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隨著中國經濟總量增加、人均GDP水平提高,以及電子商務的爆發性發展,航空物流業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建設航空物流樞紐的時機已經成熟。航空物流樞紐建設是空港經濟產業集群的核心,也是交通運輸推動現代經濟體系建設的新動能。聯邦快遞和孟菲斯機場發展,給中國航空物流樞紐建設提供了諸多可借鑑的經驗。—王國文
文/甘凱龍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供應鏈管理研究所
近年來,全球航空貨運逐漸從金融危機的創傷中恢復,國內外大型企業加快布局航空物流樞紐機場,推動航空物流服務從「點對點」向「樞紐式」方向發展,這對於降低企業運輸成本、提高運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孟菲斯國際機場和聯邦快遞的發展經驗給中國的航空物流樞紐建設帶來的啟示。
-1-國際航空貨運的基本面持續看好
2017年成為金融危機後全球航空貨運表現最為強勁的一年
2017年,全球航空貨運需求(按貨運噸公裡計算)同比增長9.0%,貨運運力(按可用貨運噸公裡計算)增長了3.0%,貨運需求增長是運力增長的三倍。
2017年,全球航空貨運需求增長率是世界貿易增長率(4.3%)的兩倍,可見全球製造業出口需求仍然強勁,企業開始迅速補充庫存。
從下圖可以看出,儘管全球航空貨運行業面臨激烈競爭,但是2017年仍然成為了全球金融危機之後航空貨運表現最為強勁的一年。
資料來源:IATA,IMF
未來五年全球航空貨運增長預期持續向好
根據IMF預測,2017年全球GDP的增長趨勢將有望延續至未來五年;預計未來五年,全球GDP實際年均增長率將達到3.1%,全球貿易增速將達到3.9%。
另外根據IATA統計,2018年年初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相比2017年增長1.3%,已經達到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因此,IATA認為2018年航空貨運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預計將比2017年增加1個百分點,增速將達到5.3%左右。
總體而言,與2017年9.0%的增長率相比,未來五年全球航空貨運增速將總體放緩,IATA預計這一階段全球貨運需求增長預測將回落至4.9%左右。
資料來源:IATA,IMF
-2-中國在國際航空貨運市場獨樹一幟
在全球航空貨運樞紐地位和貢獻明顯增強
雖然人均GDP跟美國相比尚有較大差距,機場和航空器的數量與美國也有明顯差距,中國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航空運輸大國,機場數量也僅次於美國全球排名第二,中國機場在全球航空貨運樞紐地位和貢獻明顯增強。
從IATA公布的2016-2017年全球航空貨運機場吞吐量排名情況來看,全球排名前20位的國家和地區中,中國佔據四分之一,包括香港(1)、上海(3)、臺北(9)、北京(15)、廣州(18),五大城市航空貨物吞吐總量佔全球前20位國家和地區總和的30%,貨運平均增長率為8.22%。
資料來源:IATA
航空物流樞紐成為航空貨運的主要發展方向
國際航空物流樞紐是綜合交通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以航空貨運為主導,匯集多種運輸方式,在全球航空運輸網絡中具有重要中轉集疏功能的機場。
在我國航空物流發展初期,航空貨運的發展往往依附於航空客運,主要採取點對點的直達航班完成貨物運輸;但是航空貨運其實更希望能夠藉助一個樞紐實現轉運,降低成本,提高運輸效率。
近年來隨著國內電商、快遞業務的發展以及國際快遞業務的進入,促使中國電商企業和快遞企業開始探索貨運的新方式。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的航空貨運方式逐漸由原來的點對點,開始向樞紐集聚型的方向發展。
樞紐式航空貨運取代「點對點」,一方面可以提高載貨率,而且能夠覆蓋更多城市,降低成本,滿足快速增長的航空貨運需求。另一方面,由於貨物更加集中,貨運公司可以使用大型飛機替代小型飛機來運輸貨物,從而大幅節省飛機燃油的消耗。
順豐機場建設開啟了中國航空物流樞紐建設的新篇章
順豐機場是順豐航空貨運由「點對點」向「樞紐式」轉變的戰略布局。
2018年2月23日晚,國務院、中央軍委發布《關於同意新建湖北鄂州民用機場的批覆》,同意新建湖北鄂州民用機場;機場性質為客運支線、貨運樞紐機場,場址位於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燕磯鎮杜灣村附近。
資料來源:鄂州市航空都市區總體規劃
在此之前,雖然順豐分別在杭州、深圳建立了較為集中的基地,但總體上仍是以「點對點」的模式統一網絡規劃和運營,這與國際巨頭(FedEx、UPS)等通用的樞紐式的「大集散」比起來,成本差異明顯。
鄂州機場作為未來順豐的全國核心樞紐,2025年貨郵吞吐量、旅客吞吐量預計分別為245.2萬噸、100萬人次;2045年分別為765.2萬噸、1500萬人次。
機場建成後將成為繼美國UPS世界港、孟菲斯聯邦快遞總部之後全球又一個超級貨運樞紐,以及全球第四、亞洲第一的航空物流樞紐,從這裡1.5小時飛行圈可覆蓋全國90%的經濟總量。
鄂州順豐機場1.5小時飛行圈
對順豐來說,樞紐式的軸心輻射航線網絡系統比零樞紐的點對點式運營能夠大幅度降低運營成本。
考慮到實際運營過程中存在的效率不經濟情況,並加入大型飛機替代小型飛機帶來的燃油費節省,鄂州機場建成後,順豐保守估計將會減少20-30%的航空運營成本。
-3-聯邦快遞與孟菲斯機場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聯邦快遞與孟菲斯國際機場的發展動因
孟菲斯國際機場(Memphis International Airport)位於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市東南11.2公裡處,隸屬於孟菲斯-謝爾比機場管理局,它是世界最大的貨運機場,是美國西北航空的第三大轉運中心,是聯邦快遞的總部所在地,同時也是海港航空和南方航空快遞的樞紐機場。
資料來源:Memphis International Airport
孟菲斯在1929年初建時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型機場,但40多年之後,孟菲斯已經蛻變成為一個舉世聞名的航空大都市,其中的動因何在?
