生:這種飢餓與平時不同,別大意了

寶媽們在孕期不僅要照顧好自己,還要照顧好肚子裡的寶寶,當感到飢餓時,一定要吃點東西哦,因為大人和孩子的營養攝取真的很重要,但是提醒大家千萬不要暴飲暴食,不然會造成胎兒太大,孕婦分娩更艱難的後果。

今日話題:各位寶媽在懷孕時會剛吃完飯就感到飢餓嗎?歡迎評論區積極留言互動。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孕婦「餓了」就得吃東西嗎?醫生:這種飢餓和平常不同,可別大意
    眾所周知,飲食是十月懷胎期間,最不能繞開的一個話題,不少孕媽媽反映說,自己常常會有「飢餓感」,就算是剛吃過東西不久,隔一會兒,「飢餓感」就會不辭辛苦、捲土重來。當這股不同尋常的飢餓感,經常出現,一部分孕婦難免會有擔心和焦慮,下意識地思考,這種飢餓感和平時的一樣嗎?是不是不太正常呢?
  • 孕婦感覺「餓了」就要吃東西嗎?這種餓你可別大意,小心出大問題
    大家都知道十月懷胎的辛苦,每位母親都希望孩子身體健壯,可寶寶身體是否健康除了遺傳,還與吃有很大的關係。不僅要吃得營養均衡,必要時還要補充能量,畢竟孕媽時常有莫名的飢餓感突然來襲,不免感到擔心和焦慮。桐桐最近懷孕了,明明剛吃完飯,沒一會就覺得餓了,上樓梯也感到腿軟,有好幾次都差點從樓梯上摔下來。
  • 如果孕婦出現這幾種反應,千萬別大意,說明胎寶寶「餓」很久了
    如果胎寶寶在媽媽的肚子不能及時地獲取營養,會感到飢餓嗎?,平常一些高脂肪的食物沾都不會沾,懷孕以後,小琳一天飯量比一天都大,現在每餐至少需要一大碗飯,而且還要喝湯,並且每次吃飯幾乎是無肉不歡,平常還要吃一些水果零食什麼的,但還是一下就餓了。
  • 肚子一餓,手就發抖,還心慌,這是咋回事?醫生提醒:別大意
    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卻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一餓的時候就會伴隨著一些異常症狀,比如說心慌、手抖,甚至還會出現頭暈的現象。如果經常出現這種情況,是不是暗示著自己身體上出現了什麼問題,醫生提醒:出現這種情況別大意!為什麼肚子一餓就心慌、手抖,是身體有什麼病嗎?
  • 餓了就馬上吃東西,這5種飢餓感是身體在「忽悠」你!
    你可能被「假飢餓感」給騙了!沒錯,其實"飢餓感"也會造假。有時候身體並不"餓",只是大腦會產生「飢餓感」,讓你誤以為自己餓了。很多人就會在這種「假飢餓感」的迷惑下,多吃進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食物,從而導致肥胖和各種健康問題。
  • 孕媽出現這三種反應,說明胎寶已經「餓了」,需要及時吃東西
    經過產科醫生檢查,確認寧寧和胎兒平安,但醫生也提醒寧寧懷孕期間一定要勞逸結合,特別是要少食多餐,不然胎寶寶餓了就會表達不滿。1)胎動過快,寶寶開始踹媽媽寶寶餓時會頻繁的踹媽媽,不過因為胎寶寶力氣太小,因而準媽媽們會有一種胎動過快的感覺。2)胎動變得緩慢有時胎寶寶也會因飢餓出現另一種表現,就是胎動放緩,這也可以理解為寶寶餓了,不想動了,要儲存能量了。
  • 孕期如果有這三個表現,是胎兒在發「信號」:快吃東西,我餓了
    這是很多孕婦都會有的疑惑。其實在孕期有這種疑惑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孕婦要想辦法把疑惑消除,成為一個合格的準媽媽。小美已經懷孕一個月了,這是她第二次懷孕,這一次懷孕她很小心謹慎,因為她的第一胎很不幸的沒能保住。在得到自己重新懷孕的消息時,小美是既激動又擔心,激動是因為又懷上了孩子,擔心的是怕自己的孩子再一次失去。
  • 飢餓後應及時進食千萬別「餓過頭」
    原標題:飢餓後應及時進食千萬別「餓過頭」   肚子餓得不行了,感覺胃裡面空空如也,於是你便急著去飯店往肚子裡猛塞東西。但當你吃飽喝足了,卻感覺肚子那麼地「不暢快」,總覺得有一股氣,讓你渾身不舒服。
  • 孕婦半夜肚子餓吃東西好嗎?吃什麼東西對小寶貝比較好?
    懷孕以後新陳代謝加快,能量消耗大,會比懷孕之前更容易有飢餓感。尤其是在孕中期以後,胎兒生長的速度增快,所需的營養也更多,準媽媽會更容易感覺到餓。 主要還是吃方便快捷的,比如小餅乾、小麵包等。全麥麵包比較扛餓,而且也好消化,而蘇打餅乾可以緩解孕吐現象,且能養胃。所以這兩者會作為我的首選。
  • 深夜餓了怎麼辦?可以吃東西,不過會越吃越餓!
