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多年來,由於緬甸豐富的琥珀資源,考古科學家們一直熱衷於在此研究,發現了來自其中的各種昆蟲和動物的珍貴化石。
近來,一個由多國古生物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發現了他們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精子:在一隻蟲化石體內發現動物精子化石,他被冰封在一塊小樹脂裡,可能有1億年的歷史。 這是一顆非常大的精子,來自一種比恐龍小得多的生物:介形蟲,這是一種甲殼類動物,是一種新的物種,它們的身體有兩個殼保護。專家說,介形蟲化石通常很常見,而這個發現令人興奮的是發現了罕見的帶有「柔軟部分」的化石標本。此前中國的科學家發現的已知最古老的動物精子化石只有1700萬年,此次發現將使該記錄大大提前。
專家說,這些精子是在一隻雌性介形蟲樣本中發現的,這表明它在被困在樹脂中之前不久才交配過。在白堊紀時期(約1.45億至6600萬年前),這些介形蟲動物可能生活在當今緬甸一帶的沿海水域,因為某些原因,在那裡它們被困在大量的樹脂中。為了讓這個發現顯得更特別,精子也被取名為「巨人」,因為其大小居然將近達到雄性身體的5倍。研究人員說:這相當於一個2米高的人,精子卻達到了10米,所以生產這東西該需要多大的能量?
現代的動物世界中大多數雄性(包括人類),通常會產生數千萬個微小的精子,這樣更有利於基因的延續,種群的繁衍。在長遠的歷史中,關於這種巨型精子的進化價值,有幾種相互矛盾的理論。一些實驗表明,在一組中,雄性之間的激烈競爭會導致精子壽命延長,而在另一組中,較低的競爭也會導致精子壽命延長。
這一發現表明,巨型精子依賴於一種能量密集型的繁殖方式,這需要大量的能量來製造,也需要動物體內有大量的空間留給生殖道。當生殖依賴於巨大的精子時,交配相應地需要更長的時間。用巨大的精子繁殖,是符合當時的進化規則的,儘管現在聽起來很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