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梁玉明,1942年2月出生在陝西省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梁家河村,196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長期擔任梁家河村黨支部書記。
溫州網訊 昨天,是建黨97周年的日子。七一前夕,溫報集團「致敬新時代·奮鬥溫商路——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全球行」聯合採訪組走進革命聖地延安,並赴延川縣文安驛鎮梁家河村採訪。
梁家河村,坐落在厚重廣袤的黃土高原上。這是習近平當年作為知青時插隊的地方。這個小村莊的變化,被習近平總書記稱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一個縮影」。從20多歲就開始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梁玉明,見證了梁家河的時代變遷。
期待早日看到
《溫州三家人》
梁玉明早就聽說過溫州,也有很多溫州的朋友,所以對溫州有不少了解。
說起鄉村振興,他來了興致:「梁家河主抓的是紅色旅遊。溫州有好山好水,又臨海,不妨把落腳點放在藍色經濟和綠色產業上。」他說,溫州有獨特的沿海優勢和秀美風光,發展漁家樂也好,發展農家樂也好,「村村點火,戶戶冒煙」,讓老百姓都能從中得到實惠。
「你們南方人有想法、夠拼,思想很活躍,幹事敢擔當。」出國、下海,在梁玉明看來,改革開放初期,這些在當時看似「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舉動,溫州人都嘗試過,而且闖出了一番天地。對於踐行鄉村振興戰略,他相信,溫州一定也能闖出另一個「溫州模式」。
2012年以來,相繼在央視播出的《溫州一家人》和《溫州兩家人》等電視劇,將溫州人敢闖敢拼的精神詮釋得淋漓盡致。梁玉明說,這兩部劇播出時,他每晚都追劇,是忠實粉絲。聽說《溫州三家人》已在籌拍中,梁玉明不禁叫好,說非常期待能早日看到這部電視劇。
2013年,應朋友的邀請,梁玉明來過一次溫州。當被問及溫州給他最深刻的印象時,他回答,除了鮮美的地道海鮮,還有溫州的城市公園,「溫州的城市公園多,路旁的綠色植物栽得也多。一眼望過去,總能看到綠。」
「只可惜當時太匆忙,沒能去看看早已聞名的雁蕩山、楠溪江。」梁玉明說。當記者邀請他再來溫州做客時,他笑著說,有機會一定再到溫州走走看看。
願當兩地
黨建交流的「紅娘」
出生於革命聖地延安,幹了多年的村支書,梁玉明對基層黨建工作有自己的體會。
「領導幹在頭,群眾有勁頭。」梁玉明說,這是最大的群眾路線,帶領鄉親們奔小康,唯有實幹。尤其是縣裡鄉裡的基層幹部,不能只坐辦公室,要多下基層,實實在在給群眾解決問題。作為村支書,那就更不用說了,最重要的就是帶領鄉親們一起幹。
作為民營經濟發祥地的溫州,近年來在非公黨建方面的探索,走在了全國前列。例如「紅領計劃」「幫扶八法」等好經驗、好做法,梁玉明也有耳聞。
他說,延安精神與溫州精神有相通之處,最大的共性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在新時代裡,延安和溫州兩地,完全可以開展更多的交流合作,讓延安精神與溫州精神穿越時空,優勢互補。延安有紅色基因,可以為溫州的黨員幹部、民企員工等提供紅色教育和培訓;而溫州發達的民營經濟和開拓精神,正是當前延安經濟社會發展非常需要的動力。尤其是在基層黨建方面,溫州非公企業與梁家河村可以加強聯繫與交流,取長補短,共同發展。「如果有需要,我願意來當這個『紅娘』。」
來源:溫州日報報業集團
記者:施文洪 朱斌 黃雲峰 王誠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