資料來源:Memphis International Airport
對比分析孟菲斯國際機場和聯邦快遞的發展歷程,這些相關性強的數據,給出了孟菲斯國際機場快速發展原因。
2001-2017年孟菲斯國際機場貨郵吞吐量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孟菲斯國際機場2001-2014年年度報告、Flight Global官方網站
通過數據分析,可以發現孟菲斯國際機場發展歷程大致經歷四個發展階段:
1. 低速發展階段(1929-1972)
孟菲斯市機場於1929年開通,1969年更名為孟菲斯國際機場。
2.快速發展階段(1973-1992)
1973年,聯邦快遞將美國國內貨運中心設在孟菲斯機場,自此到1992年,孟菲斯國際機場逐步成為全球第一代貨郵吞吐量空港,實現從0到100萬噸的航空貨運量快速發展。
3.跨越發展階段(1993-2002)
孟菲斯國際機場貨郵吞吐量以13.2%增速飛速增長,貨郵吞吐量在2002年突破300萬噸。
4. 平穩發展階段(2003年至今)
2003年後,孟菲斯國際機場貨郵吞吐量以2%的年平均增長率增長,基本保持平穩態勢。
聯邦快遞發展時間軸
資料來源:根據FedEx官方網站公開資料整理
1973年,FedEx從阿肯色州小石城遷至孟菲斯之後,孟菲斯機場的貨運業務迅速提升。1992年以來,孟菲斯國際機場一直是世界最繁忙的貨運機場,其中聯邦快遞公司的貨運業務佔機場貨運總量的90%以上。
孟菲斯這類機場在發展初期之所以被貨運航空公司所看重,主要因為相對於其他機場來說,這類機場區位優勢明顯,同時還具備較好的陸路運輸條件;發展初期,人工、土地以及稅收等方面的成本相對較低,發展潛力較大。
孟菲斯機場的發展可以給鄂州順豐機場和機場物流樞紐什麼樣的借鑑?
按照打造「中國版孟菲斯」的總體設想,湖北鄂州順豐機場的建設,可以從孟菲斯國際機場與聯邦快遞的「雙贏」模式中吸取經驗:
第一,位置與氣候條件增強了樞紐的競爭力。
孟菲斯市地理位置優越,氣候條件適宜,具有發展航空貨運的天然優勢。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是決定一個機場能開展什麼業務以及能否很好的發展下去的先天條件。
孟菲斯市優越的地理位置、少受雨雪影響的氣候條件,決定了孟菲斯國際機場是開展航空貨運業務的絕佳場所。孟菲斯機場位置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在美國東西岸中部的位置,可以巧妙地利用時差來實現高效的全國配送。
第二,快遞業務與機場發展相輔相成。
聯邦快遞提供「快遞+航空物流」業務,保障孟菲斯國際機場充足貨源。
孟菲斯國際機場的快速崛起是伴隨著聯邦快遞的發展,在1993-2002年,聯邦快遞幾乎貢獻了孟菲斯機場全部貨運量(95%以上),聯邦快遞的發展造就了如今的孟菲斯國際機場。
第三,超前規劃是機場發展具有可持續性
孟菲斯國際機場超前規劃和設計,配套和完善航空貨運發展的設施設備。
孟菲斯機場貨物中心建築設施非常完備,可滿足貨物處理所有要求,包括運入和運出都非常方便的貨物存儲間、交叉性碼頭設計、危險品存儲間、冷藏間、木工工作間、公共休息室和接待室以及辦公區域和管理室;跑道、機庫、航站區以及多個貨物中心,均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第四,集疏運體系建設構成樞紐支撐
孟菲斯國際機場綜合交通系統完善、地面多式聯運條件充足,支撐孟菲斯航空貨運樞紐高速發展。
發達的地面公路、鐵路以及水路運輸通道,強力支撐著孟菲斯國際機場航空貨運業務的開展。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不僅可以提升交通集散條件支持多式聯運發展,還能夠擴散航空運輸腹地資源,推動孟菲斯國際機場逐漸發展成大型航空貨運樞紐。
第五,科技創新提供了不竭動力
聯邦快遞始終站在行業前沿,不斷更新作業系統,持續進行技術革新,保障孟菲斯國際機場航空貨運高速增長。
聯邦快遞成功地開發和使用了中央計算機系統、數碼輔助公派系統、包裹掃描系統、自動託運系統、自動化標籤系統、電子通關系統等高科技手段,確保了航空貨運的快速高效。
第六,政企合作為騰飛發展保駕護航。
政府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為聯邦快遞騰飛保駕護航。參考聯邦快遞與孟菲斯的發展歷程,當年正是由於孟菲斯政府的大力支持,堅定了聯邦快遞搬離小石城的決心。發展初期歷年虧損瀕臨破產時也得益於政府取消了對航空運輸業的限制而絕處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