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環球科學設為星標
周一至周五
第一時間掌握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 新冠病毒 ·
陳薇團隊新冠疫苗海外獲批,將開展III期臨床試驗
據央視軍事消息,由陳薇團隊研發的重組新冠疫苗,目前已經獲得俄羅斯和巴基斯坦批准開展III期臨床試驗。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團隊和康希諾生物公司聯合開發的是一款腺病毒疫苗——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Ad5-nCoV,於3月16日啟動I期臨床試驗,4月12日進入II期臨床試驗。7月,II期臨床試驗結果在《柳葉刀》雜誌發表,結果顯示這款候選疫苗具有安全和有效性,能夠誘發免疫反應。8月11日該疫苗獲國家專利,這也是國內首個新冠疫苗專利。
· 神經科學 ·
兒童理解語言,兩個半腦都會用上
處理語言時的腦區活動圖,上下分別為左腦和右腦(圖片來源:Elissa Newport)大部分成年人在理解語言時,主要用到左腦,這是「腦功能側化」的表現。因此如果事故造成成年人左腦損傷,語言功能也會受損。近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研究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發現:兒童在處理語言時用上了兩個半腦。雖然兒童在處理語言時也表現出語言功能的左腦化傾向,但很大一部分4~6歲兒童的右腦也被顯著激活。隨著年齡增長,右腦的活動逐漸下降。兒童在處理語言時用上了兩個半腦,這也意味著他們的語言功能會在半腦損傷後恢復得更快。
· 生物技術 ·
「即插即用」設備幫助癱瘓患者控制假肢
通過在人腦與外部設備間建立直接連接通路(BCI,即腦機接口),有望恢復患者的視覺、聽覺和運動能力等,但這需要大量時間對機器進行訓練。一項發表於《自然·生物技術》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更穩定的腦皮層電圖(ECoG)電極陣列記錄大腦的神經活動,並開發了一種BCI算法與ECoG匹配,讓患者控制假肢。在實驗中,參與者通過手術植入ECoG電極後,通過假肢控制屏幕上的計算機光標。由於算法能夠根據用戶的大腦信號不斷自我更新,使得參與者在極短時間內即可實現對設備的控制,實現了「即插即用」。
· 古生物學 ·
鯊魚最初可能也是「硬骨頭」
圖片來源:Imperial College London/Natural History Museum鯊魚的骨骼完全由軟骨構成,此前的理論認為,軟骨骨架先於硬骨骨架演化出來。在一項發表於《自然-生態學與演化》的新研究中,科學家在蒙古挖掘出了一具距今4.1億年(泥盆紀早期)的一種硬骨魚(Minjinia turgenensis)的頭骨化石。該硬骨魚屬於一個新的盾皮魚物種,而鯊魚和其他有頜類脊椎動物皆從盾皮魚演化而來。該研究首次在盾皮魚的頭骨中發現軟骨結構,支持了軟骨魚類在後期失去硬骨的理論。而鯊魚可能在演化形成硬骨後,再演化成軟骨,而不是一直保持軟骨的狀態。
· 天體物理學 ·
中國慧眼衛星直接測量到宇宙迄今最強磁場
據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消息,中國首枚X射線天文衛星——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即慧眼)的科研團隊詳細觀測了X射線吸積脈衝星GRO J1008-57的一次暴發活動,在其X射線能譜中發現了一條迴旋吸收線,根據理論推斷,該迴旋吸收線對應的中子星表面磁場強度高達約10億特斯拉,比目前地球實驗室中能夠產生的最強磁場高几千萬倍。這是迄今為止,人類直接且可靠地測量到的宇宙中的最強磁場。相關論文發表於近期的《天體物理學期刊通訊》。
· 遺傳學 ·
病毒在哺乳動物的生存和繁殖中起關鍵作用
近期,兩項同時發表於《自然·結構與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指出,病毒在哺乳動物的繁殖和生存中發揮著關鍵的作用。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在哺乳動物的生殖細胞在形成時,其基因中十分保守的超級增強子,會驅動大量生殖相關基因的表達。在另一項研究中,他們揭示哺乳動物基因組的內源性逆轉錄病毒(ERVs)會作為一類轉座因子在基因組中移動,能為哺乳動物提供了新的基因組,並具有類似增強子的作用,能調節物種的基因表達。但從長期來看,這些病毒對我們的基因組和形態演化具有有益影響。
· 氣候科學 ·
全球1/5的二氧化碳排放來自跨國公司供應鏈
據一項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上的研究,跨國公司對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重要影響,五分之一的二氧化碳排放來自跨國公司的全球供應鏈,其中投資流主要從發達國家流向發展中國家,這意味著排放量實際上外包給了欠發達地區。研究表明,跨國公司可以通過鼓勵供應商提高能源效率,或選擇碳效率更高的供應商來產生積極影響。研究者建議應將排放量算在投資來源國,而非被投資的排放產生國身上。
· 新冠病毒 ·
俄羅斯衛生部:近期向各地交付全球首款新冠疫苗
俄羅斯衛生部9月7日表示,首批新冠疫苗「衛星V」已通過必要的質量檢驗,已經投入民用流通,預計近期將向各地區交付。這款疫苗「衛星V」曾與8月11日由俄衛生部註冊了全球首款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疫苗。註冊後,至少有20個國家表示有興趣獲得該疫苗。俄羅斯計劃到2020年底將疫苗的產量提高到2億劑,並向俄羅斯國內提供3000萬劑。當日,俄羅斯衛生部長穆拉什科表示,將在臨床試驗第三階段中對志願者進行「衛星V」疫苗接種。莫斯科市長索比亞寧也表示希望莫斯科大多數居民將在幾個月內接種新冠疫苗。(海外網)
· 新冠疫情 ·
截至北京時間9月8日9時28分,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新冠確診病例累計27254716例,累計死亡病例891240例。較前日,新增確診病例252492例,新增死亡病例9187例。 9月7日,針對新冠病毒二次感染問題,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負責人範凱爾克霍弗做出回應。她表示目前世衛僅收到極少數報告,考慮這一問題需要放在大背景下來討論——在全球超過2700萬例病例中出現二次感染是有可能的,但目前樣本有限,無法說明問題。至本周一中國已經連續20天沒有出現本土新增病例。世衛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講述了他在中國疫情期間訪問時不可思議的親身體驗,並號召世界借鑑中國抗疫的三大關鍵措施:全面建設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培養民眾個人責任感,以及不斷提升綜合救治能力,為應對持續的疫情威脅做好充分準備。 9月7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0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四川5例,廣東2例,天津1例,福建1例,陝西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3例(均為境外輸入);當日轉為確診病例2例(均為境外輸入);當日解除醫學觀察16例(境外輸入10例);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324例(境外輸入322例)。文:石雲雷、羅丁豪、樊亦非、張國榮、曾欣欣、謝汝雨
編輯:石雲雷、吳非
封面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