    很多人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大晚上的肚子餓了,起來吃了不少的東西甚至吃到撐了,但是第二天早上起來反而會變得不餓,而有時候晚上不吃,早上也不會太餓的,這並不是你的錯覺,而是真的有這種現象發生。同時人在吃飯之後會開始分泌胰島素,會分解葡萄糖產生能量的,就會使血糖逐漸降下來,那麼人體內的血糖濃度降低之後就會再次出現飢餓感,這就是血糖濃度和胰島素的作用下產生的飢餓感,和胃排空的飢餓感是不同的。
  • 胎兒在肚子裡餓了,會給媽媽發出3種「催飯」信號,孕婦要注意
    結果朋友吃了一些食物之後,才說出起因。在做B超的時候,醫生提醒她寶寶餓了。朋友感到非常新奇,為什麼醫生會知道自己的寶寶餓了呢?明明她沒有什麼感覺啊?醫生告訴她:「寶寶在飢餓狀態下會給媽媽發射信號,現在寶寶在你肚子裡拳打腳踢,而且還在啃手指,很明顯就是肚子餓了。」
  • 孕婦晚上餓了,吃什麼好些?
    但是,孕期控制體重真的太難做到了,所以想要好好懷孕,那麼就要懂得未雨綢繆,避免飲食上的誤區。那麼,如果孕婦晚上肚子餓了,應該是什麼好些?吃了可以飽腹,同時也不害怕長胖。除了吃一些好消化的東西以外,害怕麻煩的媽媽們也可以睡覺前吃少量熱量高的東西,這樣能夠延長媽媽的飢餓時間,更利於長時間的深度睡眠。
  • 孕婦皮膚瘙癢怎麼辦?這種情況別大意,孕媽要小心胎兒缺氧
    孕期皮膚瘙癢可不是小事,嚴重時可能會危及胎兒的生命,家長千萬不能大意! 很多媽媽在孕期會遇到皮膚瘙癢的情況,準媽媽們可能覺得,這就是正常的癢,可能是床單不乾淨了,換換床單就好了。孕期也不敢用藥,忍忍就過去了,所以也沒太注意。但是準媽媽們,你們知道嗎,可千萬不能小看孕期皮膚瘙癢這件事,嚴重時可能會危及到胎兒的生命!
  • 為什麼孕婦容易餓呢?
    懷孕之後,和小寶寶的健康發育直接相關的是孕媽媽平時吃的東西,因為小寶貝平時的營養吸收都是直接通過臍帶吸收身體當中的營養物質,如果想要讓小寶寶能夠吸收到營養均衡的食物保證他的健康發育,因為媽媽平時吃東西的時候就需要多多的注意,千萬不要讓自己覺得飢餓,但是也不要吃太多。
  • 醫生:別大意!這4種情況孕婦要當心
    在孕育之後伴隨著懷孕時間的變化,胎兒也會出現不同的狀態,一開始因為還沒有成型,所以動作不會很明顯。許多孕婦都會認為胎動比較頻繁,這也說明寶寶比較活潑,但醫生提醒大家:別大意!這4種情況孕婦要當心!胎寶寶安全感缺乏胎兒在逐漸成熟時,體內的臟器部分基本也已經進入到發育完全的狀態,此時對於外界也會產生一種感知的能力,對於所有的一切動靜都會處於敏感的狀態。
  • 懷孕中期, 被告知胎兒畸形, 可能和吃這種食物有關, 千萬別大意
    婆婆在電視中看到說豬的肝臟可以幫助補充一種物質,改善貧血的問題,想到自己的兒媳婦懷孕了,需要補血,所以每天在飯桌上加了這麼一道菜,而且在兒媳婦懷孕期間更注重補血,每餐都要吃到豬肝,直到懷孕中期去醫院做產檢的時候,醫生告訴他,寶寶是先天性的畸形。所以醫生旁敲側擊的告訴她去做引產,當全家人收到這一消息以後,瞬間驚呆了,為什麼好好的孩子會變成畸形呢?
  • 醫生:別大意!這4種情況孕婦要當心
    在孕育之後伴隨著懷孕時間的變化,胎兒也會出現不同的狀態,一開始因為還沒有成型,所以動作不會很明顯。許多孕婦都會認為胎動比較頻繁,這也說明寶寶比較活潑,但醫生提醒大家:別大意!這4種情況孕婦要當心!胎寶寶安全感缺乏胎兒在逐漸成熟時,體內的臟器部分基本也已經進入到發育完全的狀態,此時對於外界也會產生一種感知的能力,對於所有的一切動靜都會處於敏感的狀態。
  • 晚上肚子餓,還能吃東西嗎?別糾結了,告訴你答案
    大家都是在晚上忙活自己的事,為了犒勞自己一天的辛苦勞動,就會選擇吃頓好的來獎勵自己,然而現在的時間已經很晚了,超過九點,那還能不能再吃了?晚上超過九點,還能再吃東西嗎?對於一些正常吃晚餐,飯後沒有任何的活動量,這類人群若是到了九點還會有飢餓感,不建議吃東西,身體的消耗量本就小,若是還吃東西,只會加重負擔。還有一些人純屬就是夜間玩遊戲、追劇之類的,長時間的熬夜本就很傷身體,這個時候還吃夜宵,只會使得身體受損加重。
  • 減肥時,為什麼總是餓?別被「假飢餓」騙了!8個技巧給到你
    減妞覺得:如果可以做到吃飽又吃好,且食物熱量沒那麼高,這就是控制飲食做到位的表現。相反,如果你動不動就餓(動不動就吃),就要反思一下了,是不是哪裡打開方式不對? 1.身體和食物的關係:為什麼越餓越胖 2.如何區分飢餓和饞,以及飢餓感的來源 3.減肥先減胃,少吃不餓的技巧 1.越餓越胖,怎麼回事?
  • 飢餓療法,把血糖值餓下來,對於糖尿病患者靠譜嗎?
    有人說飢餓療法就能治療糖尿病,真的靠譜嗎?什麼是「飢餓療法」?顧名思義,就是餓著。對於血糖的控制原理,大意是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這樣體內被轉化的葡萄糖就會減少,血糖就會相應的降低。聽起來有一定的道理,但這樣做,對糖友來說真的靠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